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豁口

“真的!老孫子才願意去堵這豁口哩,這不是幹的這沒味的事麼?”

老張早晨出門心裏自語著。剛準備伸一下懶腰,西門外的幾個年輕媳婦說著笑著從門前經過,可能是看見了堆在豁口邊上的幾堆沙石料,說笑聲戛然而止。那氣氛就像是人們真在欣賞一部極精彩的大片,突然斷了電,人們一刹那墜入黑暗之中,懊惱使得血壓升高,嘴裏幹澀的想吐點什麼東西。“說啥是沒味的事,這不是味道來了麼。”這時老張覺得胸口有點憋悶,隨即轉換姿勢,手掌變拳,在胸口不輕不重的捶了幾下。“吃飯了”老婆的吆喝聲列行公事式的傳來。“噢!”老張應著聲,又把拳變掌,在胸口上有事沒事的撫慰了幾下,在老婆的第二遍有點變味的傳喚聲響起當間,轉身推門回家。

先說豁口到底是咋回事?說起豁口,就得先說一下路,“路”字由正足和倒足兩個字組合而成,雖是形聲字,但卻是以倒足的各為聲,說明倒足的重要性。我私下裏以為,何以為路,是人的腳來回在走。這也正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這話用在豁口這裏也非常適合。這裏原來是個堰頭子,根本就走不了路。我沒蓋房時,人在我的院子邊上踩出一條小道,倒也無傷大礙。有了路就有人走,難免有人扔個雜七雜八的東西,收莊稼的時候也免不了罵幾聲,收拾收拾就罷了。又一茬莊稼熟了,情況還是那樣。蓋了房子,上邊的堰頭子也鏟平了。人們便轉道走我門前這豁口這裏,開始見了還陪著笑,後來就理直氣壯起來。你要臨時堆個什麼東西,還會招來幾句非議,你還得聽著。

走就走吧,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啥是風水,老張看過這方麵的書,這裏麵說這說那就是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幾乎不涉及。在現代風水成為地下事業,到香港旅遊你會發現那裏的風水與時俱進。比如說街的拐角處不叫街拐角,而叫旺角。在那裏開個店,起名字也要捎帶上這個旺字。這個旺字的風水來自於何處,不過是兩條街人流的交彙處。這是明擺著的人文因素,隻不過他們把這歸因為風水。門前有條道,應該有興旺之意在裏麵,再不濟也有人氣旺的因素在裏邊吧。可千劃算萬劃算,就沒算到我這裏是村子的邊上,比較偏僻。開始是上地的人們捎個垃圾袋,扔在豁口不遠處。垃圾袋裏不過是些瓜皮菜葉,後來見沒人理,內容便五花八門起來。再後來袋容量不斷增大,什麼爛褥子,衛生巾也來湊熱鬧。真是慘不忍睹!還又更甚的,靠近的住戶,誰家鬧個紅白喜事啥的,這地方就得忙活三天。內容從第一天掃院垃圾到第二天的剩菜剩飯,再到第三天的臊子麵湯,桌布雞骨頭,外加酒瓶。住戶過事,野狗過年。夏天蒼蠅,秋天蚊子。什麼豁口,簡直就是禍口。這是老婆的總結。這條路開了沒增加是麼人氣,而是天天氣人。這條路開了,沒弄上個什麼好風水,而是天天和人費口水。老婆真是個會總結的大師。老張無語而又羞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