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曉收藏投資ABC(1 / 3)

第一章 通曉收藏投資ABC

1、要把握投資效益比

收藏品高於債券、股票、房地產等投資形式,這種趨勢早在20世紀中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20世紀末及21世紀初,收藏品作為特殊的投資工具,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益成為人們更加熱門的投資對象。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會各界對投資收藏品能保值升值的概念廣泛接受,收藏投資已進入工薪族家庭。鑒於此,我們首先必須要精打細算,在進行收藏投資前,把握好收藏投資的效益比。

通常而言,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成正比。投資風險越大,投資收益可能越大;投資風險越少,投資收益可能越小。這種規律在藝術品以外的其他投資形式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收藏品投資卻與此不同,雖然其風險少,但投資潛在收益卻非常高。這主要是由收藏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所致,收藏品具有極強的升值功能。在風險與收益這一對矛盾中,正所謂"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根據索思比拍賣行藝術市場綜合指數(指數構成包括巨匠油畫、現代油畫、歐洲瓷器、中國瓷器及歐美古董家具等),以1975年為基數100計算,至1988年,該指數已躍為740,相當於每年以21%的漲幅上揚,其投資收益率遠遠高於其他方麵的投資。年投資收益率最高的依次是:藝術品28%,股票17%,房地產5、1%,而收藏品中的字畫收藏投資收益率更高,達41、5%。

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收藏品市場,中國的收藏品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投資收藏品如投資股票一樣,先入市先受益,因而投資收益率更可觀。

1981年發行的"紅樓夢"小型張麵值2元,10年之後,已躍至650元,超過麵值300倍。20世紀60年代發行的麵值為3元的"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20世紀90年代初交易價即已突破15000元大關。1980年發行的麵值每版(80枚)6.4元的猴票,90年代初就已達18萬元。

1978年買一張李可染三方尺寸的畫為90元,現在同一幅畫價格漲到20萬元,升值高達2000多倍。中國畫家董壽平的《竹子》,1994年在北京拍賣時,成交價是19000元,而1995年此畫已增值到28000元。另一位畫家的《枯枝疏葉》,1990年出價1000元可買到,而1995年開價15000元也難買到手。深圳一位藝術品投資高手,以獨到的眼光,以15萬元買進一方田黃石章,2個月後以35萬元割愛,一次淨賺20萬元。

當然,投資收藏品並非毫無風險,價格也不一定能不斷往上攀升。有人買錯了,也有人買貴了,風險其實頗大。以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為例,十幾年前剛出土時,由於年代久遠又有學術研究價值,售價約為15萬元一隻,後來出土文物數量過多,結果價格慘跌。因此,收藏者必須相當注意每年出土的文物資料。

2、火眼金睛,把好價格關

從理論上來說,任何一件商品的市場價格應與其實際的價值大體相等,同時,隨供求關係的影響價格隨價值上下波動。而從藝術品交易的角度看,情況要複雜得多。收藏品價格的變化受各種因素影響,收藏投資者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對各種因素的綜合分析基礎上做出明智的選擇。針對以下幾種因素,收藏投資者可以細心琢磨,把好價格關。

收藏品本身的質量是決定收藏品價格的本質因素。由於收藏者較少考慮收藏品的原材料、展覽、宣傳、運輸、包裝費用、稅金、管理費以及藝術家創作期費用,主要是依據作品的題材、風格、獲獎情況、藝術家年齡、地位等等而定價,故收藏品的質量從根本上決定著其價格的高低。在正常情況下,收藏品的藝術價值大體與市場價格一致,作品的藝術價值越高,其市場價格也越高。當一件優秀的作品尚未為人認知,或作者未具知名度,該作品的市價必被低估,因此該作品具有較強的升值潛力,以恢複至相應的價值。同樣,當一作品的藝術價值不高,而市場價格被人為地抬高,被高估的市場價格最終會有下跌的危機。正如歐洲印象派大師凡·高的作品,生前無人問津,不值一文,死後漸被人們所認同,終創天文數字的市場價格。

