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噪音也能為民造福(1 / 1)

為什麼說噪音也能為民造福

噪音,早已聲名狼藉,令人痛絕。目前,人類對噪音的控製也煞費苦心。要徹底消除噪音並不容易,最理想的辦法是化害為利,讓討厭的噪音改邪歸正,造福人類。

噪音對植物生長不利,不同的植物對不同波段的噪音敏感程度不一樣,為此,有人巧妙地製成了噪音除草器。把它置於田間,其發出的噪音可誘發雜草種子提前萌發。這樣就可以農作物生長之前施藥除掉雜草,從而提高了除草的效率,這可算是噪音為人類辦的第一件好事。

噪音是一種能量的汙染,比如噪音達160分貝的噴氣式飛機,其聲功率則為10000瓦;噪音達140分貝的大型鼓風機,其聲功率則為100瓦。“聚沙可成塔”,這自然引起新能源開發者的興趣。科學家發現人造铌酸鋰具有在高頻高溫下能將聲能轉變為電能的特殊功能。科學家還發現,當聲波遇到屏障時,聲能會轉化為電能。英國的學者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設計製造了鼓膜式聲波接受器,將接受器與能增大聲能集聚能力的共鳴器連接。當從接受器來的聲能作用於聲電變換器時,就能發出電來。看來,利用環境噪音發電已指日可待了。

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世界上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製冷技術,即利用微弱的聲振動來製冷的新技術。第一台樣機已在美國試製成功。在一個結構異常簡單,直徑不足1米的圓筒裏疊放著幾片起傳熱作用的玻璃纖維板,筒內充滿氦氣或其它氣體,筒的一端封死,另一端用有彈性的隔膜密閉。隔膜上的一根導線與磁鐵式音圈連接,形成一個微傳聲器。聲波作用於隔膜,引起來回振動,進而改變氣體的壓力。由於氣體壓縮時變熱,膨脹時變冷,這種製冷就開始了。不難設想,今後的住宅廠房等建築如能加以考慮,大可一舉降伏噪音這一無形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