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皮爾·卡丹(1 / 3)

第一章皮爾·卡丹

一九四五年歲末的那天,氣候十分寒冷,一位二十三歲的青年,身無分文,腳下穿著一雙木底鞋,甩著空空的十根手指頭,從鄉下隻身走進巴黎街頭。刺臉的北風呼呼地吹著,欲把他從巴黎吹回法國的鄉下......

皮爾·卡丹如今是個譽滿全球的名字,這個品牌遍布全球,並且充當了很多行業的領頭羊,他也成為地位尊嚴的象征,成功的代名詞。

皮爾·卡丹憑著他超人的才氣崛起於服裝設計業。他的成功創造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個神話,法國人公認他是一個能夠點石成金的人,一個極具傳奇性的人物。他的名氣,他的企業遍布全球。他擁有雇員18萬人,遍布98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公司,多達720個的營業執照。眼下,他所經營的產品已遠不止服裝了:汽車、飛機、家具、地毯、燈具......幾乎一切商品都包羅在他的龐大帝國中,並且都印有皮爾·卡丹的商標。這個輝煌的"卡丹帝國"的總部就設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旁邊,它與法蘭西為鄰。

二十四年前,皮爾·卡丹懷著一個念頭進軍中國,那就是,如果十億中國人每人買一顆"卡丹"牌扣子,那將是一筆多麼大的生意。他用敏銳的眼光,看到了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看到了"卡丹帝國"在中國燦爛的明天。時至今日,他在中國成功舉辦的一次次時裝會所掀起的浪潮,他引進中國主導流行潮流的時裝,他帶到中國的時裝理念,還有他培養起的,帶上世界舞台的那許多的世界名模。這所有的一切讓中國人熟悉了皮爾這個人,熟知了"卡丹王國"。

有人說:"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條心酸坎坷的奮鬥之路",卡丹的奮鬥故事又有幾人能夠知曉。

苦難的童年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日,在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近郊,一戶貧苦農家,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一個小生命誕生了。

他就是皮爾·卡丹,他是七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在皮爾呱呱墜地後,老卡丹,愛憐而無奈的望著眼前這個瘦小孱弱的男嬰,想著自己靠種植葡萄來養家糊口,想著忍著饑寒到山裏為人開冰的生活。他在擔憂如何才能將這弱小的生命養育成人。他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呢?小卡丹一出世就麵臨著自己的生存問題,誰又會知道這可憐的孩子以後的艱難旅程還有多長。

小卡丹降臨人世才兩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就燃及意大利。老卡丹靠種植葡萄養家糊口。每逢年景不好時,老卡丹還得忍著饑寒到山裏為人開冰賣給富人來貼補家用。然而,一家人過著的這樣艱難的生活也被打斷了。硝煙彌漫了昔日風光旖旎的威尼斯上空,戰火焚毀了大片大片的葡萄園。這場無情的戰爭把當地的農家連最起碼的生存條件也吞噬了,為了避免戰亂和謀求生計,皮爾·卡丹的母親用一塊破舊的藍被單裹著可憐的小卡丹,被迫離開了生存和繁衍生息了幾輩人的葡萄家園,依依不舍地踏上離鄉背井的漫長旅途。

你如果很堅強,那麼你可以忍受窮困,可以忍受病痛,甚至可以忍受家庭破滅的痛苦,但作為一個人,一個生活在自己家鄉多年的土生土長的人,你忍受得了被迫背井離鄉的苦難嗎?

