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調養
人體的免疫力
一生為你守護的“內在醫生”
不論健康情況是好是壞,我們能夠活得那麼久,都要歸功於我們的“內在醫生”。“內在醫生”包括了細胞、蛋白質、腺體和器官,是你體內一個驚人的綜合物,在設計上都是為了讓你保持健康。在某種意義上,“內在醫生”就是你本人,心髒將新鮮的血液輸送到你體內數10億個細胞,它就是你“內在醫生”的一部分,那濾除廢物的腎髒也是,那提醒你心情並阻止某些疼痛信號的內啡素荷爾蒙也是,那會攻擊入侵細菌的白細胞也是。凡是在你體內,為你的健康、快樂和長壽戰鬥,對它們有貢獻的東西都是你“內在醫生”的一部分。
“內在醫生”的主要成份之一就是免疫係統,能夠免疫就是指受到保護、有抵抗力並擁有疾病“豁免權”;你的免疫係統所應發揮的功能正是如此:保護你,並且讓你對疾病有抵抗的能力。免疫係統的職責是擊退病毒、細菌、黴菌、癌細胞和其他抗原(即注射於動物體內後能使之產生抗體的物質,是免疫係統的挑戰者);當疾病開始露出它那醜陋的真麵目時,免疫係統就會立即采取行動。
免疫係統有很多部分,噬菌體、補體、幹擾素、T細胞、B細胞、抗體、細胞活化激素等,你可能聽過這些名稱。這些都是“內在醫生”用來對抗疾病的“免疫戰士”。你可以花數年的時間去研究有關免疫係統的許多令人驚異的細節。但是,目前重要的就是記得,有一個對抗疾病十分有力的防衛係統在你體內。
在我們的身體裏外到處存在著細菌:我們的衣服上、食物裏以及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都有,四處都是,無所不在。如果一個細菌的侵襲就能使我們生病的話,我們早就都死掉了;然而,因為我們“內在醫生”中稱為免疫係統的那部分隨時準備著在疾病傷害我們之前就毀滅它們,在我們體內日夜守護,我們才能活著且繼續成長。
一個內科住院醫師,負責管理傳染病病房,一天10到15小時。這些病人有腦膜炎、肺結核,致命的敗血症和其他危險性很高的疾病,你可以想像他暴露在多少傳染病的威脅之下。病人對著他打噴嚏、咳嗽,雖然他的手接觸到他們的汗水、血液、甚至糞便,但是他卻沒有感染到任何疾病,他的“內在醫生”使他保持健康的狀況。不久之後,這個內科住院醫師到手術室輪值,經過幾個月,他竟然得了腦膜炎。為什麼?他所治療的病人中,手術室裏,沒有一個人有腦膜炎啊!任何可能傳染這種病的人,他也沒有接近啊!原來,他的免疫係統已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態,因為那陣子他輪值雙班的時間,有時晚上兼職並且盡可能的參加講座及聽課。這就讓疾病有了可乘之機,在沒有免疫係統的保護下,如果不是腦膜炎,他也會得到其他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傷風、皰疹、小兒麻痹、各種關節炎、癌症和其他的疾病都是免疫係統受損的表現。愛滋病是目前最受矚目的免疫係統疾病:但是它雖然很可怕,卻不是免疫係統方麵的唯一病症。如果你的免疫係統在理想的狀況下,則會讓你遠離許多疾病,小到傷風感冒,大到癌症等。不幸的是,我們不是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裏。你的免疫係統愈強,你的健康狀況就愈佳,因此你的目標是盡可能的提高免疫力。
實際上,許多征兆和症狀都會暗示我們的免疫係統已有故障,種類很多,而且往往很微妙:咳嗽、不舒適、疲勞、發燒、失眠、消瘦、皮膚病、不尋常的脫發、眼睛的毛病、胃口差、肌肉疼痛、牙齦出血、胃部的問題、頸部腺體腫大、腿部和腳的疼痛與腫脹、尿道的感染病、骨頭痛、四肢的麻木和刺痛、以及行走的困難,無法專心、沮喪憂鬱、難以入眠、急躁易怒、時空錯亂、癡呆,等等這些都可能指向免疫係統方麵的問題。
但這本身似乎很輕微的問題,卻可能暗示著免疫係統方麵的疾病——從感冒到癌症皆有可能,這就需要關注我們的“內在醫生”。
認識你的免疫係統
