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華陽狂生
華陽有個狂妄的書生。某晚,乘著酒興去拜訪鄰居某隱士,見主人庭院裏月亮照得如同白晝,梅花怒放,不由得詩興大發,朗誦宋詩:"窗前一樣梅花月,添個詩人便不同。"隱隱以詩人自命。
主人也朗誦宋詩應對:"自從和靖(宋代詩人梅聖瑜,詠梅權威)先生死,見說梅花不要詩(意即凡詠梅花的詩人都不及梅和靖)。"主人意思很明顯:阻止他作詩把梅花詠壞了。
那狂書生痛恨主人嘲諷自己。大罵而去。
第二天,主人到縣控告狂書生,縣官傳喚書生試寫詩歌,發現非常拙劣,便笑著對書生說:"暫且赦免你辱罵別人的罪,押去百花潭看守杜工部(杜甫)祠堂吧。"
判決鼠罪
嘉靖年間有個禦史,四川人,有口才。一個有權勢的太監想刁難他,就捉了一隻老鼠送上,說:"這東西咬壞了我許多衣服,請你判案。"
禦史便判罪道:"這老鼠如果為笞杖(用竹板、木棍打人背、臀)、流放的刑罰還太輕些,而判為淩遲(先斷肢體再割斷咽喉)、絞殺又太重,看來還是判它腐刑(破壞生殖器)最合適。"
那太監知道禦史是隱隱諷刺自己,也隻能惱怒在心,表麵上又不得不佩服他判案的準確。
鼻紅鼻白
袁中郎在京城做官時,九月份就穿上厚棉衣了,我對他說:"這樣太熱了,要流鼻紅(指血)的。"
他弟弟小修說:"不穿,又要流鼻白(指清水鼻涕)啊。"
笑話太淡
廣西全州有個叫王椽的幕僚擅長說笑話。
一天,武官們聚會,慫恿王椽說笑,又故意貶低他,動不動就評價道:"這話太淡。"
意思是沒趣味。
王椽便說:"今早我在城門看到一個挑糞的人,不小心失腳,一擔糞潑了一地。"
武官們說:"這也淡。"
王椽說:"你們都沒嚐過,怎麼知道淡?"眾人大笑。
三上文章
有個儒生,作文水平很差,可又常常拿自己的文章去請前輩評價。一個前輩評論道:"過去歐陽修寫文章,自己說是多從'三上'得來,你的文章也好像歐陽公第三上得來的。"儒生聽了心花怒放。朋友對他說:"那位前輩譏諷你呀。"
儒生問:"他把我比做歐陽修,怎麼稱譏諷呢?"
答道:"歐陽修'三上'是指枕上、馬上、廁上;第三上是指廁上啊!"儒生這才醒悟。
吝嗇大師
一個吝嗇的人,想使自己變得更吝嗇,便拜一位被稱作"吝嗇大師"的人為師傅。求見時,他帶去兩件禮物:一條紙剪的魚;一瓶淡水,算是酒。
可是老師不在家,師母出來接見。她知道那人是來學本領的,便叫婢女遞上一隻空杯,說:"請用茶。"又用兩手合了一個圓圈模樣,說:"請吃餅。"
老師回來了,聽了妻子款待學生的經過,急得頓了頓腳,說:"你太破費了!"又用手合了半個小圓圈,說:"半個餅就足夠了!"
蘿卜代雞
雞被殺掉請客,很不服氣,便到陰間去向閻王告狀:"雞請客是常事,可主人不該拿我這隻雞請許多客人。"原來主人殺了雞,用蘿卜一同煮,而且請了30多位客人同吃。
閻王不信,說:"哪有這等事?"雞便要求傳訊蘿卜來作證人。
蘿卜作證說:"雞的話也不老實,那天請客,隻見我蘿卜哪見雞呀!"
取個吉兆
有個貪官第一天上任,就去城隍廟拜謁城隍。看見神座兩旁掛著銀錠,便對左右說:"給我收回。"
左右說:"這是假的呀!"
貪官說:"我知道是假的,但今天新到任,要取個進財吉兆。"
虎怕化緣
強盜與和尚在路上遇見老虎,強盜拿著弓抵禦老虎,老虎不怕。和尚不得已,就把化緣簿扔在老虎麵前,老虎嚇了一跳,馬上逃走了。小虎問老虎為什麼,老虎說:"強盜來了,我可以與他格鬥;和尚向我化緣,我將用什麼來打發他呢?"
讚顏回死
有個讀書人很懶惰,常恨書太多。一次讀《論語》,讀到顏淵死一節時,便讚賞道:"死得好,死得好。"
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他不死,再做出上顏回下顏回,我怎麼讀得完?累死我了!"
嗜酒客人
有個酒鬼終日以酒為伴。有次赴宴,喝酒不歇,到酒酣耳熱之際,就對其他客人說:"凡家裏路遠的,隻管先走。"
客人們陸續走了,隻剩下他一個,由主人陪著喝酒。他又說:"凡家裏路遠的先回去。"
主人說:"我就住在此地。"
酒鬼說:"您還要回到臥房裏去,我就在酒席上和衣而睡啊!"
畫工不精
有個畫畫的以寫真為業,但技術不精。一天,為他的親哥哥畫像,自以為畫得逼真,懸掛在門口,以此來招徠生意。
但是沒有誰認為畫的是他的哥哥。
有人題了首打油詩在畫像上:"不會傳真莫作真,寫兄端不似兄形;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區陌路人!"見者無不發笑。
一夥滑吏
明朝有個名叫豐坊的翰林,很有文才。有次,寧波縣令派手下人向他要一張藥方。他即在藥方上寫道:"大楓子去了仁(人),地花果多半邊,地骨皮用三粒,使(史)君子加一顆。"
縣令看了藥方笑道:"豐翰林在嘲笑你們哩!"
