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過後,朱厚照擺駕午門之前。
一見到朱厚照出來,跪在午門之前的那些人立刻高聲呼喊,替程敏政、唐寅、徐經三人鳴冤叫屈。
朱厚照好生安撫了這些人,隨後便下旨,命大理寺押解程敏政、唐寅、徐經三人來午門。又派人召見參舉這三人的華昶前來對質。朝中很多官員,也都下旨命他們前來午門。
其實,不用朱厚照下旨,此時午門前已經聚集很多官員了。皇宮離朝廷的主要衙門都很近,還有一些衙門就設在皇宮之內,午門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那些得了信的官員哪裏坐得住,他們立刻前來午門了。
又過了約兩刻鍾,該來的人都來了。
秋香他們也終於見到了唐寅和徐經。見唐寅、徐經臉色紅潤,衣著也幹淨整潔,沒有任何受苦的跡象,秋香他們也放心了。
該來的人都來了,朱厚照先讓大理寺的官員陳述了問案的經過,從高升客棧搜出的那首詩,以及從程敏政家裏搜出的徐經寫的文章和送給程敏政的禮物,也呈到了朱厚照麵前。
隨後,朱厚照便讓華昶和程敏政、唐寅、徐經當場對質。
華昶參舉程敏政、徐經、唐寅三人勾連舞弊,理由有三點:第一,程敏政曾以一文錢的價格賣給了唐伯虎一篇文章;第二,徐經曾給程敏政送禮行賄,並在程敏政家中寫文章讓程敏政指點。第三,唐寅和徐經居然在會試中恰巧考了第一和第二名,這種巧合讓人深思。
對於華昶的舉證,程敏政一一反駁。程敏政說,他的確賣給了唐寅一篇文章,但那隻是一首勉勵唐伯虎用功讀書的詩文。而徐經也的確到他家中拜訪過,還送了一份禮物給他。但他也給了徐經回禮,並且回禮的價值遠遠高於徐經所送禮物的價值。這算不得行賄。而徐經在他家中所做的那篇文章,與會試中的考題沒有任何聯係。
朱厚照當場將程敏政賣給唐伯虎的那首詩,以及徐經在程敏政家中所寫的那篇文章傳閱給到場的官員看。大多數官員也沒從這兩篇文章中找出與會試考題相聯係的跡象。
但是,也有一些官員穿鑿附會,硬是雞蛋裏挑骨頭,說是從這兩篇文章中發現了與會試考題相聯係的跡象。
李東陽等幾名正直的大臣據理力爭,駁倒了那些不懷好意的官員。
隨後,華昶又指證程敏政不自愛,在明知自己有極大可能擔任會試主考官的情況下,還外出與參試的舉子會麵。這有勾連的嫌疑。
對此,程敏政解釋說,雖然當時朝中有風聲傳出,他會擔任本年會試的主考官,但他自認為才疏學淺,無以勝任主考之職。因此,他也沒有刻意避諱。
李東陽也出言反駁華昶,若是因為傳言就人人自危,那今後大家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華昶的各個理由都站不住腳了。
最後,朱厚照當場斷案,華昶所舉不實,程敏政、唐寅、徐經三人沒有勾連舞弊。
皇上金口玉斷,一錘定音。那些前來為程敏政、唐寅、徐經三人鳴冤跪請的人全都喜不自勝。華昶和劉瑾等人則垂頭喪氣了。
不過,對於此案涉案之人的處理,朱厚照並沒有當場決斷。他說,此案涉及到科舉,從天下有目共睹,要待朝廷議論過後,再對涉案之人做出處理。
程敏政、唐寅、徐經三人當場釋放,而參舉他們三人勾連舞弊的華昶,則被朱厚照下旨,在家中戴罪反省,等待朝廷的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