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與莊共舞
第一章 沉浮與共,與莊家脫套
股海茫茫,稍有不慎,炒股者就有翻船沉海的可能。由於莊家所具有的優點,因而他們搏擊股市的能力較強,對散戶而言,緊盯莊家,在股海中沉浮與共,這樣炒股的風險就會降到最低。
◆尋找莊家出貨時間的技巧
出貨是莊家操作中最關鍵的一環,也是最難的一關,它直接決定做莊的成敗。對散戶而言,首先了解莊家出貨時,把握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深滬股市中莊家炒作失當導致無法出貨的例子舉不勝舉,這些莊家們隻好由短莊變長莊,長期靠對倒維持股價。為達到出貨的目的,莊家們必定使出渾身解數,不擇手段。對於散戶來講,逃頂不僅意味著將賬麵利潤放進自己的錢袋,更意味著避免深度套牢的痛苦。
把準莊家出貨時間,應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
(1)莊家出貨的幾種主要手法
其一,震蕩出貨法。
在高價區反複製造震蕩,讓散戶誤以為隻是在整理而已,於震蕩中慢慢分批出貨。這種出貨時間長,常用於大盤股或重要的指標股出貨操作。例如上海石化和深發展的莊家,出貨過程均橫盤一個月以上。
其二,拉高出貨法。
發布突發性的重大利好消息,之後巨幅高開,吸引散戶全麵跟進,這時一邊放量對倒,一邊出貨,往往一兩天就完成出貨操作。這種出貨方式要求人氣旺盛,消息刺激性強,適合中小盤股操作。但這種出貨方式莊家風險很大,隻能在行情較為火爆時才稍有把握成功出貨。
其三,打壓出貨法。
直接打壓股價出貨。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因為莊家發現了突發性的利空,或者某種原因迫使莊家迅速撤莊。投資者千萬別以為莊家隻有拉高股價才能出貨,事實上莊家持股成本遠低於大眾持股水平,即使打壓出貨也有豐厚利潤。這種出貨方式陰險毒辣,容易將股性搞壞,一般莊家不願采用。
(2)出貨形成的K線形態及特征
高位震蕩的出貨手法經常形成圓頂、平頂或多重頂的形態,這是由於莊家持貨太多,無法一次出清,或市場買氣並非很旺盛,迫使莊家反複拉升股價出貨,而價格回落太多時,又必須護盤,維護高位震蕩的格局。這些頂部形態的關鍵特征在於,整個橫盤過程中成交量無法萎縮,越到後麵莊家護盤越吃力。與此同時,輿論普遍認為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從盤麵上觀察,每次衝高都很迅速,但追高力量逐漸減弱,上方拋壓沉重。在形態的末端,莊家放棄護盤,股價緩緩跌破原來的支撐位,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陰跌過程。第二種手法即拉高出貨的手法,經常形成單日反轉或島形反轉,K線圖上出現長上影線的射擊之星,伴隨巨大的成交量。這些形態形成之後會引起投資者警惕,但在形成的過程中大多數人被樂觀情緒麻痹,在一時衝動之下追入高價股票。這些形態往往以跳空下跌宣告成立,隨後會有急速下跌。在頂部買入的人往往第二天就知道錯了,但毫無辦法。
第三種出貨手法在K線圖上形成大陰線,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大陰線之前無任何征兆,完全是突然而來的。這種手法的陰險之處在於,股價下跌之初人們常常以為隻是正常回檔,許多人大膽買進,但沒料到越買越跌,直至跌破重要支撐位,仍然毫無止跌之意。盤中觀察到大量大手筆主動性拋盤,幾乎隻要有接盤,不論價位都拋給你。買入的人毫無解套機會。買入者因存有僥幸心理不肯斬倉,結果越虧越多越套越深。經過這樣大跳水的股票元氣大傷,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別的莊家敢去碰它。
(3)識破多頭陷阱
對於看線進出的技術派人,走勢陷阱是他們的頭號敵人。然而技術派人士在市場中比例不少,且有一定的號召力,莊家十分樂意製造多頭陷阱來引誘他們。特別是那些粗略懂得看圖但卻沒有真正體會技術分析精髓的人,常常不可避免掉進陷阱之中。
所謂多頭陷阱,是指股價經曆一個整理形態之後向上突破,形成技術上的多頭突破形態,但隨後不久股價卻再次回落到整理區域之中,並最終跌破整理區向下發展。
多頭陷阱十有八九是莊家刻意製造的,目的在於借突破形態引誘技術派追進,從而大量出貨。也有少數多頭陷阱是市場自發形成的,原因是市場中買賣力量發生了突變。但無論如何,多頭陷阱形成的前前後後總有一些征兆,敏銳的投資者可以識別並避開它。
首先問題出在突破前的那個整理形成之中。整理的意義在於清理短線盤,提高平均持股成本,所以成功的整理形態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萎縮,而每一次下跌隻能引發越來越少的拋盤,下方的支撐是自然的,輕鬆的,而股價小幅反彈並不需要很大的成交量推動。市場的氣氛是觀望,許多人已暫時退出,等待市勢明朗之後再進入。均線係統由上升逐漸走平,但並無掉頭向下的跡象。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股價逐步上行,伴隨成交量漸漸放大,最終突破阻力位,成交量迅速增加,股價毫不拖泥帶水地突圍而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突破。
假突破則必然在某個環節上露出問題。比如說整理過程中成交量並沒有萎縮,或者說每次在低位者必須花較大的力量來支撐股價才能避免破位,而反彈中盤子顯得沉重,這些都是不妙的信號。另一個很可靠的判斷方法是,如果大多數人正手持股票等待向上突破,那麼這種突破多數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了也很可能是假突破。理由十分簡單,大家都坐在轎子上,誰來抬轎子呢?
還有一個識別多頭陷阱的有效方式,即觀察突破時成交量的變化情況,如果是真突破成交量必須流暢地放大,而不是時大時小,股價上行必須幹淨利落,一旦突破之後即要勇往直前,表明有許多人在股價創新高之後覺得形勢明朗,放心追入。如果突破之後股價竟然停滯不前,即說明上方有一股隱藏的巨大拋壓,十有八九是莊家在出貨。
識別頂部的實用功夫。也就是說,抓住一隻黑馬股並不能算成功,許多人曾經抓到黑馬,但不是拋得太早就是拋得太晚,總是錯過了逃頂的機會。買股票很容易,賣股票才是真正考功夫。
最好的拋貨時機當然是莊家拉高出貨的時候,散戶籌碼少,跑起來比莊家快得多,但如何識別頂部呢?