差吏問其原故,縣令這樣解釋:大字去人是"一"字,果多半邊是"夥"("夥"字的繁寫體)字,骨用三粒是"滑"字,史加一顆是"吏"字。這四種藥連成四個字,是"一夥(夥)滑吏"(即一班滑頭滑腦的差吏)。
讚人譽已
有個人認為自己的妻子長得漂亮,不直接誇讚,卻這樣說:"我的小姨,稱得上是絕代美人,和我妻子站在一起,可就再也辨認不出誰是我妻子,誰是我小姨了!"
到手就酸
考生張鬥橋,抄了篇名家的舊文章赴考。試官看了,隻當是張鬥橋寫的,認為寫得不好,眉頭一皺,拿起筆便把文章勾抹了。
張鬥橋把事情告訴學官文蓮山。文蓮山便給他講了一出《蘇秦》的戲:蘇秦的父親過生日。大兒子端了一杯酒上前祝壽,父親喝完後讚道:"好酒!"那個不討父親歡心的小兒子也端了一杯酒祝壽,父親還未喝完就罵:"酸酒!"小兒媳見狀,便悄悄從大兒媳那裏借了一杯酒上前祝壽,因小兒媳也是不討父親歡心的人,父親喝著又罵道:"酸酒!"小兒媳不服,說:"這是從大哥家借來的。"父親怒罵道:"你們夫妻是黴鬼,酒到你們手上就酸了!"
誤聽方言
新任巡撫是外鄉人。一天,他操看家鄉語言,對差役說:"你給我買根竹竿。"
差役誤聽成"豬肝",便到外麵買了豬肝,還自作主張買了一隻豬心,晉見巡撫道:"大人,豬肝買到了。"
巡撫一見,不由大笑,怨他辦事不用腦,說道:"你的心在哪裏?"
差役忙從衣袖裏拿出豬心,答道:"大人,心在這裏。"
聖人惡意
一個有權勢的太監見侍講學士(為皇帝講論文史的官)講課完畢走出宮廷,便問:"今天講的什麼書?"
學士答道:"今天講的是孔子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
太監麵色尷尬地說:"這是孔聖人惡意取笑人啊!"(他誤認"雞"為"雞巴",即男性生殖器。)
好打抽豐
有個書生好打抽豐(利用各種關係向人索取財物)。他有個交情深厚的朋友在某地任巡按。巡按估計他一定要來打抽豐,便暗暗囑咐下屬,將200兩白銀鍛造成手銬一副、鏈繩一條,浸在藥水中煮成鐵器的樣子。
書生果然來到巡按那兒,巡按大怒道:"我的衙門難道是可以打抽豐的?將手銬鏈子拿來,把他押回原籍。"
書生非常惱怒,但也無可奈何。快到原籍邊界時,押解官才說明白:"這手銬、鏈繩都是白銀鍛造的,我老爺對你感情深厚,故意這樣送你,以便掩人耳目。"
書生大喜,可又怨恨地說:"他對我還是刻薄啊。如果真是感情深厚,就是再打個200兩重的白銀枷具也好啊。"
唱曲打板
吳中門子(男色),大多擅長歌唱,可是在長官麵前,大多不肯唱。
一天,吳曲羅與同僚在官署校閱公文,已經快要夜了,便叫門子唱曲,門子們相互推托,都說:"不會唱。"
吳曲羅惱怒道:"不唱的統統打10板屁股!"剛剛打了門子一下屁股,門子們就爭先恐後唱曲。吳曲羅笑道:"是啊,從來唱曲,總是先打板的啊。"同僚大笑。
無比快樂
舉人陳琮,性格豪放灑脫。他曾購置一幢別墅,座落在二裏岡,正處在縣城北郊,前後是無數墳墓。
有個朋友對陳琮說:"你眼裏天天見到這墳裏的鬼魂,一定不會快樂。"
陳琮笑道:"不,眼中天天見到這班鬼魂,使人感到自己存在陽世而覺得無比的快樂。"
牽牛的人
一個受到皇帝寵幸的宦官,奉命出差辦事。每住到一個地方,學著附庸風雅,訪遊寺廟,拜佛進香,還到書院裏講學。可是讀書人對他又厭惡又鄙視。
當他講到《孟子·梁惠王》中"有牽牛而過堂下者"一句的時候,便向學生問道:"你們可知道牽牛人姓甚名誰嗎?"
一個學生故意戲弄道:"就是下文寫的那個'王見之'。"(其實原意是:齊宣王見到有人牽牛從堂下走過。)宦官聽了居然大加稱讚:"好個秀才!博學高雅到這等程度!"
痛到隔壁
鄉裏有人腳上生了瘡,痛得難以忍受,便對家裏人說:"你們為我在牆壁上鑿個洞。"
洞鑿成後,那人便把生瘡的腳伸進洞裏,伸到鄰居家一尺多遠。
家人驚訝地問:"您這是幹啥!"
病人答道:"讓它到隔壁人家去痛,不幹我的事了。"
海豬變黿
金陵上清河岸的堤岸,常被海豬拱坍。明太祖朱元璋便問臣子:"這是啥原故?"
大臣們知道皇帝最講忌諱,犯了忌諱是要殺頭的,所以悄悄商議:"'豬'和'朱'同音,千萬說不得。如果說拱坍堤岸的是'大黿',那麼大黿和'元'同音,皇上聽了肯定會高興。"於是,他們答道:"陛下,拱坍堤岸的是'大黿'!"
朱元璋便下令將所有的大黿捉淨。不久,大黿是捉完了,可是海豬還是照樣拱坍堤岸。
井裏沒糟
王老太開了一爿酒店,以賣酒為業。
有個道士,常常吃了酒不付錢。後來,道士對她說:"為了報答你,給你掘口井吧!"
掘完井,道士就離開了。誰知井水比酒的味道還要醇厚。從此,王老太就不再釀酒,隻拿井水當酒賣。三年便賺了大錢。
一天,道士忽然返回,問她道:"酒好嗎?"
王老太答道:"好是好,隻是沒糟,不能養豬!"
