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妙用

1.感冒頭痛時,將一條幹淨毛巾放在臉盆中,以適量熱開水浸濕,稍擰去水,疊平壓在患者眼、鼻或頭頸部的風池穴等部位,可大大緩解頭痛。

2.打嗝不止時,喝上一大口開水含著,分7次咽下,稍待片刻,便能有效地止嗝。

3.當偏頭痛發作時,取一盆熱水(水溫以不燙傷皮膚為宜),把雙手浸入熱水中,在浸泡過程中,要不斷加熱水,以保持水溫,大約浸泡半小時左右,痛感便逐漸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4.肩膀如感到僵硬不適時,稍加按摩即能恢複。若無效,可在熱水裏加少量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幹,敷在患處,就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輕鬆舒暢。

5.對於因外感風寒、久處陰冷潮濕環境造成的風濕性腰部寒痛,可以用熱水蒸氣熏烘的方法,使腰際處受暖而除去寒濕。即讓患者平躺在兩張椅子上,將後腰部的衣服撩起,取電熱杯放入熱水,接通電源,放在患者腰下,使之不斷產生的熱蒸氣熏烘腰際,長期堅持,可散寒止痛。

6.患感冒而又不願吃藥時,可用熱水浸腳治療。將雙腳泡在一大盆熱水裏,水以能夠浸到踝骨為宜。在浸泡過程中,要不斷地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麵發紅或身上微微出汗為止,如果在水中放些鹽、醋,則療效更佳。使用此法,輕度感冒一次就能治愈。

7.麥粒腫(俗名針眼)初生時,取少許綠茶放入杯中,以沸水衝之,隨後借茶水的熱蒸氣熏眼,熏時睜開患眼,每次熏10分鍾以上,熏1~3次,可痛止腫消。

8.若身上長小癤子紅腫疼痛,可用熱水浸濕毛巾,敷放在小癤子上,反複幾次,其症狀會很快消失。

9.血壓升高時,可用熱水泡腳降壓。熱水可稍多些,達到踝關節為佳。熱水泡腳能反射性引起外周血管擴張,血壓隨之下降。

老人喝酒莫貪杯

老人喝酒過量有“三損”:

一損身體健康酒多傷身,特別對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肝病的人影響更大,還是中風病複發的重要誘因。喝酒過多,誘發疾病,加重病情,有的搭上了寶貴的生命。有位老人今年78歲,十幾歲就開始喝酒,越喝癮越大,每天三頓必喝,一天要喝一斤多,直喝得滿身是病,多次住院。醫生勸他戒酒,配合治療,他還是照喝不誤,說這是酒精療法。結果糖尿病發展到了晚期,雙目失明,心髒病也很嚴重。他痛苦地說:“悔不當初啊!”

二損家庭和睦喝酒多,花錢就多。酒錢超過了飯錢,影響了全家人的生活,特別是收入低的家庭,常為喝酒花錢鬧矛盾。也有的老同誌喝醉了,就發脾氣,鬧酒瘋,嘔吐酒氣熏天,說話粗魯氣人,鬧得全家人不安寧,老伴氣得睡覺背靠背,孩子討厭不見他。有一個七旬老人,平時在家不喝酒,但在外與朋友喝酒常醉,並自吹三個一樣:喝不喝一樣,喝多喝少一樣,喝好酒孬酒一樣。而且凡吹必醉,大吹大醉,小吹小醉,鬧得全家人不愉快,自身各種病也加重了。後來他逐步認識到,喝酒一定要適量,不能自吹海量。從此喝酒不過量,回家不鬧事,老伴不再擔心,自己身體也好了,全家人都很高興。

三損自身形象老年人大多德高望重,很受人們尊敬。但有的老年人,隻要喝醉了,便胡說八道,走路東倒西歪,有的打人罵人。還有的醉倒後碰破了頭,摔斷了腿,被送進了醫院,花錢遭罪又丟人。有一個單位的負責人,50多歲了,喝酒必醉,醉了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影響很壞,受到撤職處分後,仍不接受教訓,還是常喝常醉,結果不到60歲就死於醉酒。死後有人說,他是吃了喝酒的虧,喝壞了黨風,喝壞了形象,喝得身敗名裂。

