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奇”的文化生意
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必然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的提高上。生活的情趣與豐富便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這一變化帶動了文化型商業的發展。文化型商業追求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花樣層出不窮,豐富多彩,書籍藝術、文化用品……,這些都是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文化型小生意需要的是“新”和“奇”,給人們的生活增添美,增添樂趣。文化型小生意是一個重要的生財之道,它不會過時,隻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可謂機會多多,收益多多。
1.從事書報經營
(1)經營舊書報攤
目前各地雜誌期刊數量相當多,出版以後,除一部分長期供給訂閱客戶之外,就得通過書店、書報攤銷售。如果過了期而沒銷完的話,這些過期的雜誌,隻好由雜誌社收回。
目前十分暢銷的一本雜誌——《讀者》,過期以後,在市麵上就不容易買到,據說收回以後,就將退回雜誌社,嚴加管製,不再流回市麵,免得影響新雜誌的發行。
《讀者》的財力雄厚,有它的獨特經營方式。而一般雜誌過期以後,即以定價三折以下價格,賣給舊書攤。
經營舊書報攤的特點是資金不必太多,選擇幾種暢銷的雜誌,如《青年文摘》、《青年科學》、《南風窗》、《小說月報》、《新女性》、《黃金時代》、《健康文摘》、《故事會》、《大眾軟件》、《計算機世界》……等雜誌,但仍然要注意地區性質,視當地人的需要而論。
如果資金足夠的話,可以租下一間鋪麵,可是租金不能太昂貴,鋪麵也不必太大,但一定要有充足的光線,不致影響顧客的視力。
做幾個書架,除了擺雜誌之外,還可以擺舊書。
如想買進更便宜的舊書,可花一點時間,到收購廢品的地方,平常我們稱之為收購古物的集貨地去。那裏從各家收集而來的廢物,應有盡有。一捆捆的“廢紙”當中,往往能找出幾本好書,或者雜誌。“古物商”向各家以每公斤2元錢購進,要是發現貨色不壞的話,可以每公斤5元錢購回,隻要翻出幾本像樣的好書,利潤就是相當豐厚的。
經營舊書攤一定要勤快,購進的書籍也許封麵已經殘破不堪,另加上一個新的封麵,重新標好書名。書一經改頭換麵,煥然一新,也增加了書的身價。
光顧舊書市場的顧客,以學生為最多,他們本身沒有經濟能力,因此售價不要太高,隻要獲得適當的利潤即可,千萬不要漫天要價,那不是為商之道。
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銷售查禁書刊,包括黃色的小冊子,雖然可以獲得暴利,但危害國家、社會,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無窮的禍害,賺取這種錢,你會覺得心安理得嗎?因此經營舊書報攤,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為不法的高利所誘惑。
(2)設立學生用書交易中心
一般人經營舊書,都收買一般性的書報雜誌。有的則不同,對象是大專、高中學生,名曰:“學生用書交易中心”。
要注意的是學校的開課、注冊、停課時間。通常在學期末,到學校去,用很低廉的價錢收購他們用過的書。當然平時要留意各年級各科係的用書情形,也和學生們多聊聊,以了解他們的教授使用書籍的趨勢,有無換用書本,其他版本等。某些學生較感頭痛的科目,可收買一些整理較好的筆記本,用來作為來年的學生們之參考。通常是代需要者複印,收取一些費用,生意相當好。可能的話,也要收集他們的期中考、期末考,及研究生入學考試題,加以分類,供學生考試用,生意奇佳。