收藏品的稀缺程度往往與收藏品價格密切相關,收藏品越是稀缺,價格可能越高。以齊白石的作品為例,齊白石的藝術成就相當高,尤其是畫蝦,藝術價值空前絕後。但在藝術市場上,其畫蝦的作品遠不如其他冷僻題材的作品如《老鼠偷油》之類賣得起價。這主要是因為齊白石畫蝦的作品數量太多,而《老鼠偷油》之類,雖然藝術價值也許不如畫蝦來得完美,但"物以稀為貴",價格反而居畫蝦之上。

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這一問題。

有一年,在比利時一個大畫廊裏,美國一畫商看中了印度畫家帶來的三幅作品,標價為250美元一幅。畫商不願出此價,雙方的討價還價陷入了僵局。那位印度畫家被惹火,當著美國畫商的麵在畫廊外燒掉了其中的一幅畫。

美國畫商看到這麼好的畫被燒掉,感到十分可惜。他問印度畫家剩下的兩幅畫賣多少價,回答還是250美元一幅。美國畫商又拒絕了這個報價。

這位印度畫家橫下心來,又燒掉了其中的一幅畫。美國畫商當下隻好請求他千萬別再燒掉這最後一幅畫。當再次詢問這位印度畫家願賣多少價錢時,印度畫家回答:"最後一幅畫要賣原來三幅畫的價錢。"

最後,這位印度畫家手中最後一幅畫竟以600美元的價格拍板成交。

收藏品是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東西,是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需要之後所追求的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經濟繁榮、生活水平越高,收藏品的需求量越大,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就越高。收藏品市場也會隨之發展和成熟起來,專門從事收藏品拍賣的機構和經營收藏品的機構會增多,其活動會趨於活躍。

一個有購買力的收藏者對於自己鍾愛的收藏品,往往會不惜重金來購買。若對某一藝術家、某一題材的藝術品特別感興趣,認為必有增值的潛力,往往會提高該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市價。購買收藏品的人是有錢之人,但有錢的人並不一定等於有很高藝術修養的人,他要按自己的欣賞習慣、特殊需要,甚至圖個吉利購買收藏品。因此,收藏品市場上藝術品價格有較大的隨意性。

藝術家的地位可能隨著他的獲獎、個展而急劇上升,在輿論導向有利的條件下,藝術家適當地提高自己的身價既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有利於鞏固自己的地位。成名藝術家的健康狀況對其作品價格影響亦很大。如台灣畫家席德進,當他生病的消息傳出,畫價立刻以不合理的幅度上漲,但收藏者仍接受。就國內藝術家而言,收藏者不妨可依三個層麵來考慮:

前代藝術家或已成名的在世前輩藝術家。這批藝術家由於主導中國美術發展史,故在地位、藝術水平及畫風等方麵均已被世人所認可,作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保值、增值功能。但基於他們的身價已高,一張字畫投資金額往往動輒十萬元以上,購藏需占用較多的資金,投資者在需資金較快周轉的情況下應謹防為藝術家名氣所累。

50~60歲中堅輩藝術家。投資此類藝術家不妨就其作品、價格、產量來評估,其中又以他的作品是否已被普遍收藏為最重要。若隻是少數幾個人收藏,則表示不易被社會所接受,最好不對其投資。由於中堅輩藝術家大多有較大的名氣,其作品價格的高低成為投資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名氣大、價格卻較低的作品自然受投資者的歡迎。而就中堅輩藝術家產量而論,宜精不宜多。現時藝術家的作品越精工細琢,購藏價值越大,今後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越大。投資此類藝術家的作品好處在於:藝術家已有較大的聲譽,但作品價格又不至於太高。

未成名的年輕藝術家。雖然收購這類藝術家的作品不必花費太多經費,但將來其是否持續創作或成名,則無疑是最大風險。不過,任何投資皆有風險,字畫投資有賴於用自己的眼光來承擔風險。投資於此類藝術家作品要有超前性,要充分考慮到將來藝術品市場潮流與該藝術家的風格相合,要對年輕藝術家的實力有充分的把握。如果投資者眼光準,並能配合藝術家進行宣傳,投資此類藝術家作品無疑會獲得巨大的回報。