喝酒貴在有數不過量。一個健康人少量喝酒有益無害,但喝酒過量,則有害無益。喝酒一定要做到不貪杯,不過量,不醉酒,不勸酒。有一位老同誌說得好:“人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的不喝不好,不能喝的喝多了更不好。”我們要提倡這種宴請風格,讓瓊漿玉液、美酒佳肴更體現文明風尚。老人年齡增大,酒量應減少,喝酒應由過量變適量,由喝高度酒改喝低度酒,由喝白酒改喝葡萄酒,這樣會更利於老人健康長壽。

警惕室內光汙染

光汙染正在嚴重損害著人們的健康,造成各種眼疾,特別是使近視比率迅速攀升。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高中生近視率達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醫學專家認為,視覺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習慣。不少家庭在選用燈具和光源時,往往僅考慮豪華的一麵,把燈光設計成五顏六色,十分刺眼。殊不知,耀眼的燈光除危害人的視力外,還能幹擾人腦的中樞神經功能。因此,有人出現頭暈目眩、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症狀。光汙染還會削弱嬰幼兒的視覺功能,影響兒童的視力發育。還有的辦公室大量使用無屏蔽的熒光燈,熒光燈發出的紫外線能促使人體細胞大量死亡,長期在辦公室工作的人相當於多照射5%的紫外線。為此,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提醒人們,在注意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不能忽視室內的光汙染。

擺床細節影響身體健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專家介紹,影響睡眠與床的擺放有重要原因,從科學角度來看,床的擺放有以下不宜:

床頭不應放在窗下,主要因為床頭在窗下,人睡眠時有不安全感。如果遇大風、雷雨天,這種感覺更是強烈,再說,窗子是通風的地方,人們在睡眠時稍有不慎就會感冒。

床頭不宜設在臥室門或窗的通風處,客廳裏的人一眼就能看見臥室的床,會使臥室缺乏寧靜感,影響睡眠,人們在臥室裏穿著睡衣來回走動,看上去也不雅觀。

床的擺放不宜正對梳妝鏡子,這主要是因夜晚人起來時,特別是睡眠中的人朦朧醒來時或惡夢驚醒時,在光線較暗的地方,會在猛一抬眼的刹那間看到鏡中的自己或他人活動,容易受驚嚇。

床忌高低不平,現代人用彈簧墊的多,如果床墊質量不好,彈簧發生變形,就會影響健康。所以床墊選擇也十分重要,睡變形的床墊上會使人的脊柱彎曲,睡久了就影響血液循環,使人疲勞容易生病。

床下不宜堆放雜物。床下往往是不太透氣的陰暗處,放上雜物,容易受潮發黴或滋生細菌,另外平時也難清理,造成衛生死角,感覺上很不舒服。

另外,從科學角度來分析,擺床時不宜東西朝向,這是因為地球本身具有地磁場,地磁場的方向是南北向(分南極和北極),磁場具有吸引鐵、鈷、鎳的性質,人體內都含有這三種元素,尤其是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鐵,因此睡眠東西向會改變血液在體內的分布,尤其是大腦的血液分布,從而會引起失眠或做夢,影響睡眠質量。

室內缺濕度容易誘發病

冬天裏很多人都喜歡在溫暖的家中呆著,辦公室中央空調的暖風也開到最大。有關專家提醒說,室內溫度太高、濕度過低,容易使人患病,應注意加濕、勤換空氣。

衛生防病中心的專家說,濕度不夠很容易引發疾病。據介紹,當空氣濕度低於40%rh的時候,鼻部和肺部呼吸道粘膜脫水,彈性降低,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粘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同時容易發生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類疾病。

此外,流感病毒在幹燥的環境中繁殖速度會加快,並且由於流感病毒是附著在浮塵上存活的,因此幹燥的空氣會加速流感的傳播,引發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不適等過敏性疾病。

專家提醒說,冬季人們要注意居室的濕度,家裏應配備一個濕度計,或購買一種能自動調節加濕量的加濕器,這種電器最好具有除菌功能。

同時,居民可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每天拖幾次地板來增加濕度。另外,如果在居室養幾盆水仙花,不僅能調節室內的相對濕度,還會使室內充滿清香。