收集到的舊書必須在學生注冊時到學校去銷售,工作情形是:把某校收集來的書,依年級類科加以分類,整理出一張清單,加以油印,然後到學校宿舍去散發,當然校門口也可散發。因為買書便宜,售書也不貴,利潤不錯,銷售也快得多。
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畢業班學生通常在五月就結束所有功課了,因此要趕在其返家前去收購,買畢業生的書最便宜且多,因為他們中有許多要返回外省市的家,行李少帶為妙,因此往往收獲頗豐,這時候,也可訂購一些紙箱(可折疊)和繩索來賣給他們(因他們返家寄行李、書籍需用)。
做此行業可以附帶收買學生用過的文具,如製圖儀器,舊自行車等。
如果你有一部小型舊車到各校巡回去做生意,收入更佳,但要注意,就是你的交易中心可取一個名字,或自取一詼諧易叫的綽號,每年定時定地來做生意,這樣知名度才會在學生中傳開,生意會更好。
這種生意,本錢不多,收入不少。
(3)出售活頁、組合、盒裝書
請各位有心人一試:無論你去聽課還是去講學,或者為某些原因要帶些書外出,如果你非常細心地將一本厚厚的書拆開——隻帶所需要的書頁前去,用完之後,又把拆出的按編碼放回原書內。這樣做,筆記本加書頁,攜帶甚是方便。
拆書還有更妙處:當同時使用幾類書時,將從不同書上拆下的書頁臨時組合,哈,妙極——居然會產生許多奇異想法。比如,哲學的書頁與兵法書頁相結合,會激發兵法思維學或者辯證兵法等全新的念頭;政治經濟學與公共關係學相組合,會產生公關經濟學或者政治公關學之類。
有人仿做,嚐到甜頭,開玩笑要“申請專利”。如果能順著這種思路想開去,推而廣之,還會有更妙的想法。
細心人通過觀察發現,而今書市好像進入了“精品叢書時代”,那些成套成套的叢書、全書、精品係列的確很有些市場。其實予以認真分析,這些係列套裝書不過是通過分類分拆進而定題組合而成的組裝書而已。
如果出版社在組裝這類書的時候,考慮一下讀者閱讀時的分拆,就可以出一批可隨意分拆組裝的活頁書,讓讀者買回去後可以自己動手按需要組裝成“新書”。尤其是那些具有工具書性質的大部頭,有精裝本、平裝本,還有價高驚人的豪華本。如果真的來個活頁性質的“盒裝”工具書類,對於搞研究授知識寫文章做編輯的人來說是最受用不過的了。
那些大部頭辭書辭海之類,巨型的足有十餘斤,微型的也難翻閱難帶它外出學、查、用。如果分拆成多個篇章並讓它們各自獨立成書,然後組成“盒裝辭書”,那會給使用它的人帶來極大的方便!
因為上述的創意,那麼精製一些分拆組裝用“精製書盒”就會很有市場。這種書盒應當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簡單如硬紙盒,可以精致如電腦軟件盒,更可以豪華如高檔首飾盒。用材更是可以多種多樣了:紙的、木的、塑料的、有機玻璃的……隻要起到方便、美觀、實用和裝飾作用的都行。
如果有出版社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該出版社會有三個好處。一會促進銷售而大賺其錢;二是使讀者通過不斷的組合,可以培養出極好的創造力;三是出版社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書出版!
精製書盒做成了,再貼上一些名貴書的封麵,會吸引大批攀附風雅,“隻要麵子不要內容”的人購買用以裝點門麵。
(4)銷售帶電腦磁盤的圖書
知名民情調研專家調查,當今時代,真正前往書店買書看的讀書人,約有30%左右看到精彩處,都有在書上畫線打圈的癮頭;這些人中又有半數左右的人,都有做摘錄或者摘資料弄卡片的習慣。
而我們已經知道,時代發展到當今,很多讀書人、研究者、思想家以及寫作者,大都開始或最終會擁有電腦甚至很多人都要用電腦代替筆來摘錄或寫作的。
在筆與電腦互相接軌相互交融的時代,要用鋼筆一字字摘下精彩的片段,是好累人的事情。
如果出版社或者大商家順此累人的事情想開去,想些法兒免去好做摘錄喜做卡片者的“繁重體力勞動”,在每本值得人們一買、值得好讀者摘錄的書後加做一個錄有該書全部文字的電腦磁盤,這對於人們做筆記、搞摘錄、寫文章會有多大幫助呀;對人們有大幫助的商品,必然要受到人們的大歡迎!