至於有些靠人情、關係賣字畫的藝術家,在世時作品價位很高,去世後則不名幾文;其次,作品長期不見進步或過分殺價才能出售作品者,均不是理想的投資對象。

3、精挑細選,合理選擇

並非任何一件古董、名畫、文物都適宜做為收藏品,也不是任何的收藏品在市場上都看好,適宜做投資,因此,投資者必須從浩如煙海的收藏品世界中挑選出有升值潛力的收藏品。

一般而言,適合投資的收藏品應具備這樣幾個條件,真、精、全、罕。隻要收藏投資者能把這四個字"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一定能從收藏投資中獲得最大收益。

收藏品的真偽是最主要的投資條件。誰都知道,由於代筆、臨摹、仿製以及故意偽造,收藏品魚目混珠,如在收藏品市場上花大錢買回假貨,不但失去盈利機會,可能連本也得賠進去。

收藏投資者在收購收藏品時要注意精。收藏品雖說由於其個性和風格不同,作品也不同;就一個藝術家而言,其一生的作品數量也是可觀的,但其中不少是應酬之作,稱得上是精品的並不多。以黃賓虹而論,一生繪畫作品達萬餘件,僅現存於浙江省博物館的就達幾千件,但神形俱備的精品又能有多少?齊白石一生的作品,據統計亦有萬餘件,大多為一般的作品,高價位的精品也並不太多。中國名人的印章也達數萬枚,增值幅度也有高低。

以精為條件選擇所要投資的收藏品,並不意味著大家的一般性作品就沒有市場。對許多中小投資者而言,根本無力問鼎大家一件逾百萬元的作品,藝術大家的一般性作品也就有了市場。以精為條件選擇投資品的原則是,在相同或相似的價位下,應盡量從其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作品。這樣,收藏品才具有較大的獲利可能。

在投資收藏品時,一定要注意整套收藏品的全麵完整。如八屏條或四屏條的字畫,缺少某一條幅,這種不全會極大影響其升值的潛力。對於單件收藏品而言,或有蟲蛀,均稱為不全。此類收藏品賣價大打折扣,甚至無人問津,不適於投資。

如果能有實力投資一些稀世罕品,那當然再好不過。在藝術史上,那些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是收藏投資的稀罕品。那些具有創新意義、開先河的收藏品也極有投資價值。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乃稀世之珍品,根本無法計值。

就收藏品投資種類而言,也是"物以稀為貴"。在社會大眾還未意識到某一類收藏品的收藏價值之前,搶先進行收藏,不但收購的機會較多,而且收購價格較低,一旦該類收藏價值為社會大眾所認同,收藏的難度就要大得多。而此時,搶先入市的投資者就可以高價售出他的收藏,憑借其獨到的收藏眼光而獲得巨大的投資回報。

4、有條不紊,遵循程序

收藏品投資者如果能將其投資行為建立在順暢的基礎上,就有利於抓住機會,減少投資風險,否則,一步亂套,全盤皆亂。為此,收藏品投資者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不要因不必要的疏忽而造成巨大的損失。

首先要有一個高明的專業收藏品投資顧問。

正如各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產、經營、技術方麵的高級顧問一樣,投資收藏品也需要專家給予指導。尤其是進行大宗、高價的收藏品投資,更缺少不了收藏顧問。收藏顧問的主要職責是幫助投資者選擇所投資的收藏品種類、投資哪些收藏品、投資時機及幫助投資者鑒定收藏品的真偽、質量等。

投資收藏顧問主要是下麵幾種人:

①收藏界某方麵的專家、教授。

②美術出版社或美術出版物收藏品方麵的編輯。

③經常在收藏刊物上發表文章或出版藝術方麵著作的作者。

④藝術公司專門研究藝術與市場發展規律的專家與學者。

⑤畫廊、文物商店、珠寶商店、集郵用品商店等有經驗的經營專家。

⑥熟悉藝術品市場行情的藝術家及藝術品鑒定家。

如果收藏品投資者能擁有一個涉及收藏領域各方麵知識的收藏顧問小組,則可以使投資者在收藏品投資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製定一個詳細的收藏品投資策劃也很重要。

