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中迷茫了一段時間後,推橋終於覺醒了:眼淚和歎息救不了自己,要想改變命運,隻有努力跟命運抗爭。她決心振作起來,幹一番自己的事業。但是,該幹什麼呢?
有一天,推橋登子遇上一位叫杉浦穗的朋友,此人是柔道三段。當時杉浦穗說:“柔道的臥技,都是較強的一方屈在下麵征服對方。”
推橋從這句話中得到了靈感:夫妻生活也跟柔道一樣,女性屈在下麵,隻有夠強大,才能征服男人的心。但這需要技巧,這種技巧並不是閉門苦讀就能得到的,必須實地親自訓練才行。隻看婦女雜誌上所寫的技巧是沒用的。像她一樣因為先天性“性冷淡”而離婚的女人必定不少,這是令人十分遺憾的事。然而這種缺陷不是無藥可救的,可通過鍛煉肌肉的辦法來補救。
這麼一想,她心裏產生了一個奇妙的計劃:開辦女子性能力訓練班。
她先去拜訪了婦產科醫師,請教增強女性性機能的方法,又跟柔道家杉浦穗實地研究柔道,然後把醫學上的常識和柔道的種種技巧揉合成一種新式體操,即後來聞名世界的“推橋式美容健康體操法”。後來,推橋成立了“全日本女性美容健康會”,並自任會長。
她的新式體操不但可鍛練局部筋肉,使局部機能增強、年輕化,對減肥、美容也有驚人的功效,而且老少皆宜。入會後,肥胖的身材,不需多久就會苗條起來,麵容也會變得容光煥發。因此推橋式體操極受婦女的讚賞和歡迎,家庭主婦、離婚婦女,甚至未婚女生都蜂擁而來學習這種技巧,生意非常興盛。
名利雙收之後,推橋登子再度結婚,這一次她的婚姻非常美滿,令人十分羨慕。而她通過自身努力改變不幸命運的行為更是受到人們稱讚。
在上例中,推橋的賺錢術確實新穎奇特。由此作反向推測,如果誰率先從事男性性機能訓練指導,也必然能大賺其錢。“衣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哪個男人會不關心性能力呢?而據報道,由於受環境影響,男性性功能呈整體下降趨勢,可見提高男性性功能是一項很有前途的事業。
當然,“替人解憂”不隻局限於性功能方麵。俗話說,“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讓人憂愁的事很多,運用此招賺錢的前景也很廣闊。
(1)確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觀念。人的勞動具有個體勞動和社會勞動的雙重屬性,“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也好,“主觀為他人,客觀為自己”也好,都沒有否定勞動的這種雙重性。個人利益必須和社會效益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充分實現。“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是口號,更不是唱高調,而是一種起碼的觀念。不具備這種觀念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多大的發展前途。
(2)選一個能解人憂患,又能為自己謀利的行當。能解人憂患的行當很多,如照顧老弱病殘,代人尋親,陪人聊天,代人打官司,等等。能不能謀利,利益有多大,要看需要幫助的人有多少。例如,在大城市,單身外來人員多,如果開一個“聊天公司”或“單身貴族活動中心”之類的公司,肯定有發展前途;如果是在小地方,人們有家人朋友可以交流,不太孤獨,生意不一定好得了。
(105)開辦一家谘詢服務社
谘詢服務的要點是向顧客提供產品知識,以提高親和力,吸引顧客。顧客日常使用的商品種類很多,但他們的商品知識卻很有限,相當多的人對買東西感到頭痛。比如:質量可不可靠?價格合不合理?商品合不合用?這些問題都是顧客想知道卻很難知道的。雖然有“貨比三家”的方法可用,但這畢竟很消耗時間和精力。如果賣主能誠實地將產品的質量情況、價格水平、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告訴顧客,顧客就不用東奔西走“貨比三家”了,直接在這裏買就行了。
開展谘詢服務應注意:
(1)誠實為本。如果告訴顧客的是不真實的產品情況,那還不如不說。騙了人家一次,人家說不定再也不會上門了,不是自斷財路嗎?也許有人會想,中國人這麼多,每人騙上一次,就發大財了!問題是,中國人雖然多,你去哪兒騙人家去?一家中型商場的服務對象還超不過5萬人,按“1∶20定律”,騙一個等於騙20個,隻消騙上二、三千次就把顧客騙光了,就該關門大吉了。所以,要想發財,還是“細水長流”比較好。
(2)戒除貪心。很多賣主說假話的原因,是怕把顧客推到競爭對手那裏去。其實,任何商店都有一個隱性銷售群體,如果你店裏沒有某顧客合適的商品,說明他不屬於你這個銷售群體,勉強拉住他又有什麼用呢?就像賣書一樣,給小學生看的書,盡量把小學生拉住就行了。用不著拉中學生來看。
