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救常識 第一章 概述
一、何謂急救處理
傷害、意外、疾病......。意外降臨時,千萬不要僅等待醫生的救援,否則會延誤治療,招致危險。因此具備正確的急救知識及技術更加重要。了解急救處理的目的及重要性後,相信您一定能很快地進入狀況。
1、不可靜待醫生救援:在醫學發達、醫學體製完善的現代,一般人多將傷害或疾病問題丟給醫師。從救護車出動次數之多可見端倪。據全國統計,全國一年約須出動270萬次。平均每一天救護車須出動將近7500次。而且其中大約60%為不須特派救護車的輕度傷害。生病一受傷當然要找醫生,但不能過於依賴醫生。在60%不須特派救護車出動的狀況中,有不少案例其實隻要自行作適當處置即可。反之,無論醫療體製多麼完善,救援行動是分秒必爭的,若隻是靜待醫師的處理,很可能反而延誤病情。
舉例說明:全家人至海水浴場出遊,父母一不注意,小女孩便溺水了......,救上岸後卻休克。旁人見狀立刻撥120,在救護車抵達前,已徒然浪費許多時間。
所謂"德林卡曲線"係指自呼吸停止至開始人工呼吸的時間,與換回生命率之間的關係。
(1)呼吸停止2分鍾內進行人工呼吸(口對口人工呼吸),生命確保率將近90%。
(2)3分鍾後為75%,4分鍾後為50%,5分鍾後為25%,時間拖得愈長,生命確保率愈低。
(3)8分鍾後,生命確保率幾乎為0。
--能否救回溺水小女孩的生命,就在於是否采取迅速且正確的急救處理。
2、解除家人或好友危機的急救處理:由上述例子不難得知急救知識及技術的重要性。
急救的目的在於挽救至親、好友及其他人的生命,防止疾病或傷害惡化,或是舒緩疼痛程度。在醫師來前最好能先作簡易的醫學處置。當然,一般輕微外傷隻要自行處理即可,不需特意上醫院。
3、可實踐的正確知識及技術是必要的:在個人體驗中,每當我們及急救處理的目的及重要性時,幾乎每100個人中便有100個人深表讚同。可惜的是無法實踐。雖然知道急救是必要的,但卻因為知識、技術不足,而無法進行適當的處理。為了家人、好友的健康,希望大家能詳閱此章,練習正確的急救技法。
二、萬全的急救心理準備
慌張無措別指望能使急救順行。急救首重冷靜。因此,在具備正確急救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經由訓練,習得技術。
1、失敗主因在於慌張:傷患就在你麵前倒下,非得盡快進行急救不可。碰到這種情況時,非醫療專家的各位定會喪失平常心。
一般人多是慌張、手足無措,而無法施行正確的急救處理。
為什麼會失敗呢?主因在於欠缺冷靜(過於慌亂)。
即使徹頭徹尾理解急救處置,一旦麵臨意外狀況,一般人均無法發揮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應急能力"。有人說全然不識急救處置者即應急能力為0%。但我認為此項說法並不十分妥切。為使能力發揮到100%,訓練是絕對必要的。除了知識外還得加上訓練,才能使能力發揮到100%。
2、冷靜處置要訣在於正確的知識及技術:首先,就是別慌亂。此為急救成功要訣。但意外發生時要求當事者"強作冷靜",似乎有些勉強。因為不安,自然便會慌亂--。反之,若能消除不安,便能冷靜應付。
消除不安的最好辦法就是熟悉正確的急救知識及技巧。若能依傷患狀態,迅速、正確地判別傷勢,給予適當的急救,則不安自會愈行淡薄。
要提醒大家的是,光隻有"知識"是派不上用場的。
三、急救的初步處理及要點
一般而言,實施急救之前,先要觀察傷者的狀況,以評估對方需要何種救援,如此才能給予傷者最有效的急救,將傷害降至最低點。
1、步驟一:觀察傷者的生命跡象是存在,意識是否清楚,以決定急救方式。
(1)意識首先先觀察傷者的意識是否清楚,試著安慰傷者,給予心理支持。
(2)呼吸以看聽感覺的方式,觀察是否仍有呼吸。若傷者已停止呼吸,則再查看其呼吸道有無被舌頭、異物或分泌物阻塞,若有,應立即清除,讓呼吸道保持暢道,再予以實施人工呼吸。
