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積極進取的人才選拔
創造力是一種內在因素與社會因素相互交叉影響產生的一種效應。綜合心理學的分析結果,不同的創造型人才,既有不同的個性特征,也有共同的個性特征。創造力的個性特征也是可以培養的,下麵就這個問題分述於後。
第一、創造型人才的個體類型,其分類方法有多種多樣。首先,依據他們在不同領域作出的創造成果分,有發現型與發明型;推測型與條理型;經典型與浪漫型;再現型與創造型。等等。
發現型與發明型。發現是對客觀事物新的認識,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發現事實;另一種是指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在發現過程中,智力結構中的認識因素,如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等起著主要作用;活動因素,如組織能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則相對作用較小。發明是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創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東西,如飛機、導彈、工具、技術與工藝等。在發明過程中,智力結構中的認識因素、活動因素都起重要作用,但活動因素甚為重要,任何創造性新產品的出現,是需要伴隨著許多人的操作活動的。
推測型與條理型。推測型創造者在創造過程中主要使用演繹法,他們首先提出假設,然後通過觀察與實驗去驗證。條理型在創造過程中則主要是用歸納法,他們很注意積累資料與事實,從中引出結論。推測型多適於探索型基礎研究,條理型多適於發展研究及管理研究。
經典型與浪漫型。經典型的思維特點是思維深刻,工作方法有條理,在本學科領域造詣很深;但缺乏思維的靈活性,從一個領域轉向另一個領域較困難。浪漫型的特點是思維靈活,想象力豐富,知識淵溥。但思維的深刻性比不上經典型,不講究細節。前者多有希望成為專家,後者多有希望成為學者。再現型與創造型。再現型的特點是記憶力強,想象發達,善於積累知識,思維綜合力很強,能博采眾家之長,來構築自己的創造性"宏偉大廈",能在前人的成果基礎上,有新的創新和突破。創造型則是高度發達的創造性思維與驚人的想象力,往往能作出前人沒有過的重大突破與建樹。
現代領導者身兼雙重或多重任務。一般說來,領導者多屬發明型、條理型、浪漫型和再現型創造人才,他要努力在這方麵發揮自己的創造功能;另一方麵,他要當好"伯樂",努力發現、支持那些再現型、推測型、經典型和創造型的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當然也要發揮前述四種創造型人才的作用,這就是一位卓越的"伯樂"式的現代領導者了。
其次,根據他們不同的思維方法,可分為思維的創造型、靈活型、服從型與保守型。
思維的創造型。這種類型的人有較高的思維批判能力,既不盲目肯定一切,也不輕率否定一切,他們善於置疑,對什麼事都要問一個為什麼。他們的創新意識特別強烈,創造性思維發達,善於運用知識經驗,獨立地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思維的靈活型。這種類型的人,其思維活動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能根據客觀情況"審時度勢"。他們思維敏銳,善於組織多方麵的知識用以解決問題,善於接受先進思想和新鮮事物。
思維服從型。這種類型的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思維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不發達,常常人雲亦雲,隨波逐流。思維保守型。這種類型的人,思維閉塞,遲鈍,思想僵化,傾向保守,對新鮮事物喪失敏感,沒有創造力。
對於現代領導者說來,自身應當努力成為思維靈活型的創造者,同時要充分發揮思維創造型人才在各個崗位上的作用。有條件地選擇思維服從型的人才在某些非關鍵的執行崗位上,可以確保整體目標的實現。力求避免思維保守型的人在負責崗位上起重要作用,特別不能把他們安排在關鍵崗位上,否則會壓製民主,窒息學術空氣,限製創造性思維,把組織搞成一潭死水。
再次,從創造心理角度分,又可以把創造型人才類型分為若幹種類型。
熱心型。即是因內在動力而迷戀創造研究,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獻身於事業。
先導型。這種人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勤奮不懈,善於合作,善於選拔和舉薦人才,重用後起之秀,是創造方麵的帶頭人。
判斷型。也就是一種敏銳的創造性批判家,能迅速地發現創造過程中的利弊優劣,善於撥正航向,並且有解決難題的技巧。
博學型。這種人博學強記,知識麵寬而廣,善於把知識進行雜交與組合,從組合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創造,這種人常能走捷徑,巧取成功,常言道:"苦幹不如巧幹"。
巧匠型。這種人具有獨特的技能,善於將別人半途而廢、困難重重的問題,重整旗鼓,取得成功。
審美型。以審美的眼光看待創造,往往能在別人的創造成果上"錦上添花",但缺乏勤勉。
方法論型。這種人熱心於創造方法,善於對別人的創造思路、作法加以指點、指導,不過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
獨立型。即是這種人熱愛自己的選擇目標,不願意與他人合作,也不幹擾別人,討厭社會事務和社會活動,喜歡安靜地工作。
在上述幾種類型中,除了巧匠型和獨立型之外,其它類型與領導者都有很大的關係,領導者或多或少地都要具有這樣一些類型特點。
第二、創造型人才的共同特征
創造型人才雖然具有各不相同的個體類型,但是,據心理學的綜合分析,優秀的創造型人才和創造型領導者,他們在個人氣質、動機、情緒、習慣、態度、觀念以及才能等方麵,差不多都具有一係列特性。概括起來,這些特性主要包括:
主動、好奇。創造力強的人,興趣總是十分廣泛,對任何事物都有一種強烈的好奇的心理。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呆久了,往往會對什麼事都習以為常,毫無創見。有創造型的人則不同,他們對大家覺得平常的普通問題,依然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驅使著他積極進取。
敏銳的洞察力。創造力強的人,對環境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能從平凡的事例中偵破出問題的裂痕所在,找出實際存在與理想模式之間的差距。敏銳的領導者,能察覺到別人未曾注意到的情況和細節,能不斷地發現人們的需要和各人能力的潛力,巧妙地運用這些需要和潛力推動事業的發展。
變通性。創造型人才總是思路流暢,屬立體思維、多路思維的人才。他們善於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他們能想出較多的點子和辦法,提出與眾不同的主張,做出不同尋常的成就。
疑問性。他們對現成的事從不盲從,而是大膽發問,勇於脫出一般觀念的窠臼。他們在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極少人雲亦雲、隨聲附和的情況,而是逢事就問個為什麼。
獨創性。他們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敢於棄舊圖新,獨創一麵。
獨立性。他們善於獨立行事,不輕附眾議,平時喜歡研究思考哲學、社會學和人生價值之類的抽象問題,生活活動範圍大,社會活動能力強,對自己的未來有較高的抱負,態度直率、坦然,感情開放,不拘小節。
自信心。他們深信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即使遭到阻撓和誹謗,也不改變信念,自信自己所走道路的正確性。他們總是一往直前,直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達到預期的目的為止。堅持力。一個創造活動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撓、持久不懈的毅力和意誌。抓住目標後鍥而不舍,不得結果決不罷休。特別是在主、客觀環境複雜、而問題又百思不得其解、寢食不安之時,有沒有堅持力對一位創造型人才就顯得更加突出了。想象力。思想中的新觀點、形象,來自合理的聯想,有時甚至來自幻想和偶然的機遇。想象力豐富的人,聯想多、幻想奇,有利於揭開創造的序幕。
嚴密性。靈感的火花閃過之後,深思熟慮、精細推敲,是達到完美結果的必經之路。
幽默感。幽默的性格,會使創造型人才決不因別人的譏諷和輕視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創造性目標。
勇氣。要從事探索,必須不惜冒險犯難,必須麵對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拿出勇氣,全力以赴。
流暢的表達。這一條對創造型領導人才尤其必要。流暢的表達,可以使創造型領導人才並不需要繁瑣的語言,就能把複雜的事物、觀念表達清楚。他說話單刀直入,很有魅力。創造型人才的內在因素和個性特征,隻是開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適宜的客觀環境才是開發創造力的充分條件,隻有必要條件而無充分條件,創造力的開發還要受到很大的障礙。此外,在現代組織管理中,僅僅注意開發某些個人的創造力是遠遠不夠的,隻有充分發揮組織集體中人員的創造力,才能真正把事業推向前進。管理學者們把這種開發集體創造力的客觀環境,專門稱之為"組織氣候"。領導者在創造適宜的組織氣候方麵,負有十分重大的責任。
應該怎樣開發創造力的客觀因素和適宜與組織氣候呢?下麵列舉開發客觀環境因素應注意的幾個方麵。
第一、領導者的領導藝術。領導者應當明了,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既可以有利於群眾發揮創造性,又可以壓製群眾的創造性。家長式的獨裁作風,會造成萬馬齊喑的局麵,民主式的啟發作風,會大大有利於群眾的創造性的發輝。
據研究,組織中的領導意義,其內涵包括五個方麵:啟發,決定,交流,獎懲,培養。
怎樣啟發?啟發就是領導者為了實現某種目標,將一些新見解引進到組織的群體之中,鼓勵大家圍繞目標采取行動。啟發式有以下準則:
沿用先例,進而創造發展新模式;
依據高層領導層的決定,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加以創造性的實施;
充分采納群眾的建設性意見,集思廣益,把事業推向前進;
支持少數創造、革新人才的創見,勇於拓展新路;
尊重下屬的自發、自主精神,讓群眾在大風大浪中鍛煉;領導者自己應有隨時隨地接受、采納群眾的好意見、好建議的習慣;
盡力培養組織中每個成員的新思想、新觀念。
領導者在啟發方麵能做到上述各個方麵,對發揮組織群體的創造力是大有幫助的。早在1929年,毛澤東同誌倡導的十條教授法,也是啟發創造力的精辟總結。這十條是:"啟發式(廢止注入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說話通俗化;說話要明白;說話要有趣味;以姿勢助說話;後次複習前次的概念;要提綱攜領;幹部班要有討論式。"他的論述淺顯生動,至今對我們仍有啟迪作用。
怎樣決定?傳統的習慣總認為:"領導者作決定,下級服從"是天經地義的,其實,這樣做常常會扼殺下屬的創造力。欲充分發揮下屬的創造力,領導者作決定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作決定是一個充分運用邏輯推理和藝術技巧的過程,要求有準確的判斷和科學的結論,還應有必要的執行措施。一個正確的決定,往往要求有以下幾個步驟:
應該把問題一一列舉出來,讓大家充分地明白、了解;要通過"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這"六何",來發掘事實和問題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