這裏要介紹的逃頂功夫中最實用的一招--RSI頂背馳判斷頂部的方法。
相對強弱指標(RSI)是技術指標中的一種,知道這個指標的人很多,但正如許多其他技術分析工作一樣,知道的人多,懂得靈活運用的人很少。
相對強弱指標最早被應用於美國期貨買賣,後來人們發現在眾多的分析指標中,強弱指標的理論和實踐極其適合於股票市場的短線投資,於是被用於股票升跌的測量和分析中。後來股票投資者把RSI的計算公式輸入電腦,讓電腦隨時計算當時的RSI值。目前,各證券部的分析軟件中都有RSI項目,運用十分方便。RSI的原理簡單來講是以數字計算的方法求出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譬如有100個人麵對一件商品,如果50個人以上要買,競相抬價,商品價格必漲。相反,如果50個人以上要賣,價格自然下跌。強弱指標理論認為,任何市價的大漲或大跌,均在0~100之間波動。根據常態分析,RSI值在30~70之間變動為正常情況,而80~90時被認為市場已達超買狀態,至此,市場價格自然麵臨回落調整。
但是RSI並不能機械地應用,因為許多時候RSI在80以上但股價仍然上漲,單純用RSI超買來尋找頂部是不可靠的。於是出現了RSI頂背馳的判研方法。
所謂RSI頂背馳,是指股價在一個上升趨勢當中,先創出某個新高點,這時RSI也相應地在80以上創出一個新高點,之後股價有所回落,RSI也跟隨股價有所回落。當股價再一次上衝,並越過上次高點又創新高時,RSI雖向上運動卻無法超過上次的高點,這時股價又再回落,而RSI也調頭向下始終不能再創新高。就這樣,RSI在超買狀態下一浪高於一浪向上運動,而RSI在80以上回頭,走出一浪低於一浪的疲弱走勢。這種技術指標與股價走勢不相配合的情況統稱為背馳,而RSI頂背馳是股價見頂回落的有力證明。
當莊家拉高出貨的時候,這種背馳無可避免地出現,這是莊家無法掩蓋的出貨痕跡。為了出貨,莊家拉高動作必然迅速而猛烈,而出貨動作則會延續較長時間和空間。這種特性決定了莊家一次又一次拉高股價時RSI並無法迅速上升到新的高位,而出貨時RSI必定大幅回落,從而形成了頂背馳局麵。在其他技術指標如KD、成交量等方麵也可以觀察到背馳走勢。
發現頂背馳或底背馳之後,應結合當時的市場氣氛和盤麵情況綜合判斷。如果市場仍然沉浸在股價再創新高的喜悅之中,看好氣氛更加濃重的話,則很可能頂部就在眼前了。
在RSI頂背馳的同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成交量與股價背馳的現象,這是頂部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價格上升時成交量趨於減少,說明市場購買力正在下降,想買的人都已經買進了,市場缺乏進一步上升的動力,很可能麵臨著下跌。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股價大跌之前其實有許多征兆,隻要細心觀察,綜合種種現象一起分析判斷,逃頂並不是很難的事。
◆了解莊家出貨手法
對散戶來說,不僅要了解莊家的出貨時間,而且還要掌握莊家的出貨手法,采取相應的策略,這樣散戶操作起來顯得更為主動。
出貨是莊家炒作中最後的一環,最關鍵的一環,也是最難的一關。因此,莊家會想盡一切辦法,達到其出貨的目的。而對於散戶來講,不但意味著獲利了結及時下轎,更意味著免除深度套牢的痛苦。
莊家出貨方法多種,與建倉、拉升一樣,出貨也會在K線圖上加以反映,有的莊家在拉升末期反複在高位震蕩,做出整理的姿態,並不時利用技術圖形,在K線圖上形成一些頭肩底、W底形態,而事實上是構築圓頂、平頂甚至是多重頂,這種橫盤走勢主要是由於莊家持股過多,無法在短期內完成出貨。一般而言,莊家的出貨手法應有以下幾種,散戶應認真把握:
方式之一,利用跌停手法凶狠出貨。
當股價到達峰值時,莊家采用此手法達到快速出貨目的,莊家在拉升過程中可以使用連續漲停式手法,出貨時也可采用連續跌停手法。當股價剛開始回落時,莊家即開始準備用跌停手法,初遇跌停,使對該股報有更高期望的投資者處變不驚,以調整心態對待,當連續跌停出現時,已經出現不少套牢盤,特別是短線跟風盤被套其中,於是紛紛介入搶反彈,不想讓莊家逮個正著。例如1998年底輕紡城(600790)莊家出貨時即采用此手法。
方式之二,利用漲停板出貨。
此種手法與第一種手法相對應,莊家對某些個股在拉升時采用連續漲停的手法,比如1997年天大天財連續7個漲停板,滬市南洋實業曾連拉9個漲停,於是市場中對莊家的這種暴利效應有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在漲停時輕易不敢出貨,以免被踏空,於是有些莊家就專門製造漲停板效應,尤其是在高位作漲停,引發市場追漲的轟動效應,以便輕鬆地派發。這種手法有兩個特點,一是此時的漲停板不像在拉升途中那樣被強大買盤封死,而是多次被打開,二是莊家不斷地把自己在漲停板上的買單撤銷再排在後隊以維持買盤的虛假繁榮,把方便讓給別人。看起來,接盤數量不變,實際上是莊家在對著跟風買盤拋售,這種手法較為隱敝,但是當日極大的成交量往往能暴露莊家的出貨意圖。
方式之三,跳水式出貨。
有一些""凶悍派""莊家往往不是溫和出貨,而是采用跳水式出貨。這種出貨多半是由於莊家受一些意外利空因素影響而采用此迫不得已的手法,比如提前得知大盤有重大利空,比如管理層查透支、查賬、查機構違規等,或是所炒作的個股上市公司自身出現利空,比如某項重大議案被否決,或是送配方案更改,或是業績大幅滑坡等,另一個因素可能是莊家自身資金麵出現困難,比如要向融資單位歸還資金或是合作方因故撤退,後續資金困乏,還有的是因股價過度投機,嚴重背離價值,莊家隻有靠跳水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壓低出貨,特別是集中在三線股或ST板塊個股中,有的莊家的大肆炒作,使市場投資者對該股形成瘋牛概念而不敢跟風,市場拒絕其巨大升幅,莊家隻能靠跳水套住短線客以再尋求機會,還有的莊家利用跳水式出貨,引發底部割肉盤,以便莊家再一次建倉,達到砸盤建倉的目的。
方式之四,緩慢回落式。
這種方式是莊家在把股價拉升到位後采用緩慢回落式逐級出貨,在K線圖上表現出一條緩慢的下降通道,但是頭部特征不十分明顯,而是成交量開始萎縮。多數人以為量的大幅萎縮,莊家出不了貨,或是以為在盤整蓄勢還將創出新高,同時受惑於對個股的利好謠言而不忍出局,在技術走勢上均線係統開始粘連,莊家不把股價過度打壓,而是在一些關鍵位置比如30日均線位置時還主動護盤,莊家最主要是用時間換下跌空間,在此鎖定眾人籌碼,自己則從容派發,若是遇上大盤走好還可順勢而為做幾次小反彈,激發市場的幻想,使投資者不相信是莊家在出貨,而莊家卻獲利了結出逃了。
