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盯住市場,領先一步
一把握市場的主動權
1、眼觀四麵,盯緊市場
市場風雲變幻,處處都有商機。隻要能把握住市場,抓住良機,便可做到小投資,賺大錢。
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市場調節麵不斷擴大,這之中的商機是無限的。小本經營者若能把握市場主動,見機行事,從不起眼的小買賣中透視出大生意,必然會賺得大筆財富。
印度尼西亞有一名頗有名氣的經營能手,名叫哈曼·南德,他是印度尼西亞西部的一家紡織公司的信息員。他有一雙善於審時度勢的銳利眼睛,有一個機靈的經營頭腦,使其企業獲得成功,牟取到很大的利潤。
有一天,哈曼到南方去公幹,在乘搭的船上發現一位姑娘正在傷心地哭泣,他走過去問她為什麼?姑娘說,她從瑞士的哥哥那裏得到一件金絲涼衣(睡衣),不知誰給燒了個洞。姑娘說:"這種金絲涼衣,在這裏是買不到的,有很多人千方百計到國外去購買。"哈曼·南德聽了這段話後,深有感觸地說:"小姐,這樣吧!您能否將這件衣服給我做樣品,我給您買回一件新的。"他取出40盾錢對姑娘說:"40盾作為押金,你將衣服給我,3個月後我給您一件新的金絲涼衣,不要您的錢,隻要您將押金還我就可以了。"
姑娘相信哈曼·南德的話,沒要押金,將那件燒了洞的衣服給了他。哈曼·南德立即在中途離船上岸,將金絲涼衣寄回公司,通知公司在3個月內將"金絲涼衣"大量生產出來供應市場,並大做廣告。其公司僅用了80天,就生產出20000件金絲涼衣投放市場,沒幾天就銷售完了。那位姑娘同時也得到哈曼·南德送給她的一件新的金絲涼衣,這件涼衣的式樣和質量都比她原來那件還要好。哈曼·南德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件普通事卻得到一個信息,並從中開創出一個新產品,獲得了財富。
又有一次,哈曼·南德在一山村看到許多村民用手工編織一種佛教用的香袋,他即問村民這些袋有什麼用處?為什麼男女老少都在從事這項工作?村民說,當地每年都要舉行朝聖活動,需要千千萬萬隻香袋,他們全村人出動也織不了所需的十分之一。
哈曼·南德再到另一山村去察看,也發現同樣的情況。他立即趕回公司,按照村民編織的規格,用機器大量投入生產,僅用7天時間,就生產出10萬隻式樣好、美觀價廉的香袋投放市場,不到10天就銷售完了,賺了一大筆錢。
小投資賺大錢的秘訣就在於能抓住市場空當兒,尋找商機。捕捉市場信息,闖進市場創天地是許多經營能手的獨到之處。日本的新田富夫正是以敏銳的目光盯住了一次性打火機這種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
一隻一次性打火機也就值個塊八毛錢,對於這麼一個小商品,一般人都不屑一顧,認為生產它沒什麼利可圖。但是,做生意就是這樣:誰也不願意去經營的商品你去經營了,你就可能抓住了賺錢的機會。日本的東海精器公司就是把眼光瞄準了一次性打火機這種小商品,做成了舉世矚目的大生意--產品占領了日本國內一次性打火機市場的90%,在世界一次性打火機市場上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新田富夫畢業於一所電氣專科學校,他善於觀察、肯動腦筋,總是對一些陌生的新產品、各種電器甚至一些新奇的玩具抱有濃厚的興趣。畢業後,他來到一家打火機製造廠工作。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的打火機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一次性打火機。但是細心的新田富夫在一本雜誌上讀到法國一家公司於1970年出售過一次性打火機,出於職業的敏感,他跑遍了許多圖書館和資料室,得到了一份介紹這種新式打火機的資料;又費盡周折買到幾隻樣機。他開始精心地分析研究樣機。這種一次性打火機事先灌好燃料,機身密封非常好,不漏氣,而且耐用,攜帶和使用都比火柴方便。新田富夫算了一下,1000支火柴要花400日元,而一隻一次性打火機可以連續使用1000次,其成本可控製在100日元以內,這是多麼大的利潤啊!他當即決定要仿製生產這種新型打火機。
創業之初沒有一帆風順者,不經曆失敗的挫折,怎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新田富夫頭兩次與人合作生產,因為質量不過關,打火機漏氣,兩次嚐試,兩次失敗。新田富夫沒有氣餒,他斷定一次性打火機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他堅信自己繼續努力研製下去會有突破的。
為了攻克質量關,新田富夫將市場上各種品牌的一次性打火機全部搜集回來,進行分析對比,解剖研究。為此,他還特地去了一趟法國,以獲取一次性打火機的最先進的資料和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新田富夫終於研究出用超聲波熔接接頭,使裝液化氣的機身高度密封,克服了幾乎所有一次性打火機的漏氣通病。此外,他還將歐洲同類產品的金屬機身改進為透明塑料,這樣,消費者隨時可以看清液化氣剩餘量,也消除了對漏氣的不安。
