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卷(1 / 3)

第二百六十五卷

烏啼曲二首

顧況

玉房掣鎖聲翻葉,銀箭添泉繞霜堞。畢逋撥剌月銜城,

八九雛飛其母驚。此是天上老鴉鳴,人間老鴉無此聲。

搖風雜佩耿華燭,夜聽羽人彈此曲。東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鴉啼。昔人何處為此曲,

今人何處聽不足。城寒月曉馳思深,江上青草為誰綠。

幽居弄

顧況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蕩東壁。扣商占角兩三聲,

洞戶谿窗一冥寂。獨去滄洲無四鄰,身嬰世網此何身。

關情命曲寄惆悵,久別山南山裏人。

公子行

顧況

輕薄兒,麵如玉,紫陌春風纏馬足。雙鐙懸金縷鶻飛,

長衫刺雪生犀束。綠槐夾道陰初成,珊瑚幾節敵流星。

紅肌拂拂酒光獰,當街背拉金吾行。朝遊冬冬鼓聲發,

暮遊冬冬鼓聲絕。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古離別

顧況

西江上,風動麻姑嫁時浪。西山為水水為塵,

不是人間離別人。

長安道

顧況

長安道,人無衣,馬無草,何不歸來山中老。

龍宮操

顧況

龍宮月明光參差,精衛銜石東飛時。鮫人織綃采藕絲,

翻江倒海傾吳蜀。漢女江妃杳相續,龍王宮中水不足。

梁廣畫花歌

顧況

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雲輧車。紫書分付與青鳥,

卻向人間求好花。上元夫人最小女,頭麵端正能言語。

手把梁生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心相許,

為白阿娘從嫁與。

送別日晚歌

顧況

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還。花落兮屋上,

草生兮階間。日日兮春風,芳菲兮欲歇。

老不可兮更少,君何為兮輕別。

行路難三首

顧況

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飯豈堪食。

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冬青樹上掛淩霄,

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行路難,行路難,何處是平道。中心無事當富貴,

今日看君顏色好。

君不見少年頭上如雲發,少壯如雲老如雪。

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呂梁之水掛飛流,

黿鼉蛟蜃不敢遊。少年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劍淩清秋。

行路難,行路難。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

日暮牛羊占城草。君不見古人燒水銀,

變作北邙山上塵。藕絲掛在虛空中,

欲落不落愁殺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宮闕成煨燼。

淮王身死桂樹折,徐福一去音書絕。行路難,行路難,

生死皆由天。秦皇漢武遭不脫,汝獨何人學神仙。

悲歌一

顧況

邊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日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長歎,四氣相催節回換。明月皎皎入華池,

白雲離離渡霄漢。

悲歌二(一作《悲歌》,一作《短歌行》)

顧況

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欲渡水水無橋。我欲上山山路險,

我欲汲井井泉遙。越人翠被今何夕,獨立沙邊江草碧。

紫燕西飛欲寄書,白雲何處逢來客。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為一首,題作《遠思曲》)

顧況

新係青絲百尺繩,心在君家轆轤上。

我心皎潔君不知,轆轤一轉一惆悵。

悲歌四

顧況

何處春風吹曉幕,江南淥水通朱閣。

美人二八麵如花,泣向春風畏花落。

悲歌五

顧況

臨春風,聽春鳥;別時多,見時少。愁人夜永不得眠,

瑤井玉繩相對曉。

悲歌六(一作攀龍引)

顧況

軒轅黃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周流三十六洞天,

洞中日月星辰聯。騎龍駕景遊八極,軒轅弓劍無人識。

東海青童寄消息。

春草謠

顧況

春草不解行,隨人上東城。正月二月色綿綿,

千裏萬裏傷人情。

苔蘚山歌

顧況

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鬆桂閑。野人覺後長歎息,

帖蘚粘苔作山色。閉門無事任盈虛,終日欹眠觀四如。

一如白雲飛出壁,二如飛雨岩前滴,三如騰虎欲咆哮,

四如懶龍遭霹靂。嶮峭嵌空潭洞寒,小兒兩手扶欄幹。

同裴觀察東湖望山歌

顧況

浴鮮積翠棲靈異,石洞花宮橫半空。夜光潭上明星啟,

風雨壇邊樹如洗。水淹徐孺宅恒乾,繩墜洪崖井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