(3)脈搏將食指及中指二指合攏,按壓於傷者之頸動脈處,切勿以拇指按壓,以免將自己的脈動誤為傷者有脈搏。若已探不到傷者之脈搏,則立即實施CPR(心肺複蘇術)。
(4)血壓若傷者仍有脈搏,則可測量其血壓及觀察有無出血現象,提供最適當的止血方法。
2、步驟二:在施行急救的同時,即刻請旁人速聯絡120,尋求醫療協助,最好能告知派遣人員傷者目前的狀況、詢問該如何急救最為恰當,並問明急救人員抵達時間,以預作準備。
意外災害發生時,定會使人慌亂而措手不及,但在這分秒必爭的危急時刻,施救者的機智反應可能會是傷者是否能存活的一線希望,因此,除了必須熟記急救方法外,施救者更要注意以下數點:
(1)要點一如非必要,請不要任意移動傷者,但如果若不移動傷者就會使之造成更大傷害,則注意不要移動傷者頸部或其他受重創的地方。
(2)要點二如果傷者有嘔吐現象,則在判斷無頸椎骨折現象後,可輕輕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嘔吐物堵住氣管。
(3)要點三檢視傷處的動作應輕緩,以防不當使力造成傷者痛苦,必要時可剪開衣服。
(4)要點四不可給予傷者任何食物,以免堵塞氣管,但若急救需要則可例外(如化學藥品中毒之急救)。
(5)要點五尋找傷者身上有無任何資料可聯絡其家屬,或有無任何說明病症的緊急救助長,以提供更正確的急救方式。
(6)要點六患者如無意識,但有呼吸有心跳,則需將患者擺成蘇醒姿勢,但如為受傷的患者則不必此動作。
上述的步驟及要點其實是非常簡單易懂的,但在危急的緊張時刻,一旦施救者無法保持鎮定,再多再專業的急救知識也派不上用場。所以,"遇事莫驚慌",才是急救要點中最最重要的元素!
3、血壓、脈搏、呼吸及體溫之正常值
四、如何呼叫120
發生意外狀況之後,當務之急是判斷傷者的情況是否需要叫救護車?為使救護車發揮最大功能,應詳加判斷是否需要救護,以免浪費無謂的人力物力;如果真的需要,應盡早打電話向120求援。
1、必須呼叫120的7個狀況:(1)傷者意識不清,長時間痙攣。
(2)沒有呼吸及脈搏,或傷者呼吸淺短,意識模糊。
(3)呼吸困難。
(4)大量出血。
(5)嚴重頭痛、胸痛、腹痛。
(6)嚴重嘔吐或腹瀉。
(7)休克。
基本上,當人們有了急性的傷害或病痛時,都可以打120,但如果是慢性病或傷風感冒之類的小毛病,就請不要打120,以免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2、事故發生後,呼叫救護車的順序:(1)先判斷病人的情形,如果病人所在的位置不會造成二次傷害。則盡量不要去移動他;反之,則必須將他搬移到安全的位置再叫救護車。
(2)確定需叫救護車後,立刻打電話求救。(如果你是現場惟一一個懂急救的人,最好請旁人幫你打電話。)
(3)電話接通後,先清楚的說明是火災還是急救。
(4)告知正確的地址,如果附近有顯著的建築物,最好一並告知;如果是社區或住宅,則務必說清楚棟號、樓層;如果是交通意外,最好說清楚所處地點是什麼路段或交叉口。
(5)以最簡潔的方式說明病人現在的情形,最主要的病情如意識狀況和呼吸狀況一定要報告。最好能詢問有無最妥善的急救可以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先做。
(6)最好能告知傷者的姓名及電話。
(7)一旦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最好能有人前去帶引。
3、救護車抵達前需做些什麼?
(1)仔細檢查傷者的情況,或搜尋傷者身上有無醫療警示卡,如有必要應立即施救。
(2)如果病人有嘔吐物或吃過的食物、藥物,應保留下來供醫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