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第三章

企業家能力的報酬

競爭的均衡

各種生產要素的報酬顯然取決於該產業的需求條件及供給條件。這些條件決定了被利用的各種租用要素的實際數量,並且進而通過要素的供給曲線,決定了這些要素的每單位價格,它們決定產業的廠商數目和廠商的產量,並因此決定了預期收入和預期契約成本之間的差額。這些租用要素並沒有引起什麼特殊的困難,但在某種範圍內更詳細地討論對我們稱為企業家能力的東西所付的報酬可能是值得的。

圖5.22說明了與一個單個均衡位置相對應的若幹可能性。最後一部分描述了一個具有正斜率供給曲線的產業的狀況;其他部分描繪了四個不同廠商的情況。廠商名稱後麵的字母指上麵描述過的例子。當產量接近零時,廠商1和2的總可變成本也趨向於零,這一點為下列事實所說明,即:當產量為零時,邊際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是一樣的。廠商1將始終具有不變的邊際成本,直到有限的企業家能力——或者另一個固定要素——引起成本上升為止。如圖所示,價格恰好等於最小平均可變成本,所以預期收入與預期可變成本就完全相等,沒有給企業家能力留下任何報酬,而且收入也無法支付固定成本。如果需求下降,而且沒有降低(通過外部影響)廠商1的成本條件,該廠商就會停止經營。廠商2的邊際成本,起初下降,然後上升,這反映了某些技術上的不可分割性在起作用。陰影區域代表可用來作為企業家能力報酬的並支付固定成本的數量。如果這樣,陰影區域也可以由邊際成本曲線和水平價格線之間的區域給出,因為邊際成本曲線以下的區域等於總可變成本。廠商3像廠商2一樣,隻是總可變成本不會隨著產量接近於零而接近於零這一點不同,所以陰影區域是作為可以得到的企業家能力的報酬,並可用來支付固定成本,它小於邊際成本曲線和價格線之間的區域。廠商4像廠商3一樣,但是其可變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致於沒有任何東西留作企業家能力的報酬以及用來支付固定成本。

圖5.22中例示的情形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沒有固定成本的長期均衡狀況。隻要不存在受到激勵,並準備爭得企業家能力報酬的潛在廠商,這就是說,隻要沒有任何廠商現在雖未生產這種產品,但其具有OP以下的最小平均可變成本,則陰影區域所顯示的、廠商2和3得到了企業家能力報酬這一事實,就不會威脅均衡的穩定性。

對於長期均衡狀況而言,陰影區域可以描述為廠商2和3所擁有的“稀缺的”企業家能力的“租金”。在估價廠商2和3的所有者的“財富”或資本價值時,這個“租金”也將資本化,因為它是一種持久的報酬。通常,這個租金被包括在“總成本”之中,而假設的、其他產量的平均成本,則根據其他產量的“租金”將是相同的這一假定來計算,由此產生一個平均總單位成本曲線,就像圖5.23中為廠商3所畫的那樣。但是應該強調,這條曲線與其他曲線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和作用:它是最終均衡的結果或後果,而不是它的一個決定因素,除了與q3相對應的點以外,這條曲線上的任何一點都沒有重要性,不管是否存在外部經濟或不經濟。例如,假定不存在外部經濟或不經濟,並且假定產業的需求曲線上升了。廠商的邊際和平均成本曲線不會受影響,並且仍將決定廠商的產量。但是陰影部分就會因此而擴大,ATUC曲線就必須重畫了。這就是到目前為止並未使用該曲線的原因;它更是使人誤解而於事無補。

如果圖5.22中描繪的情形不是一種長期均衡狀況而是一種特殊的短期狀況,則陰影區域將不僅包括企業家能力的報酬,而且包括超過可變成本中對其他固定要素的支付而給予它們的報酬。如果需求保持不變,則向更長時期的過渡將意味著在成本曲線和產業供給曲線方麵有所變化,而這就意味著陰影區域範圍將擴大或縮小。如果這樣,陰影區域可以看作包括了對固定要素的“準租金”:說“租金”是因為像企業家能力的租金一樣,對所討論的特定時期來說,它們是被決定的價格,而不是決定的價格,說“準”是因為和企業家能力的報酬不同,它們隻是暫時被決定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