電腦輻射的危害及預防

電腦的終端是監視器,它的原理和電視機一樣,當陰極射線管發射出的電子流撞擊在熒光屏上時,即可轉變成可見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x射線。而且在vdt周圍還會產生低頻電磁場,長期受電磁波輻射汙染,容易導致青光眼、失明症、白血病、乳腺癌等病症。據不完全統計,常用電腦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勞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63.9%,頭痛和食欲不振的則占56.1%和54.4%,其他還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抑鬱症、動脈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如何使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降到最低,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要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

2.室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合適的陰離子濃度和臭氧濃度等。

3.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幹擾光線。工作室要保持通風幹爽。

4.電腦的熒光屏上要使用濾色鏡,以減輕視疲勞。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質量的塑料濾光器。

5.安裝防護裝置,削弱電磁輻射的強度。

6.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電腦熒光屏表麵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

7.注意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髒、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而多飲些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小心“病態大樓綜合症”

當你在辦公室經常感到頭痛、疲倦甚至惡心,包括打噴嚏、喉嚨幹燥、眼睛鼻子過敏、頭痛、昏昏欲睡、容易疲倦、咳嗽、氣喘、皮膚發癢、情緒起伏大等等,你可能患了一種“現代病”,這種病特別容易發生在密閉的、沒有窗戶可開但有中央空調係統的大樓內,統稱為“病態大樓綜合症”(sickbuildingsyndrome,簡稱:sbs)。

sbs不是疾病,而是長期待在室內空間後,身體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如同現在普遍流行的現代病慢性疲勞一樣。sbs出現於每個人身上的症狀不一,找不出確定原因,隻知道跟室內空氣質量有很大關係。

環境醫學研究普遍認定致病原來自四麵八方,包括空調通風管線內的細菌、複印機飄出的粉塵、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牆麵油漆溢散的甲醛,都可能是侵害辦公室人員健康的元凶,而辦公大樓的密閉式中央空調係統則是幫凶,使得髒空氣和致病細菌不斷在大樓內循環。sbs發作時間因人而異,因通風不良所引起的不適,會在一進入辦公室時馬上感受到;因為長時間毒素累積所產生的不適,通常到了下午症狀特別明顯。

sbs的症狀常會讓老板誤解,員工們可能是感冒所以拚命打噴嚏流鼻水,或根本認定員工在偷懶才會昏昏欲睡,甚至連員工自己也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裏。在美國,室內空氣質量被環保署epa列為五大環境健康危害之一,於2001年提出了一份“健康的建築,健康的人”報告書呼籲各界重視室內空氣質量的重要性。除了求助專業清潔維修公司定期保養檢修外,專家提出了三個基本對策:控製汙染源、改善通風,以及使用空氣清新機。

其實細菌病毒一直存在於人的四周,但是在密閉空間容易作怪,人的抵抗力一弱,就足以致病。不好的室內空氣品質就是充滿了濕氣、熱氣和濁氣,嚴重時會影響工作效率、記憶力和反應靈活度。

一個城市人如果活100歲,有90年的時間是在建築物室內,所以房子再漂亮也沒有用,真正住進去仍能保持身體健康才是關鍵。健康的室內空氣質量必須由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大樓經營者和使用者共同來創造,大樓擁有者和公司經營者的態度尤其重要,因為員工很難從個人層麵作出具體改善,所以當老板發現員工接二連三出現身體不適的情形,可別以為他們誇張了感冒病情。當有一天他們不再抱怨時,可能都已經生病在家無法繼續工作了。

歐洲目前的建築概念是讓摩天大樓的每個窗子都能打開、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空調、每個員工都能接近一個窗子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雖然每平方米造價比美國貴了足足一倍,但歐洲人認為健康的建築能增加生產力,長時間來看更能節省能源、資源。

八種人不宜飲茶

飲茶有許多的好處,這幾乎是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是對於一些人而言,因為身體的一些不適宜症狀,飲茶在有一些益處的同時也產生一些不利的現象,利弊相較,可能不飲茶更好一些。

1、便秘的人。

因為茶葉的兒茶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類粘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而影響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幹結,引起便秘或加重。

