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激活和培育孩子的讀寫潛能(1 / 3)

第三卷 激活和培育孩子的讀寫潛能

兒童心理學實驗研究表明,幼兒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是兩三歲。而四歲左右的兒童,正是形象知覺迅速發展的時期,這是他們學習書麵語言的大好時機。父母應該重視孩子寫作潛能的開發。從小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文字藝術、音樂、繪畫等興趣,能掌握多種語言和詞彙,養成刻苦讀書,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為日後具有寫作天賦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的說來,閱讀頻繁,興趣廣泛的孩子會說得更好,寫得更好,懂得更多。對事物的理解更深刻,知識結構更豐實,因為提高寫作能力,他們才更會開啟通往曆史、生物、地理和政治等各類知識的大門,寫作體現出孩子的情感及思維的深度。所以,父母應正確掌握閱讀與寫作的關係,閱讀可產生寫作欲望,寫作又可加深閱讀的實效,使之相輔相成,互為促長。

第十一章 督促孩子多讀,積累寫作知識

一、名人少時好閱讀

許多作家和學者童年時就有讀書的好習慣。

俄國作家普希金讀過狄德羅和盧梭的法文原版著作,以及古希臘詩人荷馬和普盧塔克的許多法文譯本,如《奧德賽》和《伊利亞特》等。

俄國作家果戈理童年時愛讀宗教道德內容的作品,特別是描寫聖徒生活的著作。俄國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像普希金一樣喜歡普盧塔克的作品。奧斯特洛夫斯基全家都愛讀普希金的書。

英國作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卡羅爾少年時期讀得最多的是狄更斯的作品和神學著作。從幼年起就寫小劇本和家庭雜記。

沙皇尼古拉二世幼年就讀了大量書。而真正認真讀書則是在進入成年之後。他退位後關在皇村時,為孩子讀了不少書。皇村的孩子俄文差,所以他常常用英語和法語為他們讀書,如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等輕鬆的作品。

英國學者和作家托爾金受母親的影響,幼年隻讀宗教書籍。少年時期開始用他學會的十來種語言讀歐洲國家的敘事詩。

俄羅斯女詩人阿赫馬托娃假期隻被允許讀涅克拉索夫的厚厚的一本選集。母親給她讀傑爾查文的詩。她13歲時已能看法文書,愛讀波德萊爾和魏爾蘭的詩。

二、童年中期的閱讀

童年中期被稱為""黃金教育期""或""饑渴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學習任何事物,""那麼為什麼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父母卻減少了他們對教育的參與呢?甚至在二年級的時候,很多父母就不再參加開學典禮、作品慶祝會、列席聽課、接送孩子參加校外旅行考察或與孩子一起讀書了。最近,一個來自中產階級小鎮的三年級老師告訴我他們班隻有一個學生還能和父母一起閱讀。""我很驚訝,我指望父母們都能這麼做"",他說。而事實上父母隻和五六歲的孩子坐在一起並讀書,對大一點的孩子卻說:""到你的房間裏去做功課。""

可悲的是,在孩子們的黃金教育階段,在我們可以施加關鍵性影響的時候,很多人卻放棄了對孩子閱讀方麵的幫助。有一位母親對我解釋說:""我想莎拉一旦學會了閱讀,就能自己讀了。""另一位父母也說:""如果老師布置了一本書,我就會讓他獨立閱讀。""還有一位說:""我想讓傑羅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總是很堅定,我讓他呆在安靜的地方--他的書桌前學習。""

父母們總是懷著最美好的願望,他們堅守校方的期望,把孩子培養成盡職、勤奮的學生。可是,當我看見孩子們一年級時還坐在軟軟的沙發裏倚偎著父母,到了二年級卻隻能孤零零地呆在自己房間裏、將閱讀視作家庭作業時,就焦慮萬分。正如來自紐約歐欣賽德的三年級教師蘇珊·福克斯所說:""二、三年級的學生仍然很幼小。如果老師們能記得他們的一大半學生仍舊相信牙齒精靈的話,他們會變得明智得多。""

七八歲的孩子仍然是很幼稚的讀者。有些孩子能夠讀出大部分單詞,但他們還缺乏持久的專注力。在這段黃金教育時期,如果父母們能給予足夠的關心和幫助,就能為孩子營造出一方全新的天地。

我們對此尤為關注,因為當父母們已不再邊閱讀邊嬌寵溺愛孩子時,學校也在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就好象有人在一、二年級或二、三年級之間吹了一聲口哨似的,校方宣布:""準備起來!遊戲結束了!""一年前,孩子們還躺在地毯上或與朋友並肩搭背地看書,現在他們卻靜靜地坐在課桌前獨自看書。有時他們被根據能力分成閱讀小組,每個孩子輪流朗讀,老師和同學在一邊更正,課堂中彌漫著""照說的做"",""遵守規則""和""安靜!""這樣的氣氛。每篇作文都必須有合適的頁邊和題頭,必須在線內書寫,拚寫應當正確。而且每讀一本書,孩子們都得寫點什麼。

當學校課程愈顯僵化的時候,家長們應當避免家庭課程的僵化。有時我們把僵化與嚴格混為一談。我們讚同嚴格要求,但這與筆直端坐和獨自工作沒什麼關係,二、三年級時,我們應該協助孩子延長讀書寫字的時間,但他們仍然可以裹著毛毯、抱著小熊、吃著點心讀書寫字。

我們可能會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對他們說:""到你的房間裏去做功課,今晚上你得讀完一章。""卻不知道我們無意之中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閱讀應當獨立完成,因為這是規定的作業。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說法,效果就會大不相同。譬如""你的故事讀到哪兒了?你讀下去了嗎?我真想知道......""

