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卷(3 / 3)

漢家失中策,胡馬屢南驅。聞詔安邊使,曾是故人謨。

廢書悵懷古,負劍許良圖。出關歲方晏,乘障日多虞。

虜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連兵屯北地,清野備東胡。

邊城方晏閉,斥堠始昭蘇。複聞韓長孺,辛苦事匈奴。

雨雪顏容改,縱橫才位孤。空懷老臣策,未獲趙軍租。

但蒙魏侯重,不受謗書誣。當取金人祭,還歌凱入都。

征東至淇門答宋十一參軍之問

陳子昂

南星中大火,將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遠,瑤華折遺誰。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旗。

答洛陽主人

陳子昂

平生白雲誌,早愛赤鬆遊。事親恨未立,從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問,旅客非悠悠。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

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

寧隨當代子,傾側且沉福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陳子昂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靜。禪居感物變,獨坐開軒屏。

風泉夜聲雜,月露宵光冷。多謝忘機人,塵憂未能整。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陳子昂

昨夜銀河畔,星文犯遙漢。今朝紫氣新,物色果逢真。

言從天上落,乃是地仙人。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曆覽備艱辛。樂廣雲雖睹,夷吾風未春。

鳳歌空有問,龍性詎能馴。寶劍終應出,驪珠會見珍。

未及馮公老,何驚孺子貧。青雲儻可致,北海憶孫賓。

酬暉上人夏日林泉

陳子昂

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岩泉萬丈流,樹石千年古。

林臥對軒窗,山陰滿庭戶。方釋塵事勞,從君襲蘭杜。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陳子昂

曉霽望嵩丘,白雲半岩足。氛氳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白雲失處所,夢想曖容光。疇昔疑緣業,儒道兩相妨。

前期許幽報,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感歎情何一。

始憶攜手期,雲台與峨眉。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時。

諸君推管樂,之子慕巢夷。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

銘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撫孤一流慟,懷舊日暌違。

盧子尚高節,終南臥鬆雪。宋侯逢聖君,驂馭遊青雲。

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屯。征戍在遼陽,蹉跎草再黃。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蒼蒼。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

送別出塞

陳子昂

平生聞高義,書劍百夫雄。言登青雲去,非此白頭翁。

胡兵屯塞下,漢騎屬雲中。君為白馬將,腰佩騂角弓。

單於不敢射,天子佇深功。蜀山餘方隱,良會何時同。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陳子昂

東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負平生願,感涕下沾襟。

暮登薊樓上,永望燕山岑。遼海方漫漫,胡沙飛且深。

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擊劍起歎息,白日忽西沉。

聞君洛陽使,因子寄南音。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

陳子昂

四十九變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黃裏,驅馳風雨情。

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至人獨幽鑒,窈窕隨昏明。

咫尺山河道,軒窗日月庭。別離焉足問,悲樂固能並。

我輩何為爾,棲皇猶未平。金台可攀陟,寶界絕將迎。

戶牖觀天地,階基上杳冥。自超三界樂,安知萬裏征。

中國要荒內,人寰宇宙榮。弦望如朝夕,寧嗟蜀道行。

秋園臥病呈暉上人

陳子昂

幽寂曠日遙,林園轉清密。疲屙澹無豫,獨坐泛瑤瑟。

懷挾萬古情,憂虞百年疾。綿綿多滯念,忽忽每如失。

緬想赤鬆遊,高尋白雲逸。榮吝始都喪,幽人遂貞吉。

圖書紛滿床,山水藹盈室。宿昔心所尚,平生自茲畢。

願言誰見知,梵筵有同術。八月高秋晚,涼風正蕭瑟。

登澤州城北樓宴

陳子昂

平生倦遊者,觀化久無窮。複來登此國,臨望與君同。

坐見秦兵壘,遙聞趙將雄。武安君何在,長平事已空。

且歌玄雲曲,禦酒舞薰風。勿使青衿子,嗟爾白頭翁。

山水粉圖

陳子昂

山圖之白雲兮,若巫山之高丘。紛群翠之鴻溶,

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愛雲山以幽求。

彩樹歌

陳子昂

嘉錦筵之珍樹兮,錯眾彩之氛氳。狀瑤台之微月,

點巫山之朝雲。青春兮不可逢,況蕙色之增芬。

結芳意而誰賞,怨絕世之無聞。紅榮碧豔坐看歇,

素華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侖之琪樹,厭桃李之繽紛。

春台引

陳子昂

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懷宇宙以傷遠,

登高台而寫憂。

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遂遒。從畢公以酣飲,

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蓀於北渚,憶桂樹於南州。

何雲木之美麗,而池館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諸子。

嘉青鳥之辰,迎火龍之始。挾寶書與瑤瑟,

芳蕙華而蘭靡。乃掩白蘋,藉綠芷。酒既醉,樂未已。

擊青鍾,歌淥水。怨青春之萎絕,贈瑤台之旖旎。

願一見而道意,結眾芳之綢繆。曷餘情之蕩漾,

矚青雲以增愁。悵三山之飛鶴,憶海上之白鷗。重曰:

群仙去兮青春頹,歲華歇兮黃鳥哀。富貴榮樂幾時兮,

朱宮碧堂生青苔,白雲兮歸來。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

陳子昂

獨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潛居。時歲忽兮,孤憤遐吟。

誰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與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