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說的開始(1 / 3)

從來也沒有過的開始,也從來也沒有過的結束。謠傳的故事的開頭與結尾都不過是長久以來的錯覺罷了。時間開始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麼時候呢,那又是誰的終結呢。或者是,時間就那樣的結束了,沒有任何前奏。然後,又在微末的時間裏再次啟動,細微到就像從來未間斷過的線一樣,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

嗬,誰知道呢?

可是啊,自時間開始流動的那一刻,便有了史。

“混沌初開,古神在黑暗裏沉睡了許久。突然醒來,無法忍受,怒劈四方,乃分天地。力竭而身死,演化日月,身化萬物。而後真神顧影造人,賜人於火及雙神相爭而天破地頃,大水泛濫。真神為治水補天而死。”

“人祖太昊創作文明,後世心離而分諸部,各為其主。軒轅討朱氏,征兵主,勝神農氏而為天帝。立人皇經五世,歹人群聚而作亂,翼率諸部平之。神怒人之罪惡,血流殺伐,乃絕地天通,自此人神分隔。然設神祗,廣受信徒,擇其優者以入神界。”

“人感其德,每年正月初一祭之,以求護佑來年。”

這些事,經過人口口相傳,到了今天,雖有偏誤,應該也是八九不離十吧。如果有什麼能夠證明那些存在過,除了天地,也隻有傳說中的曆史文本了。傳說中的曆史文本,原本是一個人的日記,它為天帝軒轅的兄弟所書。可是那人後來背叛了神靈,被部落的聯合大軍給討伐了,所以,到了現在,也隻有有祭祀的活動還能遙相呼應古老的傳說。祭祀,這本來應該是自發的歡樂的活動,肅然而感激。可是,神的信徒們說,這樣是不對的,你們不過是自娛自樂罷了,若真是感念神的恩情,就應該去聆聽神的需求。人們覺得很對,於是往後的日子裏,每一年的祭祀日前,眾人都會伏在神祗前,聆聽借助信徒之口傳達的神的旨意。

從那之後,就變了。

每個部落在主神的護佑下,都在快速地壯大,最初的神畤已經不夠用了,信徒們分散開來,遍及各地,諸神也隨之擁有了自己的廟宇。最初的神畤早已成了殿堂,成為了我們世界的中心。信徒們不再稱自己為信徒,各自取著自己的稱呼,然而,他們依舊有著最森嚴的等級製度,依次為,吏,士,尹,令,卿,公,伯,侯,隻有那個最強大的,才被上帝封為皇,他們被稱之為朝。

雖然有了統一的皇,可是,祭祀所用的東西卻不一樣。據說是因為各地的情況不一,所需的祭祀之物都要當地的最高職位的信徒指示。就這樣,對祭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即將超出了部族的負擔,各部落的首領的不得不乞求皇,皇與天神商量後,說,祭祀的的東西之所以會逐年增多,是因為需要庇護的人變多了,而有些人既然無法產出相應的祭品,就那那些人來祭祀吧。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到了現在,直到今年,祭祀又要開始了。

這隻是個小部落,溝通神靈的也隻有個小吏而已。

小部落今年隻需祭祀兩個人,就可以得到一整年的風調雨順。這對於部落來說是個好事。用不多的勞動力,去換取一年的收成。反正隻要不是自家的事,有什麼好悲傷的。充其量不過是短暫的憐憫罷了,憐憫完了,又是新的其樂融融。部落幾乎沒有老人,老人這種“東西”,對於這種小部落,早就祭祀光了。這樣能保留更好的勞動力。

沒有了老人,剩下的隻有祭祀孩子與嬰兒了。今年祭祀的就是一個男孩兒,另一個是個流浪漢。這簡直就是天賜的祭品。沒有人會為其悲傷的祭品。可是祭品會悲傷麼?可能,這次祭祀裏,傷心的人裏隻有男孩兒的母親了。

祭祀的開始了,眾人都來歡送他們。然而男孩兒一眼瞥中了人群中痛苦的母親。這次刺痛了他的心,他想要飛奔下祭壇,去抱住她,安慰她。可是,他被死死的鎖在了祭壇上。他突然回憶起母親每次擁抱他的時候,尤其是前些時候,母親總是緊緊抱著他哭。那時候,他的心是也和現在一樣。現在,男孩不再計較自己的生死,而是不安。如此的不安,愧疚,難受。小吏在祭台上亂七八糟的舞著,神經質的念叨些什麼。突然,祭壇發光了,男孩兒見過這個景象,他即將和從前的人一樣,身體光解而死去。聽說人死後,會有三魂七魄,七魄會升入天,三魂會埋入地。然後,在時間裏輪回。男孩兒周身發起了光,他感到意識漸漸的被剝離。在彌留的最後,他在心中默念到。

“媽媽。”

“小鬼,你想活下去麼。”流浪漢突然問道。這聲音將男孩兒拉入了一個小木屋中,而此時男人正坐在他的對麵。男孩兒努力想看清他,卻發現怎麼也看不見他的模樣。

男人將一隻手攤開出來,露出一直四不像的護符:“你如果想活下去,就拿走它吧。”

想,怎麼可能不想。男孩下意識伸出手,拿起了護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男人突然狂笑起來:“終於,終於。對了,小鬼你有名字嗎?”

“有,翯翷,劉翯翷。”男孩兒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