免疫,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疾病。免疫係統(ImmuneSystem)是機體保護自身的防禦性結構,主要由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結、脾、扁桃體)、其它器官內的淋巴組織和全身各處的淋巴細胞、抗原呈遞細胞等組成;廣義上也包括血液中其它白細胞及結締組織中的漿細胞和肥大細胞。構成免疫係統的核心成分是淋巴細胞,它使免疫係統具備識別能力和記憶能力。淋巴細胞經血液和淋巴周遊全身,從一處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至另一處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使分散各處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連成一個功能整體。免疫係統是生物在長期進化中與各種致病因子的不斷鬥爭中逐漸形成的,在個體發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發育完善。
免疫係統的功能主要有兩方麵:
識別和清除侵入機體的微生物、異體細胞或大分子物質(抗原);
監護機體內部的穩定性,清除表麵抗原發生變化的細胞(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細胞等)。
免疫係統實際上就是人體防止疾病的防禦係統。一個國家要想穩定,必須擁有防禦外敵的軍隊和平息內亂的警察,免疫係統就是人體王國中的“軍隊”和“警察”。這個係統的功能非常重要,如果免疫係統出了毛病,人在疾病麵前就完全失去抵抗力、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幼兒中還常見到一種先天免疫缺陷病,這種病人經常反複感染,抵抗力極差,隨時都可能危及生命。
免疫係統可以分為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長或定居的場所(當然免疫細胞不一定都存在於免疫器官內),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結、脾髒等;免疫細胞有許多種,各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粒細胞等;免疫分子則是由免疫細胞(或非免疫細胞)釋放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學物質,包括抗體、補體、細胞因子等。
人的免疫係統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非特異性的,就是對付各種外來“敵人”(各種病原微生物)的;另一種是特異性的,就是說對付“敵人”是有區別、有目標的。
非特異性免疫係統主要包括皮膚、粘膜、淋巴結及白細胞。人的皮膚表麵經常附著大量細菌,在區區3平方厘米皮膚上,就有4萬個以上的細菌。但是,這些細菌在清潔的皮膚上不到2個小時,90%以上都會被殺死。這是因為皮膚通過汗腺分泌的汗液以及皮脂排泄的各種脂肪酸形成了酸性外環境,使多數病菌不能生存。所以皮膚是人體第一道防線。因此,隻有清潔的皮膚才能成為“防線”,皮膚一定要經常保持清潔。
身體還有很多方式和外界接觸,包括消化道及呼吸道。病菌常常隨著食物進入消化道,隨著空氣吸入呼吸道,真是無孔不入。這時挺身而出的就是人體的“化學兵”—粘膜,粘膜能阻擋細菌,還能分泌一種化學殺菌劑——溶菌酶,把細菌溶解殺滅。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就是一種很強的化學消毒劑,凡是進入胃腸的食物都要經過胃的消毒。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能把氣流中的塵埃、病菌粘住。呼吸道粘膜表麵許多極細的纖毛,這些纖毛有規律地擺動就好像一把掃帚將粘住的灰塵、病菌向外清掃,最後變為痰.通過咳嗽排出體外。一次中等強度的噴嚏能把幾萬個細菌從身體裏趕出去。
如果病菌或病毒突破了皮膚和粘膜這第一道防線,那進入人體後會遇到第二道防線。這就是遍及全身的淋巴組織。淋巴結的位置有深有淺,淺層的在皮膚下就可摸到,如頸部、頜下、腋窩及大腿根部都能摸到像黃豆、蠶豆大小的疙瘩,這就是淋巴結。在人體內除了血液循環外還存在著“淋巴循環”,它可以把從血管中滲出的一些成分回收後送回血管,沿途經過許多免疫器官,過濾掉有害物質如細菌、毒素、癌細胞等。存在於免疫器官或血液等處的免疫細胞,可以吞噬或破壞進入體內的異物或老死、受損、異常的細胞。淋巴結裏有巨噬細胞和其它各種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它像關卡—樣,對侵入的病毒、細菌進行過濾,最後把它們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