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複印量需求比較多的用戶,如科研、設計、圖書館、文化教育等部門,選購普通類中檔中小型中速台式辦公用靜電複印機比較合適。因其經久耐用,工作性能穩定。雖然價格略高,但長遠看經濟效果好。

在中檔機中,中小型複印幅麵尺寸可達A3(297×420mm)。縮放功能齊全,可使規格不一的原稿向規格複印件統一,增加了機器的靈活性。在實際應用中,中檔中小型機所使用的複印介質除紙張外,還能把原稿複印在膠印機底版、卡片、標簽、繪圖用硫酸紙及滌綸薄膜、透明膠片(用於投影幻燈機)上。另外,中檔中小型機上備有手動旁路進紙道,可做少量的雙麵複印。

當每份原稿需要複印上百至數百份時,速度和輔助裝置(自動進稿、自動分頁)就顯得重要了。複印速度決定複印機的生產率高低,用戶選型時一定要予以注意,大中型高檔高速機的功能已接近輕型印刷機,可成為生產、科研設計中專用生產設備。使用得當,複印成本可低於其它機種,經濟效果顯著。但是,用於高速和大幅麵的靜電複印機機構複雜,自動化程度要求高,價格昂貴。

二、如何選擇複印機

隨著辦公自動化的發展需要,複印機的應用越來越廣。複印機種類很多,若選擇不好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和浪費。複印機一般分為大中小三種,而機器的體積、速度和功能成正比,速度高功能強的一般體積較大,功能弱速度低的則較小。

複印機的選購一般應首先考慮工作量和用途,工作量大、用途又廣,則可選用高檔的高速複印機較為合適,但價格比較昂貴。對於有綜合性處理信息的大型機關,還可選購相應的輔助裝置,如自動或半自動進稿器,自動分頁器、大容量紙盒。同時還可選用有編輯功能的機種,又如自動留裝訂線,自動雙麵複印等。若工作量不太大,而用途較廣的單位則可選用中檔機。在速度和功能上作為一般辦公專用的機器、工作量不大的單位則可選用小型機。

第三章 複印機的安裝

一、正確的安裝方法

嚴格按照說明書拆箱並按裝箱單核校裝箱品。複印機重量很重,包裝較牢固。在拆箱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損壞箱內的機器。有的機器用角鐵和螺釘固定在箱底上,需擰下螺釘才能取出機器。逐個拆開隨機的零件、部件、備件、消耗品等,核對無誤後再開始安裝。

(1)主機的安裝:主機從罩中取出後,撕去外部及門內固定部件的膠帶,找到標有"拆下此固定片"字樣的紙卡,根據它的指示擰下固定片螺釘,取出固定片。有些複印機鏡頭,感光鼓軸及複印機排出口處還裝有緩衝墊圈、墊塊和固定螺釘,也要取下。

對機器電氣部分,接插件、驅動裝置,傳輸裝置等進行全麵檢查,有否鬆動、脫落等現象。當所有應拆的緊固件完全拆除後,再安裝易損件。

(2)感光鼓的安裝:拔下各電極裝置,釋放清潔刮板,使之與感光鼓墊好,小心地把鼓裝入機內,鼓軸不到位,可稍加旋轉使之與齒輪全齧合,並按拆的相反方向安裝鼓固定板、電極等。

(3)加入載體和墨粉:加入載體(通常為載體與墨粉的混合物)時,應按照說明書規定數量倒入,不可多加或少加。因載體和墨粉已按比例配好,隻需把載體倒入顯影器內,旋轉顯影輥使之分布均勻即可,不需要向顯影器內加墨粉,待顯影器安裝在機器上後,打開墨粉盒蓋,再加入墨粉。單一成份顯影劑的機器,隻在墨粉盒中加入墨粉就行了。

