第一戰役 序(1 / 2)

2030年,由於七名中學生誤闖北蘭島封鎖區域,遭受因遺跡物質(坍塌液)泄露而身患廣域性低輻射感染症(e.l.i.d)患者的襲擊。前往救援的特維警察小隊行動失敗,還使得遺跡內坍塌液全麵泄露。因e.l.i.d的緣故,地球上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逐漸減少;為爭奪和守衛僅剩的適合生存的土地,曆史上最慘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2031年,北蘭島事件爆發一年後,“鐵血”工業公司正式成立,主要製作各種軍工產品。

2033年,環境的惡化使得人類外出和生存都麵臨著危險,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正式成為公開廣範圍的研究課題。同年,“自律人形”技術進入試驗階段,作為新一代的機器人,自律人形擁有著與人類相似的仿生外表、極高的人工智能和行動力。無論日常服務還是輔助作戰,自律人形可以為人類提供極大便利,這項技術引發了大量關注。

2038年,自律人形技術已趨於成熟。但因為每個人形都要單獨施加複雜的命令,行動效率不高,並沒有大量運用於戰鬥之中。

2045年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期間,鐵血工造憑借精良的軍品服務,積累了大量資金和市場口碑。

戰爭期間,2049年,一個自稱“90wish”的網絡精英技術團體在互聯網上發布聲明,稱他們願意將部分專利技術共享,以在戰爭期間換取外界援助。

因為他們提供的主要是自律人形技術,在民間並沒有成為話題。這個名字也很快在戰爭的硝煙下銷聲匿跡,沒有人知道後續。

2051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由於政府和組織概念的淡化,和人類對於汙染區域的開采和居住需求,軍事承包商(pmc)大量出現。

停戰之後,人與人之間依然存在著敵視和仇恨,而國家的力量已經不足以維持自己區域穩定和安全,所以不得不借助軍事安全承包商(pmc)的力量,(而《少女前線》的時間就設定在此時)

2053年,退伍軍人克魯格創立了格裏芬軍事安全承包商並開始營業。此時的格裏芬的作戰力量以人類雇傭兵為主。

2054年,iop推出第一代“戰術人形”,其本質上不過是一個自律人形裝配一件槍械武器,作戰效率不高,但克魯格希望購買戰術人形作為戰鬥力,以減少人類的傷亡。

同年,帕斯卡公布了曾屬於90wish的“齊納協議”技術,該技術允許人形直接建立信息鏈接。

同時,帕斯卡還展示了自己獨立研究的“蝕刻”理論,這項理論完成後,將允許人形與特定武器建立聯係,提高射擊精準度,這引發了克魯格的興趣。

但此時“齊納協議”與“蝕刻”理論都處於理論階段,距離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2054年晚些時間,同為軍事承包商的鐵血工造掌握了某項技術,可以將高智能ai載入主機,控製者隻需要一個簡單的指令,ai即可運算出合理的自律方案。

這個被稱作“伊萊莎”的高級主機配有一支專屬的戰術人形部隊,主機可以利用遠程通訊操縱這些人形去執行自己的方案。

而這套技術的開發者,就是與帕斯卡一樣同為前90wish成員的萊柯瑞斯。

鐵血工造將工廠建造在了一個資源密集區,雖然其中eild汙染指數較高,但作為回報,不用擔心人形製造的補給問題。

“伊萊莎”唯一的劣勢是智能偶爾不太穩定,不過萊柯瑞斯聲稱這隻是一些細小的bug,很快就會得到完善。

2055年,格裏芬正式公開接受安全承包工作。通過克魯格的人脈與成功的宣傳,格裏芬迅速在安全承包商中崛起。

2057年 16lab研究所成立帕斯卡考慮到研究環境受限,與iop達成協議,由iop提供資金,為帕斯卡招募了更多技術成員,並成立了16lab研究所,以期最大限度的保留技術獨立性並改善研究環境,並在後續無條件與iop共享其最新的已實用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是90wish遺留的“齊納協議”,以期升級戰術人形的信息網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