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生自古多磨難
大海越是布滿著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通過重重危難去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業的征途上,每一個人都會遇到諸如高考不中、就業不成、科研失敗、受壓製和遭排擠等形形色色的逆境。在打擊和挫折麵前,是奮鬥、是進取,還是消沉、墮落,這往往是一個人能否在不斷的追求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中國有句古語叫:"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打擊、排擠、苦難、挫折、壓製,不應成為擋住有誌者的絆腳石,相反,應成為砥礪鋒芒的硎石。
縱觀曆史,有"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孫子臏足,兵法修列"等等在大苦大難後取得成就的人物,他們不愧為在逆境中不低頭、不氣餒,奮勇進取的勝利者。
現代社會,也不乏在逆境中重新奮鬥的典型。美國著名企業家亞科卡,曾出任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在別人的嫉妒和排擠下,他莫名其妙地被解雇。但他有一股狠狠揪住命運的脖子,非把它撂倒不可的豪氣。他來到克萊斯勒公司,重振雄威,終於東山再起,成了當代的英雄。
在逆境中,隻有懦夫才會一蹶不振,視此為人生的終結。而那些有誌者,卻是在打擊和挫折之下,毫不動搖,憑著毅力,憑著智慧,勇敢地進取,抗爭,去尋求新的成功。
一、麵對打擊和挫折
1、勇於跨越心理障礙
一個人遇到打擊和挫折之後,他首先麵臨的是心理上的多種壓力。這種壓力往往會成為成功路上的巨大障礙。而克服這些障礙也就成為繼續前進的一個先決條件。在遇到打擊和挫折之後,心理上的障礙主要有:
(1)悲觀心理
悲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消極、頹廢,逃避現實的心理。有些人在遇到一兩次打擊和挫折之後,感到生不逢時,處處覺得不順利、不順心,不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他們不僅缺乏對自己的清醒認識,而且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開始厭煩,甚至絕望。從而對前途失去信心,對追求喪失勇氣。進而不求進取,最終放棄追求。
(2)畏難心理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具有畏難心理的人最典型的特征。這些人本身具備一定的實力,也有跨越障礙的條件,但是他們對前進路上的種種困難、阻力感到畏懼。特別是在經受幾次打擊和挫折之後,更是難以發揮自己正常的水平,總是前怕狼後懼虎,對所追求的目標產生畏懼心理。他們缺乏堅強的意誌和毅力,在困難和挫折麵前當了逃兵。
(3)自卑心理
自卑感多是由於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和其他原因(如智力、記憶力、技能等欠佳)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麵或幾個方麵不如他人的心理。一個人在遭受打擊和挫折之後,往往錯誤地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產生了自卑心理。而那些原來就有自卑心理的人,他們在事業的追求上已經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失敗後,他們的自卑心理將會大大加強,更加感到處處不如人,使自信心和榮譽感受到抑製。由於過分地輕視自己,妄自菲薄,無形之中給自己套上了精神枷鎖,使自己難以展現才能。
以上這些心理障礙該如何克服呢?勇氣和信心是治愈心理創傷最有效的一劑良藥。
邱吉爾說過:勇氣是人所擁有的特性中最重要的,如果有了它,其它的特性自然也就完備了。要克服心理上的悲觀、畏難和自卑,就要把存在於你身上的勇氣挖掘出來,並注意發揮這種性格中重要的因素,來鼓舞自己進行不懈的追求。
在鼓起勇氣的同時,還要樹立信心,信心是事業的立腳點。換句話說就是:信心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最基本條件。不論是悲觀,還是畏懼和自卑,實際上都是自信心不足的一種表現。所以,樹立起堅定的自信心,乃是克服心理障礙的最好辦法。
但是,並不是說具有了勇氣和信心,便可以排除一切障礙。對有些人來說,他們需要的是防止另一種心理障礙,他們缺少的不是勇氣和自信心,擺在他們麵前的最大敵人是急躁心理。這種人勇氣十足,信心百倍,他們在遭受打擊和挫折後,不是冷靜地思考,弄明白為什麼會失敗,而是急不可耐地馬上投入另一場拚搏。這樣的勇氣和信心不可避免地帶有極大的盲目性。盡管他們也是在不懈地努力,但他們永遠享受不到成功的歡樂,隻能在無端地消耗了大量時間、精力之後,再一次經受失敗的痛苦。
2、尋找成功之路