(3)了解商品知識,有一技之長。有些賣肉的,要1斤不切8兩,一刀一個準,技藝可謂精湛,生意肯定差不了。但要將技藝練到精湛的程度,談何容易!這裏所說的“一技之長”,要求沒這麼高,有突出之處就行了。例如,我有一個親戚,是做服裝生意的,審美眼光比較好。平時顧客來買衣服。挑來挑去總拿不準,她就幫人挑,一挑一個準,讓顧客舍不得脫下來,衣服自然賣得又快又好。但據她說,不是她眼力這麼好,是顧客對自己的眼力沒自信,有依賴性,所以才把決定權交給她。其實,有幾個顧客對自己的眼力有自信呢?你如果有一技之長,人品又沒問題,顧客就會將決定權交給你。
(106)開辦一家中介公司
要想站在別人的中間,就要有兩麵討好的本事。
中介服務公司的宗旨就是替人牽線搭橋,從中收取傭金,傭金比例一般在10%左右。這個比例可以是按固定數字,也可以臨時協商。本招利潤率不高,好處是無須多少投資。交際廣、信息靈通的甚至可以分文不用;風險也不大,主要風險在於中介人介紹合作的雙方有一方違約帶來的法律糾紛。
開辦中介公司應做到:
(1)廣交朋友。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也是一種能帶來財富的寶貴資源。如果想用中介服務法賺錢,在交朋友時,首先不能太小氣,要有“有錢大家賺”的氣度。俗話說,“不惜力者有人敬,不惜錢者有人愛”,大致道出了交朋友的秘訣。
(2)誠實守信,替服務對象著想。現在國內有些“中介”名聲不太好,主要是某些人不守信用造成的,隻管自己收傭金,不管人家的合作條件充不充分。
(3)建立關係網絡。即使從零起步也沒關係,但發展一家,就要保住一家,這樣逐步形成關係網絡,自然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不要以為做完一筆生意就算完了,其實,不管是單位也好,個人也好,都不是隻有一次生意可做,經常跟他們保持聯係是有好處的。
(4)注重長期利益。雖說中介費的標準一般在10%左右,但左多少,右多少,對客戶的合作態度影響很大。為求長遠的利益,有必要出讓眼前利益。
(107)開一家郵品代理店
會爬山的人,不在乎是從山腳起步,還是從半山腰起步。
舉個例子:盧俊雄是廣州人,小時候,他家生活比較拮據,全家月收入隻有110多元。盧俊雄從小愛讀書,尤其愛看小說。受書中人物影響,他決心做一個發大財、創大業的人,並立即將這種決心付諸行動。這時,他小學還未畢業。
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父親同意每個月給他一塊錢的零花錢。盧俊雄並沒有將這一塊錢隨便花掉,而是用它來做生意。
一塊錢能做什麼生意呢?
盧俊雄在街上胡亂逛了幾天,終於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用這一塊錢,到郵電局報刊部批發每份3分錢的《羊城晚報》30多份拿到街上零售,每份4分,除掉來回車費,每天可以賺得2毛錢。一天2毛錢,一個月下來就有6元錢的純利潤了。
一個多月後,盧俊雄已賺來了10多元錢。這時候,盧俊雄已不滿足於每天賺2毛錢了。於是,在賣報的同時,他開始留意新的發財門路。經過一番調查,他選擇了舊書生意。
他每周到倉邊路舊貨收購站去一兩次,觀察收購行情。每當有人拿舊書來賣的時候,他就出比收購站較高的價錢,把舊書買下來,拎回家中。他將那些有閱讀價值或者有收藏價值的圖書一一挑選出來,整理,分類,擦洗幹淨,貼補拚湊,弄得像模像樣,轉手賣到北京路舊書回收部。
舊書生意使盧俊雄腦子變得更聰明了,悟出了一些賺錢的門道。
1980年,全國首屆郵票展銷會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行。盧俊雄也參加了。他用僅有的幾十元本錢,紮進公園門口那群炒郵票的人堆中。
郵票價格的總趨勢永遠會上漲。一般郵票的升值率為30%(年均數),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率,也比其他多數生意要高。盧俊雄看準了這一點,決心在炒郵票上闖出一條財路來。
上初中二年級時,盧俊雄籌建了廣州市第一個自發性質的中學生社團:省實集郵社。當時,盧俊雄隻是幫助愛好集郵的學生代買各種郵票,從中撈取一點點“勞務費”。
高二寒假時,盧俊雄組織創辦了大陸第一個“中學生集郵冬令營”。他原以為冬令營會辦得非常成功,因為當時各個學校有不少學生報了名。然而事實卻令他大跌眼鏡:開營那天,隻來了一個營友。
滿腹的厚望化為泡影,盧俊雄心情異常沉重,難以排遣。於是,他把這種心情訴諸文字,寄給香港《郵票世界》雜誌社,被放在重要位置刊載了。盧俊雄萬萬沒料到,這篇借以解愁的文字卻成了絕好的廣告,一些海外郵票商竟然紛紛來函、寄錢,托他購買郵票。在郵票市場,有這樣一條規則:郵票無國籍,凡200枚以內的郵票夾在信封裏郵寄無須納稅。利用這一規則,盧俊雄開始步入國際市場,賺取外彙。
