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扶風·遺墨(1 / 1)

新燕一去無留意,

恰似流光飄四溢。

風殤一騎踏屏川,

決策爛漫樓閣倚。

長亭沙塵封別離,

回首又歎舊時息。

蘭花絮絮落滿肩,

停筆留案晚霞戚。

孝南年幼之際曾於大將軍蘇良之子蘇影交好,兩人不論少時,常兩馬並駕出玩狩獵、飲酒,濃醉四更仍不還家,路一客棧,同塌抵足而眠。點一火燭,燭火雖隨風搖曳不息,然各自暢談天下,說至興處,一同大笑,情投意合。

後蘇良不幸早夭,孝南亦大哭,與蘇影同披麻掛孝,淚如雨下,情甚悲切。守孝三月後,與蘇影外出遊宣陵散心,觀落葉之境,賞湖光之美,品香茶之醇,聞國樂之韻。後留蘇州逢張陵故居,共歎孝感帝與張陵之事,月餘方回。

一日早朝,孝永帝覺年紀已高,心有餘而力不足,故議立東宮。按規應選嫡長子為太子,眾皆無它議。翌日,孝永帝嫡長子孝北入主東宮。

孝南心實不甘,乃問計於蘇影:“君視我如何?”蘇影曰:“乃國之棟梁,帝王之氣也。”孝南曰:“今吾兄入主東宮,吾心實有不甘,以吾度之,兄之才不堪為帝王,當選者應我。”蘇影曰:“既殿下有九五之心,某當效死命扶植。眼下急切不可圖,宜緩圖之,待我去創下時機,殿下可見機行事。”

良沉二年,蘇影與孝南領兵平定了清平郡及附屬州。孝永帝乃令孝南守清平一帶。蘇影改名換姓為李左複入京兆,拜見孝北殿下,作為一幕賓,為孝北出謀劃策。

良沉二年末,派人遊說孝然殿下,挑起了孝北與孝然的黨爭。累次暗中傷損兩方勢力,朝中大小各個官職,但有空缺,皆為孝南心腹填補,朝中勢力愈大。孝北覺事有蹊蹺,審查李左身份,背景,發現他就是蘇影,是孝南的知心好友。孝北頓悟,與眾誣陷蘇影圖謀不軌,欲反。朝中一片嘩然,孝北不經孝永帝及月丞相同意,動用私刑,買通巡檢司,偽造大量假證,判蘇影為謀反。

蘇影將行前,囑咐孝南勿救吾命,吾父蘇良有功於朝,孝永陛下必不加害。可依舊時計策行事,完成霸業。孝南大哭。

自蘇影被擒後,受盡孝北折磨,逼問蘇影誰指使來為,蘇影不多說一字,孝北無奈將其押解至姊陵。

孝南見蘇影遍體鱗傷,於心不忍,劫蘇影於押解至姊陵途中。蘇影大驚,謂孝南:“殿下此行,某前番諸多心血皆付之東流矣!”蘇影沉思片刻,乃囑以密計。孝南大哭:“非此不可否?”蘇影曰:“為了天下,為了主公,非如此不可!”話必,自出門外,入囚車,令人押解至姊陵。孝南重金收買了押解的軍士教不要說出去。途中,蘇影曰:“現隻須押我入京,我是生是死都不必過問。殿下須親自拜訪某伯父月清,若能得其助,則帝業不久成也!若我伯父有所疑,你可明教知是吾所指,如此,必得月清相助也。”孝南記於心,送蘇影遠去,蘇影又轉身回曰:“某因思緒萬千,然忘卻一語,勿使節外生枝,否則不僅殿下無緣於帝王,我伯父月清也受牽連。切記!切記!”孝南允諾與蘇影揮淚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