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受傷,全國一時急躁與戎主廝殺,與諸卿無關!”
“非也,自古有言,‘主憂則臣辰,主辱則死’,大王堂堂殷商之後,遭蠻人淩辱,我等作為臣子,不能救主公於危難之間,且未能擒獲戎主,以雪洗恥辱,此是天大的失職,臣願一死以謝罪,。”既為神伏地叩首道。
“臣亦以死謝罪。”孫、終、扣、王、潘四人同開口。
“現在戎主未擒,秦國未破,你們都以死謝罪,誰助本王完成心願?”小巧玲瓏責怪道,“都起來吧。”
既為神抬起頭,拔出劍,霍地割下一縷長發:“大王寬宏大量不怪老臣,然臣乃戴罪之身,為樹龍威,臣自降官位一級。如果日後不能替大五雪辱,下場便與這縷頭發一樣,且終身不得位於大夫之列。”
其他幾人也向既為神學習。
小巧玲瓏安撫過幾位自我檢討的大臣,轉入了正題:“昨晚我軍吃虧,主要原因是疏忽對戎兵的留意,才讓戎賊坐收漁人之利。諸位現在可否對戎兵有了全麵的了解?”
既為神道:“據諜者回報,戎兵有四萬餘人。昨晚乘盩厔城內秦兵全力對付我軍之際,有奸細作內應,故偷襲得逞。現因戎主生死未卜,戎兵皆守城不出。另據晉君剛剛派來的使者告知,秦軍已退回雍州,晉軍取了好岐。其實不止我軍,晉兵也遇了戎兵的騷擾,義渠之戎趕在晉軍前搶了一城,大荔之戎則劫了晉軍由國內押來的一半糧草。現在隻有卿士劉卷的左軍平安無事。”
小巧玲瓏道:“看來戎兵是有備而來。”
終無期道:“據臣所知,綿諸之戎中由數個分支組成,戎兵貪婪,易得小利而滿足,如能對綿諸之戎中各部加以引誘,再有左軍出兵配合,奪取盩厔也絕非難事。”
既為神道:“想當初我軍剛入靈台,因鬆河水有毒,請求左軍助一臂之力,尚無動於衷。今盩厔有戎兵,秦軍主力全退守都城,還有兩城有少量秦兵屯紮,劉卷怎肯舍棄城池來搭救?”
孫藝道:“如此,唯有等五裏壩援兵趕來,才有破敵之機。本以為能用我軍騎兵的迅速靈活擊退戎兵,想不到對方也有數百人善於馬術,以後與戎兵交戰須有一個萬全之策才行。”
小巧玲瓏心中的怒氣還未全消,咬牙道:“我軍不僅要破敵取城,還要消滅綿諸之戎。”
既為神道:“五裏壩未知能發兵多少,將戎兵趕出盩厔已是件難事,想消滅戎兵四萬之眾,恐怕、、、、、、”
小巧玲瓏道:“隻將戎兵趕出盩厔,無疑於得病治標不治本,日後還會卷土重來,想長期駐守,非滅戎兵不可。剛才終將軍一言提醒了寡人。綿諸之戎中有分支,依此可知,綿諸之戎、犬戎、義渫之戎及各戎間可能是相互獨立,各戎之間大小不一,必有爭鬥。現綿諸之戎興兵四萬來搶秦城,國內留守士兵必然稀少,如能與一戎聯手,差其偷襲綿諸之戎才巢,綿諸之戎要分兵回國解圍。如此,我軍即使與綿戎正麵交鋒,取勝的機會也會增大。”
孫藝、終無期聽了,皆先讚許地點點頭。
既為神卻表示反對:“犬戎乃是豺狼,貪婪成性非我華夏之族,不可與其有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