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工業產品美感培養 第一章 產品的審美價值
技術美學根據人與物質產品之間的不同的審美關係,對產品的審美屬性所作的一種劃分,與傳統美學把美的形態劃分為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不同,它把物質產品的審美形態劃分為功能美、藝術美和形式美。產品的審美價值則表現為一定的功能美、藝術美和形式美的綜合效應。如一隻茶杯的整體結構形式呈現出一種功能美;它的色彩、光澤和圓滑的曲線各自呈現出形式美;杯上的裝飾畫又呈現出一種藝術美;它們共同給人以審美感受,構成了整個茶杯的審美價值。
一、產品的功能美
功能美是物質產品的一種最基本的審美形態,以實用功能為主的產品首先應該具有功能美,藝術美和形式美不能影響其實用功能的發揮。顧名思義,功能美的存在與產品的功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通常所講的功能,專指產品的實用性能,一般的工業設計史和各種功能主義者都是在這種意義上使用"功能"一詞的。此外,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產品的功能又是多方麵的,不僅有實用功能,還有審美功能,以及一些其他次要的功能(如認知功能,它又表現在三個方麵,即指示功能、象征功能和展示功能)。就功能美而言,"功能"指的是實用,合目的性。在產品的形式中,包括色彩、線條、造型諸種因素,其中造型設計與功能的關係最為直接、切近,它一端連著實用,另一端連著審美,是涉及實用與審美功能的綜合性的工業設計課題。所謂功能美就是合目的性的理想造型,也可以說,功能美就是實用美、造型美。
在種種美的形態中,其它任何美的曆史淵源都無法與功能美相比。人類最早的審美活動就是對於物質產品的功能美的感受,最早的審美創造就是對於具有功能美的物質產品的生產。從這一意義上講,功能美是一種最有普遍意義的初級形態的美。在原始社會,人類從學會製造最簡單的工具開始,就已能從自己的產品感受到功能美,盡管當時還沒有任何美的觀念。拿陶器來說,以圓為基本造型的陶器的美,在於圓型可以最少的坯料取得最大的容積;三足陶器的美,在於它的穩定、簡省;它們都屬於最初的功能美。又如我國古代建設中的用於承重的鬥拱,用做複蓋屋頂的飛簷,都以其功能與造型的完美統一,成為功能美的傑作。在現代流行的服裝中,無論牢固、挺拔、剛健的牛仔褲,還是輕軟保暖、男女老少皆宜的防寒服,首先呈現出一種來自特殊功能的美。各種高速運載工具都采取易於克服空氣阻力的流線形;多功能收錄機外殼布滿各式按鍵、旋鈕和喇叭,沒有任何裝飾,它們也無不是功能美的體現。但與原始社會、古代社會不同的是,現代人不隻是感受功能美,而且能從理性高度自覺地發現和創造功能美,這是對功能與形式之間關係的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
產品是否具有功能美,關鍵在於如何處理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係。這需要從兩方麵看。
1形式服從功能
意思是形式依附於產品的功能而存在,不允許離開功能,一味追求與功能毫不相關或相悖的純粹形式美。某產品的外觀形式也許很美,但如果它不適合特定的使用目的,那就稱不上其有功能美。一台機器倘若已經報廢,失去了功能,就是一堆廢鐵,即使外觀形式再美,至多也隻能算作純粹的形式美,因為它已經喪失了功能美的價值。勒·柯布西耶說:"設計如不符合功能目的,一看就在使用上不方便,那不管怎樣講究外觀的美,加以細部的裝飾,看起來也不會是美的"。美學家H·帕克曾這樣寫道:"你不能把一座橋梁或一座教堂的美還原為尺寸或精巧的比例之類同功用毫無關係的因素,任何先入為主的關於美的純粹性的觀念都不能破壞我們對實用美的直觀。"所以,功能美以實用為基礎,是明明白白的事實。無視功能而沉緬於形式的雕琢,隻能重蹈形式主義的覆轍,蒙受失敗。進言之,形式所以依附於功能,是由產品的基本構成決定的。材料、結構、形式和功能,共同構成產品的係統。這四項要素,材料是產品結構的物質承擔者。某種材料按照一定的結構組合起來,就具有某種功能。為了實現一定的功能,產品的材料必須采取某種結構,呈現某種形式。產品隻有通過形式才能成為人的知覺對象,使人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發揮它的審美功能。從以上各要素相互關係中,可以看出,產品采取什麼形式,並非不受任何約束的主觀隨意性表現,它一方麵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另一方麵又服務於功能。這種內在的製約性,決定產品的形式植根於材料與結構之中,必須從功能的需要出發,尋找一定的形式。而功能又為結構所決定,是結構的合目的性,所以,形式既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也是功能的直接表現,即功能的直觀化。形式與功能相適應,便是發自於內而形於外的功能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同功能主義的主張"形式服從功能"。適如竹內敏雄所指出的,功能美並不是對機械產品賦予無緣的外加美,而是產品就本身而論把從自身內部應該能夠發揚的美在其所有的相協調的樣式上展現的。當設計師在此課題上成功時,形式美與功能美形影不離地融合在一起,形式在其自身是有魅力的同時,成為功能的自然而然的表現。