盧俊雄真正發跡是1987年新年之後。當時,盧俊雄做出一個非常大膽的舉措:他用非常低廉的價格購進了一批頭一年的賀年卡。沒想到,這批過期的賀年卡賣得很好,使他狠賺了一筆。他用賣賀卡賺來的3000多元錢辦起了一份雙麵鉛印8開的《南華郵報》。然後,通過《集郵》雜誌和郵票公司搜集全國2000多個集郵愛好者的姓名、詳細地址,並將報紙免費寄給他們。郵報免費寄出後,有人開始回函,希望代購某些郵票。在1987年1月份,盧俊雄就做成了3萬多元的郵票生意。
1989年,《南華郵報》已發行5萬多份,也就是說,盧俊雄已擁有五萬個固定客戶。這一成績感動了具有30多年曆史的郵界權威雜誌《集郵》,它破天荒為盧俊雄這個郵票商刊出銷售廣告。當月,盧俊雄的營業額直線上升,竄至30多萬元。
之後,盧俊雄膽子更大了,他承包了某個協會的一個門市部,在郵局裏租了一個信箱專營郵購生意,從此,奠定了他作為大陸第一郵購商的地位。
1991年2月至3月間以及7月至8月間這段時間,股市整頓,盧俊雄又以敏銳的目光瞄準了股市,並在股市上大顯身手,從而一躍成為與楊百萬齊名的大富豪。此後,盧俊雄又將目光轉向房地產業,並創辦廣東華隆發展公司。現在,盧俊雄已是擁有億萬家資,成為赫赫有名的青年實業家。
據國外統計,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發家,隻有10%不到的人是靠繼承家族遺產起步的。在中國,20年前全是窮人,靠小本起家的恐怕要占到99%以上。在中國發家致富的“財主”中,文化素質很高的固然也有,小學畢業的也不在少數,多半是文化程度居中的。因此,以沒有本錢或者沒有能力來為自己不能發財開脫,是沒有道理的。我認為,不發財的原因隻有一個:努力得不夠。
開辦此店應注意:
(1)不要嫌錢太小。有的人,“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結果總是愁錢用。事實上,賺小錢是賺大錢的必要步驟,因為在賺小錢的過程中,可以增加經驗見識閱曆,培養金錢意識和賺錢能力,同時積累人情關係。試想,一個連小錢也賺不到的人,如果交給他一家大商場,他能管理得了嗎?要不了三年兩年,就會被他整成死症。要想賺大錢,不能指望“跑步進入共產主義”,還是要腳踏實地,從小錢賺起。
(2)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大生意有大風險,小生意有小風險,沒有一點心理承受能力是不行的。有人說:越沒錢的人越賺不到錢。這話很有道理,因為沒錢的人,虧上百兒八十的,便肉痛得緊,根本不敢冒險,哪能嫌到錢呢?既然想發財,“麻”起膽子也得賭幾把,反正起點不高,即使賭輸了,後退也不遠;要是賭贏了,卻能前進一大步。馬克思這句話,可讓那些想革自己命的人作座右銘:無產階級,失去的隻是鎖鏈,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
(3)及時轉行。轉行包括轉換賺錢行業或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我有一位朋友,可謂深諳此道。他原先是某廠職工,後來下崗了,很讓人瞧不起,他一氣之下,發誓在5年之內成為百萬富翁。他丟掉讀書人的所謂“體麵”,去垃圾場撿垃圾,積累了一小筆資金後,又去擺地攤賣服裝。擺了一年多,又開了一家小服裝店。過了一年,他將服裝店的規模擴大了一倍。再後來,他將服裝店交給親戚經營,自己辦了個電器批發部。現在,他已擁有數百萬家資。
(108)旁門左道,贏利謀財
好點子不如新點子,新點子不如歪點子。
“商場如戰場”。在戰場上,左右勝負的主要還是實力,所謂“堂堂之陣,凜凜之威”,就是實力的體現。不過,“兵行詭道”,在實力不足時,用些歪點子,有時也能取得出奇製勝的效果。曆史上不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多半是歪點子的功勞。
上述幾例都是明顯的“歪點子”,如果將“歪點子”的概念外延,現實生活中的歪點子比比皆是。例如,拉名人做廣告就可說是一種“歪點子”,因為無論名人的名氣有多大,都不會對產品的質量帶來什麼影響,不過,由於人們相信名人,也就相信了這種產品。
在實戰技巧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1)打破常規。滿腦子規則、條例的人是想不出歪點子的,因為的所謂的“歪”,就是偏離了常規和人們的習慣思維。
(2)合乎常理。再怎麼“歪”,也不能歪到法律的框架之外去,否則,性質就變了。對社會公德,也應有起碼的尊重,否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阻力。把握不好,歪點子就變成了壞點子。
(3)順乎人情。就是說,對他人利益不能有明顯損害。“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因自己的利益損害了他人的利益,而又為他人覺察,必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