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列強肆掠,一時間神州大地硝煙四起,國破山河碎,百姓倒懸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朝不保夕,處處哀鴻片野。
穆秀雲出生於民國初年,貴州一個偏遠的山野小鎮,地處雲、貴、川三省的交界處,地處偏僻,經濟物資匱乏,再加上繁重的賦稅,肆掠的匪盜,地主老財的剝削使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為穆秀雲有三姊妹,她排行老三,所以人們就給了她一個響亮的名號——鬼三娘。
那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在這裏,毫不誇張的被刻畫的淋漓盡致,但是鬼三娘卻沒有遭受太多的罪,這還得全靠她學有一門絕活——跳大神。別看“跳大神”在這個時代不受人們追捧,還被人們扣上裝神弄鬼蒙天欺人的不彩光環。但在那個時代“跳大神”卻是一門密不外傳且具有崇高社會地位的高薪職業。
那時不管誰家有人病了,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就醫治病,而是找神婆或道士來為病人跳大神,他們認為病人是因為撞上了惡鬼邪祟才患的病,跳大神正好可以為病人驅邪除病。而當時在這一帶,方圓百裏之內,隻有鬼三娘會這一絕技,她自然成了這一地區的明星人物。
說來也怪,那些生了重病的人,隻要請鬼三娘跳過大神之後,大部分的都可痊愈。這更增加了人們對鬼三娘的傳奇色彩,而且有很多個版本的傳說,有的說鬼三娘是天神下凡,有的說她會鬼魅之術,驅魔捉鬼,施法懲人,命鬼奪命之類,總之是眾說紛紜。
這樣神乎其神的傳聞聽得令人難以置信,在今天看來都是些子虛烏有的事,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卻是鬼三娘一家的護身符,免死金牌。因為那時的人們都比較迷信鬼神之說,無論是達官顯貴,土匪地痞,還是地主老財無一例外。而且都會隔三差五的來請鬼三娘去為他們跳大神,向上天祈福。
因此鬼三娘經常行走於黑白兩道,俗話說得好,一回生,二回熟,這一來二去的,時間一長黑白兩道的人她都混得挺熟。也為自己在土匪窩,官邸豪宅和有頭有臉的人物中掙得了幾分薄麵,在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眼裏她便成了他們眼中遙不可及的偶像人物,他們對她既欽佩又畏懼。欽佩她年紀輕輕就能在這世上闖出這麼響亮的名聲。害怕萬一不小心獲罪於她,那可會給他們帶來一種連想都不敢想的嚴重後果。從此鬼三娘從街上路過,認識他的人都對她笑眯眯的問候,敬而避之。。
鬼三娘還有一個特殊的飲食習慣,或者說飲食忌諱,隻要她食用病死的禽畜,就會立即上吐下瀉,反應十分的強烈,嚴重時幾乎危及性命。這對我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誰吃了感染病毒或是病菌的肉類食物會不中毒呢?而在那時這一個普通的現象,又賦予了鬼三娘又一神話色彩,人們都紛紛的傳說這是因為鬼三娘身上附有神靈,當她食用病死的禽畜,就是對神靈大不敬,所以這是神靈對她嚴厲的懲戒。
鬼三娘這一禁忌並不是以訛傳訛,有一次,土匪康家鷹在營盤山一帶搶劫了一夥商人,並殘忍的將這一夥二十幾個商人殺害了,而且其中一個死像十分的恐怖,他是被康家鷹剝皮淩遲而死,臨死的時候那個人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的盯著康家鷹發毒誓說:“死後一定要化為厲鬼向他索命,定要讓他生不得好活,死不得安寧。”這種情況對康家鷹這個匪頭來說應該是司通見慣的,又有何懼。但是這一次可不一樣,他還真被這一個成為他刀下亡魂的人給唬住了。那人死時一雙瞪得大大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康家鷹,令他發毛,令他不寒而栗。正是如此康家鷹令人剜去了那人的雙眼,以撫慰他內心的恐懼。
