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春季鍛煉別太“激動”
進入春季,氣溫開始慢慢回升,健身的熱潮也開始回暖。專家提醒:剛進入春季,受氣溫和人體自身因素的影響,激烈的運動方式並不是首選,鍛煉應當適度。
注意適度主要恢複機能水平
甘肅省體育科學研究所人體運動科學專家、副研究員楊新平介紹,春天確實是人們進行戶外健身活動的好時光,一些科學適度的戶外活動將可以為一年的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經過寒冷的冬季,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肌肉和韌帶也都比較僵硬,因此,剛開春的時候進行體育運動主要應該以恢複人體的機能水平為目的,注意適度,不能盲目追求運動量。
注意效果別忽視身體損耗
楊新平說,有些人對春季鍛煉有誤解,認為和往常一樣運動到渾身大汗才能夠達到目的。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這樣確實能夠取得很好的鍛煉效果。但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氣溫條件下,在健身運動中身體活動量過大、出汗過多,一旦被冷空氣吹拂又沒有及時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使身體受涼感冒和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在春天,身體需要一個階段的調整才能適應較大的運動量。這時如果突然加大運動量,會對身體造成較大的消耗。普通的鍛煉者如果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很可能忽視了對身體損耗的及時補充,影響鍛煉效果。
注意方式節奏別太快
楊新平提醒,在進行鍛煉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的放鬆,防止因為運動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韌帶損傷。
至於運動方式的選擇,楊新平介紹,一些節奏比較慢而且運動量不大的方式應該成為首選。他介紹,爬山、慢跑、步行和做廣播體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廁超過3分鍾易引發痔瘡
現在有許多人喜歡邊如廁邊看書,便排空了也不起來,殊不知這樣不僅不衛生,長此以往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痔瘡。天津市人民醫院肛腸專家張作興教授表示,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鍾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易引發痔瘡,病情的輕重還與時間長短有關。天津市人民醫院肛腸專家張培達教授說,痔瘡與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狀就是便血,而且往往都是新鮮血。臨床診治中發現,許多年輕的直腸癌患者早期便血顏色鮮紅或者暗紅,同時伴有黏液,卻都誤認為得了痔瘡而未引起重視。直到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有排便不盡感和糞便有血、膿、黏液及特殊臭味等中晚期症狀後,才到醫院就診,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張培達建議有便血的病人,無論有沒有痔瘡,都應定期去醫院請醫生做直腸或結腸鏡檢查。對於痔瘡的防治,肛腸專家們認為,痔瘡患者首先要學會心情適時放鬆,然後要養成每日大便一次的良好習慣。要保持肛門清潔,每晚睡前溫水坐浴一次。睡眠時宜采取右側臥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適當地增加活動量,參加工(課)間操。此外,多做提肛運動是預防痔瘡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方法是(坐、臥、站立均可):吸氣時,肛門用力內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鬆。每次肛門放鬆、緊縮30下,早晚各一次。若能采取胸膝臥位(雙膝跪姿、胸部貼床、抬高臀部)進行提肛運動,則效果更好。
冬季加溫通風不能少
■太暖和有時讓人受不了