2、神經衰弱、失眠症的人。

由於茶葉中的咖啡堿對人體的中樞神經係統,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人腦處於一種過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3、貧血者。

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

4、缺鈣或骨折的人。

因為茶葉中的生物堿類物質會抑製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複。

5、患有胃潰瘍的人。

因為人的胃裏有一種能抑製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脂酶,而茶葉中的茶堿會降低磷酸二脂酶的活性,使胃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

6、痛風病人。

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7、高血壓或心髒病人。

由於茶葉中含有咖啡堿對人體有強心興奮作用,而這種興奮過程會影響到機體的生理活動,提高某些基礎代謝。

8、泌尿係統結石的人。

爬山鍛煉8注意

爬山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很多老年人退休後都加入了爬山大軍。但是,爬山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如果把握不好可能發生意外。李主任說,老年人腿腳不太靈便,眼神較差,動作遲緩,有的還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在爬山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安全。

1.注意因人而異爬山雖然是一項很好的健身活動,但並非人人適宜。老人在準備爬山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患有心髒病,最好不要爬山。因為爬山體力消耗較大,血液循環加快,加重心髒負荷,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如果實在想爬山,一定要與人同行,找一些坡度不大的山慢慢爬,中途最好多休息幾次,並帶上預防冠心病突發的急救藥。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症、高血壓、肺氣腫的病人,也不宜爬山。

2.注意太陽出來再上山冬天天亮得晚,老人眼神又不太好,摸黑出門鍛煉容易出危險。冬天的早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室內外溫差很大,老人猛地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誘發心絞痛或心梗。因此早飯後再去爬山為好。爬山時穿衣要注意保暖,鞋要合適跟腳,最好穿輕便防滑的旅遊鞋。

3.注意多喝水早晨是人體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時候,也是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高峰時段。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爬山時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適當糖分及電解質的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盡快恢複體力。

4.注意循序漸進爬山前應做些簡單的熱身活動,然後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爬山的高度和時間應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平時活動情況而定。坡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速度不宜過快,以身體沒有不良反應、無明顯氣喘為度。如果感覺疲勞,或者有心慌、胸悶、出虛汗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就地休息,千萬不可勉強堅持。

5.注意防止摔倒老年人腿腳不太靈便,爬山時最好拄一根拐棍,並注意身體前傾。更要避開有積雪的地方,防止崴腳或滑倒。

6.注意不要迷路老年人爬山應選擇那些人比較多的線路,避開懸崖峭壁和布滿荊棘的小路,不要鑽那些沒人走的山林。上山時間不要太早,下山時間不要太晚,有條件最好帶上通訊工具如手機,萬一發生意外,便於同外界聯係。

7.注意科學休息爬山中途休息應長短結合,短多長少。短休息控製在10分鍾以內,以站著休息為主。長時間休息可在20分鍾以內,但不要馬上坐下,應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休息時,可以自己或相互按摩一下腿、肩、頸等部位的肌肉。注意不要躺倒休息,還要穿上衣服,防止著涼。

8.扭傷切忌局部按摩在爬山中發生急性扭傷時,切忌局部按摩或熱敷,最好冷敷20~30分鍾,能起到消腫和止痛作用。

吃喝應酬多過年過出一堆病

症狀一人情債纏身壓力大

有的病人來醫院跟醫生訴苦,今年剛剛來天津工作,眼看就要回老家過年,可家裏光侄子、侄女就有十來個,每人起碼得給100元的壓歲錢吧,還有那麼多的長輩,過年去拜年,怎麼說也得買上點年禮。這麼一筆支出真有些受不了,過年回家本來是人之常情,現在反而卻有些害怕起來。

症狀二應酬不斷愁眉不展

有的病人平時為了工作忙得團團轉,很想利用春節假期放鬆一下。可一到歲末總是忙得亂哄哄,各種應酬接踵而來。單位裏既有和同事的聚會,也有招待上級領導的飯局;更多的是和一年裏有各種業務往來的客戶的應酬。“應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時根本來不及品嚐飯菜的香美,隻是忙著到處擋酒。一想到春節來了應酬會更多,就覺得恐慌和擔心,坐臥不安,整天愁眉不展,精神委靡。

