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傍晚,皎月初現。庭院內的楓樹下擺著一隻藤椅,吱呀吱呀晃個不停。
月光下,楓樹搖擺不定,發出沙拉拉,沙拉拉的聲響,似乎正以這種方式來慰藉悄悄流過的仲夏,潺潺溪水流過,清明透徹。清風拂過,絲竹空靈,兩三片落葉像是約好了般悄然落到少年的臉上。少年睜開雙眼,墨色的眸子宛如一汪深不見底的清泉。仲夏時節看似漫長又似短暫,不經意間便已經溜過了。月色皎皎的夜裏,少年憂鬱的雙眸下沉澱著深秋的孤寂。
一絲蕭聲嫋嫋響起,夾雜著些許悲意,仿若吹散深夜裏的殘破靈魂。少年執起身旁石桌上的一杯熱茶,一滴晶瑩滑落臉龐,透著一絲微熱。想了想,又放下了,口中喃喃道:“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何處……心上秋。”
房門內,老人譜著一曲山間小調,吹罷,似乎又覺得不太滿意,搖了搖頭,拿起一壇凜冽,倒入溫潤青瓷中,一盞接著一盞……
少年笑了笑,道:“我說老頭兒,往日這蕭不是吹的很好嗎?怎麼,今兒不是很滿意?”
老人放下手中竹蕭,道:“一方悠遠,一人聆聽。”話語中盡顯悲意。
“什麼樣的人?”少年對眼前的這個老人越發好奇,追問道。
老人並沒回答他,獨自將杯中酒斟滿,一口飲下雙眼黯淡,自顧惆悵道:“昔日譜曲者猶在,不見當年聽曲人”又看看桌上的蕭,道:“人老嘍,也許是真的老嘍?”說罷,轉過身去,負手而立。
少年望著窗內的老人,亦步亦趨,落寞的身影夾雜著些許的悲涼或遺憾,似乎這背影很熟悉。
“我當是什麼事?說說,是不是想起你以前的紅顏知己了?”少年不經意的說道。
老人聽到少年所言,不由得一陣驚愕,矗立在原地,手中倒酒的也停了下來。良久,苦笑了一聲:“來,進來陪老頭兒我喝兩盅。”
少年不太喜歡飲酒,奈何拗不過老人家,沉默半晌,歎了口氣:“喂,咱可說好了,我陪你喝酒,你給我講故事。”說罷,拂袖大步走向小屋。
推開門,屋門上一隻不知掛了多久風鈴隨著微風擺動,聲音清脆而又古樸,古舊的外表似乎見證了這裏的四季交替,枯榮盛衰。屋內,燈火微醺,家中簡陋,倒也清明。桌子邊放著一隻斷了弦的古琴。古琴旁深紅的木盤裏,一小碟瓜子,一壺清冽。
少年對老頭以前的事很是好奇,道:“老頭兒,說說你以前的故事吧?”
老人家笑而不語,自櫃子中拿出一包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隻是外表用荷葉包著。
少年正好奇,卻看到老頭兒將荷包紮的麻線逐漸拆下,一股香氣撲麵而來。少年大喜,荷葉中包裹的原來是牛肉幹。
眼前的老人雖說傷感,卻透著一股子儒雅氣息,雖然陌生卻又那麼熟悉。
少年微怔,望著窗外的碧水長亭,不由得心想:這庭院一直這樣的擺設吧?應該是沒變過吧?我怎麼依稀記得這裏原來是綠柳如煙,華蓋如亭?並沒有現在這般落寞啊?想了想,自己從未來過這兒,怎麼會知道這裏以前的麵貌?不由苦笑,隱約覺得眼前的老人有那麼一絲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