或許是虧心事做的太多,從那以後,康家鷹外表的冷酷、無情、殘忍再也難以掩蓋他內心的午夜驚魂。他常常做惡夢,夢見那個被他剝皮淩遲處死的人前來向他索命,夢中那人的樣貌十分的恐怖,行為相當的囂張,常嚇得康家鷹從夢中驚醒,大汗淋漓滲濕衣衫。
無論什麼時候,當人們處於困境而束手無策的時候,他們總是把希望寄托於神靈,祈求神靈的庇佑,祈求神靈指引迷津走出困境。此時的康家鷹也不例外,為了脫離困苦,擺脫這惡靈的午夜糾纏,他想到了鬼三娘。他認為鬼三娘這個有著通天徹地本事,縛鬼除魔的人,一定可以為他驅走惡靈,還他安生,還他一個安穩的午夜。
康家鷹派了一個手下帶著貴禮下山去請鬼三娘,幾天過後鬼三娘果然被請上營盤山山寨。康家鷹熱情的接待了鬼三娘,畢竟有求於人,怎敢怠慢!二人一見麵就說了一大堆客氣話,寒暄了好一會兒,彼此套近乎。
康家鷹吩咐下去的飯菜已經備好,二人就坐用餐,康家鷹在飯桌上向鬼三娘說起請她上山來的目的,盡管他知道派去請鬼三娘的人已經向鬼三娘說明了緣由,但是他還是擔心手下沒有說清楚,所以自己又詳細的複述了一遍。
鬼三娘聽了康家鷹細說之後,不覺心裏發毛,在心裏默默自道:“你幹了這麼一件缺德的事,又怎麼能安生呢?我若是那個慘死的人,也絕不會放過你?也會死捏著你不放,真是活該。”但是迫於康家鷹的淫威鬼三娘也就隻能想想罷了,而且在關鍵時刻還得逢場作戲的奉承幾句
飯罷,宜早不宜遲,鬼三娘要設壇捉鬼了,在這一環節上,康家鷹當然是極力的配合,畢竟這事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自然不敢懈怠。康家鷹安排了幾個手下任由鬼三娘在布壇和作法期間使喚。
大約半柱香的時間,法壇就設好了。法壇上擺著各種瓜果、雞、鴨、魚、鵝等祭品。燃燒著香蠟紙燭。燃燒的香蠟紙燭和奠酒的味道伴隨著煙霧飄散於整個堂屋裏。
鬼三娘在香紙燃燒的煙霧中穿著道袍舞著桃木劍,煞有其事的在那裏追打著“鬼魂”。左旋右轉的劈砍著,上躥下跳的踢打著,周圍的人就像看西洋鏡,用驚奇的眼光圍觀著,場麵十分的熱鬧。此時此刻的鬼三娘就像一個明星一樣受人追捧。
這場法事結束於三個小時候後。鬼三娘拿著一個兩耳龍形,瓶蓋為虎,底座為八卦奇形怪狀的瓶子走到康家鷹的麵前說:“那惡鬼已被我收於法器中,你可以放心了,今後你將不再受他的騷擾可以高枕無憂了。”
康家鷹聽後,滿懷欣喜的連連向鬼三娘拱手道謝,此刻的鬼三娘就像是他的救命恩人,備受他的尊重。
這場法事辦下來已是夜晚十一、二點,隨著夜朗星稀,清風扶月而落幕。而且剛才的法事確時消耗了鬼三娘不少的體力。康家鷹不傻,見狀,他便吩咐手下準備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犒勞他的這位恩人。
康家鷹和鬼三娘二人在客廳裏喝茶談笑,以消遣等餐的時間,談笑間,兩人彼此奉承,彼此歌頌。正當兩人聊得正歡,鬼三娘忽然想起康家鷹所幹的那一件殘忍得沒有人性的事,心生憐憫,想勸康家鷹從善。但是鬼三娘知道像康家鷹這樣一個殘暴不仁的人,勸其從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康家鷹這個人反複無常,如果直諫,恐怕勸諫不成反倒會引火燒身。她沉思片刻,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會惹怒康家鷹,又不會禍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