症狀三期望落空長籲短歎

現在的市場競爭很激烈,工作壓力很大,有的病人平時給自己製定的計劃很宏偉,冀望一年之中收入豐厚、快快升職、找個好對象,可眼下已經到了年底,自己不但升職和加薪無望,連滿意的女友也找不到,於是就陷入挫敗感中。終日長籲短歎,覺得自己沒用,更怕過年看到親戚、朋友沒有麵子。

症狀四欠賬未還坐臥不安

有的病人自己經營著規模比較小的公司或做點兒小買賣,由於自己資金不足或周轉不靈曾找人借錢救急,說好年前還清。可春節就要到了,生意經營上一直不見起色,僅能滿足生活所需,沒有更多的贏利。眼下借的錢該還給人家了,可手裏沒有,又沒有其他辦法,整天覺得恐慌和擔心,坐臥不安,愁眉不展,精神委靡。

症狀五人多車緊害怕回家

這類病人大多是外地人,每年過年都要趕春運回家,可這時正是人多擁擠的時候。比方說一位病人家住甘肅,來天津打工已經4年了,每年過年都要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有時還隻能一路站回家,去年他就是因為火車上人多擁擠、長時間站著導致極度疲勞,最後還產生了幻覺。今年又到年關,想到去年那可怕的一幕,他就十分擔心舊事重演,害怕再坐火車回家。新報記者徐楊

專家建議

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一中心心理衛生醫院黃質誠副主任醫師表示,春節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以往一直被人們當做給一家人提供全家聚會、聯絡感情的機會,大家可以借此放鬆一下因工作而緊張了一年的心情,吃頓團圓飯,好好休息一下。可隨著人們對工作、生活期望值的提高,對春節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漸漸變成了“年度總結”的日子,相互攀比,所以有的人才出現了“年關恐懼症”。

其實,患這種病的人還是少數,市民們應該對春節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時就要充分放鬆自己,對工作、生活的一些得失也不必太在意,製定計劃時要量力而行;對“人情債”要有正確認識。家在外地的人,春運回家前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分緊張,過一個順心順意的春節。

旅途牢記健康規則

感覺疲勞吃點糖

節日裏出遊容易得“旅遊疲勞症”,主要是玩樂過度睡眠不足造成,遊客有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出冷汗、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狀。一旦發生,應及時停下休息,給疲勞者吃點糖、喝些熱茶或淡鹽水均可。

為了預防途中疲勞,使積蓄在體內的乳酸完全氧化,可以適當吃點醋;也可多吃些含檸檬酸的橘子、話梅、檸檬;含蘋果酸的梨、蘋果、櫻桃;含琥珀酸的枇杷等水果和飲料。其次是休息時盡量活動一下腰腿,有旅伴者可以互相按摩、推拿以放鬆肌肉。臨睡時洗個熱水澡可消除疲勞。

此外,睡眠時還可以將腳墊高些,以利於下肢血液循環,促進疲勞的消除;睡眠前多喝些水,補充體內水分不足。

旅途中的保健要領

旅途中保健的首要問題就是時刻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1)注意飲水衛生。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淨化過的自來水為最理想,生水是不能飲用的,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無合格水可飲時,可用瓜果代替。

(2)瓜果一定要洗淨或去皮吃。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藥汙染外,在采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汙染。

(3)慎重對待每一餐,饑不擇食要不得。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檔可有選擇性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饑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

(4)學會鑒別飲食衛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標準應是:有衛生許可證,有清潔的水源,有消毒設備,食品原料新鮮,無蚊蠅,有防塵設備,周圍環境幹淨,收款人員不接觸食品,且錢要與食品保持相當距離。

(5)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製飲食。乘行時,由於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如果不節製飲食,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腸胃不適。

(6)預防旅行者水腫。長時間坐車,可出現下肢腫脹,醫學上稱為“旅行者水腫”。因此,乘車時不要總是坐著,應常變換一下體位,或站一會兒或抬高下肢位坐一會兒,也可用手從上往下進行下肢按摩,幫助血液循環。

