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1 / 3)

圖書館·無敵的海景

告別裏亞爾托橋後不久,在左邊可以看見12世紀的羅馬式建築執政者宮,在它之前的是16世紀文藝複興樣式的3層建築格裏馬尼宮。不久,運河開始第一次朝左拐,位於正麵的4層建築物是14世紀哥特式建築的傑作卡·福斯卡裏大廈,現在它已經成了一所大學,再往前是16世紀貴族的卡·雷茨沃尼科宮,如今變成了17世紀的威尼斯美術博物館。迎麵可以看到的大橋是去往研究院美術館的研究院大橋。穿過大橋,右邊能看見聖母瑪利亞教堂美麗的八角形建築時,便到了威尼斯的中心聖馬可廣場。

1797年的一天,拿破侖以征服者的身份來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他從大運河乘兩頭高高翹起的小船,到聖馬可廣場登岸。走進廣場,被瑰麗的建築群感動了,禁不住情發於中,歎了一句:“啊,這是全歐洲最美的客廳。”威尼斯的島嶼是軟泥和沙礫淤積而成的,隻有大運河東端入海口北岸一塊硬地,拿破侖脫口稱讚的客廳就位於這塊硬地之上。它其實包含著兩個相連的廣場,一個大廣場,在主教堂前麵,南北兩邊對立著政府大廈清一色的柱廊,西端是拿破侖造的一小段柱廊和洞門。一個小廣場,在總督宮前麵,西側是圖書館,南端完全開放,展開吞吐海天的廣闊圖景。盡頭靠海點綴著兩根花崗石柱子,東邊一根上立著聖馬可的表征,一頭長著翅膀的獅子,西邊一根上立著聖狄奧多爾像,他是保護威尼斯的聖徒。柱子和兩尊雕像都是從君士坦丁堡運過來的。

海那邊是聖喬齊奧·麥喬累島,島上參參差差平展開一些房子,紅色的是本篤會修道院,白色的是帕拉提奧設計的聖喬齊奧·麥喬累教堂的正麵和飽滿的穹頂,還有造於1791年的60多米高的鍾塔。它們像神話中的仙山,瓊樓玉宇縹緲在波光雲影之間。八國首腦會議剛剛在這裏落幕,不知那些頭頭腦腦們在觥籌交錯之餘,是否曾到對麵的廣場喝上一杯咖啡?

咖啡店·歌德的外套

主教堂前大廣場的南北邊緣,政府大廈的柱廊裏,開著許多精品店。有些咖啡店把桌椅擺在廣場上,人們靜靜地坐著,陶醉在輕柔的音樂裏,欣賞聖馬可教堂正麵上的金色馬賽克在落日餘暉映照下閃閃爍爍。偶爾有孩子們追逐,驚起無數鴿子,翅膀扇動斜暉,把靜穆的空氣攪起微微的漣漪。最幸運的是一家弗勞利安咖啡店,1720年開張,盧梭、拜倫、歌德、喬治桑、繆塞、福樓拜、瓦格納、契訶夫、果戈理等人都曾經光顧過。遊客們大都要來坐一坐,興許那椅子上一角的油漆便是歌德的外套蹭掉的。出了聖馬可廣場往東,可以看到著名的“歎息橋”。橋下流過幽幽的海水,偶爾有剛朵拉劃過。旁邊的建築就是當年的法院,粗粗的鐵絲編織成密密的窗格,已經生鏽了,但仍不減昔日的威嚴。據說,一位跨過了這座橋的囚犯,忽然意識到再也不可能回到這個世上,不由地發出了不舍的歎息。

我們把最後一點時光留給了穆拉諾島。這座精致的島嶼以生產玻璃製品聞名於世,島上的玻璃工匠據說從10世紀起就開始精心打造他們的玻璃手藝。走進一家玻璃工場,一位年老的長者正在用鉗子精巧地製作,他的孫子立在身旁細心地照料,轉眼之間,一匹栩栩如生的小馬就活躍眼前。展示完精湛的手藝,精明的威尼斯商人趕緊用生硬的中文推銷,女士們試著討價還價,兩三下便敗下陣來,男士們已經抵不住誘惑,買上一樣或幾樣,讓威尼斯的回憶永久在胸中蕩漾。

[旅遊貼心話]

在威尼斯的大門車站威尼斯·桑塔·露其亞車站,有介紹旅館的旅遊指南、銀行的外彙兌換處,在距離車站20-30分鍾路程的聖馬可廣場,還有羅馬廣場、馬可·波羅機場也有旅客問詢處。

要說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手段,要麼在石板路上步行,嚐嚐“11路電車”的滋味,要麼乘坐在運河上航行的剛朵拉摩托艇,或是被稱為Vaporetto的水上巴士。

想嚐嚐意大利風味的人,還可以到威尼斯特有的小酒館Bacari,從櫃台裏選處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配在一起,拿到餐館門口吃,味道還挺不錯。酒水一定要用威尼托州出產的白葡萄酒(Vinobianco),你一定會想買一瓶回去做禮物。