鼓起勇氣,樹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礙,敢於正視人生道路上的打擊和挫折,僅僅是邁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進取,還要善於從打擊和挫折中汲取教訓,尋找成功之路。
有人說過:"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如何去使用已經具備的利益,這種事連愚蠢的人都會做。真正重要的是從損失中得到利益,這需要高度的智慧,這也是區別愚蠢和智慧的分水嶺。"
當打擊和挫折帶來的痛苦平息後,我們首先要冷靜地承認現實,承認失敗;其次,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失敗;第三,要從打擊和挫折之中吸取種種教訓,並從中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劣勢。這樣,才可以確定新的主攻方向,尋找出克服障礙的辦法。最後一步,也就是如何去做的問題了。整個過程就是:通過冷靜的思考,細致的分析,深刻的自我剖析,尋找出能夠促使自己成功的途徑來。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初進音樂殿堂的施光南,曾因不喜歡蕭斯塔科維奇,卻喜歡昆曲、京劇,而遭到同學們的嘲笑。的確,他既不能充分欣賞西洋音樂,也不會彈鋼琴。但他在民族音樂方麵,卻有著他人所不及的才能。他沒有一味地跟著別人跑,而是在充分吸收西洋音樂營養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在民族音樂方麵的造詣。終於,一首"祝酒歌"使他名揚天下。他尋找到了自己可以成功的道路,而且獲得了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關鍵是你能否找到它,並且從自身的陰影中走出來。
對自己做一個全麵的客觀的估價,並不容易,特別是在重大的打擊和挫折之後更難。但這又是重新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隻有對自己的優勢有充分認識,才能在失敗之後尋找到新的途徑,開辟新的戰場。
同樣,從打擊和挫折之中,還要找出自己的短處。認清自己的不足,一是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二是避其所短,調整主攻方向。揚長避短,這是到達成功彼岸的一個重要因素。
3、審時度勢,符合潮流
以上種種,皆是在經受打擊和挫折之後,一個追求者能夠通過主觀上的努力加以改進和完善的。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無法選擇所處的時代,因此這一切還要受客觀條件的製約。所以,當一個人遭受打擊和挫折以後,除了對主觀上的原因進行分析,加以克服以外,還要對客觀形勢進行分析,看一下你所追求的目標是否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和步伐,也就是主觀的想象與客觀的實際是否一致。
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有本單位的小環境和當今中國的大環境之分。一方麵你要對自己所處小環境進行分析,並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找到自己奮鬥的目標;另一方麵,你還要放開眼界,了解整個社會的要求,順應曆史的發展,符合整個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然,一般來說,本單位小環境和整個中國大環境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在這種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去進行追求,是有助於你取得成功的。但是,有的小單位出於局部利益和認識局限等原因,違背了時代發展的方向,就會出現小環境與大環境的要求不一致的情況。這時,你主觀上的追求和客觀環境就可能會發生矛盾。這就需要你認清形勢,看你所追求的是否符合時代的潮流。一旦認準了,就要不怕打擊和挫折,堅定地奮鬥下去。
當前,改革的浪潮正席卷全國,一大批改革的先行者們利用時代這個大環境所提供的有利因素,大顯身手,銳意改革。他們的行動猛烈地衝擊著舊的體製和陳腐的觀念,從而觸動了一些人的神經。於是,打擊和壓製接踵而來,這也正是考驗一個人的關鍵時刻。堅持改革,雖然不符合某些小環境的氣候,但這是時代的要求,曆史的趨勢,小環境與大環境相悖,也是暫時的。隻要堅持下去,靠不懈的努力,是能夠改變小環境,使之適應於大環境的要求的。
要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給在追求過程中遭受打擊和挫折的追求者們,在目標的重新選擇上,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即要及時地審度目標的合理性。一但發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不適合時代的要求時,就要果斷地進行目標轉換,找出符合時代潮流的追求目標,避免必然的失敗。
