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吃什麼能幫你減壓
研究表明,有些食物的確能夠改變人們的心理壓力,影響睡眠,從而使人產生愉悅或者煩躁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們分別把它們稱為“低壓力食品”和“高壓力食品”。
★高壓力食品
過量咖啡:喝太多的咖啡容易導致失眠和胃痛,由此產生的頭痛現象更是無法避免。因此,請你不要一天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多油脂食物:它們不易消化,並將血液集中到胃腸道,這就很容易使人感覺疲乏和煩躁。
容易產氣的蔬菜:如甘藍芽、花椰菜、菜豆、黃豆等。
甜食:甜食容易讓人在短時間內亢奮,隨之而來的卻是疲倦。
★低壓力食品
高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全麥麵包、穀類、蔬菜、水果、低脂酸奶等。這些食物易消化,短時間內就能為身體提供能量。
高蛋白食物:如去皮雞肉、瘦牛肉、魚等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不含咖啡的飲料:如橙汁、牛奶、礦泉水等。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品:此類食品可以促進腎上腺分泌抗壓力激素。堅果、豆芽、深綠葉的蔬菜、牛奶等都富含b族維生素。
能消食順氣的食品:啤酒、山楂、玫瑰花、蘿卜、橘子、蓮藕等能促進胃腸蠕動,從而達到消脹順氣的作用,常吃會使人心情舒暢。
不良生活習慣誘發腸癌
大腸癌每年新發13萬
有資料報道,目前全國每年約有新發大腸癌病例13萬。令人不安的是,各國的統計資料均顯示:大腸癌尤其是其中的結腸癌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而年輕患者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
醫師介紹,現在大腸癌發病率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15%,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尤其在大中城市,發病年齡多在45歲左右。
現代飲食、生活習慣誘發癌症高發。醫師分析說,大腸癌的發病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作為老總應酬一定很多,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加上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運動減少,都是導致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在大腸癌的病因中,飲食、環境因素的重要性要大於遺傳、種族的因素;與人們飲食中脂肪的含量不同明顯有關,飲食中富含纖維素者,大腸癌的發病率較低。現在社會中,一些年輕老總或者白領的生活習慣都不那麼健康,為了工作要麼廢寢忘食,要麼大魚大肉,精神壓力又比較大,運動量減少,直接導致大腸癌在我國年輕人中的高發。
大腸癌可自我檢測
大腸癌一些早期的症狀出現,如果盡早就醫,都可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糞便潛血實驗可以作為大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結合肛門指檢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往往能早期發現大腸癌。肛腸專家說:“要讓大家了解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如大便帶血,間歇性的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便頻,出現腹部隱痛,腸道功能紊亂等表現,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出現類似情況的,都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高動物脂肪誘發腸癌
據了解,腸癌通常指的就是大腸癌,因為小腸生癌的概率極低。大腸癌又可分為結腸癌與直腸癌兩部分。醫師說,從大腸癌的病例來看,肥胖與大腸癌的發病有相關性,因此,大腸癌的發病原因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多吃蔬菜和穀物的中國人現在開始吃大量的肉類食品及奶製品。高熱量、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過多,纖維素和維生素等明顯缺乏,都增加了大腸癌的發病率。
專家指出,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後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而缺乏稀釋致癌物的纖維素,又容易造成代謝後致癌物濃度增高。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中,就可能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導致大腸癌。
油炸、煎烤食品、醃製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油膩飲食能夠增加結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逐漸在腸道內形成致癌物質。而食品添加劑,用亞硝酸鹽處理過的肉、魚(如鹹肉、火腿、鹹魚等)和一些藥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寧、土黴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質。
此外,長期過量飲酒、吸煙以及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運動量過少,都直接導致大腸癌在年輕人中的高發。而這些因素的重要性都要大於遺傳、種族因素的影響。
肛門指診能查80%直腸癌
及早發現病狀對於治療大腸癌非常關鍵。專家說,因為大腸癌是非常容易轉移的,但如果在早期症狀出現時盡快就醫,就可以提高大腸癌的治愈率。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十分明顯,但人們還是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征兆及早的發現。首先是大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意增多,大便次數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隻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大便條形變細,形狀也有改變,呈扁形,也值得警惕。其次是出現腹部隱痛,腹部包塊,腸道功能紊亂,不明原因的腹瀉、便秘等表現,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另外,如果大便帶血或間歇性的便血,都應及時到專科就診。
專家強調,平時應該多通過體檢肛門手指檢查的方式檢查是否得了結腸癌,因為直腸癌大多在距離肛門8厘米以內的地方,手指從肛門探入時大多可以觸及腫塊,然後插入直腸鏡觀察並可取活體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診斷即可明確。目前指診的檢出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但現在大夫們發現,很多人在體檢時因為怕疼或不好意思,都不願意做肛門指診這個項目,很容易延誤病情。
此外,大腸癌早期診斷的篩檢方法還可以通過糞便潛血實驗、纖維結腸鏡、電子內窺鏡、鋇劑灌腸x線造影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
早治療,腸癌並非絕症
早期腸癌並非絕症,如果盡早診斷、盡早就醫還是可以治愈的。目前,直腸癌的5年成活率已經從50%提高到70%;結腸癌的5年成活率從70%提高到了80%。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為首選。腸癌確診後應盡量做手術切除,如果病變尚未擴散,手術切除後可能有滿意的效果。
直腸癌,尤其在距肛門5至6厘米以下的直腸癌,為求手術徹底,可能會將肛門一並切除,在腹部另做一個糞便的出口,稱為“人工肛門”。人工肛門確實給病人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能做到定時排泄糞便,人工肛門並不會給病人帶來過多的麻煩。
預防腸癌飲食建議
1.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髒、魚子等。
2.植物油限製於每人每日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
3.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4.適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
5.每日補充膳食纖維素35克以上。
6.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藻類等。
7.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
8.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9.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製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
10.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