方式之五,震蕩出貨方法。
莊家用此手法的條件是,市場經過連續的單邊上升,就累了較多的日陽線和周陽線,形成了相當可觀的漲幅,隨著上升空間的打開,也為今後的下跌幅度提供了條件,而跌幅越深賣盤越烈,莊家組織的反彈也越高,莊家利用震蕩出貨也越方便,震蕩式出貨的特點是:①開盤對倒跳高,盤中大幅震蕩,尾市對倒放量拔高,這樣,莊家的出貨行為就可用收盤價來掩蓋,在K線圖上不易被發現。②快速派發,即緩上之後急落,莊家用K線上的巨陰線心狠手辣地搶先斬倉,鎖住市場被套籌碼,爭取出貨的主動權,使自己脫離險境。③在頸線位附近構築一個平台,莊家隻需在反彈結束後,在頸線附近用部分資金頂住拋壓,穩定市場的驚魂,減輕投資者的拋售欲,再偷偷地派發。莊家利用需求式出貨,在操作上的難度較大,一是在大幅拉升時須付出代價,操作不好就容易籌碼越吃越多,在股價到達高位後無法脫身;二是做高開盤和拉尾市,容易暴露莊家做莊意圖,短線高手有可能在集合競價和尾市時高掛賣單,然後在高拋低吸騷擾莊家;三是在做反彈時若逢大市不好,很難吸引跟風者,在震蕩的低位時股民不但不割肉,反而低位吸籌補倉攤低成本,勢必增加莊家操作難度。因此,這種方式要求莊家堅持波段操作,極富耐心。
方式之六,台階式出貨。
如果某股前期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盤升上來的話,換手就比較充分,基礎就比較紮實,當見頂回落後,莊家也常用台階式一步一步往回做空,逐步下台階出貨。當股價每下一個台階,莊家都可以在盤整區域出掉不少貨,若有跟進者入場吸貨補倉,莊家則會再下一個台階盤整,又鎖定一批套守盤。這樣逐級出貨,可以緩慢地分層次地將跟進者淺套,不致引起股價大幅度的震蕩,尤其是在股市大盤上漲時,莊家在這些個股上下台階出貨,最不易被人發覺,反而會吸引一些喜歡在大盤漲勢時買不漲反跌的逆反思維操作者來搶籌碼而順勢派發,這就正合莊家的心意。
方式之七,推土機式出貨。
這種手法反映在盤麵上,往往是在買盤和賣盤上都是大手筆對陣,擺出一副莊家想決戰、發動大行情的架勢,其實這是股價處於高價區時的屯集結果,上方的賣單和下方的買單都是莊家自己的,若不能吸引投資者跟風介入,莊家就用連續的對倒手法主動向上吃貨,引誘跟風盤,而下方的層層買盤多半是為了虛張聲勢,試想一下,若莊家爭的是想建倉或拉升,何必在每一分錢上麵計較?可見下方的大買盤是莊家的""推土機"",意在往上推。
這推土機式的出貨,由於每一分均有成交,反應在當天走勢K線分時圖上便是沿45度線上升,觀望者見分分秒秒都在成交,股價上漲卻不多,追漲還來得及,所以特別容易動心,這種連續多日的單邊上揚態勢總體上漲幅度卻並不大,甚至不超過10%,而莊家卻是賣出的比買進的多,並且在市場上留下一個""圖形漂亮,走勢穩健""的美名,但其本質卻是製造假象,麻痹投資者,最終免不了跳水出局。
莊家的出貨和清盤由於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散戶投資者在操作時不易區分,莊家清盤時散戶以為莊家在出貨,由於十分害怕以及獲利了結等心理影響,急忙逃跑出局,結果自己剛一拋掉,股價卻被莊家大幅拉升,白白跑掉一匹大黑馬,而在莊家出貨時,散戶卻又以為莊家在洗盤,在最最危險的緊要關頭,反而橫下一條心,死捂股票不放,結果雞飛蛋打,全線套牢。
這也不能怪散戶,因為莊家在清盤時總是千方百計地動搖人們的信心,等到出貨時卻總是以無限美好的前景來麻痹投資者,而清盤與出貨總是有區別的。
清盤時股價在莊家拉壓之後迅速走低,但是在下方獲得支撐,股價隨即緩慢上揚,出貨時股價在莊家拉升之下迅速走高,之後卻是緩慢下跌。從成交量上看,股價在莊家清洗盤麵時,成交量無法放大,上升時成交量才慢慢放大,而出貨時股價的下跌往往是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其中包括莊家的對倒盤。在技術特征上,清洗盤麵時,股價往往在一些技術關口獲得支撐,比如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即使瞬間跌破均線支撐也不會引起股價的大幅下跌,而是在均線下縮量盤整,並能迅速放量返回均線上方,此間時間不會超過2-3個交易日,而出貨時股價盤跌,均線走平並且最終以放量形式跌破均線支撐,在幾個交易日之內無法重返均線之上,此後以陰跌形式步入下降通道,從消息麵上看,在清洗盤麵時幾乎沒有利好傳聞反而伴隨有壞消息,並且連股評人士都對其走勢持懷疑態度而吹冷風,在出貨時利好消息不斷,大多數的投資者對後市抱有更高期望,相信目前的回落隻是暫時的調整,而不願輕易出局,成為套牢一族。
◆曲線救股,陪莊家套牢
港人有句調侃話,叫做""陪太子讀書"",倒是準確地表達了那種為別人辦事的無奈。做股票是為自己做,但也可套用這話,叫""陪莊家套牢""。此乃經驗老道的股民""曲線救股""之有效方法。
""陪莊家套牢"",說通俗點,就是看到莊家在某股票上套牢後即主動買此股票,與莊家結成""牢友"",待莊家自救時一同出""牢"",或可順手牽羊滿載而歸。隻要能賺到錢,坐幾天""牢""倒也值得。1995年""5·18""短命行情後,高位套牢一大批機構大戶和中小散戶,一時間,""股牢""裏人滿為患。和大多數人一樣,女股民祝某也是高位追漲,在一片看好聲中,不幸接了最後一棒。於5月19日在850點以945元高價打進3000股鞍信。翌日,大盤以919點高開,至926點回落。不幸的是,鞍信當日停盤,有利難獲。待鞍信複盤後,股指已飛流直下。鞍信跌到8元,祝某一算,幾天已損失了4000多元,相當於自己一年的工資,實在不忍心下手。到底是女人家小氣些,思前想後,不得已,隻得選擇最無奈的對策--捂股。祝某認為,鞍信為滬市惟一的金融股,股性活,有題材,有常莊,那就不妨與莊家比比耐心了。鞍信到底不愧為金融股,至1996年3月5日,在滬指600點時,其已爬上840元台階。股友們勸其逢高了結,其丈夫也表示認賠,催她趕快出貨。但女人強起來比男人尤甚,她說別的賠不起,時間賠得起,這3000股鞍信少一個子也不賣。