(7)預防暈車病。為了預防暈車病的發生,可在開車前半小時,服用“乘暈寧”。在旅途中要盡量減少頭部活動,可將頭靠在座椅背上,閉目養神,避免看窗外移動的景物。

節假日和親朋好友一起旅遊是件樂事,然而,還需提醒您注意的是,健康旅遊要從路上就開始保持車內空氣新鮮。車廂內人多,人體代謝產物也多。其中尤以二氧化碳排出量多,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5%時,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加之汽車發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以及有些人在車上吸煙,均使車廂內空氣質量下降。因此,車窗要適度打開通風,車廂內空氣新鮮,才能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老人孩子出遊提示

借著一年一度的旅遊機會,全家團圓,當然令人高興。不過,全家出遊時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和幼兒的身體健康。

■環境最易影響兒童

兒童的抵抗力較差,耐性也較差,出門旅遊,應該注意幾點:

1.選擇衛生條件好、交通方便的旅遊點。選擇定點旅遊,避免東奔西跑,天天換酒店。選擇適合寶寶遊玩的安全項目。

2.兒童的衣物、食品、藥品、手推車等,要在行前準備好。喝牛奶的寶寶,要攜帶多個奶瓶替換,晚上回酒店要用熱水消毒洗淨,而且要帶熱水瓶。不要讓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如沙律、冰水之類。

3.旅行時,嬰幼兒可懷抱或坐推車,凡行走的幼齡兒童要由成人攙扶。孩子好動,容易受傷,家長必須多加留意。兒童好動,不知什麼叫危險,加上頑皮不易控製,旅遊中可能發生擦傷、跌倒、扭傷,甚至骨折。家長應教導孩子哪些是不可做的事情,並且要密切留意孩子的舉動。

4.在坐飛機或坐車時,要幫助或督促係好安全帶(嬰幼兒抱在懷中),不要讓他隨便走動,防止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兒童的情緒波動大,哭鬧有可能妨礙他人休息,所以應做好安排,如讓他看圖書、聽故事。飛機起降時,兒童會感到耳朵痛,讓他們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減輕症狀。

5.兒童旅遊時,發病率比成人要高,凡看到他們飯少吃了,活動少了,就應注意是否生病。如果孩子表現得不耐煩、疲憊,或是生病時,應該讓他休息,而不應該要他帶病出遊。

■老人需量力而行

老年人往往體力較差,手腳不靈活,視聽力下降,對外界反應較遲鈍,所以在旅遊時,也應該重視並加強保健工作。

1.老人易疲勞且不易恢複,旅遊中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若感到體力不支,可休息幾天或中止旅行。在長時間步行遊覽時應隨時坐下小憩。

2.老人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易受涼感冒,所以衣服要帶得夠,以便隨時增減。行走出汗時不要馬上脫衣敞懷。晝夜溫差大的地區,睡前要蓋好被毯,夜間風起雨來時要關好門窗。

3.老人胃腸功能減弱,水土不服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宜,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膩和辛辣生冷食物,最好少飲或不飲酒。

4.老年人對自身平衡控製力差、行走常不穩,易摔跌、絆倒,除少數體質較好的之外,一般來講,盡量不登山、下水,不進行過分消耗體力的活動。

5.老年人在旅遊時,應注意做好腳的保健,如穿著柔軟合腳的鞋,晚上用熱水燙腳,並可自我按摩雙腿肌肉和腳心,這樣能使你在旅遊中,無論行走還是爬山,都會感到格外輕快。

6.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旅行,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高血壓等病者,一定要多帶一些有關藥物,一旦犯病要及早用藥,並把自己的病告訴同行者,以便互相關照。

睡前洗頭要吹幹

許多人有睡覺前洗頭洗澡的習慣,一則是把頭上的塵土洗掉,幹幹淨淨上床,二則是輕輕鬆鬆,舒舒服服上床睡一覺,驅除白日的疲勞。其實,人們勞累了一天之後,晚上是最為疲勞不堪的時候,也是人們身體抗禦病痛能力最低的時候。有晚上睡覺前洗頭習慣的人,由於沒有認真地擦幹頭發,使大量的水分滯留於頭皮表麵,尤其是冬天夜間氣溫較低時,殘留水遇冷空氣極易凝固。長期有殘留水凝固頭部,從而導致人們氣滯血淤,經絡阻閉,鬱疾成患,特別是冬天寒濕交加,更易成病,是造成大量慢性頭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內科醫生向人們解釋道,這種頭痛醫學上稱之為頭皮皮下靜脈叢炎。這類疾病初發階段為患者頭皮局部有滯脹麻木感,大多數人是頭頂部有麻木感,並伴綿綿隱痛。檢查時可以摸到局部的頭皮增厚、增粗,甚至皮下腫塊有隆起的現象。這類現象大多見於顱骨溝縫上,呈節段性、條索形筋結形態,有些人頭頂部也能摸到顆粒狀結節。

