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最好結局(2 / 2)

坐定後,趙天放率先開了口:“如今武安國內已大定,那大河國短時間,也不敢再有所行動。這一行出來半年之久,也該回去了。天放今日前來,是向皇上辭行的。”

嶽布塵一聽趙天放要離去,心頭的慌亂又增加了幾分,對於如今武安的局勢,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於是蹙緊了眉頭開口道:“穆王這麼急著就回去了嗎?那大河國,還運走了不少物資,誰知道哪一天還會打回來?”

嶽布塵的擔憂,宇文宸旭與趙天放都看得明白。

但是,幫得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他們不可能將軍隊一直駐紮在這裏,替他守護著家園。

如果大河國再來侵犯,他們為了中原的安危也不會袖手旁觀,頂多到時派軍隊前來支援。

想起那一日嶽布塵拒絕了他歸順天晟的提議,宇文宸旭垂眸冥思了一番,覺得此時正是說服他的好時機,於是開口道:

“陛下想必明白,一個國家的捍衛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如今武安的國情,不用明說也猜得出來,那國庫與物資怕是被大河國搬空了。如今這樣的情形,怕是大河國不來侵犯,那大海彼岸的南梁,也定會虎視眈眈的。”

“宜州這麼大的一個島嶼,也算得上是一塊兒肥肉了,以前這塊肥肉,還有著強大的海軍捍衛著,使人想吃也不敢輕易下嘴。可如今,能支撐海軍軍備的支出,都快拿不出來了,這樣兒的海軍誰還會當成一回事兒?而這樣一塊兒戳手可得的肥肉,誰會不想吃呢?”

聽聞宇文宸旭的一番分析,嶽布塵心頭的煩躁更加的強烈起來,重重地一拍龍案,說道:“你所說的這些,我何嚐不知曉?可是,就這樣的歸順天晟,我怎麼像武安的臣民交代?唉!”

宇文宸旭輕笑一聲說道:“就算你不歸順天晟,這武安國你就保得住嗎?再經曆一場戰爭,讓你的臣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後,再被他國占領淪為奴隸嗎?那樣的結果,你就可以向你的臣民有所交代了嗎?”

宇文宸旭的聲聲質問,使得嶽布塵的心頭異常的煩躁,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他何嚐不明白?可是,這亡國君的帽子,他可真不想扣在自己頭上,即便是為了武安國的將來著想,他也沒有這個勇氣。

看著嶽布塵低垂著頭,眉毛都擰到了一塊兒去了。宇文宸旭斜睨了一眼趙天放,遞過一個眼神,讓他好趁熱打鐵。

趙天放接收到了他的訊息,輕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天放有一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嶽布塵此時是急火攻著心,隻要能解決他的問題,他都願意洗耳恭聽,並且感恩戴德。

“穆王殿下,請講。”

臨行前,他與宇文宸旭便將說服嶽布塵歸順天晟的方案敲定了,此時見宇文宸旭引出了話,讓他接下來出場。

趙天放正了正身,向嶽布塵說道:“陛下,我們三人講話也不用彼此試探了。如今武安國的形勢大家心知肚明,想要保得住獨立的政權,怕是難事了。”

“不過,如果武安以天晟的子國存在,並且保留著武安自己的立法與統治,隻是定期向天晟朝貢。卻不知道這樣的話,陛下同不同意?”

如果既能得到天晟的庇護與扶持,又可以保留著武安國自己的統治,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於是,抬起一雙憔悴的容顏,雙眼也泛出光來,欣喜的說道:“穆王此話當真?”

看到嶽布塵臉上閃出的光澤,趙天放便知道他對此提議很感興趣,於是微微一笑說道:“定然當真,隻要陛下同意,不出一個月,天放便將皇帝的招安聖旨請來。並且,將此次帶來的這批戰艦留在武安。”

嶽布塵即刻起身,來到趙天放麵前拱手說道:“天放兄,請你務必奏明皇帝陛下,布塵願意率領武安民眾歸順天晟。”

趙天放連忙起身回禮:“請陛下放心,不出一個月,聖旨定然會送到武安的。”

成為天晟的子國,最終卻保住了武安的統治,這筆交易十分合算!

即便原本的長複國,不也是大宇的一個子國嗎?天晟的子國,與大宇的子國有何不同?

就這樣,流亡海外多年的嶽氏,終於歸順了天晟,並且成功的回歸了中原。

這樣的結果,雖然沒能匡扶長複國,但也算是成功的回歸中原了,是否能夠了卻那些流落海外的臣子們,一顆熱切的歸心呢?

而嶽布塵與天晟的敵對關係,最終以這樣的方式化解掉了,他也可以明目張膽的前往天晟,向他那心愛的女子提親了。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