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導起身跟現場的年輕觀眾深深的鞠了一躬,回到椅子上坐著,看到嘉穎默默的在揉著眼眶,蔡導將注意力投在了她的身上。
“其實,這期主題“我的愛情”就離不開“我的慈善”,我見過的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因為我愛你,我學會了愛全世界。陸董事長和他的太太嘉穎老師就是如此。”蔡導的目光一直在嘉穎和陸謙身上遊離不定,卻很真誠:“聽陸董說過他過去年少時候的故事,有著許多當代男生的特有性質,懶惰,安逸,自傲,脾氣永遠大於本事,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曾經和嘉穎老師分了手,他說可幸的是嘉穎老師沒有放棄他們的愛情,她覺得她所愛的那個男孩不應該隻是這樣,她覺得他可以更好更優秀,她期待著,等待著,十年過去了,她等的這個男孩變成了一個真正有擔當的男人,他有情有義,有能力有事業,更有愛心,他回到了她的身邊,他們結了婚,收養了山區的孩子,延續著他們的慈善事業,他們的婚姻生活充滿了愛和包容,沒有爭吵,共同的語言,共同的三觀,信任彼此,彼此鍾愛一生,觀眾朋友們,這樣的愛情,美嗎?”
在場的觀眾安靜聆聽著,大聲答道:“美!”
蔡導注意到了嘉穎身旁略微緊張的張舒連校長,她出奇的安靜,貌似心不在焉。蔡導心想:張校長見證著嘉穎和陸謙的愛情那麼甜蜜會這麼失落,或許她是想念自己的家人了吧!她曾經也有丈夫和兒子,隻是自己把自己的心血時間和精力全都投入了芭蕉中學那些孩子們身上,導致她的家人無法理解而跟她斷絕了關係,這麼多年來,張舒連隻是偷偷回去看過自己的孩子,但她的丈夫和孩子都不認她。張舒連有多痛心,大概隻有她自己懂得。
幸好自己早有準備,蔡導將話題轉移到了張舒連身上,問道:“要說愛情和慈善,那也不能遺忘了我們偉大的張校長。觀眾朋友們,這位偉大的校長可不是一般的老師,她在芭蕉中學已經有三十多年了,養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為什麼說是養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不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呢?可能在坐的各位生在城市裏不可想象芭蕉中學那個鄉村的環境,張校長在那任教三十多年,除了要教孩子們一些基礎課程,做得最多的是她得管這群孩子們的生活,因為大山裏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或是父母已經離世,隻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我想問問張校長,是什麼讓你有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去做這件事而一做就是幾十年呢?”
張舒連依舊緊張,半天不知該說些什麼,嘉穎輕輕拍拍她的手,眼神無形中給了她激勵。張舒連咽了咽喉嚨,將話筒送到嘴邊,慢吞吞的說道:“芭蕉中學那時候還不叫芭蕉中學,它相當於一間收納所,收留著一群沒有飯吃的孩子,幾十年前那時候的困難才叫困難,我活在那個年代,沒有見過零下幾度穿破鞋,甚至是打赤腳的孩子,我沒有見過零下幾度穿一兩件破衣的孩子,更沒有見過零下幾度沒有午飯吃而吃雪的孩子,我也沒有見過九歲十歲的孩子個頭不到城裏喝牛奶的七八歲孩子高,我見到的每個孩子都骨瘦如柴,我到芭蕉小學支教後,全部都見識到了。”說到這兒,張舒連的眼中泛起了淚光,她越說越穩了:“後來我發現,要教孩子們讀書,首先得讓他們有東西吃,得讓他們活下去,我開始跟著上一任校長常年駐校,帶著孩子們種稻穀麥子種菜,開始學習電腦上網,將我們那裏孩子們的窮困生活發布到了網上,慢慢的,收到了全國各地好心人寄來的衣服和鞋子這些保護傘,就這樣,孩子們有了糧食,有了厚衣服穿,我跟孩子們都活了下去。上一任校長生病退休,照顧孩子們的責任全都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一天都無法離開孩子們,因此,我…我…我的丈夫和孩子,他們也離棄了我……”張舒連說著說著便開始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