1996年""3·8""節,鞍信實施10送4股分紅方案,股價一度跌至525元。她卻一條道走到黑,參加送股與除權,並且很高興地說是白揀了1200股鞍信股票。在當時,此舉不過被人們視為""阿Q""精神而已。誰想到,她還真的時來運轉了呢!1996年4月中旬,在銀行調低儲蓄利率的傳聞下,鞍信突然啟動,步入了上升軌道。在4月16日以550元起步,至4月29日短短10個交易日中,鞍信已攀上1225元高峰,而同期綜指僅700點。祝某在1195元價位從容出貨。以3萬元進場,出來時已是5萬多元。那些追漲殺跌者辛苦忙碌一年仍虧大於盈,而她以靜製動,守株待兔,居然賺了2萬多元。盈利率高達75%,真正應了""炒家不如藏家""的股諺。嚐到了甜頭的祝某信心倍增,她現在專門盯那些""套牢莊家概念股""作為自己的首選對象。""陪莊家套牢""作為一種操作方法,一般情況下,收益固然會大於風險,但也要審時度勢,靈活掌握,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看莊家實力。那些小莊家一旦被套,便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裏還能充當""解放軍""的角色?與其為伍,必將同歸於盡。那麼,怎樣來分辨莊家實力呢?叫做""一看量、二看漲,三看跌""。看量:1996年4月29日,某機構向成都量具股票大舉進攻,盤中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筆的大買單屢見不鮮,日成交量達3000多萬股,殺進去的資金達15億元之多。如此天量,自然非一般小莊家所為。看漲:成量當日從前收盤的382元飆升至當日最高價640元,最高漲幅達67%,創1995年以來滬市日漲幅之最。漲勢如此強勁,可見莊家強悍無比。看跌:或許是成量莊家判斷失誤,在其大舉進貨的第二日,大盤即出現暴跌。成量在回檔到5元左右時莊家入場護盤,其後連續下跌,而成量仍在5元之上巋然不動。結果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707點股價僅382元的成量,在大盤跌到650點時,成量的股價反而達到了510元。股指下挫57點,成量股價淨升了119元,顯示了此莊家的強大實力。
二是看莊家的持股成本。莊家持股成本高,你買入此股票的安全係數也就越大。以成量為例,其莊家平均持股成本約在520元左右,當時在此價位以下吃進者其收益將大於風險。
三是看漲幅。同為套牢莊股,若已漲幅過大則應引起警惕。漲幅過大的股票,回吐壓力重,下跌空間大,莊家拉抬也就格外吃力。以1996年4月表現突出的莊股鞍信和成量為例。其4月5日582點時收盤價分別為560元和324元。至4月30日兩股收盤價分別為1100元和501元,前者漲964%,後者漲728%。加之,後者為低價股,其安全係數遠大於前者,事實上,在這幾天下跌後,鞍信已從11元跌到8元多,而成量仍站在5元之上。
四是看此股票的曆史表現。如鞍信、成量等曆史上都曾被爆炒過,股性活,有號召力,一遇氣候,莊家便會舊夢重溫,而股民也大都有""懷舊""情結。有人領頭自然是應者雲集了。
五是看其股票有無題材和業績。在""題材至上""的滬市,似乎題材比業績更重要。如金杯、得亨、廣華、北旅等若論業績無不自慚形穢,但因為有題材支撐,居然也能雞毛上天。看看1996年表現神勇的股票無不題材多多:東寶、浙鳳凰、成量的轉券概念;鞍信、愛建的金融概念;廣華、一工的收購概念;亞泰、嘉陵、張江的高科技概念;長虹、春蘭的績優概念;深房、寶安、珠江的房地產複蘇概念。故在跌勢中,滬股中的陸家嘴、金橋、外高橋及商業網點等都能逆流而上。
六是要看莊家的計劃。有的莊家由於某種原因,並不一味地捂股或護盤,有的采取高拋低吸滾動操作,有的居然中途撤莊。這就要求與莊家同步行動了。
對於具備上述條件的莊股,要有信心,有耐心,不急不躁,大膽持籌。度過黎明前的黑暗,必將曙光在前,風光無限。
一隻既無題材又無業績的股票,即使莊家深套其中,也是碰不得的。若貿然介入其中陪莊家坐牢,那隻有把牢底坐穿了。
第二章 隨時留心,防止盲目跟進
在股市中,莊家常常製造假象,引起散戶跟進,於是就待存而拋,盡賺其利,因而,對散戶而言,應處處留心,謹防被莊家操縱。
◆當心股市大戶的陰謀
莊家操縱股市,常用各種方法製造假象,迷惑散戶。因而對散戶而言,識破莊家陰謀,爭起股市主動,以避免陷入股市的泥潭之中,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切勿成為""一日大戶""的犧牲品
在股票市場裏,常會出現一日大戶。何謂一日大戶,就是在第一天買進股票,第二、三天就賣出跑掉了。對於整天跟蹤炒手動態,跟進跟出的短多頭客來說,一日大戶實在是追不勝追,防不勝防。
股票市場對消息反映特別敏感,炒手、大戶進出股票通常會引起股價的波動,固而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投機客竟逐的指標,而大戶有時為煽風點火,達到帶動市場人氣興旺的目的,在操縱技巧上,也會做短線,搶帽子。一般的投資人會因此而感到困惑,前一天才在市場上得知大戶進貨的消息,第二天當散戶紛紛追高時,做手卻在股票的高價位獲利了結。
這種帶點""賭博式""的操作方法,由於大戶進貨、出貨均屬於較大的額度,即使股價僅僅上漲一、二個申報價位,其獲利了結後的差價仍會相當喜人。更何況如果能以低價位拉高至漲停板的價位,也就是說在震蕩盤中的跌停板價位開始上升。根據散戶追高跟進莊家的心態,如果運氣好的話,搶趟帽子的獲利可達6%,因此,大戶也樂於當""一日大戶""。
大戶的這種做法,也可以看作是大戶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因為大戶有長期操作幾檔股票的壓力,以及必須耗費的精力相當繁重,如果""莊家股""操盤至相當的價位水平,上檔的壓力比較重,有時為了轉移市場小額投資者的注意力,賣手會采取哄托的辦法,在投機性較強的股票上點火作為帶動整個市場的引線。
因此,喜愛追逐大戶消息的投資人,應提高警惕,注重分析和觀察市場的動向,避免在跟進大戶的過程中,吃虧在""一日大戶""的操作下。
(2)引玉拋磚要提防
在股票市場運作過程中,有些股票大戶連續以小額買賣(以""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的方法,連續操作多次,以損失少量金額達到壓低或抬高股票價格,當引誘大眾者跟隨高價買進而使股價真的攀高之後,則大量地拋出。另一方麵,大戶不斷地用少量的股票低價拋出,造成一種虛假的供給,當股價真的降低時再乘機大量購進。所以不斷的小額""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其最終目的就是要乘機大額""高出低進"",從而以小換大得。正像為引魚上鉤而使用魚餌作為引誘的手段一樣,但是,如果這種方法操作不好,也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為一般的投資散戶對付這種操縱手法的辦法是:要注意觀察大戶,如果看到某大戶在短期內不斷地以小額拋出或買進同一種股票時,投資者就千萬要小心了。當投資大戶不斷以少量股票抬價買進時,應看準時機盡快把同類股票拋出。而當投資大戶以少量股票壓價購進時,你不妨也買進些同類股票。在這種渾水摸魚中,隻要運氣好,或許能摸條大魚。
