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異常因家長而起
一天,朋友帶了兩歲多的小元元來玩,提起近來孩子不知為什麼總不聽話,越是不許做的事她越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出現異常的行為呢?
向朋友仔細詢問了解分析後,問題的根源總算找到了。原來朋友家中近期添加了個小妹妹,家裏忙於照顧小妹妹。2歲的元元正處在正常生長發育中依賴性發展的危機時期,被無意中冷漠了。出於孩子的本能,為了能從大人手裏將“失去”部分的愛爭回,出現了違拗的反抗表現,故意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如吃報紙、鞋子等東西,爬在髒地上,不斷做怪動作,站在母親邊上不斷地鬧等。而恰恰部分家長並未能意識到小兒心理與情緒上改變的苗頭,尤其是部分父母將孩子交給老人、保姆帶,教育孩子的方法意見不一致,常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你看某某多聽話,我喜歡某某,不喜歡你”等等使孩子傷心的話,不能保持鎮靜、耐心的態度,這會進一步使孩子的不良行為逐漸演變成心理問題。
因此,父母首先應檢討自己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不可過多責備孩子,對孩子不良的行為最好是采取不理睬(注意此時環境安全與否),使其知道此做法並不會引起父母的關注;對較小的孩子可引開注意力,用耐心的態度,簡單的話引導。一定要多關心、觀察孩子,給孩子多一點的愛,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多給予表揚、獎勵(不可過於誇大),使其以良好的情緒與人交往,防止發生心理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