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哲:終極精算師
1988年,時年28歲的馬明哲,曾是深圳蛇口工業區總經理袁庚的私人司機,被領導授意創辦深圳平安保險公司。那時他的經驗僅限於在蛇口工業區社會保險公司工作過幾年。
馬明哲做大平安之道非常簡單,就是學習模仿世界同行的經驗。1993年,馬明哲訪問台灣得知國際通行的經驗是:壽險的蛋糕要遠比產險大很多。
馬也找到了在這個高度專業化行業迅速提升的訣竅——請外腦,“強勢接軌”。
1996年12月,以張子欣為代表的麥肯錫成員走進平安,1997年,平安從台灣保險公司引進了30多名培訓講師,現在的總精算師斯蒂芬·邁爾(Stephen Meldrum)據稱原為美國林肯金融集團副總裁,原來的首席財務官和總經理湯美娟則是來自安達信的最年輕的高級合夥人……
前後共有50多位外籍專業人才進入平安的管理層,這個數量占國內整個保險業外籍專家的90%,總部的財務、精算、IT、培訓、投資、營銷等主要業務門市部的一把手都由外籍專家擔任。這在國內保險行業絕無僅有。
馬明哲為此也付出了昂貴代價。湯美娟在平安任職期間的收入是年薪900萬港幣加期權股票,現任總經理張子欣年薪也高達800萬港幣,這些都甚至遠高於美國財富500強企業的頂級管理人員的薪酬。但馬明哲認為這些付出是值得的。“他們為平安帶來的收益夠平安為他們發500年工資。”
對於請外腦,馬明哲的著名論斷是:“河上有橋,何必再去摸著石頭過河。為什麼我要像一位盲人一樣冒著被衝走的危險過河,如果我可以多付一點錢,比如通行費,為什麼不走河上的橋呢?”
目前,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平安人壽是內地第二大人壽保險公司,平安產險為內地第三大財產保險公司。截至去年底,平安保險集團的個人客戶數量達到3080萬名,資產總值2035億元人民幣。
但是馬明哲看起來沒有忘乎所以。2003年11月3日,在山西平遙召開的平安高級管理幹部培訓班上,他給自己的部下作的報告的題目竟然是Tomorrow will never come。
他一心想讓平安在香港上市。今年6月14日,經曆重重阻礙後,平安終於實現在香港公開招股。
129 促進中國經濟的百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