他們最後一次來到了威尼斯河畔,老卡丹用一塊爛布浸濕了河水,仔細地給小卡丹擦洗著稚嫩的臉和小手,一遍又一遍。他明白,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親手用家鄉的水為小兒子擦洗了。

就這樣,饑餐渴飲,風餐露宿,用腳板踩過一座座山頭,趟過一條條河流,走過彌漫硝煙的戰場,不知經曆了多少艱辛,全家人終於在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勉強定居下來。日子本來就過得十分艱難,又曆經搬遷之苦,他們真正到了家貧如洗的境地。老卡丹無奈,為了填飽一家人的肚子,不得不每天騎馬冒險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塊的凍冰,再運到城裏賣給富家大戶,掙幾個小錢,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老卡丹忙碌的身影往往讓人想起尤金。奧尼爾的名劇《送冰的人來了》,他真的成了一個送冰人。

皮爾·卡丹在格勒諾布爾度過了他的童年。苦難的童年生活對皮爾·卡丹來說雖然有著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樂趣,但沒有太多的歡笑和富裕,他失去了很多童年應有的幸福,比如好看的玩具,或是父母的細心嗬護。他隻能同小夥伴們一起在廣闊無垠的草地上奔跑玩耍,回想因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親的責難,凝視父親每每進門時疲憊的身軀。父親又為生計勞累了一天。每當夜晚來臨,老卡丹在一旁默默沉思時,小卡丹總是依偎在母親的懷裏,望著窗外繁星閃爍的天空,聽著母親輕柔的歌謠,慢慢睡去。

就在這裏,小卡丹做出了一件非比尋常的事情。這件事情使皮爾·卡丹開始走上了一個新的曆程,就像牛頓觀看蘋果落地一樣,雖是偶然,但是這種偶然卻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使他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窮人逐漸變成了全球家喻戶曉的偉人。也正因為這一些細微的事情,引發了他們內蘊的無窮能量,由此而顯示了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天賦,感知。

一個天氣晴朗的夏日,一個綠草如茵的草坪上趴著七歲的小卡丹,雙手支撐著他那個充滿了奇思異想的小腦袋,時而漫無目標地四處張望,時而用他那對略帶憂鬱的眼睛久久地望著遠方。

忽然間,一個手裏拿著十分漂亮的布娃娃衣著華麗的小女孩走進了他的眼簾。於是,他的眼珠定格了,小卡丹完全被那個可愛的金發娃娃迷住了。這是因為貧窮的家庭不能為小卡丹提供任何玩具,他從沒接觸過漂亮的玩具。他為那個迷人的洋娃娃所吸引,不由自主地爬起來,走到那個小女孩身邊,一雙小眼睛充滿了羨慕之情,他不停地打量那個布娃娃。正當他看得著迷時,那小女孩卻隨手將布娃娃扔到草地上,生氣地嘟著那小嘴,嚷到:"你的裙子太難看了!我討厭你!"

小卡丹被小女孩的舉動驚呆了,小女孩卻一轉身,宛若一縷輕煙似的飄走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布娃娃撿起來,輕輕的拍掉上麵的土,拭去它金發上的灰塵,仔細地端詳著,的確那裙子的顏色太單調乏味了,要是能給它換上一條新的裙子一定會變得很美吧?他想讓這個可愛的洋娃娃變的漂亮起來。

小卡丹憐愛地將布娃娃抱在自己的懷裏,一麵幻想著將布娃娃的裙子變成像鮮花一樣絢麗多彩,一麵耐心地等待,希望它的小主人會回心轉意將它領回去。

太陽落山了,已經很晚了。等不到小女孩的小卡丹抱著布娃娃回到了自己那貧窮而溫暖的家裏。

一回家母親就厲聲問道:"卡丹,你怎麼把人家的東西拿回來了?"

小卡丹連忙將實情向媽媽表明,並且表示一定會將它歸還原主。但他還表示:一定要給布娃娃換上一條漂亮的裙子,再還回去。

晚飯後,小卡丹坐在昏暗的油燈旁,從母親縫補針線的籃子裏找來了碎布和針線,開始精心為布娃娃縫製小裙子。好幾次針尖都將他稚嫩的小手紮出了血,他也渾然不覺。他縫了又拆,拆了又縫,一直做到他滿意。夜已經很深了,他拖著疲勞的身體上了床,覺得好累,但又真的很高興,因為布娃娃終於配上了一條漂亮的小裙子。

第二天早上,小卡丹就抱著裝扮一新的布娃娃來到那塊草坪上,等待著嫌它醜而將它遺棄的小主人。等啊等啊,那女孩始終不見出現,小卡丹在想,她還會像先前那麼生氣麼?她會喜歡我改裝過的這個布娃娃麼?