(3)不要為""障眼法""所蒙蔽。
在股票市場裏,即使是確確實實的數字,或者是親眼所見的事實,也不一定是真的,在充滿陷阱的股市裏,大戶為了炒作股票,吸引投資大眾跟進,經常使出一些花招,如果投資者不能明確地加以分辨,難免吃虧上當。
一些喜歡短線投資的人,非常重視市場裏的""多空""態勢,尤其是自許有觀察市場形勢能力的人,很容易被炒手們玩弄的障眼法所騙。
若幹年前一位著名的市場派做手,在炒作一支紡織股時,一路上都相當順手,市場跟進的投資人非常勇躍,整個股市的行情氣勢也頗能配合,使得這支本質並不突出的紡織股的股價節節挺升。
但是,由於這支紡織股的本質不突出,跟進的投資人雖然見氣勢不錯,且仰慕和信任這位市場業內大戶之名而買進,但仍然步步為營,且戰且走,以避免大戶開溜了結,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炒作這支紡織股票的大戶相當滿意股價上漲的程度,但為如何順利出貨感到困擾。
有一天,這支紡織股臨時收盤時突然湧現出強烈的賣盤,股價也急劇滑落,跟進的投資人自然積極探聽原因,經過多方查證後,所有的進出數據都顯示這位大戶仍在買進,賣盤則是來自市場的一個丙種,而且宣稱是錯賣,這位丙種把大戶臨收時電話通不限價買進100萬股聽成賣出100萬股,次日,一些刊物也以顯著版麵報導了這段""內幕""。
""精研""市場氣氛的人立即判定丙種錯賣的100萬股必須立即補回,在有莊家照顧,而且""空頭""待補的情勢下,股價必有突出的表現。果然,這支紡織股當天就因積極的搶進快速漲停,大臨收時再以漲停價大量掛進,使得收盤後這支股票漲停板掛進數量極為驚人,所有的報章雜誌根據交易所提供的數字,也報導了這突出的漲停板掛進數量。
這樣,很自然地這支紡織股接連幾天在投資人的搶進中高掛漲停板,隻是成交量逐日擴大。這位大戶也就順利地出貨獲利了結,這支紡織股往後的發展,當然是不太好,接二連三的跌停板使得那些自許有研究判斷市勢能力的投資人個個損失慘重。
由此看來,真真假假,霧裏看花,投資人需要明確分辨炒手的障眼法,以免掉入陷阱之中。
(4)短期投機也會設陷阱
有些發行公司的老板為了支持本公司股票的股價,不惜以公司的名義參與股票市場中的短期投機,賺取短期投機所帶來的利益,然後把短期投機賺來的錢作為公司的營業外收入,這樣公司的營業外收入一增加,該公司的股票價必然會上揚。問題是,這樣營業外收入的增加是短期投資所獲得的,這個月有,下個月是否有就是個問號,今年有,明年可能就沒有。所以,這種短期投機不過存心以短期投資獲得的利益去粉飾賬麵,從而炒高股價。投資者千萬要小心。因為""股票的奧妙""在於其能升值,它是著眼於未來的。
(5)壓低出貨露花招
建立在""反市場""心理的基礎之上,將股票的價格由高點一路殺將下來,""壓低出貨""可以說是莊家手段中最凶狠,毒辣的招數。
""壓低出貨""意指莊家大戶將股價炒到相當高的高點後,使勁地把所有的籌碼往市場上""倒"",逼使股價像直線一樣跌,以無反彈,無盤檔整理的姿態完成出貨。
一般來說,在股價上漲的初期,莊家大戶有意拉升,線路呈現階梯式的盤漲,並以創造新高點的假象引君入甕,然後在跟進者誤認為莊家出貨為自然回檔調解的情況下在""搶反彈""心理的誘使下,致使跟進者""套牢""在高檔行情。也就是""壓低出貨""的陷阱。這一陷阱主要是因為市場作平利用盤漲的走勢,致使新手防不防。即使是倚重技術分析的""線仙"",也會誤認為莊家出貨的回檔為自然的現象而落入圈套。所以投資人必須小心謹慎為好。
一般人認為,使出這種招數實在太毒辣,所以有很多刻意塑造形象的大戶,在根基紮實後,為避免侵害到自身的群眾基礎,不到萬不得已,極力避免這種殺傷力過大的手段。
""壓低出貨""的現象一度在台灣的中華開發股中顯示出來,莊家利用該公司改製為銀行和資產的利多,將股價炒到150元以後,在平均成本相當低的情況下,順著大勢,在高檔釋出籌碼摜壓,連跌數天停板之後完成出貨,等到散戶知悉後,為時晚矣。
在此以前有一個""壓低出貨""的例子。是國泰塑膠股在論為問題股之前,日盛某位莊家曾將該股拉到""天價"",然後連續摜壓出貨完成。線路呈現垂直式下跌。
總之,投資者要學會研判市場行情,了解大戶動向。勿盲目跟進,避免落入""壓低出貨""的陷阱。
(6)警惕莊家暗中""拔檔子""
""拔檔子""一般是小額投資者在被套牢時,先尋求鬆綁再伺機解套的方法,是投資者在股價下跌時,用以降低成本的方法,是將損失盡量減少,甚至有可能轉敗為勝的方法。但莊家大戶在股價漲勢中,有時也會利用這種方法。
莊家大戶喜歡在股價上升看好的過程中,運用""拔檔子""作為技術性調節操作。莊家大戶在股價漲至某一價位時,以""拔檔子""的手法,將手中握有的股票先賣出一些,給上升的股價降點溫,使之冷卻下來,等股價回低後,再予以補回,在這一過程中,要運用高度的智慧和技巧,莊家一路吃進的最大目地也是要將股價炒熱,但如果隻顧一味抬高股價,不但過於明顯外露,跟進者也可能發現其中有蹊蹺而中途退去,對有心炒做的莊家,坐起轎子來就很不安穩,操作的成本在無形中也增加了許多。所以莊家通常會在炒得過熱的股票上來一點技術性上的""拔檔子""。
莊家大戶在使出""拔檔子""這一招時,也會瞻前顧後地仔細加以考慮,在摸清投資人的心理和市場熱度後,即定作出招的最佳時機,但放出籌碼往往不是太多,時間也不會太長,隻要股價略有回跌,便給予補進。因為莊家大戶的主要目地不是拋出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票,是要清理一下市場中浮動的籌碼,減輕日後抬高股價的阻力。順便也在一買一賣之間獲取更多的資金。如果放出的籌碼太多或時間太長,其影響可能會驚動多數的投資人,形成賣壓沉重,對自己反而不利,隻要股價小有回跌。即予補回,會增加大眾投資者們的信心。轎夫也不會隨意的換手,莊家成功的概率也就大,機會也就多一些。
由此看來,小額投資者在股價一路攀升時,應警惕莊家暗中""拔檔子""。
(7)警惕莊家誘君抬轎
在股票市場裏,""比價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股票投資者往往會把同類型的股票價格作比較,不同類的股票但同價位也作比較。同一集團的股票就更要比了。於是市場做手便利用投資散戶的""比價心裏""先拉抬甲種股票的股價,然後再拉抬乙公司股票的股價。