現在這個季節,如要到高級寫字樓裏走走就會發現,屋裏是衣衫單薄但仍然麵紅耳赤、口幹舌燥的“白領”們,因為不管外麵是怎麼的冰天雪地,寫字樓裏總保持著25攝氏度甚至更高的溫度。另外,由於用中央空調輸送出的空氣新風量比較少,濕度不高,再加上很多辦公室的窗戶不能打開或是開的角度有限,造成室內空氣的不流通,在屋裏工作一天的人們很容易虛火上升。有的人覺得室內溫度高,太烤得慌,一出去特別容易感冒;有的女性覺得濕度低,把皮膚都弄壞了;更多的人覺得不流通的空氣讓原本就“亞健康”的人多發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室內溫度太高容易生病
北方的秋冬季節由於寒冷和氣壓較高,水汽容易蒸發,空氣的幹燥度明顯增大,一些人會出現嘴角幹裂、鼻孔出血、鼻炎、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下降等現象。室內使用暖氣和空調也會大大增加幹燥程度,讓人們有感冒、過敏、緊張、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頭疼等問題。這是由於幾個原因造成的,首先空調同時也是“去濕器”,運行時間一長,房間內濕度太低,會對人體的黏膜組織產生不利影響。另外,空調房間的環境幹燥、溫度適宜,細菌和病毒容易在空氣中生存,再加上空調機濾網、風道等如果不注意清潔的話,比較適合病菌和病毒繁殖,這些有害物質被吹送出去,會引發較大規模的感染。所以,在幹燥的冬季,流感、哮喘、支氣管炎等患病率都會增加。
■外功:通風+加濕
有專家建議,寫字樓中的辦公人員如果覺得室內溫度過高,可以多和物業溝通,不過越來越多的建築內使用中央空調,大多數人的工作環境已經沒法改變了,而且再換工作可能也不實際,所以要緩解“室內暖冬”的問題隻能靠你自己,專家們有一些建議,不妨可以試試。
首先是從外環境做起,看看有沒有可以打開的窗子,如果有,那在每天工作累了的時候應該在征求過坐在窗子旁同事的意見後開15到20分鍾,讓室內的汙濁“人氣”散發一下。很多呼吸道專家都認為,通風是預防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手段之一。
其次是改變自己工作環境的濕度。如果有電源,加個加濕器應該是個好選擇。不過,用加濕器也要注意每天換水,防止水中產生微生物,被散發到空氣中反而影響健康。還可以給自己放個“活氧吧”在辦公桌上,比如:幾株富貴竹、秋海棠之類可以水培的植物,要麼就買一隻大玻璃罐養幾條小金魚,累了的時候看看,慢慢蒸發出的水分可以緩解空氣的幹燥。
最後,減少自己被汙染的機會,不要在室內吸煙或用能夠在空氣裏漂浮的芳香劑、殺蟲劑等物品,盡可能不坐在中央空調的排氣孔附近。
■內功:衣著合適+飲水+保濕
除了使用一些小技巧減少空氣汙染和調節濕度之外,要應對“室內暖冬”,對身體內外的調試也必不可少:首先是要穿得合適,減少室內外溫差對身體的衝擊,從而降低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幾率。在燥熱的辦公室裏盡量穿得單薄一些,然後準備較厚的大衣、圍脖和暖和的鞋子用於上下班的路途中或辦公時間的外出時禦寒。在外麵穿得暖,身體的應激反應較小,被病毒侵襲的幾率也會降低一些。
很多白領一工作起來就高度緊張,很少給自己留喝水和去洗手間的時間,這樣既不利於通過水的新陳代謝減少廢物在體內的沉積,長時間伏案工作還增加了頸部、腰背部肌肉和骨骼的負荷,導致頸椎病以及腰背肌肉骨骼損傷。盡管體力消耗不大,但工作一天後會感到腰酸背痛、疲勞乏力。如果能夠科學地分次、每次少量喝水,不僅能讓補充進身體的水分容易吸收,還能緩解身體某些部位的疲勞。
最後,對於空調下皮膚變幹的情況,除了多喝水之外,對皮膚的護理工作也不能疏忽。在熱氣襲人的辦公室裏盡量化清淡一些的妝,減少皮膚呼吸的負擔。有條件的在午休的時候把妝洗掉,用保濕霜好好地給皮膚“鍍”層防止水分流失的膜,感覺會舒服一些。
補鈣午睡曬太陽
醫學專家指出,如果一個人長期工作效率低下、容易疲憊、做事提不起精神;或者長期心緒不寧、失眠、健忘;或者長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焦慮憂鬱;或感到身體虛弱、心情沮喪、人際關係惡化,那麼這個人恐怕就已生活在亞健康狀態之中了。亞健康狀態不是不可調整,健康管理專家、武漢桑萊福營養免疫研究院院長張力及為此開出了簡便易行的健康處方。
第一、營養要均衡,合理膳食。像維生素、脂肪類食物、蛋白質、纖維素、糖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在每天的膳食中一樣都不能少。
第二、維生素作用大。從事文字工作或經常操作電腦者容易眼肌疲勞,視力下降,維生素a對於預防視力減弱有一定效果,要多吃魚肉、豬肝、韭菜等食物;經常呆在辦公室裏的人日曬機會少,需多吃海魚、雞肝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所消耗的維生素c將顯著增加,應盡可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
第三、補鈣可安神。多喝牛奶、酸奶等乳製品,多吃魚幹、骨頭湯等富含鈣質的食品,可以避免發怒,防止攻擊性行為的發生,起到鎮靜作用。