(4)紙盒和紙盤安裝:紙盒和接紙盤多為插入式,有的是壓柄式。按照各自要求將紙盒裝到位。紙因長期封裝,容易粘合在一起,裝時要將紙兩端搓一下,再裝入盒內。

(5)試車檢查:機器安裝好後,要對外表全麵清潔並檢查有無碰傷、變形。打開側板檢查傳動部分,檢查齒輪、傳送鏈條、鋼繩等,確認正常後再加電運行。

①按說明書要求逐項進行檢查各開關功能,顯示指示、複印放大、縮小、報警等。

②認真細致地觀察、傾聽機械部分驅動傳輸情況,發現不正常現象和聲音即去掉電源,排除故障。

(6)試車運行、複印樣品:接通電源,預熱完畢後,即可複印。濃度放在中間位置,用標準的質量測試板複印一張,觀察機器顯示和濃度。若無異常現象,連續複印30張,觀察影印品質量是否一致,濃度是否適中,圖象有無缺損、扭斜等。然後再進行放大、縮小及各種紙輸紙情況。檢查安裝自動輸稿器和分頁器。

經過試車複印,各種功能一切正常後,裝好機蓋,填好試車驗收記錄和安裝維修卡,連同複印樣品存檔,供維修參考。

二、安裝複印機的環境要求

用戶選購複印機型號以後,首先應考慮機器工作環境,不良的環境對機器的壽命和複印質量將有很大影響,每台複印機都有具體要求,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安裝,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1)電源接地:電源電壓波動應在額定電壓±10%以內。有的單位為保證複印質量配有專用穩壓器供電。由於紙在充電、轉印過程中會帶有大量電荷,而這些電荷是通過紙路等靜電消除裝置和消電針消除的,沒有地線,紙會粘在一起,不易分開,造成卡紙。另外機器金屬外殼不接地,易造成觸電事故,故一定要接地線。

(2)環境溫度:機器使用環境溫度應在10°-30°之間為宜。溫度過高機器散熱不利,影響發光發熱件的壽命,溫度過低,預熱時間會加長。

(3)環境濕度:室內相對濕度一般應在20-85%,濕度過低影響電暈充放電效果,甚至造成電極損壞或擊穿感光鼓等事故。複印紙長時間放在潮濕環境下影響圖象轉印。

(4)通風:複印機在複印過程中會放出大量臭氣體和熱量,對人體健康不利,因此機房內要加排風扇,以保證通風良好。

(5)安放條件:

①複印機要放置在平穩的機台或桌麵上,不可傾斜晃動,機器後部距牆10厘米以上,機器的四周要留有一定空間,便於操作和維修保養。

②機器不能受陽光直射,不能安放在有明火灰塵和氨、酸等有害氣體附近。

③機器不能安裝在靠近水龍頭、燒水器、加濕器、電冰箱等附近。

第四章 複印機的使用

一、操作的一般原則

(1)操作人員必須了解複印機的基本原理,特別是使用機器的基本原理。

(2)要熟悉操作麵板上各種按鍵的使用方法、用途、顯示燈的含義,而且要了解設備內部需要調節的器件,如電暈充電電極、顯影器墨粉量的調節和光縫等。

(3)要掌握墨粉供應和載體的撤換方法及周期、牢記定期維修保養時間。

(4)複印過程中,要注意監視電源電壓的變化,電源電壓過高或過低都將導致複印質量下降和機件損壞,電源電壓波動大的地方要加穩壓器。

二、操作的一般方法:

(1)預熱:按下電源開關,開始預熱,麵板上應有指示燈顯示並出現等待信號。當預熱時間達到,機器即可開始複印,這時會出現可以複印信號或以音頻信號告知。

(2)檢查原稿:拿到需要複印的稿件後,應大致翻閱一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原稿的尺寸、質地、顏色,原稿上的字跡色調,原稿裝訂方式、原稿張數以及有無圖片等需要改變曝光量的原稿。這些因素都與複印過程有關,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原稿上不清晰的字跡、線條應在複印前描寫清楚防止複印後返工。可以拆開的原稿應拆開,以免複印時不平整出現陰影。

(3)檢查機器顯示:機器預熱完畢後,應看一下操作麵板上的各項顯示是否正常。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可以複印信號顯示、紙盒位置顯示、放大複印指示、複印數量顯示為"1"、複印濃度調節顯示、紙張尺寸顯示,一切顯示正常才可進行複印。