道士笑了笑,題了一首詩在牆上:"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當酒賣,還說豬無糟!"道士走了,井裏也不再出水了。
考驗耐性
有人上任做官,朋友送行,囑咐他說:"給國家辦事,凡事要有耐性!"他連連說:"是!是!是!"
不多時,朋友又照樣囑咐了他兩次,他仍點頭稱是。到第四次囑咐他時,他忿忿地說:"是不是把我當成呆子?就這麼兩個字,再三再四說個不休!"
朋友歎口氣說:"可見耐性是不容易的!你看,我才說了三四次,你就不耐煩了!"
上交血糞
一個新官上任,鄉下每個裏長要收100擔大糞上交官府肥田。
有個裏長收了99擔,還少1擔,怎麼也收不齊了。急得無法,就拿莧菜煮水,湊成1擔充數。官吏問:"這擔糞怎麼這樣紅啊?"
裏長答:"百姓肛門裏的糞都掏光了,這都是硬擠出的血啊。"
話不投機
從前,有個富翁生了三個女兒。大女、二女嫁給秀才,小女嫁給普通人。一天,富翁生日,女婿們都來祝壽。大女婿、二女婿說話斯文,唯獨三女婿粗俗不堪,富翁心中不快。
他設宴款待女婿,告誡說:"酒席上不許胡言亂語。"酒過三巡,富翁舉筷夾菜給大女婿吃,大女婿站起身恭敬地說:"君子謀道不謀食。"(隻考慮道義不考慮飲食。)富翁很高興。
又請二女婿喝酒,二女婿站起恭敬地說:"惟酒無量,不及亂(即使酒量無限,也不隨便亂吃)。"富翁也很高興。
嶽母見丈夫冷落了三女婿,就擎著酒杯請三女婿喝酒。
小女婿昂頭站起對嶽母說:"我和你可說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富翁大罵道:"你這畜牲真是囂張,還假充什麼斯文?!"
小女婿甩摔酒杯,霍地站起來說道:"我同你話不投機半句多!"
把嘴塗黑
有個人帶著仆人外出赴宴,每回隻顧自己吃喝,從不顧仆人。
有一回,仆人用墨把自己的嘴塗黑,站在他的身旁。他見了便說:"你這奴才嘴怎麼這樣?"
仆人答道:"老爺隻顧您的嘴,莫顧我的嘴。"
妓女要錢
有個嫖客同妓女相交很久,銀錢全部用光。告別時,他要求在妓女身上燒個香疤,作為標記。妓女說:"要燒個四四方方的疤痕。"
嫖客說:"怎麼才能燒成方的?"
妓女答:"這很便當,用一文銅錢放在膚上,然後在錢眼內用香焚燒,不就是個方的(古時銅錢,外麵圓、內孔方。)?"
嫖客說:"我沒錢了。"
妓女說:"沒錢就燒不成了。"
老鴇騙局
有個外地富商,住宿在妓院裏,見到天上的星暈就對妓女說:"明天有風。"
恰巧老鴇聽見,心生邪念,連忙扯住富商衣襟喝道:"這裏的官府,正要捉拿寫妖書說妖言的人。"說著,就要揪他到衙門去。富人再三懇請"私了",掏出50兩銀子才得以免鍋。
第二天,老鴇又見到天上的月暈,便向富商詢問道:"姐夫,姐夫,你看明天是風,還是雨?"
商人答道:"不是風,不是雨,而是一個嚇人騙錢的大圈套。"
雪上加霜
有個富人的妻子每天吵鬧,而且容貌醜陋。丈夫天天歎氣道:"別人鰥居(男人喪妻獨居),我卻不能鰥居!"
女人不懂,便回娘家詢問,父親答道:"這是他厭惡你容貌醜陋,要你早死,所以稱'鰥居'"
女兒便問:"那麼如何對付他?"
父親道:"他如果再說,你就應對道:'別人孤孀(妻子亡夫獨居),我卻不能孤孀'。"
隔了幾天,丈夫又在說:"別人鰥居,我卻不能鰥居。"
妻子正要回擊,忽然忘了父親教的話,急忙應道:"別人生瘡,我卻不能生瘡。"
丈夫笑道:"你如果再生瘡,豈非雪上加霜!"
酒令諷官
過去有個縣官和縣丞貪錢,主簿清廉。
一天,三人一同喝酒,喝到酣暢時,縣官設下一個酒令,規定每令要包含一句千家詩,下邊再用兩句俗語闡發詩意。他自己先說道:"旋斫生柴帶葉燒,熱灶一把,冷灶一把。"
縣丞接著說:"杖藜扶我過橋東,左也靠著你,右也靠著你。"
主簿說的酒令隱含諷諭之意:"梅雪爭春未肯降,原告一兩三,被告一兩三(原告被告都要交納一兩三錢白銀)。"
譏笑饒舌
過去有戶人家喂養了一隻八哥,將它放在大鼓旁邊。家裏的傭工們每天收工,都是聽主人打鼓為號。
一天,忽聽得鼓聲咚咚亂響,傭工們紛紛收工返回。主人生氣地質問:"今天我未曾敲打一鼓,你們為什麼就休息了?"
眾答道:"因為聽得鼓響才回來的。"
主人前去查看,隻見八哥在鼓上亂跳,便大聲怒罵道:"你這死鳥,也來盤鼓!"(八哥是善於學人說話,喜歡饒舌的鳥。)
兄弟買靴
有兄弟兩人積錢合買一新靴子。哥哥常常穿著它,弟弟不肯白出錢,等到哥哥夜裏睡了,就穿上它到處行走,結果很快將靴子穿破了。
哥哥說:"我們再湊些錢買雙新靴吧?"
弟弟說:"不,新靴會耽誤我的睡覺!"
冬穿夾衣
一個窮讀書人冬天穿著夾衣。有個穿棉衣的人問他道:"這麼寒冷的天,為什麼還穿夾衣?"
