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血戰武昌(1 / 3)

胡林翼和李瀚章聊了一下實戰要領,李翰章侃侃而談,見解獨到。

胡林翼忍不住誇讚李翰章:“曾大帥真是教人有方,賢侄真是大將之才。羅公戰死武昌,本巡撫敬獻挽聯:‘公來使我生,公去使我駭,公逝使我悲,七尺軀係天下安危;賊至還他戰,賊退還他守,賊熾還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己。如此看來,賢侄比羅公更具將才,能多呆幾日,助我收回武漢為盼。曾公在南昌,一時不會有事。”

李翰章知道,胡林翼的這一句“公來使我生,公去使我駭”是事實,羅澤南到湖北後,輔佐胡林翼撐持湖北大局,才有了清軍的大反攻和有利局勢,於是說:“隻要有槍有炮,長毛不足為懼。”

“槍炮不成問題,關鍵是軍中不可一日無主帥。”羅澤南死後,胡林翼正愁羅澤南手下湘軍無主帥,羅宗南的湘勇現在還剩下三千,他打算將這批人交給李瀚章,便問道:“賢侄,不知羅將軍手下的湘勇,你是否指揮得動?助我一臂之力收回武漢,這三千人很關鍵。”

李瀚章回答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巡撫大人就是給我三萬,我也有信心指揮得好。”

“賢侄好誌氣,不輸滌帥!”胡林翼說:“你們一路勞頓,暫作休息,我手裏正好有一批朝廷剛從洋人手中買來的洋槍洋炮,綠營兵大多不會用,賢侄需要的話,盡管去軍火庫裏挑,到時請你收編羅軍,拿回武漢之後,你們八千人可殺奔江西,解南昌之圍。”

李瀚章大喜,他帶人到了清軍的軍火庫裏,有意外收獲,那裏有一千支前膛裝彈燧發槍,還有一百尊黃銅加農炮,另外,軍火庫裏竟然還有三百杆德萊賽針發槍,每槍配子彈五百顆。因為都是新式裝備,清軍都不會用,這些朝廷花重金買來的洋槍洋炮,竟然就當廢品一樣放在倉庫裏。

“你看這槍,好像子彈是從後麵裝進去的,很奇怪。”曾國荃拿起一把德萊賽針發槍,拉開了槍膛。

“小心,就是從後膛這裏裝子彈。誰說火槍的彈藥就應該由槍管前麵裝進去?後裝槍的子彈就可以從槍械後麵裝進去。這樣的話,當扣動扳機後,彈簧力量會釋放細長擊針,就像這槍一樣,從槍機前端刺入彈膛內槍彈紙殼底部,引爆點燃紙殼內的黑火藥就行。”李瀚章說:“我在京師時,見過這種後裝槍,威力比前裝的要大,打得更遠。”

“是嗎?”曾國荃將信將疑。

“不僅如此,後裝槍還有別的優勢,你想一想,兩軍對射,如果一個人要從槍口的前麵裝彈藥,那麼這個人必須站起來,在缺少掩體的情況下,他的整個人都會暴露在敵人的槍口下,容易被殺;而後裝槍不一樣,士兵在臥倒的情況下就可以裝填彈藥,所以,這後膛槍,比前膛裝彈的燧發槍要先進得多。”

“大人真是見多識廣。”曾國荃說。

“這些都是寶貝。”李瀚章如獲至寶,將這三百杆後膛槍收入囊中,又從淮勇的“洋槍隊”裏挑選了三百個槍法好的,換上新式德萊賽步槍,組成“翰”字營的親衛軍。

有了洋槍洋炮,如果再順利收編羅澤南手下的三千湘軍,李瀚章的實力就大大增強,他橫掃天下的夢想,就從武昌開始了。

次日,湖北巡撫胡林翼親自帶著李瀚章去接管羅澤南手下的三千湘軍。

“羅公屍骨未寒,你們就這麼迫不及待要收編湘勇。”羅澤南的弟子、湘鄉人王錱站出來表示不服。

“實在是軍情緊急。武漢必須收回來,你們驍勇,但必須有主帥。”胡林翼耐心解釋說。

“你一個小小的營官,敢不聽巡撫大人的軍令!”曾國荃脾氣暴躁,沒那麼多耐心,大怒,拔出腰間的刀子當場就想砍王鑫。

李瀚章攔住了曾國荃,說:“曾大人息怒,我知道這個湘鄉人王錱不簡單,雖然他也是個書生,但這支援鄂的湘軍老營,就是他幫羅公創建調教,平時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同仇敵愾。”

“算你識人!”王鑫哼了一聲,在羅澤南的弟子當中,他的性情最為剛猛,習武最為勤勉,原本以為羅澤南死後,湘勇會歸他指揮,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李瀚章,他豈肯輕易讓出指揮權?

見王鑫不服,胡林翼勸說王錱:“凡事當以大局為重,不可意氣用事。李大人乃知兵,是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