(4)放置原稿:根據稿台玻璃刻度板的指示及當前使用紙盒的尺寸和橫豎方向放好原稿。

需要注意的是,複印有順序的原稿時,應從最後一頁開始,這樣複印出來的複印品順序就是正確的,否則,還需重新倒一遍。掀開複印機的頂蓋,將要複印的原稿一麵麵向下緊貼在玻璃板上,並根據稿台上的定位標尺,把原稿放在正確的位置上,然後把原稿壓板輕輕放下,壓在原稿上。

(5)設定複印份數:按下數字鍵設定複印數。設定有誤時可按清除鍵"C",然後重新設定。

(6)設定複印倍率:一般複印機的放大僅有一檔,按下放大鍵即可;縮小倍率多以A3→A4,B→A等表示,了解了複印紙尺寸,即可很容易地選定縮小倍率。如果無需放大、縮小,可不按任何鍵。

(7)將複印紙放入供紙盤。複印紙的規格尺寸根據原稿的尺寸而定,複印紙要成疊放入供紙盤內,因裁切的紙張互有粘連現象,所以放入供紙盤之前,應將複印紙扇鬆,使紙張互相分開。複印紙擺放要平整,否則易出現紙路故障。

(8)調節複印濃度:根據原稿紙張、字跡的色調深淺,適當調節複印濃度。原稿紙張顏色較深的,如報紙,應將複印濃度調淺些;字跡線條細、不十分清晰的,如複印品原稿、鉛筆原稿等,則應將濃度調深些。複印圖片時一般應將濃度調淡。

(9)複印結束後,等最後一張複印品送進接紙盤,按"停機"鍵,待定影器冷卻後,即可關掉電源開關。

複印機的工作過程則可分為,充電、曝光、顯影、轉印、定影、消電和清刷幾部分。

三、特殊複印方法與技巧

(一)雙麵複印

個別高檔複印機具有自動複印雙麵的功能,而絕大多數機器要複印雙麵仍需將複印品重新裝入紙盒,再印第二麵。雙麵複印技巧的用途很多,如廣告、磁帶等的說明書、名片、表格以及頁數過多,需要減小厚度的文件。這樣做不僅節省一半紙張,而且減小了文件所占空間,又容易裝訂。

在套印雙麵之前,應使複印紙間充分進入空氣,防止出現雙張現象。先印單數頁碼的一麵,再根據所使用機器的類型,將複印品裝入紙盒,複印雙數頁碼的一麵。有的機器應將第一次複印品上下兩端位置不變地翻過來,文字朝下,裝入紙盒,再複印第二麵;有的則原封不動裝入紙盒即可。前者是直線進紙的機型,後者是曲線進紙,進紙口與出紙口在機器同側的機型。另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采用光導纖維矩陣透鏡的機器,原稿正放,複印品也是正的,而用鏡頭的機器,原稿正放,複印品卻是反的,即上下顛倒。特別是在雙麵複印小張原稿(不是複印紙尺寸)時,采用鏡頭的機器較難操作,最好在複印第一麵時使原稿位於複印紙尺寸中間,印第二麵時也放中間即可。但這樣做兩麵可能出現誤差。另一種方法是印第一麵原稿時放稿台上部右端,印第二麵時放上部左端,而複印紙上下端不動,隻是使其字跡朝下放入紙盒。

(二)書籍複印

在複印無法拆開的厚本文件或書籍時,往往會有一條很空的黑痕留在複印件上,甚至還可能印上旁邊另一行字。這時可在兩頁間夾一張厚白紙,遮住暫不印的一頁及中縫。如仍不能滿足要求,也可以采用二次複印,最後剪貼再複印的辦法。

另外一種方法是在待印一頁之下墊一張白紙,即可消除書籍邊緣陰影。如果還要去掉兩頁之間的陰影,可在暫不印的一頁上覆蓋一張白紙,並使之邊緣達到待印一頁字跡邊緣部分,即可奏效。