窮書生說:"穿單衣更冷。"
和尚放生
鷂子追趕麻雀,麻雀亂飛亂竄,一下飛進了和尚的衣袖裏。和尚抓住麻雀說道:"阿彌陀佛,我今天有肉吃了。"
麻雀聽後緊閉眼睛,一動不動,和尚以為它死了,把手一張,麻雀便飛走了。
和尚說道:"阿彌陀佛,我把你放生了吧。"
跳神奧秘
有個跳神的端公帶著一個徒弟。
一天,有人來請跳神,不巧端公出門了,徒弟剛學會打鼓唱歌,師傅還沒有向他傳授請神靈附體的秘訣,也隻好硬著頭皮去應付。他又唱又舞,卻始終不見神靈來附體,隻好胡謅了一個神,亂說一氣,居然也得了主人的酬金。
他回到家見了端公連聲叫道:"好苦!好苦!"接著便把跳神的事說了一遍。
端公大驚道:"徒弟,你怎麼知道這套辦法?我原來就是這樣的!"
秀才買柴
一個秀才要買柴,招呼道:"荷薪者(挑柴的)過來!"賣柴人因聽得懂"過來"兩字,便挑著柴來到秀才跟前。秀才問道:"其價幾何?"(柴的價錢多少)賣柴人因聽明白了"價"字,便說了價錢。
秀才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這柴草外頭硬,裏邊空,冒煙多,發火少,請減點價錢吧!)這下,賣柴人一點兒也不明白秀才說的是什麼,挑起柴擔返身就走。
有隱身草
傻子遇上一個聰明人,聰明人送給他一棵草,說:"這叫隱身草,手裏拿了它,別人就再也看不見了。"
傻子擎著"隱身草",馬上到集市上,伸手搶了別人一把錢,揚長而去。錢主抓住他,一頓猛揍。
傻子喊道:"任憑你怎麼打,反正你看不見我!因為我有隱身草!"
也來送死
鍾馗最喜歡吃鬼。妹妹為了祝賀他生日,叫一個大鬼挑去幾樣禮品。禮品單上寫著:"老酒一樽,小鬼兩個,送給哥哥做個剁(可以斬了吃)。哥哥若嫌禮物少,連挑擔的是三個。"
鍾馗果然令仆人把三鬼一起送進廚房烹調。兩個小鬼對挑擔的大鬼說:"我們是被捉來當禮品的,死了無話可說。可你明明知道鍾馗是要吃鬼的,何苦也來送死呢?"
饞鬼嚼渣
有人把吃過的甘蔗渣隨意丟在地上。有個饞鬼拾來嚼,嚼來嚼去,也嚼不出汁水,便大罵道:"哪個饞鬼,嚼得一點汁水也沒留。"
從容不迫
有個酒鬼,一聞到酒香就丟了魂。
一次,在朋友家喝酒,已喝了很久,忽然烏雲遮空,馬上要下雨了。隨從催他道:"早點兒回家吧。"
他說:"就要下雨了,怎能回去?"
雨一停,仆人又催道:"可以走了。"
他說:"雨停了,還急什麼。"
過路老虎
馮希樂善於拍馬屁。一次,去晉見林縣的縣官。縣官留他吃飯,他說:"自從你到這裏當父母官,你的德政人人誇讚,連山裏的老虎都逃光了。"
話剛說完,就有差役來報告:"昨夜有老虎出來傷人。"
縣官問:"怎麼,還有老虎嗎?"
馮希樂馬上應聲道:"不要緊,這是路過的。"
挨打感恩
有人犯了罪,依法要打屁股,就花錢雇人代替。雇的人也怕痛,又把錢交給差役,央求道:"行行好,打輕點。"差役收了錢,還是重重地打了他一頓。他走出衙門,向雇主感謝道:"幸虧你的錢,不然我一定要給打死啦。"
無事生非
一個"石敢當"(迷信的人為了消災避難,石板寫"泰山石敢當"五字,放在門牆邊)忽然說起話來,地保馬上去官府報告。縣官叫他把"石敢當"背去。
可在縣衙裏,"石敢當"又不說話了,再三發問,還是悄無聲息。縣官大怒,把地保打了10大板。罵道:"奴才,無事謊報!'石敢當'哪會說話?!"
地保隻得灰溜溜地把"石敢當"背回。路上一個熟人問他什麼事?地保講了緣由,恨恨罵道:"這冤家到了官府,偏不說話,害我挨了5板!"
"石敢當"一聲冷笑道:"誰叫你無事生非的!你又說謊了,向人瞞了5大板呢!"
行竊說話
兩賊挖穿牆壁後,從洞中爬進房裏。甲賊被蠍子蜇了一下,不覺失聲說:"好痛!"乙賊恐怕主人聽見,忙用力扭了這賊一把,甲賊還打一拳,兩人一來一去不肯相讓,拳來拳往弄出聲來,把主人吵醒,兩賊被捉了起來。
甲賊埋怨乙賊說:"都是你,吃盡了你的虧,有話不好好說,為何要扭我一把。"
乙賊說:"死賊!至死還不省悟,哪裏有做賊還要說話的?"
活佛要錢
唐三藏西天取經,到了雷音寺,師徒見了佛,佛吩咐弟子給唐僧真經。迦葉長者向唐僧苦苦索要好處,唐僧無奈,隻好把唐天子賜的紫金缽盂給了他。
豬八戒見了很是氣憤,回去告訴佛,佛卻輕描淡寫地說:"佛家弟子也要穿衣吃飯。從前舍衛國趙長者請弟子下山,將此經誦了一遍,就得了三鬥三升麥粒黃金,你那缽盂,有多少金子,也值得一說?"
一席話說得豬八戒有火無處發,似箭穿雁嘴,隻得惱恨地邊走邊說:"天天想要見活佛,原來活佛也是貪錢的!"