轉換目標,又涉及到自我設計的問題。一個人的追求目標必須與具體的事業緊密相聯。為現代化、改革服務,脫離了具體的事業將是一句空話,而事業目標又是主觀熱愛和客觀條件所能允許的統一體。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客觀條件,並結合具體的事業,選擇自己的追求目標。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選擇幾個方案,經過實踐、探索,找到既符合時代潮流,又能發揮自己優勢的發展方向,並緊緊地抓住,不斷地努力、奮鬥。這樣,你才能成為事業上的"弄潮兒",追求道路中的成功者。
4、歡樂,在奮鬥的過程之中
英國著名作家哥爾斯密說過:我們最大的光榮,不在於一次也不失敗,而在於每次倒下都能夠站起來。
獲得成功,必須經過一番奮鬥,而奮鬥者,不一定都獲得成功。怎樣對待奮鬥與成功、成功與歡樂,關鍵在於如何理解成功的含義。
有人認為,功成名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就算是成功了。他們為了獲得成功,也的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而有權在獲得成功的同時獲得歡樂。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是值得敬佩的。另有一些更為高尚的人,他們的成功沒有具體指標,一個目的達到了,馬上又有新的目標出現,他們無暇接受成功的歡樂,永遠是奮鬥途中的跋涉者,他們的歡樂,就在這不斷奮鬥的過程中。但是,還有一種人,他們的奮鬥隻能給後人以啟示,而本人是無法享受成功的喜悅的,他們自己也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然而,他們不懈怠,甘心情願為後人的成功鋪路架橋,影片《沙鷗》中的女主角沙鷗就是一個典型。隻有這樣的奮鬥者,才是自覺地把歡樂納入奮鬥的軌道,毫無功利之心。當然,也有的人把追求榮華富貴視為成功。他們的奮鬥隻是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他們的奮鬥是不徹底的,或者說是畸型的。他們把奮鬥當做苦鬥,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為了一些虛幻的功名而苦苦掙紮。他們的奮鬥也許會成功,但成功後感受到的歡樂是一種像腐蝕劑一樣的滿足,這種滿足將浸蝕、窒息他的精神和才能,從此停止前進。
人生是短暫的,曆史是漫長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奮鬥之後獲得成功。人才也必須有機會才能脫穎而出。所以"智運雙全"往往成為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機會到來時,具備了充足力量的人才獲得了成功。而時機永不降臨呢?也許經天緯地之才就此埋沒。這本是常見的曆史現象。所以,即使你並未獲得什麼顯赫的成功,但隻要你努力了、奮鬥了,你自會感到一種真正的喜悅和幸福。
請記住馬克思的名言:"最大的幸福是鬥爭。"
我們說:最大的快樂不在於追求目標的實現,而在於為實現目標所做的種種努力之中。
二、勇敢麵對人生中的"災難"
1、病殘之後
健康的身體是發揮才能,實現奮鬥目標的一個重要條件。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到你頭上,你失去了往日健全的體魄,變成了一個臥床不起的病人、一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假如你不願就此消沉下去,甚至精神崩潰的話,你又應該如何做呢?
(1)身殘誌不殘
常言道:"有誌無足走遍天下,無誌有足寸步難行。"
休·赫爾曾是美國最優秀的青年登山運動員之一,在一次登山活動中,他的雙腳因凍傷而被全部截去。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他的登山運動已至此結束。然而,四個月後,赫爾卻登上了美國東部最為險峻的沙威根峭壁。赫爾的父親回答了許多人提出的疑問:"放棄登山對赫爾來說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對赫爾來說,是意誌和信念支持了他重返登山運動。一個人身體殘廢了,但意誌卻不能消失。身體的病殘並不標誌一個人的毀滅,而意誌上的消沉卻能導致一個人走向死亡。戰勝病殘,必須靠堅定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
老革命家吳運鐸因傷致殘,開刀動手術近三十次。直到現在,他仍然不顧自己年老體殘,為黨和國家辛勤地工作著;離休老紅軍劉正明,用幸存的一隻左手,撰寫出了一百多萬字的革命回憶錄,現已出版發行;失去雙臂的北京青年劉京生,克服重重困難,苦練基本功,終於在書法上獲得非凡造詣。他們不愧為身殘誌堅的典型人物,也是病殘青年值得借鑒的楷模。
(2)"一個小醜進城,勝過一打醫生"
和病殘做鬥爭,固然需要堅定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但保持樂觀的態度同樣也是戰勝病殘的有力武器。
一項科學的分析表明: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病情悲觀失望時,比較壞的情緒會使身體有關器官發生不正常的改變,致使植物神經嚴重失調而導致死亡。
