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凝成合力是成功的關鍵 第一章 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
1."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即使你是"天才",憑借自己的想象力,也許可以獲得一定的財富。但如果你懂得讓自己的想象力與他人的想象力結合,就定然會產生更大的成就。我們每個人的"心智"都是一個獨立的"能量體",而我們的潛意識則是一種磁體,當你去行動時,你的磁力就產生了,並將財富吸引過來。但如果你一個人的心靈力量,與更多"磁力"相同的人結合在了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力場",而這個磁力場的創富力量將會是無與倫比的。
在生活中,大家也許會有這樣的體會: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的結果每人仍然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假如你有一個設想,我有一個設想,兩個交換的結果就可能是各得兩個設想了。同理,當獨自研究一個問題時,可能思考10次,而這10次思考幾乎都是沿著同一思維模式進行。如果拿到集體中去研究,從他人的發言中,也許一次就完成了自己一人需要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並且他人的想法還會使自己產生新的聯想。一加一大於二是個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體的力量並不是單個人累加之和。
在凝成合力的過程中,善於激發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隨意扼殺它們是十分重要的。
這種集思廣益的思維方法在當代社會已被普遍應用,它能填補個人頭腦中的知識空隙,和通過互相激勵、互相誘發,產生連鎖反應,擴大和增多創造性設想。一些歐美財團采用群體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數量,比同樣的單人提出的方案多70%。
可見,一個好的創意的產生與實施,企業家光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夠的,必須集思廣益,必須在自己周圍聚攏起一批專家,讓他們各顯其能,各盡其才,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作用。
集思廣益是人類最了不起的能耐,惟有兼具人類四種特有天賦、利人利己的動機及設身處地的溝通技巧,才能達到集思廣益的最高境界。集思廣益不但可創造奇跡,開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發人類最大潛能,即使麵對人生再大的挑戰都不足懼。
集思廣益的觀念源自一種自然現象: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有些不同種的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互相纏繞,土質因而改善,植物也比單獨生長時更為茂盛。兩塊木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個別承受力的總和,兩種藥物並用的療效也可能大於分開使用之和;這說明一加一等於三,甚至更多。
但是自然界的原理應用於人類社會,並非萬無一失。集思廣益,也就是集體創新,最令人不安的正是,創造的結果吉凶難卜。冒險、探索與創新的精神必須以高度安全感為後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肯放棄眼前安適環境的勇者,才能開疆辟土,邁向新境界。
家庭是觀察與實踐集體創作的理想場合。一男一女結合,孕育出新生命,這就是一加一等於三。而集思廣益的精髓在於尊重差異,取長補短。男女(或夫妻)生理上的不同顯而易見,至於兩者精神、情感與社會角色上的不同又如何呢?是否也能成為開創新生活與促進個人成長的契機,孕育出更為美好的下一代?
2.尊重差異,博采眾議
所謂集思廣益的溝通,是指敞開胸懷,接納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也貢獻自己的淺見。乍看之下,這似乎把前麵提到的明確的目標棄之不顧,其實正好相反。在溝通之初,誰也沒有把握事情會如何變化,最後結果又如何。但安全感與信心使你相信,一切會變得更好,這正是你心中的目標。
很少人曾在家庭或其他人際關係中,體驗過集體創作之樂,反而習慣於多疑閉鎖的個性。這常造成一生中最大的不幸--空有無盡的潛力,卻無用武之地。
一般人或多或少有過"眾誌成城"的經驗,例如一場球賽暫時激發了團隊精神;或是在急難中共同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挽回一條生命。不過,這些通常都被視為特例,甚至奇跡,而非生活的常態。其實這些奇跡可以經常發生,甚至天天出現。但前提是必須勇於冒險,肯博采眾議。
因為凡是創新就得承擔風險,不怕失敗,不斷嚐試錯誤。隻願穩紮穩打的人,經不起這種煎熬。
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
自以為是的人總以為自己最客觀,別人都失之偏頗,其實這才是畫地為牢。
反之,虛懷若穀的人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而樂於在與人交往之中汲取豐富的知識見解,重視不同的意見,因而增長見識。此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至於完全矛盾的兩種意見同時成立,是否合乎邏輯?問題不在於邏輯,而是心理使然。有些矛盾的確可以並存,而且都言之成理。
有時,有分才有收獲。
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從教育家李維斯的著名寓言《動物學校》中可見一斑: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下一代應付未來的挑戰。校方訂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遊泳及爬樹等本領,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一律要修全部課程。
鴨子遊泳技術一流,飛行課成績也不錯,可是跑步就無計可施。為了補救,隻好課餘加強練習,甚至放棄遊泳課來練跑。到最後磨壞了腳掌,遊泳成績也變得平平。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隻有鴨子自己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遊泳一籌莫展,甚至精神崩潰。
鬆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自地麵起飛,不準從樹頂上降落,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後爬樹得丙,跑步更隻有丁等。
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它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
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