唐僧說:"徒弟休要煩惱,我們回去,少不得也去替人家誦經。"
昏官斷案
有兩人各帶資本,一同外出做買賣。行至無人處,甲頓起邪念,將乙打死,取了資本返回。來到乙家,哀痛地說:"某人不幸病死了。"那人家也不猜疑,相信了他,後來甲又將乙妻娶了過來。
不料乙未被打死,後來醒了過來,調養多日,回到家中,他把這圖財害命之事告到縣官那裏,狀紙上寫道:"圖財打死,強娶我妻。"
縣官一看,就把乙重打了一頓,判作誣告,並在狀紙上批寫道:"既然說打死,如何還活著?娶妻用財禮,怎能說強娶?"
算卦容易
有個算卦人的兒子,不願繼承父業,算卦人很惱火,大加訓斥。兒子說:"這騙人的玩意兒誰不會?"
第二天,有個人冒雨前來求他們算卦。算卦人對兒子說:"你說算卦容易,那你給他算算。"
兒子當即對前來算卦的人說:"你是東方來的嗎?"
那人答:"對。"
"你姓張嗎?"
"對!"
"你給妻子來算卦嗎?"
"對!"
那人走後,算卦的很驚訝地問兒子:"你怎麼知道這些的?"
兒子答:"今天是東北風,那人的臉向西而來,肩上背上都濕了,我是經過推理知道的;那人的傘柄上明明刻著'清河郡',清河郡的人家都姓張,再說這麼大的風雨,他不為妻子,肯為父母來嗎?"
拗強頹官
嘉靖年間,有個進士新上任做推官(掌勘問刑獄的官),此公性格極為怪僻、倔強,他曾經將賈島詩句中"推敲"兩字讀作"吹敲"。
有人告訴他道:"這個'推'字讀作'頹'。"
這個新任推官的進士便發怒道:"這麼說來,我竟做了頹官(頹唐無用的官)!"
塗刷奇文
宋代散文大師歐陽修做主考官,看到一個名叫劉輝的舉人一份考卷上寫道:"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發",這裏指脫穎而出)。"歐陽修見了不以為然,用紅筆將它們塗抹。
有個讀書人見了,在末尾添寫第四句,頓成戲言:"試官刷。"
胡塗考試
政和年間,舉人們考試都要闡發經書的意義。有個學生專攻《周禮》,堂上試題是:"禁宵行者(禁止夜晚行走)"。
這個學生闡發題義道:"凡是做盜賊奸淫事的人,白天不能表露行跡,一定要到夜半幹合夥勾當,由於不露蹤跡,很難捕捉,所以先皇任命專職官員叫"司寢氏"(專管睡覺),並立出法律禁止宵行,誰犯法就辦誰的罪,決不寬赦,這是很適宜的措施啊。否則,像《論語》中的宰予晝寢(白天睡覺),怎會得罪他先生孔老夫子呢?"
考官看了認為言之成理,可又不曉得引證宰予晝寢是何用意,便叫那學生來詢問。學生答道:"白天不是睡覺的時候,宰予白天睡覺,他的目的正是要等到夜裏出來胡亂行走啊,所以孔夫子根據禁宵行的法律要大罵他。"
笑話一擔
有個秀才年近七十喜得子,就取名"年紀"。第二年又生一個,看模樣像個讀書人,就取名叫"學問"。第三年又生了老三,秀才說:"這把年紀還生兒子,真是笑話。"就取名"笑話"。
三個兒子長大了,一天他們上山打柴。打柴回來後,老秀才問妻子:"哪個孩子打的柴多?"
答道:"年紀有了一把,學問一點沒有,笑話倒有一擔。"
放活脫些
父親教兒子道:"凡與人說話得放活脫些,不能一句說死。"
兒子問什麼叫活脫,這時正巧鄰居來借東西。父親就說:"譬如鄰居來借東西,你就不可說都有或都無,隻說有的在家裏,也有的不在家裏,這樣就活脫了。凡事都可照此類推。"
兒子記住了。沒過幾天,有位客人來拜訪,問:"令尊大人在家嗎?"
他兒子答道:"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娘的眼睛
有個婦人偷了鄰居的一隻羊,把它藏在床底下,關照兒子不要說出去。鄰人沿街罵了起來,她兒子趕緊說:"我娘沒偷羊。"
這婦人怕兒子露餡,連忙斜著眼睛看他,暗示不要亂講。
他兒子指著母親對鄰人說:"你看我娘的那隻眼睛,活像床底下那隻羊眼。"
啞巴開口
有個要飯的,假裝啞巴,在街上要錢。一次,他拿著兩文錢,買酒喝完後說:"再添些酒給我。"
酒店主很吃驚,說:"你怎麼會說話了?"
要飯的說:"平日沒有錢,叫我如何說得話?今天有了兩個錢,自然會說了。"
不肯下剪
有人請裁縫到家裏做衣服,布打開後,裁縫看了半天,仍不肯下剪。主人問他為什麼不裁剪。裁縫說:"這塊布我若下剪,有了我的,就沒有你的,若有了你的,就沒有我的,如何是好?"
主婆"善心"
一個女仆受盡了主婆的虐待。一天,她麵向西風張大嘴,又吸又咽,主婆好奇地問在幹什麼,女仆說:"我肚子常常饑餓,現在學喝西風法,如果學會了,就可不吃飯盡給你幹活了。"
主婆大喜,說:"你一定要用心學,我已經存了許多樹葉,今天就用線聯成衣服讓你穿上。你隻喝西風不吃我的飯,再不給件新衣你穿,那別人會說老婆子沒有良心的!"
來生變父
某財主把欠債人召來,吩咐說:"你們誰如果還不起債可對我發誓,說清來生如何還,我就把借據燒掉,免還了。"欠少的人說:"我願來生變馬,給主人騎坐,以還宿債。"
財主點頭,把借據燒了。
欠債稍多的人說:"我願來生變牛。"主人也點頭了。欠債最多的人說:"我願來生變你父親。"財主聽了大怒,這人連忙解釋說:"我欠的債太多,不是變牛變馬所能還清的,所以我情願變你的父親,做大官,發大財,留萬貫家財給你享用,這樣不就可以還你債了麼?"