父母們常常和我說起幫助孩子閱讀的問題,他們往往流露出這樣的擔心:

①我希望孩子讀得更多一些,更喜愛閱讀。

②我不大注意孩子在讀什麼,不過她好像讀了不少書。我猜想她可能會在很多書讀完開頭後就放棄,她該這樣嗎?

③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讀一些與眾不同的有品味的書。

④既然我的孩子已經學會讀書了,我怎麼去幫他讀得更好?他不是大聲朗讀......我該強迫他嗎?他有時會讀錯單詞,我該怎麼辦?我該培養他哪些閱讀技巧?

⑤我孩子的老師把他分到一個成績較差的小組,我該為此擔心嗎?

⑥我的孩子得寫讀書報告和日記,她不願意寫。我該怎麼幫助她?

三、激發孩子對閱讀的熱愛

成為好讀者的秘訣就是多讀。好讀者會在""熄燈""之後打著手電讀書。好讀者發現生活中令人激動的文本無處不在。他們閱讀麥片粥的外包裝、堂兄妹的雜誌、還有郵寄宣傳品上的廣告。他們有自己的閱讀儀式。在入睡前,在懶洋洋的周末清晨,在地鐵站裏,他們都在閱讀。好讀者熱愛閱讀。

但是讓我們直麵現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從一年級起就喜愛讀書。即便父母把閱讀視為初級教育的第一要素,孩子們也不一定會成為熱心讀者,而且他們可能長大以後也不愛讀書。正如我屢次指出的,我們的孩子成長在一個崇拜運動員和電影明星更甚於藝術家和教師的文化中,在同齡人中間,一個籃球明星比一個書蟲更受仰慕。許多孩子的家長會為他們的足球賽加油,而不會和他們一起讀書。孩子們臥室裏總有電視,卻不一定會有書櫃,孩子們收集交換的有籃球明星卡、郵票、豆子袋,卻沒有書籍和詩歌。當他們聚到一起時,通常是看電視或玩遊戲。閱讀被視為孤獨的活動,偶爾有一個博覽群書的孩子也被說成是""脫離""生活。

甚至在課堂上,孩子們也沒有可觀的時間去真正閱讀。在《成為讀者之國》一書中,研究者們報告普通小學生要花去70%的在校日做課堂作業,平均一年一千頁。另有研究人員估計在普通學校裏,孩子們每天花二小時做練習和試卷,卻隻有十二分鍾讀書。而且即使孩子們在學校有機會讀書,通常也會有一個個的測驗接踵而至。最後,根據所謂的閱讀水準,我們的孩子被分門別類,安上標簽。甚至一個十歲的孩子都已經知道他們班有張閱讀等級表。

這樣也就難怪我們的孩子不象我們這樣喜愛讀書。不過我們也不必為此自責。孩子們寧願做任何事情也不願讀書,這是一個尋常的、可以預料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必總是自問:""我的孩子喜歡閱讀麼?""與其等他主動地閱讀,還不如竭盡全力去挖掘他去閱讀的可能性。一個好的起點就是減少競爭,也就是建立一種讓孩子自己選擇閱讀的條件。設想孩子們會選擇讀書而不是看電視、玩電子遊戲、去朋友家串門或電話交談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需要劃定界限。不應明確地說限製看電視是為了閱讀,否則閱讀又成了罪魁禍首。也不應把玩電子遊戲作為閱讀後的獎勵。但是縮短他們與電視親近的時間有助於將閱讀變為一項可供選擇的活動。

四、幫助孩子創造讀書生活

在幼兒園或一年級,孩子們讀到的都是獨立故事片段,通常一口氣就能讀完。他們挑選一本書、閱讀、把書還掉,這就是讀書的全過程。隨著孩子日漸成熟,他們的閱讀方式也會改變,其中之一就是他們最終必須學會對一本書保持興趣。聽起來這微不足道,其實不然。有時這需要父母的協助。

起初,為了幫助孩子保持閱讀興趣,我們可以鼓勵他定下心來讀幾本而不是一本書。如果讀一本書需要花幾分鍾,那麼一堆書就能讓他持續不斷地讀下去。其次,如果孩子主動選擇了例如兩本童話故事、兩本棒球手冊,或兩個版本的金發姑娘傳奇,那確實可喜可賀。因為當書籍彼此相關時,讀者就會去思考書與書之間、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關係。當然,讀幾本童話故事和讀一本關於雷蒙娜的章節小說相差無幾。在一年級後期或二年級,孩子們就開始閱讀篇幅較長的書籍,這有助於培養深刻的思維方式。適合這一目的的書籍有《小熊》、《青蛙與蟾蜍》、《亨利與螞蜞》、《喬治和瑪莎》、還有《狐狸》係列。