事實上,投資大眾的""比價心理"",未必合理。因為雖然是同一類型的股票,但彼此的本質,財務結構不同,產品性質與市場不同,所以往往是無法比較的。而同價位,明天就有可以因彼此行業的景氣的轉變,而出現""你升我跌""的情況。至於同集團(包括同一主力的)股票,又何償不是這樣。
然而,當做手將甲股拉高後,獲利已豐,跟進抬轎的人逐漸減少,於是便轉向拉抬乙股。這也就是投資散戶為什麼總能從廣播節目主持人口中聽到""××股的股價已到達××元,而××股(正在炒的)仍然隻有××元,實在是太委屈了""的道理。
所以,一般的投資者一定要注重股票的個性分析,不要存有""比價心理"",否則會一敗塗地。
(8)""拉高出貨""設陷阱
利用一些小額的投資人追高搶進的特點,""拉高出貨""可以說是莊家們最為慣用的伎倆。
莊家大戶運作股票的準備動作,是在""低價""時不斷買進籌碼,並根據各公司股票打一質和散戶跟進的""票戶記錄"",采取長期抗戰或邊打邊跑的策略,然後一步一步地將股票的價格炒高或炒熱,繼而在高檔行情出現中將自己買進的籌碼""傳遞""給接棒者。
從形態上來講,""拉高出貨""的形態有許多種。包括跳空以高盤開出後陸續脫售,盤中在高梯檔整理時""換手"",或者是在尾盤拉高看好後市的散戶抬轎等等。
如果市場的規模有限,中小型股占大多數的話,莊家大戶憑借其炒作籌碼來拉抬股價的主要目地的在於賺錢。如何能順利的脫走,自然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選擇""拉高出貨""是一些莊家大戶們普遍采用的方法。
莊家大戶在將股價炒高時,如果以分批""零售""的方式,減緩賣盤的壓力,其回檔的檔數不大,讓意欲坐轎的散戶不明其中道理而誤認為搶到""低貨""。如果痕跡敗露,賣盤轉況,再考慮吸回籌碼使股價回升,如此""出多進少""來回數趟之後,便可使鈔票落袋為安,達到出貨目的。
""拉高出貨""的作法過程,恰與壓低出貨形成強烈的對比。壓低出貨是將大量的籌碼一次倒出,股價直線下滑;拉高出貨則是不動聲色,化整為零地釋出籌碼,必要時,莊家仍會根據情況的變化而維持股價。
不過,兩種方式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一種是針對搶反彈的預期心裏,另一種是利用市場投資人追高的特性。這兩者也是莊家可否得逞的關鍵。
近幾年來,在台灣的股票市場中,一些莊家大戶在崩盤之前的多次戰役,不論是長期操作或短線操作,均多次利用""拉高出貨""的辦法滿載而歸。
另外""拉高出貨""對一些投資散戶的傷害也不會太嚴重。碰到大行情,莊家大戶走脫後的市場表現,股價會不會急轉直下還是個問號,例如,在台灣素有股市悍將之稱的不拉,最愛選新上市的股票操作,往往在他吃完獲利了結後,該股的長期走勢卻愈走愈高,讓他隻好以""發掘潛力股""來自我解嘲。
當然上述現象的前提是在市場呈現出大行情時,否則跟進套牢的散戶隻好辦理過戶當股東,等候東山再起了。
在我們國家的深圳,上海的股市中,由於上市公司較少,市場規模有限。所以炒家大戶憑著炒著市場流動籌碼來抬高股價是很容易的。在1990年的深圳,上海股市大多頭行情末崩盤的之前,少數的市場莊家大戶們便多次的利用""拉高出貨""的高級操縱方式滿載而歸,大獲全勝。
作為投資者要注意分析和觀察市場行情的變化,勿盲目追高,以免坐上轎後不下來,從而招致損失。另外,還要了解大戶的勁向,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方能獲利。
(9)莫入""軋空""的圈套
軋空是莊家大戶利用市場預期回檔的心理,對付市場空頭,或與之作對的丙種經濟人、上市公司董、監事,所使出來的撒手鐧。
一般莊家長期操作一支股票,拉升至相當幅度後,必然會略作整理,""回檔""讓意誌薄弱的""短多""下轎,蓄勢發動另一段行情。軋空就是針對這種預期的回檔心理,設下""陷阱""。反向操作,根本就不去給空頭還手的機會。
莊家作手選定軋空的股票,通常是從資本規模較小,流動籌碼有限,或者是業績表現不很突出的股票作為對象,誘使兩種釋出大戶墊款質押的股票,或公司董監事偷賣的股份,並吸收空頭持有籌碼。
""軋空""的先期訊號是大戶發動之初,莊家股的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場的交投熱絡,盡管空頭不斷放出籌碼,卻始終壓不過多頭的力量,以高價或漲停板的價值收盤,且持續時間相當久,成交量卻日漸萎縮。
通常莊家操作股票,都會向市場的丙種墊款,居心不良的內種等到莊家把股價拉到相當高的幅度後,自行或墊股給他人在市場作空。另一種情況是,業績不理想的公司董監事,禁不住高股價的誘惑,拋出持股,莊家在估量市場的籌碼,發現此一情況後,當然不願善罷幹休。
大戶對丙種放空反擊的方式,是在估計籌碼多已落入自己手中,便籌款項向丙種要求購回質押的股票,由於丙種已在市場中賣出,不得不買進補回,至於公司董監事的放空,大戶則以入主公司經營權,或議價轉回股票,兩種方法擇一而行。使得丙種和公司董監事不得不追高股價。
盡管在股票市場中,軋空的情況並不多見,但投資人如能掌握適當時機,眼明於快,仍可順勢搭轎。不過莊家運向,詭譎多變,一般的散戶還是小心為是。
◆認清莊家進莊與題材炒作
成熟的莊家決不會盲目進駐某支股票,事前必須經過周密細致的策劃準備,而進莊時機的選擇,是最關鍵的決勝因素。
莊家進莊時機要求天時、地利、人和。何謂天時?整個國家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即是""天時""。最好的進莊時機是當宏觀經濟運行至低穀而有啟動跡象時。此時的股市必已經過了漫長的下跌,風險釋放殆盡,更重要的是,此時入莊意味著在日後的操控過程中能得到來自基本麵的正麵配合,能順應市場大趨勢的發展。從本質上來講,莊家隻是大規模的投資者,他們的進莊行動也必須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要求。我們看到1996年初深圳股市中大批莊家進場的壯觀情景,正是成功選擇入莊時機的最好範例。相反,在大熊市中進莊,正如1994年年底上海股市中自貢東碳的莊家,雖在百般掙紮,每日對倒,仍無法擺脫孤芳自賞的尷尬局麵。
地利即是選擇合適的個股。選中的股票必須有它適於操作的理由,比如股票上方無套牢盤成為入選的理由,而長期超跌的股票非常易於拉抬。莊家選中某支股票、某個價位入莊,必然對它進行過全麵的調查,對該公司的經營情況的全麵的了解,且大多得到了上市公司的默許或配合,同時,該股有無其他莊家,是否曾被炒作,上方套牢區在什麼位置,有無投資價值等等均是進莊前要考慮的內容。一般來講,在正式炒作之前,會有一份詳細的立項報告送呈機構老總,裏麵仔細分析了該股票適於炒作的理由,並有完整的操作計劃。