其實在每本書後附加一張電腦磁盤並不是什麼難事:現在印刷廠全都用電腦排版了——當書籍排版後,運用純文本方式拷進磁盤就是了。那些大部頭的書籍,尤其是那些大型工具書,印數在5000本以上的,就是多做一張可供永久保存的光盤,其實頂多也隻是增加幾元錢的成本,其用場卻比僅用書紙印刷大幾倍——購書者當然也會多得多!
而今電腦書籍與紙印書籍是兩相分開的,“井水不犯河水”,但兩相擠占“讀者”與“消費群”,隻能是此長彼消。如果有膽,商家能順著“黃金腦智囊群”這一黃金創意發展下去,先人一步來個“合而為一”,主動迎合已經到來的讀書與電腦消費熱,此商事就有可能越做越大。
可以預言,用不了三兩年,中國境內將有半數以上的紙印書籍會在封三的位置帶有一張將整本書拷進電腦的精彩磁盤!
(5)經營禮品書店
在注重生活質量,講究生活藝術的今天,不少人已經把友情的投入變得富有文化色彩和藝術趣味了,禮品書就是一份高雅珍貴而富有意義的紀念品。
在國外,禮品書已是當今發達國家文化消費的新時尚。美國書店協會的一份調查表明,1993年美國的書籍消費者中,有40%的人買書籍是作為禮品饋贈友人。調查還預計,今後禮品書將與鮮花、糖果等暢銷禮品共享禮品市場。
禮品書,作為一種新交際禮品,在我們這樣一個泱泱禮儀之邦,有著廣闊的市場。第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日趨追求高雅文明的交際方式,送禮送生活日用品已感到俗氣,紀念意義不強。第二,現代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專以收集或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為享受,禮品書能滿足這些人的需要。第三,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多,望子成龍幾乎是每個做父母的願望,於是在兒童智力投資上肯下本錢。如果把給其孩子送的糖果、玩具類禮品改成兒童禮品書,必定會使孩子父母萬分高興。
根據這一分析,我們不妨再擴大思路,是否可以開辦一家“禮品書店”或“禮品書專櫃”呢。
辦一禮品書店雖然不算是什麼難事,但是現在出版的禮品書種類較少,可供做禮品的書籍有限,想要辦一家真正的、種類齊全的禮品書店目前還有一定困難。但我們可以想一些辦法彌補。在禮品書不足的情況下,首先可選擇一些雖不是禮品書,但裝幀考究、精美且成套的古今中外名著的文學類書、工具書、辭書、生活百科類書等來做禮品書;其次開設一些特別服務項目,如代讀者包裝禮品書,給它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製作一些有一定意義的專用圖章或請名家代客簽寫贈言、落款等,使禮品書更有意義、更雅致、更具收藏價值,成為珍品,讀者更加喜愛。有了這些服務,書店裏的普通書便有別於普通店,而成了可以拿來贈送人的禮品書了。
(6)經營暢銷書店
暢銷書店與專業書店和綜合性書店有較大的區別。暢銷書店所銷售的書籍均是屬於暢銷的。所以經營這類書須把握市場脈搏。
經營這類書店,關鍵要掌握兩點。一是開店地址。要根據開店地址的不同,選擇不同品種的暢銷書。二是要把握好進貨品種。進貨不能以自己的口味為準,要以大眾口味為準,要以大眾口味為主。很多暢銷書是伴隨電視劇而生的,故你一定要注意觀察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如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圍城》的播出,造成圖書《紅樓夢》、《圍城》的暢銷。還有一些暢銷書是伴隨重大事件和人物而產生的,故你應注意留心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董建華任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等事件發生,引發了有關拉賓、董建華的各種類型的圖書暢銷。