威尼斯物價不菲,可來了當然要帶點富有特色的禮物回去讓家人朋友歡喜一番。建議可以買的實惠型禮物包括:飾有絲綢褶的織物,例如裝飾手帕、披巾、圍巾,圖案繁多。還有以威尼斯風景為主題的框架畫,手工製作的鮮豔框架,掛在自家或送人,都很討巧。

葡萄牙裏斯本的閑適與憂傷

十六世紀,葡萄牙著名詩人路易斯在他的詩中寫道:“裏斯本位於大陸結束的終點和大海的起點。”

如今,年輕的弗朗西斯科正站在這個昔日的起點與終點上。他是一個葡萄牙民間歌舞團的風琴手,剛剛彩排了一上午流行於鄉村節日慶典的“藤舞”和“方當果舞”,如今正準備跟夥伴們好好犒勞一下自己饑腸轆轆的胃。

在裏斯本老城區阿爾法瑪每到中午時分,空氣中就彌漫起濃烈的烤魚香味。海蚌、海蟹、海蝦、魷魚和帶魚是弗朗西斯科最喜歡點的菜肴,反正這裏的海鮮要比德國的便宜一半還不止,不大快朵頤實在辜負了上帝的恩寵,當然,要加上考究的各式葡萄酒,因為葡萄牙人相信:“葡葡酒是大地和太陽的兒子,它振奮我們的精神,啟發我們的智慧。”

對於老城區阿爾法瑪,出生在這裏的弗朗西斯科再熟悉不過。無數條“台階路”隨著地勢起伏,貼著彩色或白底藍花圖案的牆壁總在太陽下閃著迷幻又古舊的光輝。街兩邊窗口的晾衣繩上掛滿了五彩繽紛的衣物,像萬國旗。一年四季,居民們都把養得鮮鮮亮亮的花放在窗台上,並喜歡一個窗裏一個窗外,不急不忙地說話聊天。因此,無論何時,古老的街區都充滿著熱熱鬧鬧的生氣。

在沒有家庭聚會的晚上,弗朗西斯科喜歡坐在老城區安靜的山坡上,看泰約河上的點點漁火,聽附近傳來的“法朵”(Fado)的傷感調子。這種由吉它伴奏的當地著名音樂,19世紀起便在裏斯本的老城區開始流行,多是描寫背井離鄉的苦楚和生活中的感傷。但弗朗西斯科覺得它比自己彈奏的風琴更能體現葡萄牙人的性情,那骨子裏的,與生俱來的憂鬱。

[注意事項]

氣候

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6.9℃,最高氣溫7月份37℃;最低1月份約2℃左右。年均降雨量在500至1000毫米,雨水適中,氣候宜人,即使在冬季也到處可見紅花綠葉。

當地特色

愛喝葡萄酒是葡萄牙人的一種嗜好,特別是世界知名的波爾圖葡萄酒,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用餐時都要喝上幾杯。每年聖誕節,葡萄牙人還要烤製曾得到王後伊沙貝爾讚賞過的18英寸的麵包分給大家。裏斯本的鬥牛場在新城區,可乘地鐵前往,站名就是“CampoPequeno”,與西班牙一樣,每年的4至10月為鬥牛季。

語言

葡萄牙語為官方語,通用英語,法語為商用語。

貨幣

現行貨幣為歐盟統一貨幣歐羅,100美元約等於70多歐羅,1歐羅大約相當於10元人民幣,人民幣在葡萄牙不可兌換。

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1小時,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

電壓

220伏特,50赫茲。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區--藍湖

藍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區,兩百多座活火山,形成了冰島絢麗的地質聚觀,同時也帶來無數的溫泉和豐富的地熱資源,世界著名的地熱溫泉——藍湖就坐落在國際機場和首都之間,是最受歡迎的遊覽地之一。該湖的泉水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有理療之功效,常年遊客不斷。

米湖是冰島最重要的旅遊區,除了美麗的景色之外,還保有完整的火山地理景觀,包括地熱、間歇性噴泉、火山口等。由於景觀豐富,米湖於1974年被冰島政府規劃為特別保留區。米湖大約37平方公裏,水深僅2.5米,可以搭船遊湖,更可在湖畔釣魚。由於山的屏障,米湖被視為冰島最幹燥的區域之一,天氣經常很好。地熱區也是米湖的特色,時常可以看到各種地熱景觀如滾燙泥漿、蒸汽口、噴泉、溫泉湖等,米湖附近可以看到橢圓形的被當地人視為黑色古堡的火山口,花半個小時登頂,可以站在山頂遠眺整個米湖與火山口。

創意柏林德國總統的透明洗手間

如今的柏林市容,一改二戰前的古都風貌,也不是社會主義時期的呆板模樣,而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地方。東西柏林合並、柏林牆拆除之後,留下一條寬闊的空白地帶橫貫新柏林市中心,這可是難得的機遇,而德國政府也斥巨資要讓柏林改頭換麵,於是,這裏成了世界著名建築師們的競技場,各類現代建築藝術的大舞台,各種建築理念和風格的博覽會,端端是讓不懂建築的我興奮到high!

