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劉川一身白衣如雪,腰間懸掛一口寶劍,就是從獨孤求敗三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的那把利劍,劉川不是不想帶著重劍在身上,實際上別看重劍沒有劍刃,但是這一劍下去就連鐵甲都不好使,骨斷筋折都是輕的。但問題是,帶著一把像燒火棍一樣的重劍太沒有逼格了;而且腰間是絕對不能掛的,太重了,根本掛不住。像楊過一樣背在身後?你能想像一個白衣如雪,看上去飽讀詩書的儒生身後背著一把像燒火棍一樣漆黑的長劍招搖過市的情景嗎?那樣絕對會被不知道哪來的儒生用口水噴死的;千萬別小瞧古代那些儒生的自尊心,對於很多考不上科舉的儒生而言,他們什麼都沒有就剩下麵子了,劉川不可能你罵我兩句我就殺你全家吧。別管時代如何進步,但是智商欠費的人總是有的,隻不過古代多一點罷了。
現在劉川當然又回到襄陽了,現在的襄陽和劉川前往神雕穀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有一種風聲鶴唳的感覺,遠遠望去,現在襄陽城門口進出的百姓都沒有多少了,數十位全服武裝的士兵在一個小頭目帶領下嚴格的搜查過往的行人,而城樓上更是強弓硬弩軍械齊整,時不時對著城門口正在等候檢查的人群,城中時不時有大規模的軍隊調動,完全沒有了昔日那種八方商旅雲集的繁華,取而代之便是一副大戰將至的景象。
劉川在襄陽城裏麵的一件客棧住下,也不知道郭靖郭大俠來了沒有,劉川當然想要去會會那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最後在襄陽城力戰殉國的英雄豪傑,看看讓大宋武林欽佩不以的郭大俠是何等風采。隻是單純的看看罷了,劉川可不準備跟郭靖夫婦那樣為了大宋一起殉國。因為這個完全沒有意義,哪怕大宋沒有被蒙古滅亡,郭靖夫婦還有那些殉國的武林人士也很有可能得不到官方的承認,不然那些認為自己是國之棟梁的士大夫們的臉麵往哪放?恐怕蒙古嚇一嚇老趙家就會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向襄陽軍民了吧。
看看這個世界的襄陽防守戰就知道了,我天,最後的主力竟然是十來萬丐幫弟子,一幫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和大宋軍隊並肩作戰,哪怕稍微有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完全不靠譜,很可能照成1+1小於1的情況發生。
看看二戰時候的意大利就知道了,硬是將不斷超神的德國給拖垮了。
而且襄陽的軍事力量指揮權都落到了郭靖的手中,聽郭靖調動。。。。。。在國家力量秩序還健在的時代這種事情簡直不可想像,要知道那可是襄陽,那是處在戰爭第一線的戰爭要塞城市,曆來兵家必爭之地,地接南北,是大宋的門戶所在。這裏集結了大宋大半的精銳野戰軍,而這隻龐大的軍隊的軍權最後落在了郭靖這個江湖草莽的手上,而且前身還是蒙古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
看看真實曆史上的襄陽保衛戰就知道大宋不是不知道襄陽的重要性,在襄陽周邊甚至宋朝和蒙古大軍進行了多次野戰。雖然其中有著各種原因在內,但是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在襄陽城下連續五次都碰了個頭破血流這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