心在肩上
有個拳師教授徒弟說:"打拳時,千萬不要打在人家的肩上,若誤打一拳,非把人打死不可。"
徒弟問:"為什麼這麼厲害?"
拳師說:"當初,人心是長在胸部的,雖然有些偏,不過隻偏一點點,現在人心不正,都把它放在肩頭上,若一拳打著心,還不把他打死嗎?"
不必再擺
有個敗家子,因好放生,感動了龍王。龍王派夜叉送他一文寶錢,名叫"擺海幹",隻要在海中一擺,就海幹金銀露。
這人得了寶錢,便天天去擺,不久就富起來了。
後來一天,這寶錢丟了,敗家子無奈,隻好天天用手指在海水中擺來擺去,夜叉見了對他說:"你錢都沒了,還在這裏擺什麼?"
居鼠輩下
鼠與蜂要結拜為兄弟,請秀才來主盟,秀才不得已去了,排列為第三。
有人問秀才道:"你有才有德,為何要屈居鼠輩之下?"
秀才回答道,"他兩個一個會鑽一個會刺,我隻得讓他們些罷了!"
兒子巧辯
從前,有父子倆分居兩處。兒子很富裕,父親卻衰老多病隻得行乞。
一次,討飯走過兒子家門,有人指著他問兒子道:"這不是你的父親嗎?你為什麼不管他?"
兒子答辯說:"我是他生的沒錯。可我現在不要他的飯吃就夠了,難道他自己的飯還要我給他吃麼?"
蚊肝卡喉
有甲乙兩人,偶然相遇,臉上都帶著怒容。乙問甲道:"請問老兄,你臉色這麼難看,是不是在跟誰生氣?"
甲說:"我剛才家中靜坐,聽見西天有個老和尚在念經。我嫌他吵鬧,喝令他不要念了。那和尚哪肯理我。一惱怒,我隨手撿起一座須彌山,使勁向老和尚打去,誰知那老和尚在大山墜下時,隻眨了眨眼,用手揉了揉說:'從哪裏飄來的沙灰,差點迷了我的眼。'說完仍去念經。我對他實在無法,你說氣不氣。"
說完又問乙說:"我看你也像在生氣,到底是為了什麼?"
乙說:"昨日有客人來家,我沒有好東西招待他,就抓了一隻蚊子,開膛破肚,取出蚊子的心肝,用刀細細切了120塊,煮熟後待客。誰知那客人吃了蚊肝,卡在喉嚨裏,不上不下,說我把肝切大了,直埋怨我。現在還躺在我家裏,哼個不停,你說可氣不可氣?"
甲說:"哪有這麼小的喉嚨?"
乙說:"既然你有聽西天的遠耳朵,容納須彌山的大眼睛,難道就不許我有這種噎蚊子心肝的小喉嚨嗎?"
臨死要錢
父親被老虎叼走,危險萬分。兒子慌忙拿刀追上去,父親大喊道:"兒呀!隻能砍老虎的腳,不能砍壞它身上的皮。
否則,就賣不了大價錢啦!"
京城拳頭
才從京城回來的兒子,說京城裏樣樣好。晚上,月亮皎潔,兒子便說:"這有啥好?京城的月亮比它好多哩!"
父親生氣地說:"月亮隻有一個,有啥好醜?"說著,就朝兒子一拳打過去。
兒子一邊哭,一邊說:"誰希罕你的拳頭,京城的拳頭要比你這個有力得多哩!"
潤肺心疼
主人宴請,有個客人把滿滿一盤核桃吃得見了底。主人忍不住說:"你怎麼隻吃核桃?"
客人答道:"多吃它可以潤肺。"
主人皺著眉頭說:"你隻管自己潤肺,卻不管我心疼。"
沒人磨墨
一個富家之子去考試,父親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績很好,滿以為一定能錄取了,不料榜上竟沒有兒子的名字。父親趕去找縣官評理。縣官調來卷查看,隻見上麵淡淡一層灰霧,卻看不到有什麼字。
父親一回家便責罵道:"你的考卷怎麼寫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兒子哭道:"考場上沒人替我磨墨,我隻得用筆在硯上蘸著水寫呀。"
老太念佛
有個老太,手裏拿著數珠,一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大叫:"二漢、二漢,鍋上螞蟻太多,我討厭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們燒死。"然後又念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著又叫道:"二漢、二漢,你代我把鍋底下的火灰扒掉些,簸箕不要用自己家裏的,因為要燒壞的,隻問鄰居家借簸箕得了。切記,切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從不吃素
和尚到人家作客。主人見他是出家人,便問道:"師父,您喝酒嗎?"
和尚笑笑道:"酒倒喝一點,隻是從不吃素。"
除糊塗蟲
有個人向縣衙告狀道:"小人明天丟失鋤頭一把,請老爺查究。"
縣官問:"你這奴才!明天丟失鋤頭,為啥昨天不來報案?"
在旁邊的小吏聽到後,不覺失笑。縣官馬上斷案道:"偷鋤頭的一定是你!你到底偷去幹什麼?"
小吏答道:"我要鋤除那糊塗蟲。"
老翁憂愁
有個老人富貴雙全,子孫滿堂。在過百歲生日的時候,祝壽的客人擠滿了家門,老翁卻很不快樂。
大家問他:"您這麼有福氣,還有什麼憂愁啊?"
老人答:"我什麼都不愁,隻是擔心我過200歲生日時,來祝賀的人要增加幾百幾千,教我怎麼能一一記得呢?"
爭討便宜
一個人抱著兒子在門外玩,鄰居開玩笑地說:"父子的骨血真是一脈相傳,隻要看看你兒子就知道了,他的麵孔與我的麵孔真是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那抱小孩的人說道:"是啊,你同這孩子原是一個女人生出來的同胞弟兄,麵孔怎會不一樣呢?"
