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異感症
咽異感症是最常見的症狀,是咽部的異常感覺,如球塞感、瘙癢感、緊迫感、粘著感、燒灼感、蟻行感、無咽下困難的吞咽梗阻感等。還有部分病人有頸部不適感、緊迫感、自覺呼吸不暢以及咽喉部有物上下移動不定的感覺。患咽異感症者女性居多,精神類型多較敏感、多疑或抑鬱。
[臨床表現]
1.病人多認為自己咽喉部長腫瘤而反複到醫院就診,但經多種檢查:如X光片檢查、食道鏡或喉鏡檢查,以及局部組織的活體病理檢查均無異常。
2.咽部的各種急、慢性炎症可產生咽異感症,但經治療,炎症消退後,咽異感應隨著減輕或消失。
3.一些內髒疾病,如胃、十二指腸潰湯、慢性胃炎、左心擴大、心包積液等可有咽異感症。
4.多數咽異感症與精神類型有關,多在生氣、著急、情誌不舒時表現明顯,而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時症狀消失。
[診斷]
1.咽部感覺異常,如球塞感,粘著感較常見,局部檢查無異常,無吞咽、呼吸困難。通過特殊檢查如鋇餐、咽喉鏡、X光等,無陽性體征。
2.咽部異感症的自我鑒別,主要先確定是屬於精神因素所致,還是由於全身或局部的疾病所引起。如有慢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竇炎、懸雍垂肥大、頸椎病、消化係統病、心血管病等病史,可考慮為咽異感症的原因。如果無以上病史,亦無吞咽、呼吸困難,經醫生檢查,無論全身或局部都沒有明顯異常,可考慮為精神因素所致。
[治療]
咽異感症如為局部或全身疾病引起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若為精神因素所致,則要排除顧慮,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1.一般治療:由局部或全身疾病所致的咽異感症的治療可參照有關章節。在此主要介紹精神因素所致的咽異感症的治療。
(1)心理治療:通過談心,了解病人發病原因,此類病人多由生氣、著急、抑鬱、悲痛、多疑等因素而患病。所以,開導病人的思想,並承認疾病的存在,病人才易於接觸治療。
(2)注射治療:用1%普魯卡因2ml,直接注射咽後壁粘膜,分4~5個點注入,此法町使咽部麻醉,減輕病人異物感的症狀。
(3)針灸治療:取內關、足三裏、三陰交等穴,針刺同時配合——定暗示,即告之病人此法治病的特殊療效,以增加病人的信心,加強治療效果。
2.中醫藥治療:對於精神因素所致的咽異感症,中醫早有描敘,如“咽中如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中醫稱之為“梅核氣”,因肝氣不舒所致。
治法:舒肝解鬱。另有肝脾不和,痰氣互結而發病者,治療中還配以除痰散結藥。
方藥:柴胡6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生薑6克、半夏10克、厚樸6克。如有精神抑鬱不爽者加菖蒲6克、遠誌10克。有歎息不止,胸中不舒者加瓜萎皮15克。有失眠多夢者加棗仁10克。有急躁易怒者加夏枯草6克、生石決明30克。
[預防與調養]
1.心情舒暢,樂觀向上,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居室幹淨整齊,做事不急不躁,待人心平氣和等是自我調養的根本。不招致病人心情不暢,幫助其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是護理的原則。
2.宜食清淡,少食煎炸肥膩食品。
3.鍛煉身體,生活規律,保證睡眠。
4.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