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村外遇險(1 / 2)

盤古開天地後,鴻蒙開壇講道,教化蒼生,創立了道教。

盤古大神開天身死道逍之時,口中殘留的一口濁氣化為三清,為後來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這三人後來都拜入鴻鈞上人門下,潛心修道。修道功成圓滿之際,三仙為了證道,紛紛開宗立教,開創了道教的三個分支,分別為太上老君的人教,元始天尊的闡教和通天教主的截教。

三大教主秉承師尊鴻鈞上人的教誨,廣收門徒,教化眾生,將道教流傳於世。

入道門證道修仙,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當中,免除生死輪回之苦,擁有通天徹地之能。

修道之路是在與天爭鬥,逆天而行,修行路上,上天會安排無數劫數,無人可以躲避。修道之人均要經曆一千年一小劫,一萬年一大劫,安然度過可以接受天地福澤,度不過則身死道逍。

正值商周兩朝交替紛爭之際,恰逢修道之人3000年一遇的仙劫,為減小各自教派損失,三大教主共議賜下封神榜,以入榜封神的名義,讓各自教眾各憑本事渡劫。

然而劫數難逃,本欲將劫數最小化的三大道教,因封神一役,闡教和截教矛盾重重,致使亂世重生,三教修道之人互相屠戮,更引來了一直虎視眈眈的西方教派參與紛爭。

亂世橫生,紛爭不止。後來鴻鈞上人親自出門調停,這場紛爭才得以平息。三大教主被鴻鈞上人勒令各自閉關,不得再問世事,潛心修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此亂世浩劫過後,道教不負當初盛況,人間修道之士幾乎都被浩劫波及,所剩無幾,傳承出現了斷層,流傳人間的修道法門殘缺不全。成仙之路也變得越發縹緲。

滄海桑田,時光如梭,眨眼已過萬年。……………………………………………………………………………………

中州大陸,經過了萬年的繁衍生息,早已沒有人記得萬年的浩劫,也沒有了人教,闡教,截教之分,修道之人同稱道教,拜三清始祖,以正道自居。

當今盛世,正道大昌,邪魔藏匿。中州大陸山靈水秀,物產豐富,人傑輩出。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修道之人雖沒有了教派之分,卻有了門派之爭。中州大陸萬年來,也出現了不少人傑,為了很好的修道,獲得修煉的資源,紛紛開宗立派,曾一時出現百家爭鳴之態。

在這萬年的時間長河裏,不斷的有門派被吞並,也有崛起。時至今日,中州大陸門派數不勝數,但是以其中四個門派為佼佼者,各據一方,分別是東方的雲霄門,南方的萬劍盟,西方的幽冥宗和北方的瀟湘閣。

東方有山,喚做天龍山,山高千丈,峰巒起伏,平日裏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麵貌,看起來仙氣渺渺。

相傳天龍山為神龍所化,山體蜿蜒盤繞,遠處眺望,正如神龍纏繞山體,扶搖直上,靠得近了,隱約能感覺到神龍的威武氣勢。此山巍嚴聳峻,,林木繁密,奇石怪木,珍禽異獸,應有盡有,乃是中州大陸一大名山。

但是僅僅憑這些並不足以讓五龍山享譽盛名。真正讓這座五龍山享譽大陸的,卻是這山頂的修道門派,四大門派之一的雲霄門。

雲霄門底蘊深厚,創派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為當今正道門派之首,多次帶領各大門派抵禦妖族入侵,保衛一方太平。是以眾多凡間少年,皆想拜入雲霄門。

五龍山下,雙河村外的一片草地上。

“嗚嗚,雲飛哥哥,醒醒…”藍天白雲之下,一個小男孩帶著哭聲,輕輕的搖晃著身邊熟睡的少年。

少年嚶嚀了一聲,擺了擺手嘟囔道:“小寶別吵,讓我再睡會兒。”說完好像發覺到了小牧童的語氣有些不對,連忙坐起身來,看到小男孩眼睛紅紅的,急忙問道:“小寶,你怎麼了?誰欺負你了?大哥幫你教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