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種習慣:樂觀自信
常聽見人們讚美自信,喜歡快樂。這也許正是人們本性所為。一個能夠樂觀處世的人,一定同時是一個自信的人,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困難麵前保持自我,在挫折麵前從容而過。大凡成大事者,沒有不是具備這兩點的。養成樂觀臬信,快樂生活的習慣,應說是每個夢想成功的青年人該做的準備之一。
*快樂,需要正確的心態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遇到一些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此時,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麵對這一切呢?此時,如果你有快樂生活的快樂而又自信的好習慣,那麼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看一看這個故事吧。
傑裏是個飯店經理,他的心情總是很好。當有人問他近況如何時,他回答:"我快樂無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會告訴對方怎麼看事物的正麵。他說:"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傑裏,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每次有壞事情發生,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後者。人生就是選擇,你選擇如何去麵對各種處境。歸根結底,你自己選擇如何麵對人生。"
有一天,他忘記了關後門,被三個持槍的歹徒攔住了。歹徒朝他開了槍。
幸運的是事情發現較是,傑裏被送進了急診室。經過18個小時的搶救和幾個星期的精心治療,傑裏出院了,隻是仍有小部分彈片留在他體內。
6個月後,那位北大學生見到了他。並問他近況如何,他說:"我快樂無比。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那們北大學生看了傷疤,然後問當時他想了些什麼。傑裏答道:"當我躺在地上時,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醫護人員都很好,他們告訴我我會好的。但在他們把我推進急診室後,我從他們的眼中讀到了'他是個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動。
"你采取了什麼行動?"
傑裏說:"有個護士大聲問我有沒有對什麼東西過敏。我馬上答,有的。這時,所以的醫生、護士都停下來等我說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大笑聲中,我又說道:'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傑裏就這樣活下來了。
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的是:人生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一切。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的人生,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你,你消極,生活便會暗淡;你積極向上,生活就會給你許多快樂。
當人們遭到嚴重的(或一定的)挫折以後所產生的一種失落、無奈、困惑之感,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因而處於牢騷滿腹的心理狀況,於是老氣橫秋,怨天怨地,長籲短歎。這些本是一些力不從心的老年人的"專利",卻使血氣方剛,本應開拓事業、享受生活美好時光的年輕人,也沾上了這個毛病,就會未老先衰,失去青春的活力,失去人生之樂趣。
怎樣能夠使自己變成一個真正快樂的人,可真是一門高深複雜的學問。單單叫你要快樂,叫你笑,微笑,以及大笑是沒有用的。假使你是一個很不幸的人,假使你看不見你自己的全世界的前途,你對人類的善良美好失掉信心,你覺得自己很瑣碎、卑微、無聊而又墮落,你可能笑,然而你笑出來的不是快樂,至少你的笑不能使人快樂。
隻有正確地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克服以上所提到的困難,從而快樂地生活。