孩子們很難拿一本書獨自看上好幾個片段,避免讓其它書籍爭奪他們的注意力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裏讀的最好是同一本書,這本書也許不同於我們讀給他聽的那本,但必須是他在熄燈之前讀的那本。同樣,我們必須把這本書裝到他的背包裏帶到學校,而且我們希望老師在放學之前也能幫著把書裝到他背包裏帶回家。

第十二章 教會孩子閱讀

從念書給孩子聽到孩子自己閱讀,是一段艱難的曆程,並非每一對父母都能帶孩子順利走過。

一、訓練最初級讀者

父母們經常把孩子閱讀方麵的成長描繪成突如其來的奇跡般的變化。""有很長一段時間她根本就沒在讀。可是真莫名其妙,她突然就開始閱讀了!""

很多孩子都是如此,在一個顯著的階段內,他們的各種閱讀技巧就像拉鏈上的小齒一樣湊攏到一起,這時他們就會逐步成長為讀者。但這個階段並非""莫名其妙""地突然到來。事實上一無所知的大人們常常忽略或無視孩子們在成長為獨立讀者的道路上邁出的關鍵幾步,因此盡管孩子們就在我們眼皮底下取得了各種重要的不可思議的突破,可我們總覺得那些是微不足道的。相反,我們會悲傷地搖頭歎息:""她總是不會閱讀。""

我們總是把目光投注到一個目標上,等待孩子能夠準確閱讀陌生文字的那一刻,而在他們達到這個目標之前,卻漠視了他們的種種努力:""她不過是記住了那個故事。""或""她隻是裝裝樣子而已。""似乎除了那個真實之外,什麼都沒有價值。

要想幫助孩子在閱讀初期獲得進步,那麼期待、關注並慶賀他們的每一個進步都是至關重要的。從一開始就應意識到孩子常常會""裝裝樣子""。然而,一個把書上下倒置,""讀""一則複雜的神話故事的孩子正在逐步朝閱讀走進。他也許並不認識所有的字,但毫無疑問,他擁有大量搭建出完整故事的材料。閱讀研究專家瑪格麗特·米特說:""在開始閱讀時,一個邊玩邊讀、模仿成年人行為的孩子比一個第一步就接受識字訓練的孩子處於更有利的位置。""我們應當明白在大人們想像的""裝裝樣子的海市蜃樓""中,孩子們確實能取得長足的進步。讓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一個假裝閱讀的小男孩正漫不經心地翻著書。他先從末尾開始,眼光在畫頁之間跳躍,淩亂無序。有三頁書上畫著一隻狗,然後第四頁上出現了一隻貓。在他""讀來"",這本書包含了分別關於貓和狗的故事。而另一個孩子揀起了同一本書。她先翻到封麵,然後假裝讀出書名,她語調完美--這是在解釋作者的姓名;翻到扉頁時,她可能還會重複一遍書名和作者;接著她開始從頭至尾閱讀全書。她研究畫麵,猜測故事情節:""我知道了,這是本關於捕獵的書。""然後她又翻回第一頁,用手指著左上麵的第一個字,逐詞逐句念下去,盡管她隻是在假裝閱讀,隻是在猜測文字的含義而不是破解文字符號,她的故事聽起來仍然令人信服。而且,她的語調隨著標點符號而變換,她的語氣停頓也和相應的頁、句子、單詞的長短一致。這個孩子已經遠遠地勝出了第一個孩子。

那麼在一個孩子還不會獨立理解一頁字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幫助他閱讀呢?如果我們的孩子像那個小男孩似的從後往前翻書,眼睛飛快地掠過畫頁,毫無邏輯順序,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哪些是我們的孩子能做的,這比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做錯的事情上要好得多。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小男孩:

①他能主動閱讀,他認識到本書值得一讀,可能會很有趣。

②他懂得書中包含著人物和思想。

③他懂得人們打開書是為了找尋裏邊有趣的事物。

④他懂得讀書時應依次翻頁,有時還可大聲談論書的內容。

當然,以這個小男孩為例,最好的方法是和他一起閱讀。當他撿起書,從後往前翻頁時,大人可以說:""讓我們先讀封麵。""然後我們可以大聲朗讀書名,也可以讓他裝讀。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們都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真正的或他虛構出來的書名。重複書名時,我們就會猜想這本書講的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最好的早期閱讀教育。

同樣,我們還可以說:""讓我們先來看看圖畫,我喜歡這樣。""如果孩子正在專心致誌地研究畫麵,我們就應該給予鼓勵。""你是個很棒的小讀者!我喜歡你專心閱讀圖畫的樣子。你學到了很多,不是嗎?""

我們應當以這樣的方式誘導幼兒閱讀,同時強調一些有效的技巧。下麵,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技巧及其運用方式:

①在逐頁閱讀一本書之前,應當先瀏覽一番。從書名和封麵來推測該書的內容。看看它如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係,如何與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及同類作品相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