心壞透了
有兩個惡棍,背上都生了毒瘡,請醫生治療。醫生看完一個,又看第二個,裝出驚恐的樣子說:"他的心壞些,還可醫治,你的心,竟壞透、變爛了,叫我怎麼醫得好?"
麻雀請客
有一天,麻雀請鳥兒們吃酒。它對翠鳥說:"您穿著這樣鮮豔明麗的衣服,自然請坐在上席。"
又對老鷹說:"你雖然身子大些,卻穿著身又黑又醜的衣服,隻好委屈你坐在下席了。"
老鷹答道:"你這個奴才小人,怎麼這等勢利?!"
麻雀答道:"世上誰人不知,我麻雀本是心腸小、眼眶淺的嘛。"
畜牲欺窮
有個人問一個乞丐道:"狗兒們為啥看見你們就要咬呢?"
乞丐答道:"我如有了好的衣帽穿戴,畜牲也會敬重我的。"
皇帝衣裝
一個叫化子從京城回來,向人誇耀說看見了皇帝。別人問他:"皇帝穿啥衣服?"
答:"頭戴白玉雕成的帽子,身穿黃金做成的長袍。"
問:"穿了金子袍服,怎能作揖?"
叫化子聽了向他啐了一口道:"哈哈,真不懂世事!既然做了皇帝,還向哪個作揖?"
怕酒淹死
客人進店買酒喝,喝一杯便說一個"墩"字,說個沒完。旁人便問:"想是酒喝多了,你怕瀉肚,去蹲毛坑出恭嗎?"
那人指著酒杯道:"不是的,我隻想有個墩子,好讓我爬上去,才不會被這薄水淹死。"
招牌畫刀
酒店老板請人寫店招牌,那人寫完後,又在上麵畫了一把刀。
老板驚問:"畫刀是什麼意思?"
回答道:"我要用這把刀來殺殺酒裏的水氣!"
踏扁葫蘆
有家酒店立下規矩:凡來買酒吃酒的客人,隻要說酒酸,就將他綁在木柱上懲罰。
一天,有個道士背了個大葫蘆進店,見到綁在木柱上的人,便問是什麼原故。老板答:"他瞎說我的酒酸,所以罰他。"
道士說:"請給一杯我嚐嚐看。"店主端上酒,道士隻吃了一口,便慌忙跑開。
老板因他沒說酒酸,非常高興,忙招呼:"你忘記葫蘆了。"
道士邊逃邊說:"我不要,我不要了,你留著踏扁它做醋招牌吧。"
一條橫幅
徽州地方有戶人家連年同別人打官司,打得又是怨恨又是厭煩。大年夜,父子三人商議道:"明年新年,我們都要說些吉利話,好保佑來年好運氣,不惹官司。"
兒子們說:"爸爸先說個樣子。"
父親便道:"今年好。"
大兒子接道:"晦氣少。"
小兒子也道:"不得打官司。"
他們把三句話11個字,請人寫了一條橫幅,貼在中堂上,叫家人時時朗聲念誦,好討個吉利。
年初一清早,女婿來拜年,走到廳堂上抬頭見到橫幅,便朗聲讀道:"今年好晦氣,少不得打官司。"
父子三人急得頓腳,連聲道:"倒黴、倒黴!"
罵放屁者
一群朋友坐在一起,忽然有人放屁,不知是誰,大家懷疑某人,並群起責怪他。其實那人並未放屁,他也不爭辯,隻是哈哈地笑。
眾人問:"有什麼可笑?"
回答道:"笑那放屁的也跟著大家罵我。"
年年"還清"
有個人向人借了6兩銀子,講好一兩月息為5分,一年終了利息共是3兩6錢。一年已到,借債人向債主請求找還4錢,換一張10兩的借條,債主同意了。
第二年終,照10兩計算,利息應是6兩,那人又不能還,便請求再找回4兩,換一張20兩的借條,債主又同意了。
第三年年終,照20兩計息連本帶利共為32兩,他又不能還,便請求找還8兩,再換一張40兩的借條。債主遲疑不決,借債人發怒道:"你好沒良心啊!借你的本利錢,哪一年不算得清清楚楚的,零頭都找清了,你怎麼還不快活呢?"
黃魚怕臭
有個挑黃魚的魚販,步伐矯健。一個富翁愛他腳頭有力,便雇用他抬矯。誰知他抬轎走路時卻非常緩慢,富人奇怪地問他原故,轎夫答道:"黃魚怕臭,所以要快,相公怕什麼呢?"
臨刑奇囑
一個囚犯將要依法開斬。差役綁他時,他解開上衣,用手連拍胸膛,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恐怕傷了風,這可不是玩的。"
差役押他走到半路,忽然聽見烏鴉啼叫,他就叩齒3遍,誦經7遍,問他什麼意思,他說:"烏鴉叫,說明將有口角,叩齒誦經是為了避免與人相爭。"
最後,要開刀問斬時,他便向劊子手求情道:"請你用粗紙將刀口擦擦幹淨。聽人說,剃頭刀如不幹淨,剃了頭就要生瘡;殺頭刀如不幹淨,我今後害起瘡來,幾時得好?"
一隻醉猴
有人買了隻猴子,拿衣帽給它穿戴,還教它跪拜禮節,很像個樣。一天,主人設宴請客,叫猴子表演作揖行禮,人人覺得它非常可愛。一個客人便把酒賞給它,它喝得酩酊大醉,竟然脫掉衣帽,滿地打滾。眾人笑道:"這猴子不吃酒時倒像個人樣,哪知吃下酒去,就不像個人了。"
臨死學乖
一個將要伏法的罪犯,聽說某處有個傻子,便招他來拿出銀子100兩誘道:"這些錢都送給你,去買好衣穿買好食吃,妻子家人都將沾光不少。過些時候,官府派差役來查人,煩你代替我讓他們綁一綁,去幾天就會放你回家的。"
傻子見滿桌亮晃晃,連忙答應,將銀子帶回。鄰裏有個長輩知道了,趕忙來勸:"快將銀子還給他。如將性命丟了,萬金又有何用?"