人和,即與各方麵關係協調,包括對管理層意圖的理解。大的機構與上市公司、交易所均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各大機構之間也常保持通氣,這樣在炒作過程中才能一呼百應,八麵來風。其中理解管理層的意圖至關重要。我們看到1994年底某機構惡炒""廈海發""遭到激烈批評並受處罰,而類似的事情在1996年中屢見不鮮卻並未出現任何阻力,其中管理層的意圖十分明顯。可見,人和對炒作成敗也很關鍵。
莊家為確保炒作成功,必須為他炒作的個股挖掘相應的炒作題材,以吸引散戶追買。題材的真假無關緊要,該題材是否真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美好前景也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題材能否得到市場認可,有沒有人追捧。迄今為止,股市上的炒作題材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就其本質而言,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
①經營業績改善或有望改善;
②擁有龐大土地資產可望升值;
③國家產業政策扶持;
④合資合作或股權轉讓;
⑤增資配股或送股分紅;
⑥控股或收購。
所有個股題材大都不出上述幾種類型,而莊家的任務就是挖掘並誇大他們,極力高估該題材對上市公司的作用。例如,1994年上海股市中的""浦東概念"",其實質是寄望浦東土地大幅升值的潛力;後來的所謂""大盤股革命"",則是對搞活大中型國企政策的發揮等等。人們發現,概念流行過後,並未見對這些上市公司本身產生多大影響,虧損的依然虧損,績優的繼續績優,而大家忙於挖掘更新更有吸引力的題材,很快就把舊題材拋諸腦後去了。
作為散戶不應盲目受炒作題材的誘惑,而應從該題材的市場反應入手,觀察題材的號召力和生命力。
決定炒作某支股票之後,一般先要試盤。
所謂試盤,即是對該股票作試探性吸納,用以測試目前盤中拋壓的輕重,浮動籌碼的多少,而試盤中吸納的籌碼,正好作為正式吸貨前打壓之用。
試盤造成股價小幅反彈,或者K線圖上莫名其妙地突然拉出一根長上影線,而後股價進一步急速下挫。其實這正是莊家為吸貨做準備。1994年7月底,深滬股市小幅反彈了兩天,而後遭到打壓,那正是超級莊家試盤動作的痕跡。
我們並不能單憑某個小幅反彈來判定是否莊家試盤。莊家在打壓股價之後,必然開始吸貨,那時莊家介入的痕跡才會逐漸顯露出來,而精明的散戶們賺錢的機會也悄悄來臨了。
◆謹防莊家托市變化
在股市運行過程中,往往出現莊家操縱股市的現象,如果股票投資者能判斷哪些股票有莊家照顧,並進而掌握這些股票的動向,那麼投資者就可以抓住更多的獲利機會,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大戶為何操縱股市呢?這是因為大戶投資形態與小戶雖然不同,但獲取利潤的目的並無兩樣。小戶投資者希望低進高出從中獲利,大戶則誌在拉高股價轉手獲利。隻是小戶隻能默默等待,待價而沽,大戶則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積極主動地操縱股市,造成他希望的有利局勢。大戶造市,我非是先以低價悄悄購進大量股票,然後操縱股市扶搖直上,當有相當多的對手或跟隨的股民時,便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手中股票出手。大戶的操縱使股市猛漲猛跌,往往使得小額投資者深受其害。那麼莊家大戶又是如何操縱股市的呢?首先大戶選擇某種股票或幾種股票悄悄大量吃進,這時大戶會小心操作,嚴防被人發現他們的意圖,否吃不到足夠的籌碼,而且增加轎上的壓力。當吃足份額時,便設法采用散布利多消息等手段引誘大批投資者跟進,這樣股價便被抬高,大戶見達到自己的目的,便設法出貨,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莊家大戶常操縱股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謀取暴利,那麼普通投資者怎樣識別是否有莊家在操縱及如何判斷大戶的操作動向呢?
依據市場的經驗法則,有莊家介入的股票,可以從價量的變化上觀察出來。一般說來莊家買進時會出現下列現象:①雖然股價較低,每天卻以最低價收盤,這可能是莊家在壓低收購;②成交量突然猛增,這可能是莊家在吃進;③股票出現大量轉賬,且是一筆轉給某一公司,可能是公司在大量轉進額子。莊家開始操縱時,大致出現下列現象:①低檔掛進支付的數額較大;②莊家臨收做價,以拉高行情;③股價迅速衝刺往上,出人意料之外;④成交量值上升,且買盤集中於少數公司;⑤平均每筆買進數量較大。大戶莊家脫手時,往往出現下列象:①股價漲得相當高時,成交量劇增;②莊家大戶接二連三地散布利多消息而自己卻不大量買進;③莊家大戶頻頻把額子讓出去;④利多消息出現時,成交量猛增。
另外,莊家莊家的交易動態還可以利用統計的方法來測算。利用獲得的可信度較高的資料,耐心細致地逐日統計,可以獲得較為明確的輪廓。常用的計算及統計方式有:①股票交易周轉率法。股票交易周轉率是指股票成交股數與發行總股數的比率。股票交易周轉率越高表示該股票的買進與賣出就越多。若股票交易周轉率高且價位上升,則表示買方強於賣方;若股票交易周轉率低且價位下降,則表明賣方強於買方;②平均每筆交易量法。平均每筆交易量即為平均每日成交股數除以成交筆數。若平均每筆交易量較大,則表明有大額進出;若較小,則表示基本是些小額買賣。
股票買賣的目的都是為了賺取利潤,這可視作是買賣人之間的一個競局,無論是莊家還是散戶,都為自己的利益全力以赴,決不會憐憫對手的損失,沒有他人的損失,何以獲取自己的利潤,沒有高山,哪有峽穀?隻是由於莊家實力雄厚,自然勝算要大。作為小額投資者,要想在這個競局中取得勝利,必須搜尋真實可靠的信息,開動您敏捷而善於分析的頭腦,洞悉股市走勢,從而捕捉獲利時機,辨別莊家巧設的陷阱,避免投資損失。因為莊家托市,會終有一變的。
◆識破莊家拉升股價
莊家常常用拉升股價的手段來控製股市,因而對散戶而言,識破莊家拉升股價的技巧從而遊刃有餘地出入股市就顯得尤為重要。識破莊家拉升股價,應從以下方麵著手:
(1)認清大幅拉升前的盤麵特征
人人都希望抓到狂漲的黑馬股,那麼這些股票在大漲之前具有什麼特征呢?為什麼看盤高手能發覺某支股票即將大幅拉升?他們的訣竅在哪裏?