2形式依附於功能又反作用於功能
技術美學承認功能是基礎、前提,並非主張功能本身可以直接構成美,實用不等於功能美。道理很簡單,同樣功能的產品,其形式也會有差異,存在著美醜、高下之別。再者,產品的功能屬於工程技術問題,而功能美卻是工業設計所要解決的課題。對於產品來說,當著功能問題解決以後,美不美的關鍵就轉化為究竟選擇什麼樣的形式。在這裏,有著廣闊的創造天地。設計師應當巧妙地運用形式積極地表現功能,創造出充分展現功能的產品形式,這形式與功能交融統一起來,才是理想的功能美。可見,形式對功能不是被動的依附關係,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反作用功能。如流線形是在汽車生產中發現總結出來的形式美,它反過來又促進了小轎車各種實用功能的改善,促使汽車設計者改進了小轎車的操縱係統,提高了車速及靈敏度,增強了小轎車的安全性和密封性,拓寬了操縱者的視野,使小轎車的整體性得到大大改觀。列·斯托洛維奇在《審美價值的本質》一書中舉過一個例子:前蘇聯的一家大型企業準備生產一種起重機,一些美學專家為這種新型起重機造了一個模型。起重機的支撐部分的形狀較之原來的起重機更加勻稱、美觀,同時材料消耗也降低了。支撐部分的負載也分配得更加合理。一些工程師們對新設計的這種起重機的穩固性表示懷疑。但是,經過詳細的計算,表明在新的更加輕便的形式中,新機器較舊有的起重機其穩固性更大。這些都表明了審美功能對商品的實用功能的能動作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人們對功能美的認識也日益深化。竹內敏雄指出,功能美是附麗於結構的動態性的美。說它是"動態性的美",在於產品的功能美源於產品內在的有生機的功能,並且隻能在使用中得到充分的顯示,喚起人們的美感。他說:"火車頭的動力機關雖被鋼板掩蓋著,它的功能都可以通過起著四肢作用的車輪的運動而表現出來,電動機車雖然差不多連車輪都掩蓋起來,但當整個列車飛馳前進時其功能力仍曆曆在目,使人感到生氣充盈的功能美。鍾的心髒部是在外殼的內部複蓋著的,但齒輪和發條的活動通過鍾擺的脈動而表現出來,即使是電子手表也還有表盤上的指針一秒一分地移動和從不間斷的滴滴答答的聲音使功能的力直觀化,這樣連續不斷,頗富生動之趣。'電腦'的各種裝置在密封中所進行的活動,如果經由伴之而來的若幹外在的征象而顯示出精妙神速的功能力的話,也不是不能帶來美的印象的。不過,機械的自動的設備,與其把它一清二白地顯示出來,還不如納入被複蓋的設施中,更能做到'秘置之中增魅力'的效果。"
竹內敏雄的上述描繪出自他的著名的"力動性理論"。他認為,功能美實際上是功能的力動性的顯現。產品結構對功能的適合可以產生功能價值,卻不等於審美價值。但作為按照內在規定的各部分的相互聯係的整體結構,由於具有功能的效用,便可以發出一種動勢,產生充實的功能力,當功能力的動勢表現於與之相適應的造型時,就能使功能的活動外化為可視的形態,成為功能美。概括地講,產品結構的功能力,是構成功能美的內在依據,而功能力經由適當的造型形態化,則使功能美的顯現成為現實,產生審美享受。功能美的審美作用,對產品來說依賴於它的功能活動,對人來說依賴於他的功能快感,就是說,我在產品中發現適合於我們平素以節奏流動(變化)的生命的乃至心靈的本性的東西,並與之交感,可以體驗到舒適愉快的心理活動。如今,當你看到流線形高速內燃機車和磁力火車,像一條條美麗的長龍,在廣袤的原野上悠然奔馳,你的心中就會躍動起生命的旋律。吸引你跟著飛馳的列車向更美好的生活邁進;當你看見那造型簡潔的航天飛機刺破藍天,衝向宇宙,你也會從它那雄鷹般的矯健形象中感受到人類的巨大創造力,從而產生無限的激動與喜悅,憑借想象的有力翅膀進入無極的太空。竹內敏雄的力動性理論,從功能與形式兩方麵強調了功能美在於實用與審美的有機統一,揭示了它的獨特審美表現力和美感心理特征,他的富有創造性的探索,把對功能美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步。現代產品的功能美是與新技術、新材料和結構相聯係的,具有迥然不同的現代風格。那麼決定此種功能美現代風格的造型特色又是什麼?這就是簡潔。無論從產品實用功能的觀點、經濟的觀點看,還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美學的觀點看,簡潔都獲得了最恰當最適宜的表現。作為現代產品的基本特色,簡潔是產品造型取得長期曆史進步的成果。以機器產品為例,上1世紀後30年的機車,不僅機件裸露,麵目醜陋,而且車身上往往鑄有波浪形花紋和圖案裝飾,這就很難給人的美感。到本世紀30年代,機車結構大大簡化,已具有整體式的外型。內燃機車出現各種流線型,蒸氣機車的外觀也具有整體性。這種整體性外形已能給予視覺的美感,特別是內燃機車。到了70年代以後,各種先進的高速機車具有更加簡潔流暢的整體造型,具有馳龍飛鳳的輕盈感、遊動感和速度感,使人賞心悅目。美國著名工業設計家雷蒙·洛埃維說:"流線型設計就是簡化到本質狀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真正的流線型是最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的,也最容易引起人們的美感。因而可以成為由繁縟走向簡潔的審美形式的發展趨向的代表。總之,任何一種產品,都發現有類似的曆史發展軌跡,盡管其中時而掀起一種提倡繁複裝飾的複古漩渦,但始終未能成為曆史長河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