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勞動增加的規律(1 / 3)

第一章 勞動增加的規律

勞動、資本和土地的作用

我們逐一考察了各種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考察了如何提高這些不同要素的功效。在結束與生產有關的討論時,還剩下一個頭等重要的問題。

生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增加的。生產隻要不受到有害的製度或低下的技術水平的阻礙,就總是趨於增加。生產不僅受到生產者擴大其消費手段的欲望的刺激,還受到消費者人數不斷增加的刺激。什麼是生產增加的規律,生產增加受哪些條件的製約,生產增加實際上有沒有限度,限度是什麼,在政治經濟學中沒有比弄清這些更重要的了。政治經濟學中人們最模糊的也是這一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所犯的錯誤會造成而且也確實造成了最大的危害。

我們已經看到,生產的必要條件有三個,即勞動、資本和自然要素。資本這個詞指的是勞動創造的所有外界物質條件,自然要素這個詞所指的外界物質條件則不是勞動創造的。但在自然要素中我們無需計入那些數量無限、無法被人占有並且性質永遠不會改變的東西。這些東西總是隨時向生產提供同等程度的幫助,不論生產規模有多大,如空氣和陽光就是這樣。既然現在要考察的是限製生產而不是便利生產的因素,所以我們需要談一下在數量或生產力方麵容易感到不足的自然要素。這些全都可以用土地這一名詞來表示。從狹義上說,土地是農產品的主要源泉。如果我們擴大這個詞的含義,把礦山和漁場也包括在內,即不僅包括土地表麵生長和喂養的東西,而且還包括地下或水中存在的東西,那麼,它就把我們現在所關心的一切都包括進去了。

這樣,我們無需作太多不必要的說明,就可以說,生產的必要條件是勞動、資本和土地。因此,生產的增長取決於這些要素的性質。生產增長或是這些要素本身增加的結果,或是其生產力提高的結果。生產增長規律肯定是生產要素規律的結果;生產增長的限度肯定是生產要素規律確定的限度,不論是什麼樣的限度。我們將逐一考察這三種要素所產生的這種作用,或換言之,將首先考察生產增長規律對勞動的依賴,然後考察其對資本的依賴,最後考察其對土地的依賴。

人口規律

勞動的增加,就是人類的增加,也是人口的增加。關於這個問題,馬爾薩斯先生的人口論所引起的討論已弄清了事實真相,雖然沒有被普遍接受,然而卻已是盡人皆知,因而這裏也許隻需對這一問題作一比較簡要的考察。

一切有機物固有的繁殖力可以看作是無限的。任何一種動植物,隻要將整個地球任憑該植物和供養該植物的東西擺布,都會在短短幾年內遍布地球上適宜其生存的每一區域。繁殖的快慢程度對不同綱目的生物來說是不一樣的,但全都會非常迅速地布滿整個地球。有很多種植物,一棵每年會長出成千胚芽。即便隻有兩棵長成,14年後這兩棵也會繁殖到16000多棵。一年翻四番的動物,隻能說具有中等程度的生殖力;即使半個世紀內隻增加這麼多,1萬隻在兩個世紀後也會增加到250多萬隻。增加能力必定是按幾何級數提高,隻不過比值不一樣而已。

就生物的這種性質而言,人類並非例外。其增殖力是無限的,如果這種增殖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則人類的實際增殖會是非常迅速的。這種增殖力從未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不過在最有利於生存的環境中,即在勤勞而文明的社會所殖民的富饒地區,人口已一連幾代人,不超過20年就增加一倍(不算新來的移居者)。人類的增殖力比這還要大。在氣候適宜、盛行早婚、衛生狀況良好、夭折人數很少、生活資料充裕的地方,隻要看一下普通家庭有多少子女,就會明白這一點。如果我們假設,在良好的衛生條件下,每代人僅比上一代人增加一倍,那這隻能說是對增殖力非常低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