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事出閻山道(2 / 2)

好吧,我們來聊聊閻山道,要說閻山道就得先說說這十二公裏的砂石路,這是我父輩那一代人才知道的事。

進閻山道必須經過一個叫火洞的大村,這個村子有上百戶人家,可是“火洞”這個村名跟實際情況完成不相稱。據說隻要是下雨,火洞周圍的大山就會爆發山洪,山洪一下來村裏就是一片汪洋。閻山道是村裏唯一通往外麵的路,也是唯一的排紅道,而閻山道的地勢又比村子高,所以火洞村年年水災,嚴重的時候可以說是顆粒無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七幾年的時候村裏人聯合向鄉裏打報告,要求在閻山道下麵打一條排洪隧道。鄉裏哪有錢做那麼大的工程,據說報告一直送到國務院才批下來,不久工程隊就進村勘察。得出的結果是,要想打隧道必須得修一條通往山外的路,不然大型器材根本進不來,打出來的石料也沒有辦法運輸出去。說幹就幹,工程隊的大型機械加上火洞村幾百百號人開山劈石,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硬是把路修好了。這條路全場十二公裏,從323國道接起,一直通往閻山道前麵的板福村。

下麵我們說閻山道,閻山道在兩山的峽縫裏,最寬處約15米,最窄處不到五米,全長一公裏左右,兩邊的山不算高,但十分陡峭。閻山道口有一座廟,誰也說不上是誰建的,哪個年代建的。廟裏供有大小菩薩好幾座,雖然廟裏沒有和尚,但是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可以說是香火不斷。而火洞村和板福村的人便免費承擔起維修廟的義務。當然,那都是十年動亂以前的事了。修閻山道排洪隧道的時候,十年動亂還沒有開始。關於閻山道名字的由來,也無從說起,我想是可能是兩邊的山長的太麵目猙獰的緣故吧。

路修通後,隔壁幾個村的人都跑去看隧道開工儀式,我們村也有人去了。據描述,那天的霧氣也是很大,排洪隧道要打在閻山道的最下方,那裏陰冷潮濕,工程總指揮拿著對講機喊“點火,”過了好久沒有聽到炮聲。總指揮質問怎麼回事,炮工班的回答說,那裏太潮濕可能雷管啞火了,總指揮催促趕緊換。二十分鍾這樣,炮工班從下麵跑上來說,雷管確實是濕了,已經換上電雷管和防水炸藥,可以隨時點火。總指揮衝對講機喊“點火,”十幾分鍾過去還是沒有動靜。圍觀群眾開始玩笑起來了。

“屁炮。”

“啞炮。”

“忍住了,就是不響。”

這次總指揮徹底爆發了,把炮工班的全部叫上來一頓訓。

“他媽的,你們第一次跟我是不是?”炮工班不敢做聲。

“要不要換我們來試試,我們保證比屁響。”圍觀群眾說。

總指揮不予理會又說:“頭炮是討吉利,結果你們給我整兩個啞炮,是不是不想幹了。”

看起來像是炮工班班長模樣的人站出來說:“報告總指揮,我請求再給一次機會,我向毛主席保證一炮衝天。”

總指揮也沒辦法也隻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