國會大廈頂端可供人參觀的玻璃穹頂是諾曼·弗斯特爵士設計的,中間貼滿鏡子的圓柱和柱子下麵的玻璃造型相當別致,但功能性極強,首先,柱子中間是通風孔;第二,這些鏡子可以將自然光透過玻璃反射到下麵的議會大廳,另外,透過玻璃,人們可以直接看到大廳裏議員們開會時的一舉一動,這個設計將“透明政治”具象化了。總統府也為了彰顯透明度,專門設計成了玻璃大棚。隻是,總統施羅德不太喜歡它,說它太透明了,讓他連上廁所時都沒有隱私。

古老的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標誌,門前右側是FrankO.Gehry設計的德意誌發展銀行,外觀采用極簡主義手法,全部用直線外形,放棄一切裝飾,隱藏起一切連接部件,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是,它的施工和維修其實是複雜到不能再複雜的事;而內部則用了超現實的手法,使它看上去像是外星人的玩具。門前左側是法國使館,正麵呈鋸齒狀,所有的窗子都朝向布蘭登堡門,這樣,這一側的所有辦公室裏都能看得見它的儀容,法國人這一記化骨綿掌把德國人拍得通體舒坦。高!實在是高!瑞士使館是一個雙麵怪物——一麵是一幢古典式的建築,另一麵卻是與它體積相同的一座監獄一樣的水泥立方體,有趣的是,設計者在這堅硬冰冷的水泥方塊中間留出一個露天大廳,裏麵除了地麵上鋪撒了一些塑料樹葉之外再無一物,我隻能在這裏臆想一下金秋的漫步了。埃及使館倒算傳統,在外牆上刻滿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再塗以金粉,看上去就像一座埃及古墓!我想,其實它根本就不需要門牌——誰看不出來這是什麼機構呢?達尼爾·李卜斯金設計的猶太博物館,則以它鋅皮的牆麵默默地提醒著人們猶太人經曆過的災難。

柏林現代建築那些大膽前衛的設計、折射獨特理念的視覺藝術、最新的建築材料和工藝、巧妙的實用功能給這座城市增加了而且還將繼續增加新的亮點。

法國美麗還有美食

法國是歐洲旅遊目的地國家中最受中國遊客關注的國度之一。在法國,有著現代化的高速公路網和便利的高速鐵路將巴黎同各個著名的景點、博物館和曆史古跡連結在一起。用不了3個小時,您就可以從巴黎到達海邊或者山區,探尋法國各地,欣賞法國人的生活藝術和浪漫情趣。

法國的酒店和餐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來到法國,您一定不能錯過地道的紅酒與法國大餐。法國的酒店和餐廳經營者已經學習用中文接待中國顧客,並準備好了中文菜單。

歡迎您到法國來,像真正的巴黎人一樣欣賞巴黎。

法國等待您,請您親身感受她,我們幫您揭開法國神秘的麵紗。

畢韜簽名

——法國旅遊局中國大區總經理畢韜(MichelBIDAUD)

女人都愛法國,人人都說法國是最適合女人生活的國家。

我的朋友卡羅琳娜,所有人都喜歡喚她卡羅。她正是典型的法國女郎,生於巴黎,長在巴黎,有柔軟金發,貓樣小臉,高挑苗條,每周有三天時間上課,另有三天,則去一家傳媒公司上班。在她的生活詞典裏,隻有快樂。

美麗不能虧待胃口

除了中國人以外,法國人或許是世界上最熱愛美食的民族。早中晚三餐,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

每天上午8點,卡羅會準時出現在地鐵換乘樞紐站夏特萊。站在麵包店“日安”的圓桌子前,如同所有法國人那樣熱愛甜食的她照例買一份意式濃縮咖啡加牛角麵包的套點。到了中午,她肯定要去街角那家最中意的餐館吃東西,點一大份鮮蝦沙拉,加上一杯紅酒,一點兒也馬虎不得;然後笑嘻嘻滿足地回公司,在吸煙區點一支煙,放肆地談笑,無憂無慮。

對於卡羅來說,美食與美麗,一個都不能少。盡管咖啡和煙草是美容的天敵,甜點又最容易使人發胖,但是法國女人仿佛天生就能保持好身材,再怎麼放肆的吃也總是不會留有遺憾。

都是天生購物狂

每年1月和7月,是法國全國大減價的日子。每年約定一個日子,全國的商店都會同時開始打折,也就是從那天起,法國就會陷入長達一個月的間歇性瘋狂當中。

卡羅一早就向我傳授過心得:如果想買便宜包袋,就要在打折開始的前一天下午去逛老佛爺。那裏會有一個專櫃,賣特別便宜的名牌包,原價幾百歐元的可以減到幾十元,讓人吐血。通常在那個下午,包包們剛剛貼上折價標簽,馬上就會被早有經驗的巴黎時尚女孩兒一搶而空。卡羅就有過因一時猶豫而錯過心儀手袋的慘痛經曆,所以她很認真地叮囑我: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