傻子說:"有了銀子退還,自己再過那艱難日子,真是癡呆。"老人歎息而去。傻子便動用銀子,合家大小非常快樂。
不多久,官府公文已到,點名喚傻子。差役將他綁赴法場開斬。傻子這才哭道:"悔不聽人勸告,以至有今日!不過我今天也學乖了。吃虧也隻有這一次!"
黑齒白牙
有兩名妓女,一個牙齒生得烏黑,一個牙齒生得雪白;一個千方百計遮掩黑牙,一個想方設法炫耀白牙。
有人問黑牙妓女姓什麼,那妓女緊閉嘴唇,鼓起兩腮,喉嚨裏嘰咕道:"顧。"又問多少年紀,她鼓腮答:"15。"
最後問她有啥本事,她又在喉中答道:"會敲鼓。"
別人又問白牙妓女姓什麼,那妓女把嘴張開,答道:"秦。"
問芳齡多少,她又把口一張,答道:"17。"問她會做啥事,她便把嘴張大,讓白齒盡露,說道:"會彈琴。"
自誇兒子
父親與兒子一同行走。父親的一個熟人碰見了,不認識他兒子,便問:"這是誰?"
做父親的答道:"這人雖然是朝廷極為寵愛的吏部尚書真正外孫第九代嫡親女婿,卻是我的兒子。"
還我紅臉
一個人去友人家赴宴前,自己先喝了個半醉,麵孔紅紅的。等到上友人家酒席,隻覺酒味很淡,越喝越無味,連原先喝的酒也醒了,麵孔也褪紅了。酒席後,對主人說:"您的酒很好,隻不過求您歸還我那張紅臉吧!"
願做兒子
一個老頭形容枯槁,身體衰弱,可是隻要說他衰老,他就惱火不已,如果誇他年輕,他就喜歡不盡。
一人知道後,便故意討他便宜道:"您雖然胡須頭發都白了,可是容顏嬌嫩,不僅可比倒小孩,更同我新生的孩兒皮膚一樣鮮嫩。"
老頭大喜道:"如果容顏能這樣鮮嫩,我老夫情願做你的兒子。"
由快至慢
教師對主人不請他吃酒很為惱火,等學生到學館讀書時,帶著怒氣快速地教詩:"春遊芳草地。"
學生含著眼淚勉強跟讀。然而已懂得教師的心意,便說:"父親"
教師問:"父親幹啥?"
學生答:"買肉。"
教師略微放慢教詩速度:"夏賞綠荷池。"學生還是不能跟讀,教師又問:"你父親買肉做什麼?"
答:"請先生。"
教師的怒氣漸漸消了,便慢慢教第三句:"秋飲黃花酒。"
又問:"幾時請我?"
答:"就在今天。"
教師大喜,慢慢地清楚地教第四句:"冬吟白雪詩。"
開個天窗
有個人歡喜揩油,親戚朋友辦事,他動不動就帶頭叫大家湊錢辦酒,可自己應出的一份常瞞著不交,還要將多餘的酒錢中飽私囊。閻王恨他良心太黑。將他捉到陰間,打入黑牢裏受罪。
可那人一進牢門就大叫道:"這屋子好黑啊,現有幾個人在這裏,快些湊錢開個天窗。
也好明亮明亮。"(對於聚湊眾人錢財的倡導者克扣貪汙,諺語稱為"開天窗"。)
娶親宴上
有個癡兒子常常喜歡說喪氣話。
一天,姐夫家娶親,父親帶他同去赴宴,兒子剛要開口,父親便說:"他家娶親是喜氣,切不可說喪氣話。"
兒子說:"不勞您大人吩咐,我懂得:'娶親不是辦喪事。'"
討豬頭債
一人新年出門,偶遇飛鳥在帽上屙下糞便,認為不吉利,要向菩薩祭祀消解災禍,便向屠戶賒欠一個豬頭,用作祭品。
過了不久,屠戶見到他說:"豬頭銀子欠了多日,應該付錢了。"
那人答道:"欠是欠多日了,不過我有個比方:假如這豬不生頭,你也來向我討豬頭錢嗎?"
屠戶說:"哪有豬沒有頭的?"
那人說:"既然此說不通,我還有一說:如果去年我還了銀子,你用完了,不是也沒豬頭錢了嗎?"
屠戶說:"你更瞎說了,假若你去年還了我用掉,又省下我別的銀錢了。"
欠債人低頭想了一會說:"這說不通,我索性對你挑明吧,譬如這鳥糞撒在你頭上,你自己肯定要用豬頭祭神消災,哪裏還有什麼豬頭錢呢?"
風雨之對
一個教書先生喜歡喝酒,而且常撒酒瘋。一次,他偶爾出一字對--"雨",要學生對,學生對道"風"。
他又添成三字:"催花雨。"
學生對道:"撒酒風(瘋)。"
又添成五字:"園中陣陣催花雨。"
學生對道:"席上常常撒酒風(瘋)"。
先生說:"對雖對得很好,隻是不該說我先生的短處。"
學生說:"假如再不改過,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放屁文章
一個秀才很會說話,慣於幫人打官司。縣官很討厭他,說:"讀書人應該安心關門讀書,為啥要到衙門進出?想來你寫文章一定荒誕,待本官出題考考你。"說著就想題目,忽放一屁,便用放屁為題叫他作文。
那秀才馬上恭敬地獻上文辭:"教師高高聳起金屁股,響亮地放出寶屁,好像絲竹的聲音那般悅耳,麝蘭的味道那樣噴香。小生立在下風頭,不勝榮幸之至。"
縣官大笑道:"這秀才,正經文章不會做,放屁文章倒做得絕妙。本縣東街有個萬人糞坑,且押他在糞坑邊站著,每日多聞些麝蘭香味,免得他空閑無事專門擾事。"
用之不竭
一個人晚上向寺廟借住,說:"我有世世代代用不完的東西,送給貴廟。"和尚高興地留他住宿,對他十分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