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是懷疑派的化學家(1 / 1)

自稱是懷疑派的化學家

化學家必須對眼前的新物質新現象產生懷疑,才會有興趣有動力去對之進行研究,最後消除疑點,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肯定的答案,把人類對物質的認識引深一步。

最早抱有懷疑觀點,堪稱是化學家的人,該推波義爾。

波義爾,1627年生於英國的愛爾蘭,由於身出名門貴族(父親是一位公爵),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一生不圖安逸奢華而勤奮的追求科學真理,學術的探討活動廣泛的涉及到物理學、生物學、醫學、化學以及哲學和神學等諸多領域,並有所建樹。

他將從父親那裏繼承到的一座豪華住宅,改建成實驗室,從1645年他隻有18歲時開始,就始終堅持各項實驗活動。他也是1662年經皇室特許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有關學術活動的積極參加者。

1659年,波義爾用實驗闡明氣體壓強和體積的關係,以及氣體壓強變化的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波義爾定律。這是氣體靜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現在基礎物理和普通化學都要應用它。

在化學方麵,波義爾有過許多發現。他用胭脂紅、石蕊、薑黃等做實驗,發明了酸堿指示劑;他用五倍子浸液和鐵鹽溶液作用製成了“黑色墨水”,這種墨水的字跡越久越黑;他提出鑒定硫酸、鹽酸以及鐵、銀、氨氣和堿的方法;他也曾從人尿中製出了磷單質——白磷。波義爾還是一個很善於思考的人,他用自己的觀點,反駁了流行的“四元素”說,提出了全新的“元素”的概念;他使用天平後,對金屬燃燒而增重的事實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當時還不知道空氣中有氧氣);他用黃金溶於王水(鹽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又能被鋅還原成金子的事實,說明物質是由本質不變的微粒組成的;

他把這些成果的取得方法和設想的產生根源,都寫在他命名為《懷疑派的化學家》一書中(1661年完成並出版)。我們根據波義爾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觀點,結合他的自稱,稱他為第一個懷疑派的化學家,如他仍在世,一定會欣然而接受的。

懷疑派的波義爾,提出了懷疑之後,自己解決了不少他認為是“解決了”的懷疑,其實現今的人們還在繼續解決之中。科學家提出懷疑,隻是科學(某一課題)發展的起步。在某一階段上問題的獲得解決,首先應感謝那位敢於提出懷疑的人,他也許不是科學家。

我們現在講文明,提倡人們信科學,可是不能迷信,對開始就不是科學的東西,就更不應該隨便去迷信它了。我現在說可以懷疑,也不是主張人們任意的懷疑一切,而是應該抱有科學的態度,去審視你所麵對的事物,多問幾個“為什麼”。隻有這樣,才能少受幾回騙,少上幾次當。如果能夠自己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當然很好。如果部分的或是全部的找不到答案,也要把情況和設想記下來,留給將來或他人去解決。科學家抱著客觀的懷疑,去走向未來,生活才能是蓬勃美好永遠富有生機。

波義爾自稱他是懷疑派,的確富有很深的哲理。他發表的那本書,從書名上就精辟的點明了他的全部科學活動(包括他研究神學)的總目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他改建住宅,終身堅持實驗,用行動體現了他的決心,他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見解,又用決心保證了他的行動。這些,對他人以及對後人,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限於當時各門科學的水平和波義爾本人的主觀條件,他的科學活動和學說的論點,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這毫不影響他成為懷疑派的化學家。科學界,乃至全人類所懷疑的事,永遠是科學界乃至全人類正在解決,而且永遠解決不完(不是解決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