要擁有正確的心態,還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給自己些壓力,以求發展,譬如說,有不少外地來的大學生很想留在北京深造、發展,然而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對外地的學生采用"指標"的方法進行"適度控製",對社會管理者來說,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無奈的選擇,然而對外地學生來說,直接留京不行,難道你就不能采取考碩士生、博士生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宿願"嗎?這就逼使你將學問做得好好的、紮紮實實的,如果真這樣,"壞事"就變成了"好事",自己對自己的將來就會很有信心,也就在奮鬥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樂。
如果一個人有了強大的"實力",他的選擇機會、發展機會就會大大地增大。那你的生活中就會少一份憂愁,多一份快樂。
請展開你緊皺的眉頭吧,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麵而心煩意亂,情緒消沉。樂觀地麵對生活,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發展狀態,養成樂觀的習慣,並用這種生活習慣去麵對生活,才是青年人麵臨挑戰的資本。
*樂觀的人是自信的人
在這個世上,人會碰到很多麻煩、很多悲傷與苦惱,樂觀的人會自信地麵對這一切,從而走過去,尋找另一片天空,相反,自認為"醜小鴨"的人,正是悲觀而失落的人,隻有養成了樂觀自信的好習慣,才能使自己在事業之途的跋涉中勇於麵對困難,並戰勝它們。青年人應該是前者,也隻有這樣,在人生的考驗麵前,才能從容不迫,輕鬆應對。北大教授吳福輝先生正是這樣的榜樣。
在考入北大之後,吳福輝格外珍惜來之不易機會,滿懷感激地踏上這條布滿荊棘卻是鍾情已久的文學研究之路。對於一個40多歲才起步的研究者而言,他所承受的信心、學識、精力上的壓力,可想而知。此中甘苦,不足為外人道也。想到已是人到中年,他便有"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的衝動。然而,光有衝動是不夠的,內心根深蒂固的空虛感使他在初期也曾步履維艱。而對自我的超越,是一個研究者必備的基本素質,促進持優勝的研究心理,不比研究本身更重要。由"我怎麼趕得上別人"到"你也不比別人差多少",獲得這個意識,吳福輝身上的能量似乎有了新了釋放口。他外表溫和,甚至有些柔弱,而內在的浙東先民遺留給他的倔強需要激發和調動。過去,他習慣於順從接納他人的觀點。如今,他動卻常起反叛之心,這給他帶來從未有過的"獨立"的暢快。他天性豁達,現在更加小心地維護它,在眾多英才行列中奮爭才會不使自己萎縮,他不再相信"寧為牛頭,不為鳳尾"的虛假的自信哲學。"我珍視健全的學術自信心。"他說。也正是這種自信,使他穩下陣腳,埋頭苦幹,終於打出一方天地,作出一番不遜於同儕的成績。也正是緣於這種自信,才奠定了他獨特的學術風格,獨樹一幟的學術追求和學術理想。
誠然,一個人成長的環境往往會對他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全部,隻要你稍微改變自己的想法,隨時就會有一條大道展開在你麵前。因此,你要學習適時糾正自己的想法與觀念。
所以,隻要能夠改戀觀念和想法,你的立場和情況自然就有天壤之別。
冷靜分析一下自己現今所處的情況,並且細心列舉出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來,這樣你就可以發現自己過去不曾注意到的優點了。
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講述過信心帶給人類的力量的影響。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信念就是截然不同,而我們現在對自我評斷的信念往往就支配了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相信美妙,未來就會過著美妙的日子;如果我們自行設限,轉瞬之間那些限製就在眼前。所以,若我們相信有可能會成真的事,它就必會如你所思。有些人雖有熱情,但對自己的能力懷疑或期許不高,因而從未采取能讓願望實現行動。但成功者不然,他知道所追求的並且相信能夠獲得,他們有足夠的自信讓自己成功。自信猶如汽油,推動你的人生之車駛向卓越之境。
成功,永遠是美麗的。成功的快樂,永遠隻屬於那些獲得成功的人。快樂可以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青年人成大事所必備的一種習慣,你自信嗎?你就會有成功的機會,你就會有快樂的源泉。樂觀的人是自信的,自信的人才是成功的。
*樂觀的力量
