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為自己的價值觀而獻身
價值觀是做人的一個標基點準,隻有堅持自己價值觀的人,才能在追求與獻身中得到最大的快樂。一旦你進入成人的世界,你便開始不斷地修正你的價值觀:有些事對你變得比較重要,有些則變得比較不重要;有些人對你的重要性甚於他人,有些人更變成你的模範,你認同他們,接受了其中的一些價值觀,也拒絕了其中的一些價值觀。這樣的過程便是價值觀的發展。
價值觀的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偏愛、接受和獻身(采取行動)。在偏愛的階段,你對某些事有所偏愛,舉個例子來講:瑪麗琳發展了一個經理人員的訓練計劃,有一個公司看到了她的計劃,也看到受訓後經理人員的反應,非常欣賞她的計劃,因此希望瑪麗琳能給予他們的人員以特別的訓練,使得他們的人員以後能自己開辦這樣的訓練計劃,換句話說,他們想買下瑪麗琳的訓練計劃。他們願意付給瑪麗琳120萬,錢雖很多,但她終究還是拒絕了他們。
為什麼?因為這120萬是將計劃買過去的,往後這公司自己舉辦這個計劃,瑪麗琳沒有任何的控製權。這一點正和瑪麗琳主要價值觀--權力相違背了。對她來講錢比不上權力或者說對計劃的控製權那麼重要,因此她決定拒絕這家公司的邀請。她的決定是根據她的價值觀,根據什麼對她是最重要的而作出的。
接受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保持你自己的價值觀。為了保持控製權,瑪麗琳放棄120萬元,這便是她已接受了自己的價值觀。
許多人在金錢的誘惑下,背叛自己的價值觀,從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雖然有了錢,物質豐富了,但自己的價值觀被丟棄了精神則受到了傷害。
拿瑪麗琳作例子,假如她接下這120萬會有什麼後果呢?她將自己對自己生氣,甚至悔恨自己賣掉計劃是個自己害自己的決定,是個和自己的需要相違背的事情。
對一個價值觀獻身有時需要下決心采取實際的行動。瑪麗在一家私立學校呆了十年後終究是辭職了,雖然因而她損失了一筆可觀的退休金。為什麼她要這樣做?她覺得教師的生活妨礙了她想成為一個藝術家的願望。她比較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她的價值觀裏自主和美感比經濟穩定來得重要。為此,她離開了教師的工作,這就是根據價值觀所采取的行動。
魏特利博士指出,為價值觀獻身,表示你針對你的價值觀采取行動,假如你的價值觀是追求身體健康,你采取的行動就是選擇適當的食物,安排運動和休息的時間、避開煙、酒以及令人發胖的因素。
由此看來,你要怎麼收獲,就必須怎麼栽種和耕耘。
為價值觀獻身,你會失去很多,但得到的更多。
數年前,激勵專家金克拉到亞特蘭大演講。演講結束後,金克拉為讀者在書上簽名,有對夫婦耐心在一旁等候。當別人都離去後,他們倆人走上前來。那位太太自我介紹說:"我是麥伯倫,我就是寫信給你的那個人。這位是我的先生,李伯瑞托。"
她說:"我想向你表明身份,並將我信中所寫的再說得詳細些。我和你相同的地方是,我的體重也同樣超過200磅,但如你現在所看見的,我現在已不再看重了。"她說的的確屬實。"我和你不同的是,我以前每天要抽兩三包煙,但現在我也戒掉了。和你不同的是,我還渴酒,而且經常喝得過度,說起來真不好意思。如今我也不渴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