化學家法拉第年輕時,因工作緊張而精神失調,身體虛弱,久治無效。後來一個醫生對他說:"一個小醜進城,勝過一打醫生。"法拉第接受了這個醫生的勸告,經常去看滑稽劇和喜劇,並出去郊遊和野餐。時間不長,法拉第不僅恢複了健康,而且在事業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親愛的朋友,當你遇到病殘的侵襲時,大可不必驚慌失措。沉悶和失望不僅不能幫助你戰勝疾病,反而會使你背上沉重的包袱,加速疾病的發展。如果你以既來之、則安之的正確態度對待病殘,尋找健康、愉快的精神寄托,減輕心理緊張的程度,樹立起戰勝病殘的信心,那麼,你一定會獲得新生的。
保持樂觀的態度是與病殘做鬥爭的有效手段,讓你的痛苦在愉快的笑聲中消除或減輕吧。
(3)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
盧梭說過: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事件,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那他就什麼也不能忍受。
一個人受到病殘的打擊,是痛苦的,但更為痛苦的是心靈上的殘缺。一個男子漢,應該在病殘的打擊下,重新樹立起人的自尊,保持自己獨立、完整的人格。這樣,病殘對於他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又是一種動力。正是這種壓力,才能檢驗出一個真正男子漢的意誌和勇氣,看他是否能正視病殘,保持心靈的完美,把壓力變為動力,在逆境中使自己的價值充分地表現出來。
貝多芬在得知自己耳聾之後痛苦萬分,他清楚地知道,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聽力就像生命一樣重要。但是堅強的貝多芬沒有垮掉,他憑仗著自己對音樂的特殊感知,憑仗著無限激情,仍然不斷地創造出震驚世界的交響樂章。他卓越的音樂才華並沒因他耳聾而消失,反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靠自己的努力,他完成了自我價值的全部實現。
對於病殘者來說,失去的隻是部分肢體或器官,身體的其他健康部分仍然可以發揮作用,做出貢獻。雖然在有限的天地裏施展才能,需要更高的技巧,也會經曆比正常人更多的困難。但是,當你取得成功的時候,也將獲得更多的敬重和欽佩。
2、親人永別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也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當你的親人不幸告別人世的時候,該怎樣對待這種巨大的悲痛呢?
(1)無情未必真豪傑
人是有感情的,當含辛茹苦撫養你成長的父母,與你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的妻小因故去世的時候,這種沉重的打擊,無疑會給你精神上造成巨大的痛苦。
當人的痛苦蓄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需要渲泄,就會流淚、痛哭。這是人類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悲傷並不會損傷一個人的形象,相反,會讓人認識到他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正的人。
從生理上講,在心情極度痛苦、極其鬱悶的時候,大哭一場,不僅有助於減輕心中的痛苦,而且也有助於緩和一個人處於緊張狀態的神經係統。當然,也不可過度悲傷,因為過度悲傷同樣會傷及身體。
(2)生活不應被悲哀淹沒
親人永別,是不幸的,你必然要經曆一個階段的悲哀。但是,你不應陷於感情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長期沉浸在悲哀之中。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是屬於個人的,而是屬於整個社會的。長時間地陷於悲哀的感情之中,會使你的精力渙散,精神萎蘼不振。這樣,對你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是不利的。因此,必要的悲哀是男子漢應有的感情流露,但不能讓悲哀把你淹沒。
如果萬一陷入感情的悲哀之中,而感到無法自拔的時候,那麼你不妨試試:"轉移思考或行動的目標。"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思想,不論這人有多聰明,都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想一件以上的事情。"你可以尋找一項繁重的工作,或者找幾項有益的課題進行研究,隻要能使你暫時忘卻悲哀的事情,你都可以找來做做。但切不可以借酒澆愁和傷害他人。隻有用工作和學習來克製心中的悲哀,才是對待悲哀的最好態度。
失去了親人之後,你要安慰老人,不要讓老人的哀思傷害了身體;你還要撫養兒女,不要讓兒女們喪失了家庭的溫暖。如果你讓悲哀壓倒的話,那麼,還有誰能擔負起這付重擔呢?