樂觀是無形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而且樂觀的力量又是超乎想象的。它可以使你的心靈永葆青春,使你的生命光彩奪目,使你的周圍落滿成功的陽光。青年人,隻有養成了樂觀的自信的習慣才會在事業上取得一番成就。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一個家庭的聚會上,成年的孩子們要求自己的父親一起和他們玩耍。他們的父親都60多歲了。"噢,一邊去,一邊去!"他說,"我太老了,不能再玩那種遊戲了。"但是他們的母親卻加入了他們的遊戲中,她像孩子們一樣的熱情,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興奮。她的眼睛中閃爍著青春的光彩,她的一舉一動都顯得那麼年輕。她的年齡與孩子們的父親相差無幾,但是卻為什麼顯得比孩子們的父親年輕那麼多?因為她們在像孩子一樣嬉戲。一種年輕的感覺,和年輕人在一起,參加他們的活動和娛樂。年輕的精神是有感染力的。
我們需要學會知足"知足者常樂"。這種知足不是遲鈍,而是一種從虛榮、狹隘、擔憂和焦慮中的解脫。這些東西是我們成長的絆腳石。那些過分野心勃勃的追逐著虛名、地位和個人的權勢,卻不想做一個高尚而有愛心的人,正是虛榮和野心損耗了他們的生命,使許許多多的人還沒有到50歲就已經老態成鍾。簡樸的生活是最完滿、最高尚和最有利益的。
我永遠不會變老,因為我喜歡自己的事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永遠不會感到疲倦。當一個人幸福、充實和永不疲倦的時候,當他的精神永遠年輕的時候,皺紋怎麼會爬上他的額頭呢?當我感到疲憊的時候,那不是我精神的疲憊,而是我身體的疲憊。
"貪婪無度會消耗一個人的青春,縮短一個人的壽命。有的人沉浸在過去的痛苦生活中不能自拔,於是,皺紋過早地爬上了他的臉龐,他的眼睛失去了光彩,腳步失去了彈性,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
"留住你的愛心,保持一份浪漫的心情。它能夠撫平你臉上的皺紋。如果你的思想沐浴在愛的光芒中,如果你能夠對芸芸眾生播撒你的愛心,那麼你將會充滿活力。但是,如果你的心靈幹枯了,如果你失去了同情和愛心,如果私欲和貪婪占據了你的心靈,你就會未老先衰。任歲月流逝,世事滄桑,一顆沐浴在愛意中的心靈青春永駐。"
我們永遠無法阻止歲月帶走我們的青春容顏,但是我們卻可以永遠有一顆快樂的心靈。擁有快樂的好習慣。
思想的作用是巨大的。從來不要認為自己太老了,不適合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會從你的皺紋和你蒼老的表情上表現出來。我們就是自己所想象的樣子,我們會變成自己所想象的樣子。這是許多人公認的事實了。
當人們問古代一位長壽智者永葆青春的秘密時,他說:"我的秘密是每天堅持學習一些新東西。"中國曆史上也不乏如此的觀點。
這句話中包含著真理。健康的活動增加了心靈和體質的力量,讓你靈活敏銳。如果你要留住歲月的腳步,你必須要樂於接受新思想,開闊心胸,多一些愛心和同情心,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斷探索真理。
歡樂是延緩衰老的良藥。樂觀的人才能夠留住歲月的腳步。他必須驅除擔憂、嫉妒和仇恨。這些東西令人痛苦,讓人衰老。純潔的心靈、健壯的身體、寬廣的心胸和堅強的意誌是年輕的源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資格過快樂的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平等地享有生命的樂趣,都有同等的機會擁有快樂。青年們請做一個樂觀的人,養成樂觀的生活習慣,為我們的人生事業的成功增加一份力量!
*樂觀的人總是向前看
樂觀的人,總是向前看,他們看到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的未來和每一個人的快樂。他們認為,快樂是屬於每個人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你的快樂就蘊藏在生活中。尋找屬於你的快樂,就要到生活中去。他們的生活中,擁有著尋找快樂的向前看的好習慣,所以,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快樂而積極的。
在樂觀人的眼中,平實的生活中蘊含著許多東西。
生活快樂不快樂,全在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的理解。
古人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清朝人金聖歎是一個對生活永遠持樂觀態度的人,他瀟灑達觀,十分懂得玩味和領會生活的樂趣。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共住,屋外下了十天雨,對坐無聊,他便和朋友一件件說日常生活中的樂事,一共列出了三十多件"不亦快哉"(不也是很快樂的嗎)的事。
比如:夏七月,天氣悶熱難當,汗出遍身。正莫可如何時,雷雨大作,"身汗頓收,地燥如掃,蒼蠅盡去,飯便得吃"--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