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緣起(1 / 1)

一脈青山,自天邊綿延不絕,如同一塊碩大的濃碧色翡翠,鑲嵌在天地之間。巍巍群峰仿似浩淼東海上的滔天巨浪,層層疊疊,各具風姿。

雲常山脈奇峰迭出,而翠琉峰自然是其中最令人矚目的那一座。

翠琉峰之矚目並不在於它的險峻秀美,而是因為飲譽四海的修仙第一大派——北辰宮座落於此。近千年來,北辰宮在曆代掌宮的精心打理下,人才輩出,承擔了除魔衛道的重任。各修仙派更是唯北辰宮馬首是瞻,門下弟子提及北辰宮自是仰慕非常,有機會走一趟更是津津樂道許久。好似翠琉峰是那神仙地,即便隻是稍作停留就能脫胎換骨一般。

到了如今這一代,北辰宮的聲勢更是如日中天。第六代掌宮真人流束子座下人才濟濟,陸續有七位弟子榮登琴心境。

何為琴心境?

原來道家修煉共分七候:第一候修成後達到鳳初境,疾病不生,身輕體健;第二候琴心境,返老還童,明晰自身;第三候騰雲境,飛行天地,騰雲駕霧。達到前三候者已是寥寥,其餘四候自不必提。世間凡者終其一生,修到鳳初境便殊為不易,更何談其它?

便是流束子自己,修煉了近兩百年,也隻是初窺騰雲境,尚不能自在飛行於天地間。

七位弟子自入了北辰宮,便拋棄了俗家姓名,由玉衡以北鬥七星替他們賜號:天樞,天璿,天機,天權,開陽,玉衡,搖光。

既作為修仙派首領,少不得要承擔切磋交流的東道。北辰宮每十年在梅花盛開之時舉辦一次盛會,名曰寒梅會,取“冰雪紅梅,愈寒益香”之意。這百年來每逢寒梅會,七星弟子便齊刷刷地在乃師身後站成一排,個個豐神如玉,俊逸非凡,令人目不暇接嘖嘖讚歎。

隻是後來開陽在剿魔大戰時被暗算致死,七星少了一顆,眾人都倍感惋惜。流束子傷心之餘,也並不勉強湊齊七人。但即便如此,北辰七子仍是名動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已是深夜,翠琉峰上一片寂靜,隻餘了蟋蟀聲聲。這個時辰,連最勤奮的弟子也已入眠。

北辰宮的主殿清霄殿中卻還亮著一盞昏黃的燈。殿中上首的仙座上,一白發老者麵色憔悴,雙目緊閉,隻有毫無血色的唇間隱隱可辨在微微張翕。

這便是掌宮流束子了。

流束子青年修得琴心境,此後再不曾蒼老。此刻卻須發皆白,著實反常得很。

“權勢,美色,恩怨,便連修道之人也看不破嗎?我命玉衡繼位,自是為北辰大業考慮,天樞為何會作此反應?玉衡又為何如此抗拒?兄弟鬩牆,師徒反目,無辜弟子慘遭連累,北辰七星隻餘其三,如此醜事傳揚出去,北辰宮如何還有顏麵引領眾派?”

流束子睜開眼睛,環顧空蕩蕩的殿閣。昔日的熱鬧猶在耳邊,如今卻人才凋零。他眼中閃過一縷痛楚:“罷了,我大限已到,無法再拖。天樞戀棧權位,自會盡心盡力治理北辰,以圖遙立於各派之上。玉衡啊玉衡,枉你資質非凡,卻看不破情關,如今深受其苦,可會後悔?”

他想起自搖光去後整日失魂落魄的玉衡,這是他親傳的最後一個弟子,資質非凡,自是最得他喜愛。更為難得的是,玉衡不僅聰明穎悟,修為進境極為神速,且人品敦厚,從不與人計較。而天樞修為雖僅次於玉衡,但性格過於陰鬱,氣量狹窄,實在不堪重任。

如今卻別無選擇。

“過往種種情愛糾葛,為師便拚卻殘餘功力,為你一洗前塵吧!”

意念既定,老人凝聚心神,雙手在胸前結印。片刻過後,一道金光霎時自指間延伸開去,如一絲有靈識的金線,穿過殿閣,越過山石,穿入翠琉峰上的一處小樓。

半柱香過去,流束子終於如釋重負地歎了口氣,緩緩闔目:“玉衡,此後你便離開北辰,忘卻搖光,去過另一種日子吧!”

“祖師爺在上,北辰宮第六代掌宮流束子,雖未能光大門派,但也已盡力。今日歸位,便即麵向各位先輩請罪!”

最後一縷微笑自流束子唇邊消逝。

此時晨光漸露,山間鳥雀漸漸熱鬧起來。值殿的小弟子“吱呀”一聲推開清霄殿厚重的大門,不由嚇了一跳,急忙返身一路哭喊:“師祖登仙了!”

翌日,北辰宮眾弟子遵從流束子遺命,奉流束子首徒天樞為北辰宮第七代掌宮,並廣發飛貼,邀請各派掌門上山觀禮。

即位典禮上天樞自是誌得意滿,接受八方來客的道賀。但賓客們私底下卻在紛紛議論:北辰宮當年的天選之人分明是玉衡,流束子怎麼一改舊例,任命了天樞?

眾人尋了一遍玉衡,卻不見他的蹤影。悄悄問及仆役,盡皆搖頭,隻說不知去向。

五十年過後,天樞也不知所終,掌宮首徒虛空真人倉促繼位。然虛空雖是天選之人,資曆、修為卻無法服眾。北辰宮上下眾弟子此後各懷心思,紛爭不斷,致使昔日修仙第一大派日漸式微,著實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