在選定收藏顧問的基礎上,投資者要會同收藏顧問在廣泛掌握收藏品市場行情的基礎上製定收藏品投資決策。

投資者所要掌握的收藏品市場行情主要包括:

①收藏品市場動向及其發展趨勢。

②以前收藏品交易的成交價格情況。

③擬投資的收藏家情況及其發展潛力。

④有關法規對收藏品交易的規定。

在對上述收藏品市場行情進行分析之後,投資者及其收藏顧問要作出如下決策:

所投資收藏品的種類及其數量分布,各種收藏種類內部的投資選擇,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藝術家選擇,他們的年齡結構如何,作品方麵則要選定品種、年限、國別等。

收藏品投資時機選擇。

收藏品購買渠道決策。

對所投資的收藏品所能出的大致價格。

在此基礎上,投資者對收藏品投資作出預算。投資預算不僅要考慮收藏品的營利機會,也要考慮投資者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

其次是購買收藏品時防止贗品。

即投資者根據已製定好的收藏品投資決策,親自或通過自己的委托人在收藏品市場上購入收藏品,此時的關鍵是防止贗品的流入。

再次就是收藏品投資者要善於宣傳。

購買收藏品之後,不要急於出手,期望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就需要對購藏的收藏品開展宣傳工作。宣傳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舉辦展覽,使社會各界了解投資者的收藏,擴大影響。

②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討論、分析購藏品的藝術價值、學術地位。

③在新聞媒介作購藏作品藝術欣賞方麵的宣傳。

④請專家撰文發表於收藏類報刊。

⑤出版收藏作品的學術性畫冊,此種宣傳頗為有效。

最後就是把收藏品投放市場賺取利潤。

當宣傳工作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成效時,便可有計劃地將購藏的藝術品投放市場。投放市場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

①展銷。此種銷售方式要注意與畫廊、企業和收藏家作事先的聯絡,注意搞好事先的目錄宣傳以及展覽期間的新聞廣告宣傳。

②大型綜合聯展,即參加其他單位舉辦的展覽。

③國際展銷。

④將作品讓某一藝術品經營機構代為銷售。

⑤與收藏家或其他買主私下成交。

⑥拍賣。

二收藏品投資

麵麵觀

投資收藏品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並能獲得豐厚的知識積累,另外,投資者還能得到意料之外的經濟效益,所以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參加到收藏品投資大軍中來。當今收藏品市場已形成大至古董、字畫,小至日常生活用具的多種格局,如電話磁卡、毛主席語錄、書票等,都已成為收藏者看好的收藏品。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也不妨從日常生活中選擇一些物品來收藏,說不定哪一天你會因小收藏而大贏利。信不信由你。

1、煙標藝術,蘊含無限

煙標,是中國民間收藏的專用名稱,也有人稱它煙殼,是卷煙商標的簡稱。它是香煙和雪茄的包裝物。日本收藏家稱它煙裝,即卷煙裝潢的簡稱。卷煙商標的全部含義應該包括卷紙上的牌名及圖案、小包上的牌名及圖案、中包裝(一般指10包形成的條)上的牌名及圖案和大箱上的牌名及圖案。而我們通常稱的煙標,僅指直接包裝卷煙的煙殼。

煙標之所以受到無數愛好者的青睞、收集、珍藏、觀摩、欣賞、研究,進而展出,其根源在於煙標名稱和圖案所構成的藝術魅力和欣賞情趣,以及所表現的國情民俗、萬事萬物......有人將煙標比喻為一棵枝葉繁茂、芬芳誘人的花。名稱是她的根幹,圖案是她的枝條與花。隻有名與圖,或字與畫的奇妙構思和靈巧設計才能為煙標創造出形象優美,格調高雅的藝術形象。例如,襄陽卷煙廠"武當"牌煙標,風格別致,"武當"的"武"字寫成武當派的武士在練棍,靜中有動,形象十分逼真。這種字與畫、名與圖融為一體的巧妙設計,令人讚歎。

