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迎接輝煌的時代(1 / 1)

第六卷 近代前期的科學 第45章 迎接輝煌的時代

從哥白尼開始的科學革命,波及的範圍非常廣大,經過開普勒、伽利略、哈維、笛卡爾等科學家的努力,天文學、數學、生物學等都相繼發展起來了,從而為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從哥白尼到枷利略,人們在對自然奧秘進行探索時,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思想。這種思想無疑會反作用於科學的發展。

代表這一時期科學思想的除了笛卡爾、布魯諾、伽利略之外,還有弗蘭西斯·培根、洛克等。

他們的科學思想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曾經產生過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因受時代的局限,他們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弗蘭西斯·培根被看成是近代實驗科學和唯物主義的始祖。他承襲和發展了他的同姓羅吉爾·培根的思想,把科學實驗捧上了王者寶座。

盡管培根在自然科學方麵沒有什麼突出的具體成果,但他是一位科學上的"搖動鈴鐺人",通過搖鈴把其他有才能的人召喚起來。

培根提倡科學精神,他的名言是:"知識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識。"培根提議,人類為了征服自然,要建立四項事業。

1.建立圖書館;

2.建立生物園;

3.建立自然博物館;

4.建立實驗室。

培根認為,要發展科學就應按自然界的本來麵目去認識自然界,防止被假相所蒙蔽。他說,在人們認識自然時存在著4種虛幻的假相,即:

1.洞穴的假相。由於人們的信仰,教育程度、環境、性格、愛好不同,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時會帶有偏見,而偏見會妨礙人們認識自然的本來麵目。

2.市場的假相。人在認識世界接受知識時,由於語言混亂,咬文嚼字,玩弄概念、文字遊戲,有人會以假亂真,從而妨礙人們認識真理。

3.劇場的假相。這裏是指對權威人士的迷信和崇拜,不能進一步認識真理。

4.種族性的假相。由於人類在認識自然時,總是以自身為尺度為出發點,從而會使人們認識不到真理。

培根說,要認識自然獲得真理,就要從感覺經驗開始,而感覺不到的東西,要借助實驗機器加以感覺。

但培根的唯物論還是不夠徹底,他還承認上帝和靈魂的存在,接受了"兩重真理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加以區分。可是,培根的主導思想對自然科學的發展還是有利的。

在培根之後,托馬斯·霍布斯又進一步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經驗論,從而奠定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基礎。

霍布斯的哲學分為兩部分:

第二部分是物理學也就是自然哲學,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物體",即自然界;第二部分是公民哲學,這是研究"人造物體"。"人造物體"是指根據契約所建立的國家。

霍布斯在認識發生方麵強調感覺,但也重視理性作用。他認為感覺經驗隻能回答客觀事物"是什麼",而理性思維活動才能口答"為什麼"。

但霍布斯在推理問題上和培根一樣,把分析理解為簡單機械分割。盡管他的思想不盡合理,但在反對神學,推動科學的發展方麵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最後,再來說說洛克的科學思想。

洛克是唯物主義經驗論集大成者,他把文藝複興和科學革命中形成的有價值的思想係統化了,通過自然科學的發展,衝破神學而建立起來的形而上學自然觀,到洛克這裏,基本上形成了。

洛克堅持唯物主義,反對神學和信仰主義,提倡發展實驗自然科學,特別是他的認識論,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洛克的科學思想和哲學見解是很複雜的,他係統地論證了唯物主義的經驗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但也摻雜了許多唯心主義、不可知論、二元論的糟粕。

從培根到洛克,科學研究中的分析方法,歸納方法形成了。從此,西方的學者把分析和歸納作為科學研究的主導方法。這些方法與數學方法、實驗方法結合起來,構成了近代科學的基本手段。

總而言之,從培根到洛克,從哥白尼到伽利略,在促進科學發展中,每前進一步都要克服神學的阻礙。

在這一時期,科學上取得了重大進步,但是,許多自然的奧秘還使人們感到迷惑不解,如霍亂,天花等疾病的流行,使醫學不知所措,這就不可避免地為宗教、迷信提供了存在的土壤。

但曆史總是發展的,科學總是進步的,輝煌的科學時代就要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