內科醫生提醒有晚上洗頭習慣的人們,如果經常晚上洗頭後不能及時完全擦幹,並患有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並伴有麻木感覺的頭疾時,可能就是患這種病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盡早解除或減輕痛苦。如果還沒有出現這類症狀,應及早采取措施,首先要改變晚上洗頭習慣,其次要在洗後擦幹頭發,或者用電吹風吹幹,確保清潔、輕鬆、健康皆不誤。

不鏽鋼餐具不可長時間盛湯

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再摻入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而製成的。由於其金屬性能良好,並且比其他金屬耐鏽蝕,製成的器皿美觀耐用。因此,越來越多的被用來製造廚具,並逐漸進入廣大家庭。

但是,如果使用者缺乏有關方麵的使用知識,使用不當,不鏽鋼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同樣會在人體中慢慢累積,當達到某一限度時,就會危害人體健康。所以使用不鏽鋼廚具、餐具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可長時間盛放鹽、醬油、菜湯等,因為這些食品中含有許多電解質,如果長時間盛放,不鏽鋼同樣會像其他金屬一樣,與這些電解質起電化學反應,使有毒金屬元素被溶解出來。

2、不能用不鏽鋼器皿煎熬中藥,因為中藥中含有很多生物堿、有機酸等成分,特別是在加熱條件下,很難避免不與之發生化學反應,而使藥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3、切勿用強堿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因為這些物質都是電解質,同樣會與不鏽鋼起化學反應。

春季鍛煉老人“四注意”

老年人在春天進行鍛煉,首先要注意運動量和運動幅度不要太大。在整個冬天裏,由於天氣影響和春節的耽擱,很多老年人的活動量相對於平時大大減少,因此,剛進入春季,大多數的老年人的肌肉會比較鬆弛,關節韌帶也比較僵硬,身體的協調性受到影響。這時的鍛煉,應當以恢複為主,做一些活動軀體、關節的活動。

其次是應注意不要太早。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早間和晚間的氣溫都很低,特別是早上,霧氣比較大,空氣中的雜質也比較多,這時候並不適合鍛煉;太陽出來、霧氣散盡後,氣溫有一定的回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有一定減少,這時才是比較適合的時間。睡眠較少和習慣早起的老年人在清早起床後可以在戶內做一些活動或其它事情,等到條件合適時再出來鍛煉。

第三是要注意在鍛煉前適量進食。老年人的身體機能相對較差,新陳代謝要慢一些。在鍛煉前適當地進一些熱食物,比如牛奶、麥片等,可以補充水分,增加熱量,加速血液的循環,也可以使身體協調性得到提高。但要注意一次進食不要太多,而且在進食後應該有一個休息時間後再鍛煉。

第四是要注意保暖。春寒料峭。人體在運動後發熱,這時如果做不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涼感冒。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老年人在鍛煉的過程中和結束後更應該注意保暖。

高層低層住幾樓合適?

在歐洲,住在六層以上的樓層被認為有害健康;在美國,高層住宅的房價比低層便宜一半;在俄羅斯,一樓失寵……實際上,每層都有自己的小氣候。樓層不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不同。日前,俄羅斯《科學與生活》上發表文章,探討人類合理居住高度的問題。從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麵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裏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係,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麵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氣循環減緩、空氣換氣受阻、陰影和濕度增大、汙染也比較嚴重。因為汽車和柏油馬路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至少遠離汽車路幹線200米才算安全。一般人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裏集結大量有害物質。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那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是,城建生態學家卻認為,居住樓層不要超過六樓。因為高層的空氣並不像想象的那麼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認為,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層,整天麵對的是磚牆,能引起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敵意。理想住宅的標準是:房子不超過六樓,自然景色優美,一邊是公園,另一邊是秀水。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高層居民的另一個無形的敵人是電磁輻射。鋼筋混凝土結構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房子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經常頭疼或心情不好。居住在一樓的人常受噪聲幹擾。事實上,住在二十樓也難避免噪聲。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但有時高層同樣聽見汽車幹線上的嘈雜聲。原來,聲波的路線跟樹木和建築物的多少有關。有時,聲音無法到達高層的窗戶,就自由地往上走。這個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