(三)不同色複印

在文書處理過程中,往往有許多文件已不是原始打印件。這些文件有鋼筆、鉛筆、圓珠筆的字跡符號。紅藍鉛筆和硬質鉛筆的字跡較淺,複印後效果較差。因此,複印這類文件可以采用增大複印曝光量的辦法來彌補,以增大黑白反差。原稿如已是複製品,也常采用上述辦法複印。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以較淺的字跡為條件,減小曝光量,使其顯出,具體方法是加大顯影濃度,將濃度調節杆推向加深的一端。對於照片、圖片等反差小、色調深的原稿,則應減小顯影濃度,將濃度調節杆撥向變淡一側。如果複印品質量仍難以令人滿意,則可加大曝光量,做法是將曝光窄縫板(有的設在充電電極上,有的是單獨裝在感光鼓附處)抽出,把光縫調寬一些,即可使圖象變淡。

(四)反麵有字的複印

當原稿兩麵都有字,而且又比較薄時,反麵的字就會出現在複印品上,這時常在原稿的背麵放一張與原稿字跡顏色相同的紙。如原稿兩麵都是白底黑字時,通常放上一張中灰色的紙,原稿兩麵都是白底藍字,通常就放上一張藍色的紙。

(五)反向複印

在設計、製圖工作中,有時需要按某一圖案繪製出完全相同的反方向圖象,如果利用複印機來做,是比較方便的。做法是:取一張複印紙和一張比圖案大些的拷貝紙(透明薄紙),在薄紙邊緣部分塗上膠水,並與複印紙粘合,待幹燥後即可進行複印。複印時拷貝紙需朝上,印完後將其撕下,將所需反向圖案的一麵(即複印時的背麵)朝下放在稿台玻璃上,再進行複印,即可得到完全相同的反向圖案。拷貝紙亦可用繪圖的硫酸紙或透明的聚酯薄膜代替。

(六)教學投影片的製作

利用複印機可以將任何文字、圖表複印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用來進行教學投影。具體做法是將原稿放好,調節好顯影濃度,利用手工供紙盤送入聚酯薄膜。如果薄膜容易卡住,可在其下麵襯一張複印紙,先進入機器的一端用透明膠紙粘住。已轉印而圖象正常卡在機內的薄膜,可打開機門送它到達定影器入口,然後旋轉定影輥排紙鈕,使之通過定影器而定影排出。轉印不良、粉末圖象被擦損的薄膜,可取出用濕布擦淨墨粉,晾幹後仍可使用。

此外,還可利用複印機製做名片、檢索卡片等,操作方法與上述的雙麵複印差不多,不再贅述。在掌握了複印機性能和不損壞機器的前提下,還可在其它材料(如布)上複印出文字圖象。

(七)大幅原稿的複印

當複印文件原稿超出複印機稿台的範圍時,可以將原稿分成若幹部分複印,每一部分都多印一些,複印完畢,將重疊部分剪去或遮去,然後粘好。為便於處理和保存文件,需將大幅原稿縮印成小幅複印件時,可以采用多次縮印的方法,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四、複印機其它特殊功能的利用

(一)自動送稿器

使用自動送稿器可以提高複印效率,避免每次放稿都要掀起稿台蓋板的麻煩。使用時首先按下自動送稿按鍵,指示燈點亮,在供稿台上放上原稿。半自動送稿器應一頁一頁地放上原稿。原稿放好後,機器即自動開始複印。

自動(半自動)送稿器的另一個功能是使機器預熱後自動開始複印。方法是在預熱過程中,設定好各項目,如紙盒選擇,濃度調節、放大或縮小等,然後在供稿台上按上述要求放上原稿,機器預熱完馬上自動開始複印。

應當注意,卷曲、折皺、折疊的原稿,帶書釘、曲別針、膠帶或漿糊未幹的原稿,背麵發黑的原稿,粘在一起或裝訂的原稿和過薄的原稿不能自動送入。

但是,利用一些特殊複印技巧,仍可自動送入較薄的或不十分平整的原稿。方法是在將易卡住的薄原稿一頁一頁送入時,打開左側原稿回轉盒,進行半自動送稿複印,即用右手送入原稿,用左手接住印過的原稿,這樣,原稿幾乎不會卡住。

原稿卡住時也要掀開回轉蓋,輕輕拉出,一般從與玻璃接觸一側取出更容易。如果難以取出可拆下夾住原稿的壓板,取出原稿。原稿取出後,若卡稿信號燈仍亮,一般是供稿台上已放上原稿,將此頁原稿向外拉一些,信號即可消除。被卡住過的原稿之後的一頁原稿,由於卡紙信號的出現未能複印,需取出重新放在供稿台上,再行複印。