若從曆史的角度欣賞不同時期的煙標,不僅能品評各個曆史時期商標設計的風格和特點,還可增長人們的曆史知識。例如,英美煙草公司在中國設廠時期(1902~1905年),比較有名的卷煙牌號有"老刀"、"水手"、"三炮台"等,這些牌名真切地記錄了海上入侵者的"風貌"。又如文化大革命時期,不少卷煙牌號都以"紅"字命名,"代代紅"、"紅衛兵"、"全國一片紅"......且煙標設計多以紅色為主調。解放初期,煙標設計的風格和特點以慶解放、頌改造的為多。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煙標設計的風格和特點表現在牌號命名上以寶、利、福、樂等字為多,以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旅遊風光為煙標圖案的見多。

若從旅遊風光的角度欣賞煙標,不僅能增加人們的史地知識,而且還能引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神思。如廣州卷煙廠的"羊城十景",湖南鳳凰雪茄煙廠的"五嶽遊",開封卷煙廠的"宋城"十景,襄樊卷煙廠的"隆中",陝西郴縣卷煙廠的"天嬌",杭州卷煙廠的"西湖十景"......若將中國旅遊風光煙標彙集起來,便成為一部完整、詳細、美不勝收的中國名勝旅遊百科全書。

中國煙標設計還以書法見長,楷、草、隸、篆諸體皆有。煙標圖案設計大都采用美工及模仿國外煙標,也有不少采用我國傳統的書畫藝術方法--重彩濃墨的工筆,精雕細繪的白描,行雲流水的潑墨寫意,加上粗獷或雋秀的書法藝術,甚至將詩詞歌賦楹聯引入方寸之內,這種富於民族風格和藝術內涵的袖珍畫卷,怎能不引起人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神思和向往!因此,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煙標,將被越來越多的愛好者覓尋。

清末至民國時期煙廠大都為封建、官僚資本或民族資本家所創辦,煙標圖案各自標新立異外,並均署上自己廠名。

解放後,少數官僚資本煙廠為國家接辦,其他小型廠仍為資本家經營,國家煙廠為區別於私人煙廠,所以加上了"國營"或"地方國營"字樣。

20世紀50年代,在"三反"、"五反"基礎上,對私營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煙標上開始出現"公私合營"字樣。

20世紀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開始,公私合營字樣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中國煙草公司出品"字樣,許多煙標因有"四舊"名稱而被勒令停產。"紅"字標紅遍全國,著名老牌子為求生存而加印了毛主席語錄或毛主席詩詞,各煙廠廠名退居在封口小標簽上,不是老煙民,鬧不清某煙是某煙廠出品的了。

20世紀70年代粉碎了"四人幫",煙標又逐漸恢複了本來麵貌。就在此時,許多未經注冊的地方煙廠和私營小煙廠紛紛上馬。市麵上一時冒出了眾多粗製濫造的煙牌,更出現許多魚目混珠者,如"新華"貌似"中華","金蝶"貌似"彩蝶"等。為便於吸煙者選擇,在長度上打破了統治幾十年的70S,出現了80S、84S、100S、120S,接著又出現了2支、5支、10支、50支等包裝。

20世紀80年代,國家開始對煙草工業進行整頓,取締了非法私人小廠,關停並轉了地方小廠。1984年9月10日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了145家國營煙廠公告。經整頓後,所有煙標必須加上"注冊商標"字樣,也有以""代替的。國家又規定必須在標上注明含焦量,分高、中、低三個檔次及卷煙型號,如烤煙型、外香型、混合型、可可型、薄荷型等。為引起人們警戒,又規定必須加上"吸煙有害健康"警句。為便於出口,一些名牌煙,國家又規定印上條形碼(無以上五種標幟的煙標,煙標收藏界稱之為"三無標",其實正確稱呼應為"五無標",即無注冊(R)、無含焦量、無煙型、無警句、無條形碼)。在這個時期,一些煙廠為招徠消費者,美化裝潢,設計了一些牌號相同、圖案各異的套標,有4×1、5×1、10×1、12×1等,使煙標更加繽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