當心5種“白領病”

光源綜合征辦公室燈光太亮,時間一長會引起視神經疲勞。燈光裏缺乏陽光下的紫外線,會增加老年性骨折、佝僂病的發病機率。熒光燈發出的強烈光波,會導致體內大量細胞遺傳變性。長時間的燈光暴曬會擾亂生物鍾,造成心理節律失調,精神不振。夜餐綜合征夜晚,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比白天強。晚上經常吃高熱量食品,容易引起肥胖、失眠、記憶力衰退、早晨睡醒後不想飲食等症狀。夜間睡眠不足,人體生物鍾被幹擾,神經係統的功能發生紊亂,容易誘發神經衰弱、高血壓、潰瘍病。熬夜綜合征臨床證實,長期沉湎於夜生活,會導致人體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紊亂,出現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盒飯綜合征盒飯常常使用濃重的調味品,經常食用容易上火,出現咽痛、口腔潰瘍、牙痛、腹脹、便秘等症狀。另外,對一些不新鮮的肉製品常采用炸、煎的方法烹製,長期食用易患腸胃不調。時間綜合征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白領感到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對事業的專注使人對緊迫的時間感到焦躁不安、緊張過度。過分關注時間,會引起情緒波動,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狀。

別戴隱形眼鏡玩電腦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普遍被使用的隱形眼鏡,都是使用高分子材質所製造,雖然各廠牌的材料不盡相同,但實驗顯示,所有的隱形眼鏡在計算機輻射照射下,都會漸漸地分解變質,使得原先材料的分子產生變異,這些分解後的小分子,有的會透過淋巴循環到達水晶體,和水晶體的修複組織結合,造成新的聚合物。

一般而言,少量的聚合物會從眼球內被排出到眼球表麵,最後變成眼屎。但量一多的時候,聚合物的大小會超過排出孔的大小,此時,這些眼球內的雜物就會堆積在水晶體內,漸漸形成白內障。

專家呼籲配戴隱形眼鏡且常常接觸計算機的朋友,休息時一定要把隱形眼鏡拿下來,且要有充分的時間讓眼球排出廢物,否則日積月累下來,很容易會罹患白內障。

多食葉酸防中風

美國一項曆時20年之久的研究發現,每天從食物中攝取至少300微克葉酸,可以使中風的發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降低13%。該研究對象是近萬名年齡在25~74歲的美國人。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記錄了他們從日常食物中攝取葉酸的情況,結果發現,攝取大量葉酸者的血壓、血脂水平都較低。葉酸屬b族維生素,存在於柑橘類水果、西紅柿、綠葉蔬菜、豆類以及穀物中。葉酸能保護心血管係統,是由於它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同型半胱氨酸是引起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心髒病和中風的罪魁禍首。美國心髒病協會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400微克葉酸,孕婦每天應攝取600微克葉酸。

貼身衣物床單被套別幹洗

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將大衣、西裝等較為高檔的衣物送去幹洗,一些含毛製品,如羊毛衫、毛毯等由於水洗易變形縮水,也隻能幹洗。加上一些人由於工作忙碌,為圖方便,很多衣物都徑直送往幹洗店。但是,人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其中潛在的隱患。因為幹洗用的幹洗劑是一種化學製劑,對人體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危害。

從業人員受影響最突出

幹洗是相對於通常意義的水洗而言的。幹洗劑的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是一種有機化學物,易揮發,有乙醚樣氣味,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能去除衣物上的油垢,同時又不會產生明顯的皺縮和變形。此外,幹洗某些人造纖維物也可達到滿意的洗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