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

《修辭》為初中語文教學軟件。此軟件不加密,共24個文件,324K,作者:藝華,未署出版、發行單位,單/彩通用。

使用方法:先進漢字係統,然後在當前提示符下鍵入命令DO,屏幕即顯示封麵。

按任意鍵,顯示扉頁:修辭——選擇最適合表達需要的語言手段,來增強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達效果。

再按任意鍵,進入主菜單,共有四個選擇欄:學習、單元練習、綜合練習、退出。可用左右箭頭鍵移動反白光標塊進行選擇,按回車認定。

第一欄“學習”,下拉菜單共有13個選擇項:比喻、借代、比擬、誇張、對比、對偶、排比、反複、反語、引用、設問、反問、綜合知識。下麵舉兩個例子說明: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體、通俗、淺顯的事物道理比方說明抽象、深奧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種修辭方法。它的作用是要使描述、說明的事物更具體、生動、形象、更容易理解。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體(要說明或描述的對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聯結本體和喻體,表示比喻關係的詞,如“如、像、好比、仿佛、似的、一般”等)。

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基本類型。

“明喻”,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本體和喻體之間用比喻詞連接而成,很明顯能看出是一種比喻。例如:

那魔鬼頭像堡壘,手像鐵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齒像白石塊。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燈籠,樣子非常凶惡。

——《天方夜譚·漁夫的故事》

“暗喻”,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本體和喻體之間通常用“是”、“成為”、“變成”等詞語連接。這種比喻常以判斷句形式出現,但從前後意義關係上顯然可以看出它不同於一般的判斷,而是暗含著一種比喻。例如:

上野的櫻花爛漫時節,望去確也像絆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製帽的頂上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魯迅:《藤野先生》

“借喻”,隻出現喻體,不出現本體,比喻詞也不用。這種比喻的結構形式,是單借喻體來打比方的,所以叫做借喻。例如: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我也說不出話。

——魯迅:《故鄉》

總的說來,這一欄的設計,仍離不開“講書”的形式,沒有充分利用電腦的優越性,跟看書差不多。下麵再選“綜合練習”欄的“練習一”為例:

選擇題(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哪種修辭方法)

中國人民是勤勞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善良人民。

A設問B反問C比喻D擬人E排比F誇張

選擇:

根據題目,從題下的編號中選一個字母。如果一次選中,屏幕顯示:“真了不起,一次答對!”如果答得不對,屏幕顯示:“不對,請再想一想!”如果經過幾次才答對,屏幕顯示:“終於答對了,工夫不負有心人!”並顯示按[F1]可得到講解。例如本題的講解:

中國人民“是勤勞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善良的人民”。以上短語意義相近,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字數大致相等,為排比修辭方法。

每組習題做完,係統自動計題數、答對數、正確率。

這一軟件變化雖少,但比較集中地總結了修辭的各種形式及用法,適合學生複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