第四、應酬過後多調理。常在外應酬就餐者獲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平時應多食用蔬菜、水果、豆製品、海帶、紫菜等食品。
第五、堿性食物可抗疲勞。大量的體力勞動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東西蓄積過多,造成體液偏酸性,讓人有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多食用以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如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櫻桃和草莓等。
第六、曬太陽可提神。日光照射可以使人情緒高漲,願意從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上午光照半小時對經常精神萎靡、有抑鬱傾向者效果尤其明顯。
第七、午後打盹事半功倍。午睡半小時左右可以保證午後的工作效率,睡時最好能平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將身體伸展開來。不要趴在桌上睡,以免體位使空氣受限,頸項和腰部的肌肉緊張,醒後很不舒服,易發生慢性頸肩病。另外,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放鬆;一年或一月抽幾天時間到遠離城市的森林裏去,在大自然裏調節神經,這都有利於消除亞健康狀態。
心理壓力是疼痛主因
現代人常由於工作、生活中的過大精神壓力而感到身體不適,出現疼痛等病症,但自己卻不知道這是心理因素所致。德國醫學家介紹說,人們在求醫問藥時應考慮到上述因素,醫生也應在一般治療沒有療效的情況下嚐試心理治療。
這一觀點是德國美因茨大學醫院主治醫生拉爾夫·尼克爾最近在德國心理治療醫學協會第11屆年會上提出的。他說,經常感到疼痛不適的人當中,一般說來有30%~50%是由於承受過大精神壓力所導致,體內並沒有器質性病變。
專家解釋說,人們一般認識不到自己精神上的疾患,而多數醫生由於病理知識有限,往往將身體疼痛當作某些急性病的表現,並通過大量檢查來尋找病因。而精神壓力導致的身體疼痛其表現是多樣的,主要為頭痛、背痛、腸胃疼痛或眩暈等,嚴重時甚至出現身體局部麻痹,但通過器官檢查通常無法找到具體的病因所在。
德國專家建議,醫生在治療疼痛病人時應多了解他們的既往病史,尤其在器官檢查無法得出結論時更應該如此,並進一步考慮心理治療。醫生如果不問及病人生活、職業或其他個人情況,而隻是通過各種檢查來尋找病因,隻會導致病人頻繁更換醫生就診,並浪費大量時間與金錢。
運動促進營養吸收
一提到補充營養,大家馬上想到的全是好吃的好喝的,覺得隻要能吃上好的喝上好的,那營養就沒什麼問題了,而好吃好喝在營養專家眼裏僅僅是保證營養吸收的一個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往往被人所忽視,那就是體力運動。
進補不光是吃好喝好
著名營養專家、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陳春明教授指出,體力運動是營養保健的重要成分,它不僅消耗人體能量,更重要的是促進了人體代謝的進行,促進了人體對營養元素吸收的需要。
陳教授指出,現在人們每天吃什麼喝什麼都很在意,可容易忽視了人體吸收營養的重要因素———體力運動。
營養是構成機體組織的物質基礎,也是保證人體正常發育、保護健康的重要因素。運動可增強肌體的新陳代謝和各器官係統的功能,兩者科學地配合,可以更有效地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提高健康水平。
缺鍛煉營養不能均衡吸收
如隻注重營養而缺乏運動,就會使肌肉鬆弛、肥胖無力、機能減弱、體力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小胖墩越來越多的一個原因,這些孩子吃得是一點不差,就是因為缺乏體育鍛煉,導致營養不能均衡吸收。
保證膳食平衡是加強營養吸收的基本因素,平衡膳食能提供足夠數量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以滿足人體正常生理需要。
日常所供給的平衡膳食,主要包括六大類食物,即穀類、食用脂肪類、肉類(肉、魚,蛋等)、根莖薯類、水果類、蔬菜類。各類食物的數量及質量應根據消耗情況合理搭配,在搭配過程中必須注意食物的多樣化,任何偏食、禁食或者少食都是不對的。
秋季裝修冬季“放毒”