新產品試製成功後,新田決定獨自生產。1972年,他自籌500萬日元,成立東海精器公司,以"蒂爾蒂·米蒂爾"牌子推出自己的新型一次性打火機,立即受到消費者關注和好評。
在技術開發與生產中,新田富夫是個內行,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上,他也顯露出超出常人的才能。
新田富夫一開始就為自己的產品找到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麵向廣大中下層人士。因此,在產品定價上,新田富夫提出一個"百元打火機"的經營宗旨,即打火機的售價為100日元。它比使用價值相同的1000根火柴的價格便宜75%,比它的競爭對手世界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機製造公司的"比克"牌售價低50%。新田富夫"百元打火機"的定價策略實在是高明之舉。首先,它符合薄利多銷的生意經(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套用)。一次性打火機這種大眾化消費品可以為薄利多銷做最完美的注腳。其次,"百元打火機"一投放市場,就以其比同類產品價格低得多的優勢紮根生存下來,回避了市場風險。此外,新田的這種薄利價格策略迎合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環境。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由於生活費用較高,社會上提倡家庭計劃開支,一個男人每天在外喝咖啡要200日元,買報紙100日元,買香煙150日元,買個打火機花上100日元還算不上"超支"!
一種好產品要有與之相稱的銷售途徑。新田富夫深知,他的一次性打火機雖然方便適用,卻與高級打火機不能比,如果也擺在百貨公司的櫃台裏出售,就脫離了最適合消費它的大眾。所以,在製定營銷辦法時,新田富夫把大眾消費者常去的香煙攤、雜貨店和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小店作為主要銷售渠道。在產品投產不久後,新田富夫便與東京煙鬥公司商談合作,在全日本和25萬個銷售店建立長期供貨關係。這樣,東海精器公司的"蒂爾蒂·米蒂爾"一次性打火機銷路很快就在全國打開。
與此同時,東海精器公司展開了強大的廣告宣傳攻勢。適逢世界拳王阿裏要來日本比賽,新田富夫抓住電視台實況轉播的機會,投入3500萬日元把"蒂爾蒂·米蒂爾"登上電視廣告。此舉使東海精器公司及其產品知名度大大提高,"蒂爾蒂·米蒂爾"打火機在各地的銷量急劇上升。此後,東海精器公司每年都要投入3、5億至8億日元用於廣告宣傳,"蒂爾蒂·米蒂爾"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
為了維持打火機的定價不超過100日元,東海精器公司通過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降低生產成本。在1980年竣工的東海公司富士工廠裏,原來的許多人工操作的工序已改革為自動化生產,在電腦控製下,塑料機身、瓦斯控製杆、火焰調整輪、打火齒輪等部位從自動生產線上下來,減少了殘次品,生產率大幅提高。現在,每隻打火機總成本降到30日元,出廠價為50日元,市場零售價已牢牢控製在100日元以內。
一次性打火機是人們生活中一種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多數經營者都不會注意它的價值,隻有那些有心人才能在這種小商品上做出驚天動地的大文章。從新田富夫的成功業績中我們看到,小商品同樣能做成大生意,賺取高額利潤。
2、搶占市場,爭取主動
要做到小投資,大贏利,投資者必須有先占市場、爭取主動的超前思維。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找到市場"空當兒",都會巧妙地鑽市場的"空子"。能夠"鑽空子",就會有先"敵"占領的優勢。在激烈的戰場上,先"敵"占領有利地形,就可以使自己處於以逸待勞的位置,爭取到戰鬥的主動權;後到戰場奔走應戰,就時刻處於疲勞、被動挨打的局麵。曆代兵家十分注重先"敵"占領有利地形的原則。
在商場上,"鑽空子"以達"先敵占領"目的的原則給我們這樣一種啟發:新產品的生產同樣需要先"敵"占領市場。不過,時時都為天下先也不太可能,在企業競爭的激烈角逐和商品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如果自己的產品慢了一步,步了別人的後塵,則應當避免與競爭對手發生正麵衝突,最好另辟蹊徑,開拓自己的市場。在產品銷售穩定以後,企業經營者應時時牢記以小變對付大變,以靜製動,達到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經濟效益的目的。因為產品的質量,不隻是實物質量,還包含市場質量(消費者喜愛程度等)。在商戰中,經營者樹立新的質量觀,順應潮流而進,即使步了別人的後塵,但在這種另辟蹊徑中也可後來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