等啊等啊,等到暮色降臨......終於,那位小女孩真的又出現了,她邊走邊跳,手裏還抱著一個新買的布娃娃。當她看見卡丹手裏漂亮的娃娃時,不禁驚訝地叫道:"啊,你的布娃娃是從哪買的?好漂亮呀!"

小卡丹答道:"沒有啊!這不還是你原來的那個嗎?"

小女孩奇怪的說道:"是嗎?不信,我的那個難看極了,又破又醜,哪有你的那麼漂亮!"

"我隻不過給布娃娃縫了一條漂亮的新裙子。"

"啊?"小女孩驚訝地說道,"是真的嗎?"

小卡丹誠懇的說道:"我怎麼會騙你呢?"

"啊!多麼漂亮的裙子啊!"

小女孩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小卡丹頓時心花怒放。而小女孩則拿著小卡丹的布娃娃戀戀不舍,它實在太可愛了!

終於,她忍不住了,要求將自己的新布娃娃與小卡丹交換。小卡丹真舍不得將手中自己縫製的布娃娃還給小女孩,他低頭看著自己的布娃娃,耳邊開始反複回蕩著母親的教誨。最終,卡丹拿定了主意,他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那位小女孩,接著又將布娃娃還給了小女孩。

誰也不會料到,這條小花裙竟揭開了他今後人生舞台的序幕。

荊棘路上青年行

由於家庭貧窮,又客居他鄉,在他上小學,甚至在中學裏,常被法國同學惡意嘲謔為"通心粉、窩囊廢!"(通心粉為法國人對意大利人的貶稱)。這些中傷的話語,深深的刺痛了一顆驕傲的少年的心。同學們對他的冷漠無情,沒有使他自怨自艾,也沒有使他沉淪。反而使他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執著。小卡丹經常在放學後溜到商店的櫥窗前,癡迷地觀看裏麵那些各式各樣的服裝。那條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靈裏的小花裙,象一道永遠也抹不掉的痕跡指引著他不斷努力,卡丹立誌要成為一名傑出的服裝設計師。

因此,他時時刻刻關注服裝樣式。隻要他一有空閑,就會跑到服裝店去觀摩那些各種各樣的款式。由於他與所有逛商店的人不同,他不是去買服裝的,而是去看服裝的,因此,許許多多的服裝店的服務員也就對這個潦倒的年輕人非常熟悉起來。

但是,那些隻會譏笑他貧窮的人,又怎會知道這位未來的偉人正在那裏學習知識,增長見識呢?

父親都已經被迫去賣冰塊了,卡丹那時的家境貧困可想而知。於是他十七歲便外出幹零活,打小工,掙點小錢資助家庭。正因為此,卡丹的學業受了影響,他的成績一直不是太好。為此,父母為兒子的前途而憂心忡忡,不知道兒子今後靠什麼謀生。然而,為兒子的前途一心擔憂的雙親又怎知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皮爾·卡丹,早就樹立了自己的理想。他幼小但卻堅強的心靈,對服裝設計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他已把成為服裝設計師這個夢想植根於心靈之中,這已和他的靈魂開始融合。

但厄運卻接踵而來,皮爾·卡丹的父親生意日趨冷淡,母親又病倒了,家境十分艱難。十四歲的皮爾·卡丹被迫中途輟學,到一家小裁縫店裏當學徒來賺錢養家。

在那裏,皮爾·卡丹開始了真正地實踐服裝設計。辛苦的工作雖然使他時時疲憊不堪,但對服裝的濃厚興趣使他忘記了一切煩惱,這是他真正喜歡的事情。他認認真真地投入到裁縫工作中去,一點一滴地開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