利用半自動送稿器複印雙麵而不套印雙麵複印時,需先印每頁原稿頁碼數字大的一麵,待此頁原稿從機內排到稿台上時,再將其放在稿台上,複印另一麵。例如:先印第4頁,然後再印第3頁。這裏不能使用全自動送稿功能。

(二)自動分頁器

利用自動分頁器進行分頁時,必須從原稿的最後一頁開始複印。分頁器一般為15格,可將複印品分成15份,複印品超過15份時,需要先複印15份,再繼續複印餘下的份數。

使用自動分頁器時,紙盒內裝的紙張應凸麵朝上,這樣不致在複印品進入分頁格時出現錯插現象(即後印出的一頁插入先複印的幾頁之間,搞亂了順序),每層分頁格約能容納30頁複印品,超過時即易發生卡紙。因此,複印品過多時應在複印過程中取出,分別放好,待全部複印完,再將兩部分疊放在一起進行裝訂。

在自動送稿器與分頁器同時使用時,應注意防止原稿偏斜造成複印品缺陷,以致殘品被夾進複印品中,難於發現。因此,應在複印過程中隨時留意分頁器中最上層的複印品,隻要此頁完好,則以下多層的複印品應是好的。

自動(半自動)送稿器與自動分頁器同時使用時,如遇到原稿大小參差不齊的情況,而複印份數又在分頁份數以上時,可先印分頁器分頁份數的餘份,如需複印20份,而分頁器僅可分15份,這時應先印5份。複印這5份時,可對大小不一的原稿進行放大或縮小,統一到一種尺寸的複印紙上。印完後,取其中1份作為第二次複印餘下15份的原稿。這時可使用自動(半自動)送稿器,而且隻需進行原大複印就行了。而第一次複印的原稿尺寸不同,且有放大、縮小的麻煩,故不能使用送稿器快速複印。

在對色調不一的多頁原稿進行多份複印時,亦可先複印餘份統一色調,然後再以複印品為原稿進行多份複印,這樣可避免反複調節顯影濃度的麻煩。

使用自動分頁器還需注意選用光潔度好、尺寸合適的複印紙,並應在複印前將紙盒中的紙張充分抖開、磕齊。否則,一旦因靜電吸引雙張紙粘在一起,就會出現複印品缺陷或卡紙現象,使分頁出現錯誤。

(三)大容量供紙箱

一些高速複印機可選用容量為1500~2000張紙的供紙箱。這種紙箱附加在機器右側,從下供紙盒處進紙。供紙箱需單設電源。使用前需將選擇器旋鈕設定好,以滿足不同紙張尺寸的要求,接通電源開關,指示燈亮,無紙時指示燈閃爍。

當需要變更複印紙尺寸時,可向右拉出紙箱,打開紙箱蓋和上蓋,鬆開塑料旋鈕,提起隔板,將選擇器旋鈕調到所用紙張尺寸的號碼位置,最後關好紙箱蓋,將紙箱推接到主機上。如果加紙後指示燈仍閃爍不止,則說明複印紙未放好或紙箱未關嚴,此時不能進行複印。

(四)自動複印功能

有些複印機,在供稿盤上放好原稿後,機器即可在預熱完畢後自動開始複印。

第五章 維修與保養

一、機械性維修應注意的問題

(一)持鼓方式

(1)不要赤手去碰鼓的表麵。

(2)把鼓存放在遠離熱源的陰涼幹燥的地方。

(3)當清潔鼓時,一定要戴上手套,不要丟掉清潔後的棉花,而將它帶回到服務部,按照規定地方處理。

(4)在清潔鼓後或在安裝新鼓時,一定要給鼓塗上一層安裝粉,這應該在沒有強光的地方並在一分鍾內作完。

(5)為了保護鼓,在安裝新的清潔刮板和/或新的清潔刷以前,一定要在它們上麵塗上安裝粉。

(6)當安裝新鼓時,鼓的調整是必要的,另外,在下麵的情況也應該作鼓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