3、麵對天災人禍
(1)水火無情
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是突發性的,有的能夠預測,有的難以預料。在地震、洪水、火災等突發性自然災害侵襲的時候,應以鎮靜和無畏的態度對待之。
孟子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任何驚慌失措、盲目、無效的行動,不僅不能使你很快地擺脫困境,相反,很可能把你引向絕境。而鎮靜,既可體現一個男子漢的氣概,又能幫助你清晰地看清形勢,避免更大的災難降臨。
當遇到災害侵襲的時候,首先要弄明白事情是如何發生的?你可能遇到的最壞情況是什麼?采取什麼樣的辦法和措施才能避免災難和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並選擇出最佳的補救辦法。其次,就是如何利用你所具有的氣魄和毅力挺身而出,在這場災害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記住:隻有懦夫才會在災難麵前驚慌夫措,臨陣逃脫。
(2)竊賊光臨
當你辛勤地工作了一天,渴望回到溫馨的家中休息一番時,迎接你的卻是被竊賊洗劫一空的狼籍場麵,你該怎麼辦。
報案是首要的,你應最先從極度的震驚和憤怒中清醒過來,盡快弄清家中失物的種類、數量,是否有特殊印記等,這些,都會協助公安機關加快破案速度。如果有存折等,還要立即到有關銀行、儲蓄所掛失,以盡量減少損失。
(3)親人遭襲
男人不應當在與歹徒相遇時退縮不前、屈膝投降。但是,當你不在身邊,無法保護你的親人,致使妻子兒女、父母姐妹遭到他人的侵襲,身心受到極大損害之後你又該怎麼辦呢?
如果親人遭襲後傷勢嚴重,應立即安排他們就醫診治,獲得有效的醫治並得到傷情證明。回到家中,要安慰親人,解除他們恐慌、驚懼、憤怒、羞辱等各種心理壓力,鎮定他們緊張的神經。這時,切不可火上澆油,說一些使受害者難堪的話。
親人遭到傷害,心中的痛苦往往大於自己受到傷害。此時此刻,你往往會答應許多平時不會答應的要求,但無論如何不可遷就受害者提出的報複要求。假如傷害你親人的是不法歹徒,隻要報了案,自有法律製裁他們。假如是在與他人的民事糾紛中受到傷害,也要由有關部門調解處理。私自報複,不僅於事無補,也許還會觸犯法律。
假如你的女性親人,如妻女、姐妹受到了壞人的非禮強暴,那麼,你還應采取一些善後措施。在報案、就醫之後,要請求有關部門為她保守秘密。在你心中,是絕不應該對遭此大難的親人有絲毫嫌棄心理的。受侮辱的親人,特別是妻子,會對你的一言一行十分敏感,她渴望在生理創傷平複的同時,在你的幫助下,撫平心靈上的傷口。假如事情已盡人皆知,你還應該調動一切力量,辦理搬家、轉學、調工作等手續,為你的親人恢複尊嚴創造良好的環境。
4、失足未必千古恨
青少年的犯罪現象已經變得日益嚴重,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許多失足者犯罪時僅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服刑完畢,重回社會,仍然是青春年華。但"失足青年"的沉重包袱,也許會使他們難以做人。
其實,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古人雲:"刑餘之人,亦可言勇。"曲折的經曆,會使你的人生閱曆更為豐富。隻要你願意,成為一個對人民有用、對社會有用的人的機會是存在的。你還年輕,前程仍舊遠大,希望依然無窮。且服刑者有各種服刑原因,服刑不等於人品低下,更何況人格亦可改造。
(1)洗心革麵
敢於正視現實,承認自己身上存在的惡習,並有針對性地采取強製手段去改變,表悔過之意,樹進取之心,才是可取的。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確是要下一番功夫,不如此,則很可能重蹈複轍。不可否認,現在的青少年罪犯,大都有好逸惡勞的惡習,因此,繁重的體力勞動,對於改造他們的思想是必要的。在夏日灼熱的汗水裏,在冬天凜冽的寒風中,他們將會認識到人生的意義,領略到勞動的歡欣。他們會因此而痛恨自己的過去,愧悔自己對人民犯下的罪行。
在青少年罪犯中,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即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識欠缺,許多罪行是愚昧和無知的產物。因此,努力學習,提高文化水平,對於那些失足青年來說,顯得格外重要。
願失足青少年從昨天的陰影中勇敢地走出,用自己的雙手開創新的生活之路。
(2)事實勝於雄辯
渴望已久的自由到手了,誰知回到家中卻遭到家人的白眼,鄰居的嫌棄。這一切,使得對新生活充滿希望的你感到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就業的艱難,也使得你"在勞動中新生"的願望無法實現。麵對嘲弄,麵對輕視,你千萬要挺住,不能因此而再次墮落、毀滅!
你應想到,當年你的所做所為,給家人,給社會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因此,現在人們難以原諒你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不必怨天尤人,更不應自暴自棄,而要用實際行動來替你洗刷昔日的恥辱。
也許你努力了,但仍得不到承認。即使這樣,也不要灰心,隻要你堅持不懈,水滴石穿,你的家庭,當今的社會,一定會接納、承認你的回歸。那種"一朝服刑,終身飲恨"的曆史陳規將會在你的努力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