另外,還要對暢銷書是否常銷加以辨別。有些暢銷書時間性很強,過了某段時期就不好銷。故你在進貨數量上應把好關,以免積壓成滯銷書。而有類暢銷書,不僅暢銷,而且可長銷。這類書在進貨時可考慮多進一點。這類書一般都有個特點,不是娛樂性的,而是實用性的。比如有關中學生作文寫作的《中國中學生作文大全》,有關嬰幼兒喂養的《育兒指南》等等。
如果你對圖書行業不熟悉,最好不要開設這類局限性較強的書店。
(7)經營考試書店
市場是個寶,全靠自己找。市場上的各類需要無奇不有,無所不包。
有的人為四處尋覓卻找不到合適的禮品而發愁;
有的人為自己的特殊愛好難以滿足而煩惱;
有的人為買到一本好書而歡欣;
有的人為聽到一首最新流行歌麵雀躍;
……
開店賺錢,就在於你能不能發現這些潛在的需求,並將滿意和愉悅及時奉送給他們。找出盲點,找出盲點中的盲點,需要敏銳的眼光和創意的靈感。找出熱點,熱點中的熱點,財富會離你不遠。
1992年,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一位講師,肖忠遠碩士離開了講台,辭職下海,辦起了全國第一家考試專用書店。
他在海澱圖書城的三樓租了一個25平米的門臉,為了在書店林立、競爭激烈的圖書城打開局麵,他煞費苦心,為此做了一個市場調查:
①圖書城裏多是出版社開的書店,資金雄厚,如果自己再開個書店,難與其匹敵,不如避實就虛。
②中國是一個考試大國,幾乎每個人都免不了要考試,考試用書即使貴些,也有人舍得花錢。且目前,國內沒有人經營此類項目,是圖書經營中的盲點。
於是他創立了全國第一家考試書店,和預想的一樣,一炮打響,營業額從每天30元最高猛增到近萬元,並做到當年贏利。
肖忠遠的成功,在於他瞄準了考試這個巨大而又有潛力的專業市場。
社會分工的飛躍將使得專業商店層出不窮,難以勝數。然而,隻要你的專業服務技術精湛,商品適合顧客專業消費的特點,你的商店也就越具有經營特色。
特色有了,財富還會遠嗎?
(8)經營專業書店
物質生活水平日漸走高,休閑時間得到延長,讀書求智尋知識總要成潮。
商品市場上,一些大而全的百貨公司已經意識到什麼,潮頭正向連鎖店、專門店、特色店方麵發展。
圖書市場也一樣,在銷售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圖書經營大雜燴的現象必然弱化並慢慢走向專業化。因為這種原因,電腦專業書屋、汽車專業書社、建築專業書店、保健書籍專門店之類的圖書經營店就成了新世紀的普遍做法。
因為這樣一種原因,有誌於在圖書銷售市場上做些事兒的創業者,就應該在“休閑特色”上麵做些文章,以吸引並鎖定不同層次的休閑人。
試舉幾例:
——家政書屋。針對人們普遍希望將平常生活咀嚼得更有滋味的心理,將家政觀念引入求知序列,比如有關家庭、裝飾、打扮、烹飪、插花、美容以及投資理財、業餘兼職、社會交際等等書籍,都可以拿來經營——經營如此書屋一定要“抓住女人”,因為女人會首先對它發生興趣。
——生意經書屋。針對越來越多的人想當老板或要當好老板的社會現象,將成功老板學作為此類書屋的重點,因為“不講文化和科學,特別是不講商業文化和商業科學,恐怕終究做不了長遠牢固的大生意”。如果能專營古今中外有關生意經或者經營奇才成長之道的書籍,以及同類內容的最新雜誌和剪報,特別是一些成功生意人所喜愛所推薦的書籍,更會受今日老板及未來老板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