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夢可以夢多久?不知道,或許我們都隻是活在夢裏,別人的夢裏……
夜幕沉沉,林家坡林家老宅的內廳還亮著微弱的燭光,說是內廳,但卻有百餘見方,透過老式的門窗可以看到內廳中央一塊塊牌位整齊的擺放在專門修建的台階上。
這裏算是林家坡的一個祠堂,所以擺放的都是林家已故的祖先。最上麵的一級台階隻擺著一塊牌位。
這也好理解,這是林家這一脈的老祖宗,自然是擺在最上。但讓人想不通的是,這塊牌位居然用紅紙貼著,看不出林家老祖宗的名諱。
有這麼一個說法,有些夫妻的牌位入祠堂的時候名字是刻在一起的,但有一方已故,一方尚在人世的時候,就要用紅紙把活人的名字蓋住。
一來入祠享用子孫後代的香火活人是受不起的,二來以免被鬼差看到從而影響自己的陽壽和子孫的運勢。
這種說法由來以久,具體是哪家之言也無從考證,若是這種說法是真的,撇開鬼神之說不說,單是這位林家老祖宗的壽命就是個逆天的存在!
故事從這神秘的牌位出現便開始了……
話說這林家老宅建成在這林家坡也有百餘年的光景了,卻看不出半點破敗的樣子,許是後人保護得當,抑或是冥冥之中林家先祖保佑著這片土地。
據說當年的林家並非原住於此,本是當時京城的名門望族,因父輩立下過戰功,子孫後代世襲爵位。
幾世的安寧換來的卻是帝王的昏庸無道,臣子不體民情,謊報百姓年年豐收,隻為在功勞簿上多畫一筆,國家實則羸弱不堪。
弱國無外交,外族雖善戰,之前卻畏懼中原國家的人力物力。如今政權羸弱,外族與朝中奸臣鄭啟勾結,舉兵進犯中原。此時朝中又分成主戰派和主和派,相互之間鬧得不可開交。
林家世承皇恩,感先帝知遇之德,當時的家主林潛也是朝中大將,便主動請纓,願率林家軍趕赴沙場剿滅賊寇,解帝王之憂,救民於水火。
得到皇帝的應允,林潛便掛帥出征了。
林潛的父輩便是名將,他自然也是英勇善戰,謀略過人,林潛深諳帶兵之道,前線也是捷報連連。這時奸臣鄭啟坐不住了,如果外族戰敗並責備自己辦事不力揭發他,不但烏紗保不住,甚至連小命也得交代在這。
要麼說是奸臣,一肚子壞主意,隨便找出一條來都能置人於死地。
鄭啟此時便想到要收買林潛手下的人,他堅信紀律再好的林家軍也不是鐵板一塊。一番打聽之後終於有了收獲。
林潛手下的先鋒官在戰事未打響之前會先去刺探敵情,如果從這個地方下手,讓先鋒謊報敵情,設好埋伏引誘林潛突襲,到時林潛插翅也難飛。
前線捷報連連,卻因糧草不足不敢乘勝追擊,林潛便派快馬進京稟報皇帝,要求撥糧。皇帝知道這批糧草過後大戰也快結束了,自然也痛快的答應了。
押糧就要有押糧官,此時鄭啟也主動請纓,美其言曰為帝王分憂,一來押運糧草,二來為陛下視察前線戰況,殊不知一場陰謀就此開始。一路無話,糧草順利運到前線。
入夜,先鋒官郭仲的營帳裏來了位不速之客,仔細一看,原來是鄭啟的隨從:“郭將軍,大人有請將軍移步一敘,有要事相商。”
郭仲心裏有點驚訝,這大半夜找他有什麼事,如果是林潛找的話那肯定是有仗要打,這鄭啟官至宰相,找他一個小小的先鋒官商量要事,說出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心裏這麼想可卻不能這麼說,畢竟官職在那。片刻思量之後對鄭啟的隨從說到:“那有勞閣下帶路。”
營帳之間隔得並不遠,隨從領著郭仲不多時便到了鄭啟的帳外:“大人,郭將軍到!”“快快有請。”
此時鄭啟已經站了起來,原本他並不需要這樣,但因這個計策郭仲是關鍵的一環,他必需要把他拉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