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世(1 / 2)

混沌之初,昆侖墟的無仙崖下生出一縷仙藤名曰紫蘇青藤,藤上結出一葫蘆,葫蘆裏孕育了一位最古老的大神-盤古。七劫之後盤古遂幻化成了巨人,其力無窮,其法無邊。

葫蘆裏的方寸間便是這世界的初源。

精氣驟聚驟離,在一呼一吸顰蹙之間瞬息遊走,能夠自由運理氣脈的盤古曆經萬年逐漸醒來,又用一萬八千年時間把這葫蘆橫著劈開。

劈成了兩半的葫蘆,一半上升為天,一半下盾為地,刹時間雲騰翻湧,霧靄昭昭,轉瞬便侵染了整個天地。

天地初生,盤古一現,天下風氣中的陰暗邪惡的氣躥奪而出於空中形成強大的層間屏障,阻擋住了天地間的氣流運轉。

這些邪氣其名“浮生袖”如黑絮布般的巨網罩在這蒼穹之上,使其不辯晝夜,不辯萬物。

於是盤古在眉心滴了一滴“至純之露”開啟了印堂間的天眼,那如菊散如蓬開的天眼形成一束強光劃過天際,光柱一掃而過,穿透恒古,又不斷的散射向更遠的前方,浮生袖便被這強光衝散形成五大伶絮,散落人間。

這道光芒過後,雲霧便順著風卷著殘瘴攀天而上,湛藍天空裏顯現一團青雲,變化玄微,不久便又被一陣風離析,飄飄淩永久的封息在遠際。

風輕雲淡盤古那眉心的眼像菊花落了瓣莖,蓮子出了蓬孔,一下撞飛出了瞳孔,金光一閃那一丸物便幻化作神獸“熾瞳”,永恒的守護在天地間。

從此天地間光芒普照,天地昭彰。

為了防止浮生袖再次現世,盤古巍然倒下,其身化作山川鎮壓在五大伶絮之上,將惡邪之氣永久的封存起來。

鬥轉星移,萬物始蘇,後人稱此時代為鴻蒙之紀。

鴻蒙之初,風氣始開,日月同輝,山川共舉,湖海齊潺,萬物寂溺於萬象更迭的一片幽寧之中。

天上的“熾瞳”自從造物主盤古劈開天地的那一刻開始便懸掛在天空,靜靜的守護著腳下每一寸土地。

“西山日落東山雨,東山雨霽朝露糜。”,便是生命的最初發跡,萬物生長,無限美好的事物都依賴於熾瞳,比如光明與希冀,朝霞和餘暉,還有初晴的天空搭起的那一道彎虹,都是有了熾瞳才使這世間無比絢麗與美好。

熾瞳為雙棲神獸,馭飛於天時從羽兔化為青鳥,全身如雲似墨,同時那羽翼上的墨色不斷向翼尾凝聚,最終消散在每一個支羽尾。

當最後一絲青黛色退散熾瞳便錚開全身的羽翼隻需光耀下去的一瞬它的身上就披上了金燦灼耀的衣裳,不斷的釋放著光與能量。

熾瞳休息和在天上的時間是根據浮生袖的能量而定的,邪氣消減熾瞳便能下落青梧樹休憩,邪氣攀升時熾瞳便化為青鳥釋放光能昭化萬物使邪氣得以抑製,這樣天便分出了晝和夜,浮生袖的能量晝勝夜衰,熾瞳休憩時為夜,它會卸下那雙羽翼,把羽翼掛在青梧樹枝上,自己縱身一躍,不斷的下墜,墜落的同時也不斷的在樹枝間跳躍。

那青鳥的特質會隨著下墜的時間與空間維度消逝,漸漸幻化成白兔的模樣完成三度轉變最終回窩休息。那青梧樹參天蔽日,樹根更是深紮地心,午夜地上的回溫足以為樹上的豐羽儲蓄能量為第二天釋能做足準備。

天地間的輪回仿佛就在於一天朝暮的更迭。朝起,暮落便是一個輪回,每天在浩瀚長空雖可以無限穿梭但年年歲歲熾瞳的生活軌跡卻如東升的地平線一成不變,仿佛它出現的意義便是帶來光明與希望,不允許它思考別的。

萬物崇明,敬而仰之,可這看似熾熱的溫情,卻沒能暖到自己,哪怕是一絲一毫,曆經萬年熾瞳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長期被束縛住了自由,熾瞳在奔波途中雙目失明,僅靠著敏感的觸覺與微弱的聽覺支撐著。一個失明的老人不知為何而活,可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使命卻不得不令自己活在循環的無機體裏,不死不滅。

萬物像躺在熾瞳臂彎裏的幼童幽寂,又默默的生長。

天地盾跡於一片死寂與幽荒,少了靈動與活力,天蒼地幽,實在廖無生趣的很。

天地如此荒蕪創世女神便應運而生。

女神深知這世間不應如此沉默、空曠,這世界過於安靜,她試圖改變這固有的模式給天地間注入一種新的活力與精氣,使天地間不再空蕩蕩。

她欲踏遍四海八荒隻為追尋奇巧精靈之物來娛世。

可還沒邁出一腳便被眼前的大神所羈絆住,這位大神便是熾瞳。

早已厭煩那反複無常朝九晚五生活的熾瞳整天寂寥卻又庸碌懶散,聽聞創世女神降世要來改造天地,也悄悄的活動起來,熾瞳試圖創造與女神接觸的機會。可一來二去試了好多招也沒有能夠吸引女神的注意反而令女神對它心生厭惡,於是熾瞳心中便妄生了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