由於室內裝飾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汙染,成為支氣管哮喘冬季高發的新病因。有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在注意保暖的同時,應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警惕冬季“裝修性哮喘”。目前全世界有近2億哮喘患者,我國患病率接近1%,患病人數在1千萬以上,其中半數以上在12歲以前發病。秋季裝修冬季“放毒”據天津醫大總醫院呼吸科朱寶玉教授介紹,由於冬季是關門閉戶的季節,一些秋季新裝修房子的患者反映,當時感覺氣味不大,但是供暖以後發現房間裏出現很大的氣味,同時,家人老有鼻腔發幹、咽部發癢,咳嗽、胸悶及呼吸困難的症狀,這些症狀和裝修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有關。即使建築、裝飾和家具產生的有害氣體濃度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冬季室外溫度低,大家注意保溫而減少了室內通風換氣,大多數人在室內活動的時間增多,因此室內空氣中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質氡等汙染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增大。兒童為主要發病人群據醫大二院等4家醫療單位最新完成的天津市0至14歲哮喘兒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哮喘患病率為1.49%,比10年前0.79%增加近1倍。這是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環境的汙染使過敏原有了新的拓展,以往僅限於花粉、家養牲畜等,而現在室內裝修有害氣體汙染、室外空氣汙染以及蟎蟲、貓狗等寵物分泌物成為兒童致病的四大主要原因。兒童哮喘較為普遍,大約是成年人的十倍。很多人都更重視室外的空氣汙染,而實際上,現在的兒童越來越多的時間可能是在室內度過的。那麼在室內裝修時,就需要特別注意建材和塗料的選擇,因為如果選擇不當,受到不良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兒童。另外在一個家庭選擇居住地的時候,以前很多人喜歡選擇交通方便的大馬路旁邊,其實這種地方的揚塵和汽車尾氣汙染都比較嚴重,所以可能的話,最好不要選擇交通幹道旁居住。同時需要讓孩子有一定的運動量,這樣可以提高孩子本身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現在我國城市兒童哮喘發病率遠遠高於農村,這與城市兒童普遍缺乏運動不無關係。不可忽視的診治誤區朱寶玉說,哮喘是一種常見而又很難根治的頑症,需要病人同醫護人員緊密配合,堅持運用正確的治療方法才能得到良好的控製。在目前的哮喘治療中,仍然存在著許多誤區。該病與其他病一樣,越早確診,及時進行正確治療,效果越好。臨床上經常發現哮喘病人被誤診。甚至有人認為,3歲以內無哮喘,事實上3歲以內的喘息患兒有相當一部分是哮喘病。在治療上,腎上腺皮質激素不僅可以消除氣道已有的炎症,而且可以預防炎症的發生。該藥有抗過敏、平喘等多種藥理作用,幾乎對所有的哮喘均有效。但長期大量服用激素的同時也產生了較大的副作用,如出現肥胖、高血壓、潰瘍病,降低機體抵抗力,甚至發生激素依賴等。於是對激素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患者將其視為靈丹妙藥,不論病情輕重,一喘就用,一好就停,由於不合理用藥,使副作用明顯增多;也有的患者由於懼怕激素的副作用,幹脆不敢使用,甚至對新研製出的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氣道局部用藥的激素吸入製劑也拒絕。正確的哮喘治療應從兩方麵入手,在解除支氣管痙攣的同時,還應使用激素抗炎治療,目前特別提倡用吸入的激素製劑,可使副作用減到最少,而且療效也很好。哮喘病人七大注意為防止由於室內環境汙染造成的哮喘,朱寶玉建議人們注意:入住新房的家庭要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掃床掃地時要避免塵土飛揚,防止吸入呼吸道;有條件的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風20分鍾為宜;如果條件允許,新裝修的房子最好通風一段時間再入住;注意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有些因室內環境汙染造成的哮喘,初起階段很像是感冒,如不及早就診,容易延誤病情。此外,哮喘病人要做到以下幾點:1、居室內禁放花、草、地毯等;2、忌食誘發哮喘的食物,如魚蝦等;3、禁煙,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煙霧、灰塵和油煙等;4、避免精神緊張和劇烈運動;5、避免受涼和上呼吸道感染;6、尋找過敏原,避免接觸過敏原;7、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及深呼吸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