這種本事不是天生的,它來自細心觀察和冷靜思考。一支股票要成為黑馬,必須具備下麵的條件:
①已經控製了絕大部分籌碼;
②洗盤已經幹淨徹底;
③莊家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拉抬股價。
莊家對股價的控製能力基本上決定於他控製籌碼的程度。我們常常看到一天漲20%以上的黑馬,但身邊的朋友中很少有人持有這支股票,或者曾經持有卻已在前幾天的震蕩中拋掉了。這種懊悔的心情很多人都經曆過。事實上,這支股票之所以能夠一天漲20%,正是因為散戶手中很少持有,絕大部分抓在莊家手上。這樣的股票拉升起來極少獲利壓力,而盤中巨大的成交量大部分是莊家自買自賣造出來的,莊家當然可以隨心所欲地控製股價。
因此,籌碼鎖定程度高就是黑馬股的主要特征。在盤麵上,高手可以看出一支股票的籌碼鎖定程度。籌碼鎖定程度高的股票有如下特征:
--成交量分布極為不規則,平時成交稀少,偶爾放出巨量,而這些巨量均靠莊家對倒而來;
--在大盤急跌時拋盤稀少,價格不跌,但可能突然一筆大拋單將價格打低很多,之後仍然很少拋單;
--股價幾乎不隨大盤走勢波動,自成一派,在大盤震蕩的時候尤其如此;
--買賣盤價位間隔很大,明顯看到某幾個重要價位上有稍大的買賣盤把守,但其他價位上幾乎沒有掛盤;
--該股並不太受人關注。
在觀察到具備上述特征的股票之後,不必急於買入,應該盯住它,一旦莊家開始放量對倒往上拉,可以立即跟進,必有一大段順風車可搭。
莊家的大幅拉升動作總是發生在充分洗盤之後,因此,跟蹤莊家洗盤動作的進展有助於捕捉黑馬股。正如前麵講過,我們應該發現莊家的試盤動作,並利用莊家的試盤結果。一旦發現浮碼洗淨,莊家隨時可能展開猛烈拉抬。
莊股爆發之前常常十分平靜,價格波動很小。用四度空間的理論來看,顯示出價值區日趨收窄,麵臨突破。而後,莊家開始發力上推,則是主動性買盤的介入。這些盤麵變化其實是非常顯著的,隻要留心觀察絲毫不難發現。正如一句古詩所說""山雨欲來風滿樓"",經驗老道的獵人能毫無感覺嗎?
(2)分析莊家如何製造突破。
製造良好的技術形態是莊家的拿手好戲。這些形態已被多數投資者了解和接受,因而莊家用製造突破的方式吸引散戶追高往往十分有效。可以這樣說,所有實力莊家都必須努力維持莊股的有利技術形態,必須有計劃地控製每日收盤價,以調整K線圖和各種技術指標。
投資者普遍關注的技術形態包含以下三個方麵。其一是K線圖的形態,相應的傳統的K線分析理論;其二是均線係統,相應的是均線分析理論;其三是各種技術指標,其中大眾最熟悉的是KD、RSI和MACD等。
散戶隻有通過仔細分析,全麵透析莊家的拉升股價的技巧,才能順勢而為,爭取主動,進退自如。
第三章 居安思危,股市沒有浪靜時
風險就是指股票未來收益率的不確定性,也即預期收益率與實際收益率之間的偏差。投資者購買股票是為了得到報酬。預期報酬包括兩部分:一是股息和紅利的收入(有時統稱股息),二是所持股票價格上漲的收入。但是,預期的報酬不一定總能得到兌現,這就是風險,被涉股票市場的人往往對風險不能有一個較準確的把握,有時過於擔心,有時過於魯莽。一個對風險未經全麵評價的投資者會發現,要連續獲得自己期待的報酬是很不容易的,有時連本金都會賠掉,甚至造成傾家蕩產的惡果。一旦認真地進行投資決策,投資者即會陷入要求較高的報酬、又懼怕太大的風險矛盾之中。
◆股市何處不風險
股市投資風險起源兩大原因,一個是整體的原因。國內經濟形勢、政治局麵、國家政策、未來展望、世界展望、世界市場、公眾的精神狀態等等都能導致股價波動,出現投資風險。比如海灣戰爭前夕,是戰是和,前景不明,影響投資者信心,紐約、東京、香港等的股市都下跌;戰爭打響的初期,美國軍隊占有絕對優勢,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給公眾造成一種""速勝""的感覺,紐約等地的股價紛紛上揚,超過戰前水平;而過了一個多星期,猛烈轟炸久攻不下,伊拉克仍有能力發射""飛毛腿""導彈,公眾開始懷疑和悲觀起來,股市又重新下跌。再比如當西方國家的經濟都處於衰退階段時,股市持續疲軟不振,整體的原因導致股票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價格同樣上漲或下跌,在種類不同的股票之間的影響基本上是同向性的。""一榮俱榮,一損俱失"",因此稱之為係統性風險。我國的深圳市股票市場1990年中期出現暴漲,5種股票價格平均上漲76倍,1990年底以後開始下跌,到1991年第一季度末平均跌幅236%。這就屬於係統性風險,要注意的是,對於投資者來說,係統風險對各種股票的影響程度並不一樣。衡量某種股票係統風險大小的指標就是上麵提到的貝他係數。貝他係數大時,係統風險也大。
另一個是個別的原因,它是由單個企業或單個行業所引起的。某公司經營不善虧損或破產,持有此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將受到損失,但不影響其他公司的股票所有人,也就幾乎不影響整個股票市場。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也有重要作用。某行業出現衰敗趨勢的時候,如產品大量積壓、技術躊躇不前、消費者偏好改變、有更好的替代產業時,此行業所屬公司就處於不景氣地位,股價會下跌。相反,如果某個行業正在崛起,市場需求旺盛、技術進步快、政府大力支持,此行業就出現景氣局麵,誘引公眾紛紛進入持股,股價上揚。這種個別公司或個別行業自身問題引起的風險不牽涉到其他公司或行業股票價格,稱之為非係統風險。所有的企業同樣具有非係統風險,但依據不同的經營狀況、所處地位,其非係統風險有大有小,行業之間的非係統風險也不一樣,通常如公用事業、通訊、高新技術開發、基本生活品行業等非係統風險較大,而電力能源、建築業、原材料工業等的非係統風險較小,主要受經濟周期、投資願望的影響,係統風險大。