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仙氣九段(1 / 2)

話說上古之時,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先天混沌之氣彙聚成東皇鍾,太一依東皇鍾而生。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之為,謂之太一。東皇太一仗著先天至寶之力,橫掃天上地下,跟帝俊一起創立天庭。

後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其後人形成部落,侵伐多年。華夏部落首領公孫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亦稱“帝鴻氏”。

軒轅黃帝孰一統中原。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於是黃帝開始巡遊天下,封禪泰山,並采首山之銅鑄軒轅劍。劍身一麵刻日月星辰,一麵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麵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麵書四海一統之策。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之神劍。

黃帝晚年感慨於生命無長,向玄女、素女等人詢問修道養生之法。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帝不悅。

公元前2599年,黃帝病重。於崆峒山請教仙人廣成子長生之術。被告知集齊十方神器方可逆天改命之術。上古十神器即是:東皇鍾、軒轅劍、盤古斧、昊天塔、崆峒印、煉妖壺、神農鼎、伏羲琴、女媧石、昆侖鏡。

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登過王屋山,得取丹經,回到縉雲堂修煉,他采來首山銅,在荊山下鑄九鼎,集神器。

鼎剛剛鑄成,就出現一條龍,長須飄垂來迎黃帝進入仙境。黃帝當即騎上龍身,電閃雷鳴,飛升而去。

史書記曰:“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史記·封禪書》

哪知十方神器竟使時空裂變,軒轅黃帝與眾人墜入異域。此處光怪陸離,美輪美奐,名為仙土大陸。黃帝命其手下在此開疆辟土,繁衍生息。並把神器授與,是為護國神器。黃帝不知所終。

眾人在仙土大陸修煉,得道者法力無邊,被稱為上古十仙。他們的後人分散各地,因繼承的能力不同分化為人族,神族和魔族,並建立三個國家,他們的統治者分別被尊稱為:人皇、神帝和魔尊。

東荒國位於仙土之東,土地遼闊,擁有上古神器之首東皇鍾。其民眾為人族,因修煉真氣而強化筋骨,擁有超強的身體素質。修煉分為築基,元嬰,造化,涅槃四個階段。可脫胎換骨,使身體擁有異能或增強,通天眼,疾風腿等,不一而足。傳說煉至涅槃更可得金剛不壞之軀,不死不滅,不增不減。

南澤國位於仙土之南,物產豐富,猶多奇獸,擁有上古神器煉妖壺。其民眾為魔族,因其修煉靈氣,可攝人心魄,更可禦毒驅獸。修煉靈氣分為淬靈,神魂,吞噬,渡劫。

北漠國位於北方極寒之地,擁有上古神器崆峒印,威力無邊。其民眾為神族,善於經商。又因修煉仙氣,會仙術,可駕馭法寶,其神帝曾移山填海,威震天下。煉仙氣分為感應,金丹,出竅,大乘四個階段。

仙土大陸之西為蠻荒未開之地,詭異莫測,有一湖名為徽天湖,傳說為黃帝禦龍降臨之地。

仙土紀年十三年,三族兵戎相見,自此紛紛擾擾。

時光悠轉,八百年後,一個天才少年橫空出世,揭起滔天巨浪。

北漠之北,諭昭山之巔。

夜涼如水,已是深秋,卻難掩一股嘯殺的寒氣。

冷冷的月光傾瀉到山頂上,隻見那山頂矗立著一塊巨壁,石壁長三十餘丈,高十餘丈,通體青瑩,嶙峋怪異。石壁旁有百餘人,一個個神采非凡,分站二邊,正在結印作法,很快仙氣經周身薈萃竟從指尖傳向石壁,幽綠的仙氣彙聚在石壁上,盤旋流轉,流光溢彩。

人群中間有一老者,持一法杖,念念有詞,忽喝道:“泠月觀仙壁,道破滄瀾訣。”頓時仙氣大增,在月光照射下,石壁煙霧氤氳,上麵竟然幻化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圖案,說不清道不明,並且在飛快變幻。

眾人仿佛步入仙域,看的如癡如醉,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所雲。

那知雲氣洶湧流動,頓又破碎離散,但隱約可見一條金龍遊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